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身后传来一阵声音:
“恭喜啊!你已经看到了世界冠军的曙光。”
维斯塔潘颇为感慨,他声音有几分沙哑,心里思绪颇多。
在吴轼威廉姆斯前,没有人预料到2015F1连续剧会朝着这个剧本发展。
昔日的好友,就快要功成名就,成为名宿了,维斯塔潘感慨之余也在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个高度。
“赛季才刚刚过半,后面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吴轼想到这半个赛季以来,经历堪称梦幻。
即使威廉姆斯有着他的加入,让车辆在调校上更加具有优势了。
但是能够对抗梅奔,那是因为他运气相当的好。
像是摩纳哥和西班牙两场大奖赛,他均是意外夺得冠军。
维斯塔潘嘟嘟嘴,道:
“今天的失误毁了我的比赛,我总是感觉到奇怪,为什么你可以压榨出那么多性能,我却不行?”
呦,原来不是专门来恭喜的,是来找安慰的。
但咱俩是什么关系,吴轼果断说道:
“那就多练。”
实际上,任何车手都是有成长曲线的,能够到F1就具备十足竞争力的,年龄一定不会太小。
像是潘子未满18岁就来到围场,虽然不断犯错误,却比许多完全不放错误,只是稳定的慢的车手好多了。
在F1围场里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大部分人连应付普通的工作和小老板都身心疲惫。
更别说在这种连轴转,身上扛着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人的目光时所产生的压抑感。
吴轼是因为有过经验,能够快速适应,而维斯塔潘.
搞忘了,他爸给他的压力已经够大了,这家伙是个抗压狂魔。
不过今天潘子照过来,显然心里还是有着负面情绪的。
朋友损完人,也会认真安慰。
“你很年轻,所以你也会很想证明自己,这一点我们都一样。
“可是比赛就是这样,你越急躁,越没法跑好。
“但我们也不应该保守行事,还是要尽可能大胆去跑,不大胆去跑,怎么知道极限在哪里呢?”
刚刚从低级别方程式升级到F1的车手都会经历一个适应期。
低级别方程式的下压力和F1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在驾驶F1的时候会有反直觉的要求弯速有时候要尽量快。
现在的空力车已经是这样,等到地效时代,弯速会更加恐怖,到时候还需要车手重新去适应。
面对这种反直觉的操作逻辑,车手需要克服非常多的障碍才能自圆其说。
毕竟,在尝试出极限之前,你也不知道再快一点的话,先迎来的是下压力不够打滑,还是抓住地面顺利过弯。
维斯塔潘在这方面的表现已经足够优秀。
他点点头,理解吴轼说的话。
他从来没有限制自己的,他在赛车上的胆子非常大。
对于这番说辞,他也不认为吴轼是在优越什么,反而觉得这是吴轼仍旧把他当成同一层级的车手才会说的话。
潘子的好胜心非常强,他不会轻易认输,他有着自己的判断逻辑。
现在他面临两个巨大的问题,一是对赛道的熟练度不够高,二是对车辆的极限了解不够到位。
如果解决这两个问题,以小红牛的情况,不说拿到和威廉姆斯一样的成就,多拿十几甚至几十个积分是没有问题的。
“有道理,是该多练,你在比赛外,应该天天在开模拟器吧。”维斯塔潘反问。
“咳”看到潘子认真的神色,吴轼咳了声。
“不过我依然很好奇,最后的时候你为什么能够超过刘易斯?
“我看过你轮胎,比汉密尔顿磨损更严重,对于跑在湿润地面的半雨胎来说,这是很奇怪的。”
吴轼揉了揉下巴,说道:“还记得我们那次在雨天开房车吗?”
“当然记得。”维斯塔潘点头。
“稍微超出失控临界点,会让车辆更快加速,因为这中间是没有延迟的,但是会更加损耗轮胎。”吴轼说道。
“.”
维斯塔潘沉默不言,看了吴轼很久才说道:“稍微,超出,失控临界点?”
这一串话放在一起真是人能做到的吗?
“这就是我的理解。”吴轼耸耸肩。
“我会去试试。”
“还有,如果你总能找到抓地力最好的地方,你的消耗自然就总是比对手更多。
“当然,速度也会更快。”
吴轼说出了更实际的情况。
维斯塔潘再度认真点头,他的驾驶技能还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赛道的理解还没有成长到日后那般恐怖的程度。
两人继续交流了会对于赛道的心得,那边刚刚完成采访的头哥回过头来道了声恭喜。
吴轼祝贺了头哥。
阿隆索今年真的太难了,直到赛季中期才拿到一个积分。
对一位世界冠军来说,这简直没法说
在这站之前,围场里除了马诺两位车手外,就他阿隆索顶着个零蛋了。
马诺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已经是跑在F1赛场的F2了,能够完赛就已经万事大吉。
因此可以说,现在也就头哥没有拿到积分。
虽然已经功成名就,这种情况依然让阿隆索撇嘴直摇头。
几人聊了会后,就回各自的P房了。
不久,马萨回来。
他脸上沮丧,恭祝吴轼获得冠军后,就没说什么走了。
吴轼感觉有些莫名其妙,看起来马萨好像不太想跟他说话。
乔纳森这个时候将吴轼喊道单间里,将比赛期间发生的情况告诉了他。
听完乔纳森的讲述,吴轼还真不知道比赛中段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谢谢你!”他真诚道。
如果真由策略组直接下达车队指令,会把他摆在一个不太好的位置上。
显然当时克莱尔也是犹豫了的,如果没有乔纳森出面,大概率是要按照策略组说的去做。
说到底,保马萨可以保车队总积分,这对于威廉姆斯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你现在和刘易斯比,身上还差了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乔纳森问道。
吴轼一怔,摇摇头。
“决断,主动的决断,进站换半雨胎,是汉密尔顿自己决定的。”乔纳森说道。
吴轼沉默,当时他是怎么想的?
他在全力控制车辆,想着下雨前先将老汉超越,然后带开。
只是如果他真的提前完成了超越,并且带开。
那么在关键的43、44圈中间,他会主动进站吗?
答案大概率是不会,他没有主动去判断半雨胎和干胎当时在场上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他会非常担心雨水问题,认为车队会把控的更加问题。
所以,到了那个时候,他将和罗斯伯格一样,再度被汉密尔顿用战术打个错不及防。
“呼。”
吴轼深吸口气,也是意识到了这场比赛能赢,乔纳森提前准备和及时指令非常关键。
“我知道你很疲惫,最后几圈要不是车还在动,我都以为你已经睡着了。”乔纳森继续说道。
“.”
“但有时候,你需要给我足够多的信息,策略组通常考虑的时整支车队,是由他们的数据支撑的,我需要你给我更多信息。”
乔纳森又着重强调。
今天车队策略组的决策让他意识到,克莱尔之前说的死保吴轼冠军并不是被车队绝对贯彻的目标。
这让他非常担心,所以有些事情要单独和吴轼说个明白。
“你要获得总冠军,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争取所有能够争取的,这样,其余人才知道你想要什么。”
乔纳森捧着吴轼年轻的脸庞,认真说道。
“我,我明白了,谢谢你。”
吴轼看着乔纳森的瞳孔,从里面只看到严肃。
“不用感谢,如果能带出来一位世界冠军,我想,我也会成为围场里炙手可热的工程师。”
乔纳森脸色一松,哈哈大笑,拍了几下吴轼道:
“收拾下,去好好休息吧,看看你眼里的血丝和苍白的嘴唇,还有这道伤口。
“你的努力和奋斗,也只会有你自己知道,别人只会看你的荣誉,所以有时候,要记得一切以保住荣誉为优先。”
说完,乔纳森离开了房间。
吴轼看着打开的房门,久久不语。
如果在威廉姆斯真的拿到了WDC,那么乔纳森的功劳一定是最大的。
这时候,他想到了威廉姆斯爵士刚刚跟他说的话。
车队在帮他,但并非总会帮他。
他感觉到自己的好运,加入围场就遇到了位如此好的赛道工程师。
要知道,并非所有赛道工程师都会和车手沟通得这么多。
特别是对于年轻车手来说,有时候还需要主动和赛道工程师搞好关系,才能得到对方的全力帮助。
更有甚者如法拉利之后的些赛道工程师,比赛时讲一堆废话,赛后到点下班,槽点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