抓地力适合加速的瞬间,吴轼就大力油门。
这脚油门立即帮助他在罗斯伯格转过弯来前就对准了想要的线路。
可这次,罗斯伯格距离他非常近,所以跟上的非常快。
橡胶摩擦地面带起的白烟之中,罗斯伯格冲出来后迅速卡进6号弯的内线。
要着!
吴轼感受到了气息,丝毫没有惧怕。
车辆入弯的转向行云流水,完全挤压向罗斯伯格。
而罗斯伯格是不畏惧的,他早已经知道了,吴轼的开法和自己队友非常像。
你让他,他就得寸进尺!
所以不能让!
现在是吴轼领跑积分榜,又不是他领跑积分榜!
谁怕谁啊!
这种心理博弈早在比赛开始前,罗斯伯格就演练了无数遍。
因而在这个时候,他真的没有了波动。
吴轼不是奔着撞车去的,留有最后的反应时间。
当气流逼近之时,他回了方向盘。
簌簌!
两辆车在弯中相挤,而后一起冲向了七号弯。
经过5号弯的交叉线,吴轼在赛道右侧,所以7号右弯占据了小小的内线优势。
他不敢压上太多7号弯路肩,那会影响分秒必争的出弯!
簌簌!
内线拼搏之后,吴轼领先了四分之三个车身。
罗斯伯格跟在后面,前翼就在他后轮边上。
两人靠得不知道有多近。
可惜距离太近不好吃尾流后,罗斯伯格并没有十足的速度优势。
7号弯直道后,局面恢复。
吴轼仍然领先半步。
PS:文中所有除主角外的事故和整活,都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原型的,作者不会随意编造,所以,维特尔是真的爆胎了!o()o!倍耐力,你倍不耐力了啊!
第250章秒
罗斯伯格和吴轼距离过于接近,因此跟在后面没有办法完全吃到尾流。
这就使得两人在7号弯之后的直道中速度相差不大。
紧接着的8号“U”型弯,吴轼依然占据着内线优势,可以更快的杀入。
在进入弯中之后,吴轼继续挤压罗斯伯格的赛道空间。
罗斯伯格对此并不在意, U型弯中可选择的线路非常多。
两人相互挤压着在弯中摆正方向。
8号看台的观众们看到顿时响起了震天的呐喊。
这不是在为罗斯伯格或者吴轼呐喊,而是看到了精彩的战斗而高兴的高兴。
从8号弯出弯后,是一段短小的直道。
这个直道没有办法用来充分加速,更多是给车手用来摆正位置,以便进入9号弯。
但那是在只有一辆车的时候,此时吴轼和罗斯伯格一前一后。
两人互相卡着对方的位置。
吴轼在尽可能的将罗斯伯格往左侧去压,而罗斯伯格则想要将吴轼往右边推。
两人互相抗衡之下,导致谁都没有获得很好的入弯线路。
很快9号湾近在咫尺,罗斯伯格身居内线,理论上拥有着更晚刹车的权力。
可吴轼留下的空间逼仄,如果他敢晚刹车,必然会鱼雷到正常进弯的吴轼。
他并不希望来个退赛,那样不论是谁,都没有好处。
所以这时候,他只能让了。
由7号弯处持续而来的斗争暂告一段落。
驶入9号弯后的直道,吴轼加速飞快,他的挡位变化总是更加精准。
簌簌!
接下来一段的高速的路段,都是吴轼操控的强势区域。
罗斯伯格拥有着理论上更好的空动性能,本可以在这里施展些手段。
可吴轼维持的线路非常刁钻,迫使他并不敢轻易尝试。
吴轼进入围场以来的攻防他都看过,知道这里没有进攻的空间。
12-13两个宽泛的S弯,吴轼更是过得行云流水。
罗斯伯格此时倒是忘记了要去考虑的许多事情,只专注前面的车屁股。
13号弯出,小直道后立马就是14号右弯。
罗斯伯格车身直接留在了右侧,就是明晃晃告诉吴轼。
你不挡住,我可就来了!
吴轼也就只能维持在中线,没法更好入弯。
而罗斯伯格在后面却可以自己调整方位,以此获得更好的出弯速度。
罗斯伯格深知,最后的超车空间在哪?
在15号弯后的超长高速路段,那里的blanchimont组合弯,将有着310kph-330kph左右的速度。
在那里,只要利用尾流利用得好,就可以完成超车!
吼吼!
两辆车都将速度拉到了极致。
罗斯伯格行至16号假弯处,已经依靠尾流获得了足够的速度。
17号弯前,他的线路变向左侧,想要从内里抽头,而更短的行驶距离足够将优势放大。
显然,新了两圈的黄胎让罗斯伯格可以更加大胆的操作。
吴轼死死防守,可是315kph就是防不住内线的334kph。
罗斯伯格又跟了上来。
左侧车身处,已经可以感受到压迫过来的气流。
不过在失去尾流后,罗斯伯格的速度受到阻力影响增大,没法继续维持。
在彻底抵达18号弯前,两辆车并排在了一起!
“喔喔!最后两个弯角,罗斯伯格要完成超越并绝杀了吗?!”
大家屏气凝神。
嗤呀!
两边车辆同时拉出白烟,18号右手弯,吴轼位于内线。
可吴轼不能够简单的考虑这个弯。
因为18号弯后的19号弯是左手弯,罗斯伯格将会重新获得优势啊!
此时,汉密尔顿已经临近冲线,可镜头压根没有给到方格旗下的44号梅奔。
拐入18号弯。
吴轼可以驶向弯心,却没有。
他将赛道空间逼出来,迫使罗斯伯格右侧可用空间为零,这样就无法右拉再左转,如此一来,罗斯伯格自然会在19号弯更慢。
可罗斯伯格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
所以在车头指向19号弯的时候,毫不留情加速,想要直接鱼进19号弯,封死吴轼更佳的入弯线路。
两人最后的博弈就要见到分晓了!
罗斯伯格驶过19弯心,吴轼入弯线路被阻拦。
而吴轼却依然像左打了方向,他的左前翼几乎要扫到罗斯伯格右后轮!
唰!
罗斯伯格车身驶过,开始左转。
吴轼左边的线路空开,也开始左转。
为了更快完成转向,吴轼狠狠压上了路肩。
车身弹动的时候,失去大量转向力。
而罗斯伯格因为攻弯角度刁钻,速度过快,所以也直接跑大,压到右侧的缓冲路肩。
两人的左转都无比艰难。
非常没有美感的一次交叉线。
吴轼车辆落地后,没有等待转向完成,直接就开始了加速。
吼!
哪怕是他,这时候也没有什么余量。
宽大的后轮一边是柏油路,一边是路肩,给出的扭矩输出大不一样。
他早在车身弹跳前调整了差速器参数,略微平衡了这其中的差异。
吼!
罗斯伯格完成了转向,也开始加速。
两人都冲向了前方的方格线。
从内线转弯过来稍稍领先的吴轼,没有出弯的加速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