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绝对车感 第175节

  不过还记得先贴右脸,再贴左脸。

  和领奖台上所有人打完招呼,阿尔贝亲王将胜利者的奖杯递给了吴轼。

  吴轼高高举起奖杯,对着全场挥手。

  不管认不认识吴轼,大家还是很热情的为胜利者鼓掌欢呼。

  而罗斯伯格上来,就自在多了,他和摩纳哥这边的关系一向不错,同王室成员多说了几句,才有王妃为他颁上奖杯。

  维特尔上来,倒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颁奖结束后,在领奖台右侧,红旗在中央升起,礼仪士兵敬礼。

  仪式感,还是摩纳哥公国给的足啊!

  这是国歌第二次在大奖赛颁奖仪式上响起,吴轼内心非常享受这种感觉。

  他在想,如果什么时候国歌成为了F1的“片尾曲”,那就不负这一世的职业生涯了!

  颁奖结束,有人将香槟递到吴轼手上,吴轼和几人对喷后,穿过人群,找到乔纳森,对着他们喷了起来。

  乔纳森开心的不得了,直接闭眼张口,品味着胜利的喜悦。

  香槟环节结束,进入赛后采访。

  “吴轼,恭喜你获得摩纳哥大奖赛的冠军,这是你的第二个分站冠军,你再次创造了历史,现在的感受如何?”记者问道。

  “呃,我当然是非常兴奋的,这场胜利其实来自于意外,算是运气上的胜利,但不管怎么说,我都赢得了这场比赛,我认为这是十分值得祝贺的!”

  记者又恭喜了一遍,就将目光转向了罗斯伯格,显然今天比赛的重点在梅奔的差异化策略。

  这不仅仅导致汉密尔顿丢失了冠军,更是导致梅奔车队积分少获得了13分。

  经过上一站的双退,梅奔此时的领先优势并不大!

  “尼科,恭喜你,虽然很遗憾你没有在这里取得三连胜,但这依然是个不错的成绩。”

  “是的,但就如吴轼说的那样,我能够获得亚军,也是运气成分。”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在后面,车队召回了汉密尔顿,而没有让你也进站换胎吗?”

  罗斯伯格摆摆手说道:

  “我真不太清楚,我就是正常的驾驶,当我再次回到维修区出口,看到汉密尔顿从维修区里落在我们身后出来,我也非常惊讶。”

  吴轼在一旁听着,确实也是觉得梅奔策略组在发癫。

  刚刚最后几圈,维特尔已经证明,哪怕全新的超软胎,在这条赛道也难以超越老旧的软胎。

  那么梅奔真的那么有必要进去换胎吗?

  吴轼不知道,反正如果威队让他进去换胎,他是绝对不会去的,这简直就是在葬送优势。

  这时候,他想起了梅奔这几年的骚操作。

  14、15年,罗斯伯格都是落后于汉密尔顿的,特别是15年,罗斯伯格落后的十分明显。

  结果等到次年,两人车组互换,罗斯伯格以四连胜开局,从赛季初就奠定了巨大的优势。

  哪怕是这样,两人也几乎战斗到了最后一站。

  随着拿到2016年的WDC,罗斯伯格应声退役。

  这引发了梅奔内部的震惊和不解,尼基劳达直言罗斯伯格是个没有团队意识、自私自利的人。

  显然,梅奔车队内部的情况是尤为复杂的。

  德国人、德国车,有些事情没有定论,只能引得人们无限遐想。

  吴轼看了看威廉姆斯众人在的地方,他庆幸在这支车队里没有发生严重的政治倾轧,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一个政治斗争严重的车队,战斗力必然下滑。

  这就跟明末和南明的情况一样的,内部争权,无力对外,等到灭亡了,还要说几句自己的忠心。

  领奖台采访结束后,大家所关心的事情就来到了汉密尔顿身上。

  所有人都想知道他什么想法。

  梅奔两人水火不容的情况,早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事情。

  结果汉密尔顿在采访的时候表现了相当的克制,他直言:“胜利不仅是属于车手的,也是属于车队的,在正常比赛中,车队也非常努力,我们为此尽力了。”

  他并没有怪谁,只是冷静的回答了问题。

  吴轼见到后也多少有些叹惋,这场比赛从头到尾,老汉都稳定的不行,结果因为一次进站失误,导致丢失了分站冠军。

  然而此时他的情况似乎也并不好去和汉密尔顿说什么,只能上前安慰了下。

  老汉倒也没有太多情绪要在这边发泄,努力露出个笑容,庆贺吴轼再度获得了冠军。

  比赛所有流程结束后,吴轼先行去往了医院,潘子此时还在检查呢。

  不过最后结果出来,倒也没有什么大碍,当他将比赛情况跟潘子了说了后,潘子一脸疑惑+震惊。

  “喔,策略组这是在干什么?摩纳哥无需换胎不是所有人都应该明白的吗。”

  “那都怪你了。”吴轼笑道。

  “怪我什么?”

  “你引发了安全车啊。”

  “那更不应该怪我了。”潘子笑起来说道:“应该感谢我,没有我,你的积分就被汉密尔顿超过去了!”

  “喔,这倒是真的,看来我要请你吃顿饭了。”

  “算了吧,有那时间不如来跑跑GT。”潘子说道。

  “你想参加GT比赛?”

  “不,是在模拟器上,平时我不想接触除了车队模拟器之外的F1模拟器,那会影响我对车子情况的判断。”

  “所以闲暇时间你就去玩别的模拟器了?”

  吴轼啧啧称奇,汽车人的称号真不是白叫的,围场里可没有像是潘子这样,生活除了老婆孩子,就只有赛车了。

  摩纳哥大奖赛最后的意外无疑引发了大量的关注。

  所有人都在探究,梅奔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在最后召回汉密尔顿。

  让原本可以回到积分榜榜首的汉密尔顿,落后吴轼更多了。

  梅奔没有对外公布结果,但有专业人员分析了情况,认为造成这个情况是策略组的计算错误。

  原本吴轼和汉密尔顿的秒差是10秒,等安全车出来,这个时间因为车辆速度下降,所以变大了。

  其实两人间的差距并没有变得足够大,恰巧汉密尔顿因为推得比较厉害,跟车队说过轮胎状态不好。

  车队顾虑到轮胎状态,基于此召回了汉密尔顿。

  实际上,车队的计算虽然有偏差,但一切正常也不会真正出问题,结果老汉换胎太慢了!出来后直接落到了非常后面。

  吴轼也看到了这个报道,认为分析的还是不错,其实主要就是换胎慢了。

  和摩纳哥大奖赛热度相当的,是吴轼在积分榜上持续的领跑。

第217章 商业活动

  “华国人在F1赛事占据了统治地位!”

  “吴轼:将要打破记录的F1车手,新秀赛季即世界冠军!”

  “威廉姆斯赛车研发倾向明显,致使马萨无力与队友竞争”

  “第一快的车手+第三快的车=世界冠军?”

  大量的报道题目都很吸睛,让不少错过摩纳哥大奖赛的车迷有些楞逼。

  怎么就华国在赛事占据统治地位了?

  吴轼怎么就要世界冠军了?

  结果进去一看,都是标题党,文章只有前段说明此时吴轼的领先优势。

  而后面全是理性客观分析,认为吴轼的领先并不会持续太久。

  当然,还有些阴谋论的小媒体文章。

  像是:

  “华国资本对F1赛事的干预,想要人为制造华国车神!”

  “被买通的梅奔车队,总是在给吴轼创造机会?”

  看到这些文章,吴轼满头黑线。

  我不是,我没有,这完全是凭空污人清白啊!

  当然,他看到这些也就是当笑料看看,反倒是潘子和乐扣总要转几个过来,弄得人火大。

  在回到英格兰后,吴轼没想到希德打来了电话。

  “周冠宇,他的母亲确实想和我们讨论些事情,他想你提供给周冠宇一些发展建议。”希德说道。

  “哦?我记得他在跑F4吧?”吴轼问道。

  “对,他也在为明年的F3做准备。”希德道。

  吴轼有些抓挠,不过很快就说道:“见面谈谈吧,我和他也算认识,都是朋友。”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交给希德安排了。

  吴轼的名字此时在F1里已经变得十分出名,大部分车迷都意识到了绝对天才的出现。

  不少来欧进行发展的同胞车手也因此受益,甚至于有些人直接想要他看在老乡的份子上帮帮忙。

  吴轼一般都会帮一把的,不管是卡丁车面试、还是低级别方程式面试,都会去给引荐。

  不过具体跑的如何,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能够赴欧学习的车手家庭条件一般都不错,倒没有遇到那种道德绑架的利己主义者。

  家长们对于吴轼还是比较感谢的,毕竟没有引荐,大部分欧洲卡丁车车队压根不会接受一位华国来的孩子。

  他记得当时他想要加入卡丁车车队,在玛蒂娜阿姨提前联系好的情况下,都能被鸽掉,更何况这些小朋友呢?

  同时,比安奇那边再度发来了信件,表明他的赛车场经营的还不错,至少他接手后这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完整掌握了赛车场。

  吴轼知道,比安奇还是想要邀请他加入其经营的赛车场和卡丁车车队。

  他这次的态度和之前有所不同,之前他过于自矜,且初入F1,不想被牵扯太多精力,所以拒绝了。

  而现在,一方面是比安奇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二是有不少国内的家庭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他,希望他帮帮忙。

  考虑到这两点,他确实可以入股一个卡丁车车队进行经营。

  这样,至少可以让赴欧参与赛事的后辈有个门路。

  并且,现在已经是2015年,十年后,国内的汽车产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因为赛车赛事在国内关注度太低,头部车企里就那么一家稍微感兴趣,新兴车企里也只有那么一家感兴趣。

首节上一节175/2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