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24节

  “我们能够把他们的家人尽快救出来,也希望几位专家能够留下来,帮助我们生产军工产品。我们愿意用高薪聘请,同时保证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安全!”

  “听到张队长的话,我们就放心了,这些专家们的思想工作我们来做就好。”姜思恩同志说道:“不过救援之事非常凶险,张队长还是要小心啊。不瞒你说,榆次地区游击队多次想要救回来被抓走的群众,但都没有成功。敌占区的日伪军实力十分强大,咱们大部队不在,要特小心谨慎啊!”

  张云淡淡一笑,榆次是敌占区,难道昔阳就不是了吗?如果一个小小的据点都能拦住我们独立支队,那明后年大扫荡时我怎么挡住那数万甚至十数万的日伪军!

  “请昔阳和榆次地区的地下同志们帮我们引路,明天傍晚前我独立支队将到达长凝镇据点附近。”张云说到:“另外,一会我们侦察排会提前出发,也请昔阳县委的同志派一个人先带队过去。”

  “好,我们愿意配合你!”

  等送走昔阳县委的姜思恩同志去驻地休息,邢副团长才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这段时间新兵们的训练我都看在眼里,凭咱们的炮火攻下据点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榆次地区敌情复杂,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敌人重围,希望张队长一定小心。”

  张云淡淡笑道:“邢副团长,我知道你的担忧。不过你放心,这一次我携带一二三连和炮连前去,足够应付敌人了。倒是家要交给你了,一定把咱们的小王村驻地守好。”

  邢副团长虽然有些担忧,但考虑到现在独立支队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倒也没有特别反对。

  ”放心吧,我会把家守好,另外那些军工人才,我们也先让昔阳县委和榆次县委的同志送到我们这里来。”

  “我知道你一直想建立军工部门,这绝对是一个好机会。”

  “这几天我专门去后山转了转,倒也发现了一些比较好的隐蔽的地方,后续咱们可以去看一看。”

  张云点头。

  随后张云喊来侦察排老张,安排侦察排先派出8人,跟随县委同志先行赶往长凝镇附近,并做好周边侦查工作。

  “老张,这一回你要亲自去。要把侦查范围再往据点前方推动10公里,并打听清楚周围有没有额外的敌人军力部署?”

  老张点点头,领取了些食物和弹药等,就带着人出发了。

  随后张云通知各部队停止训练,储备体力养精蓄锐,后勤部开始准备三天左右的粮食以及弹药。

  沿着深山奔袭几十公里,对独立支队的战士们来说绝对是不小的体力挑战,特别是他们需要带着步兵炮等重武器,以便攻打据点。

  还好时间比较充裕,他们还有28个小时!

第57章 长途奔袭,路上见闻

  第二天凌晨三点,独立支队驻地已经灯火通明。

  按照张云的计划,独立支队一二三连和炮连、部分侦察排及通讯员,共计600余人,携带着满负荷的机枪、迫击炮、步兵炮及弹药,在昔阳县委十几个同志的带领下一路向西,沿着山路直奔晋中榆次县长凝镇李家庄据点。

  张云还是第一次涉足驻地以西的群山之中。相比于东太行上的悬崖峭壁、陡峭难行,西太行山海拔相对低些,地形也相对平缓,但大山深处仍然蜿蜒曲折,人迹罕至。

  按照向导们所说,张云他们行走的路线已经是几千年来老百姓慢慢摸索出来的比较方便行走的山路,但是仍然陡峭难行。每到崎岖之处,战士们仍然需要互相帮助才能翻过去,也幸好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拆解十分方便,各个部件也不算沉重,不然真是难以携行。

  张云路上一边对照着老张等侦察兵点亮的地图页,一边亲身感受着西太行山的崎岖蜿蜒和壮丽秀美,反而对小王村驻地的防守更添加了信心。

  小王村驻地地处昔阳县西北侧,距离处于西太行山北部中心的和顺马坊镇仅有十几公里。

  张云之前对前身选择小王村驻地有些不满意就在如此,更靠近八路军核心区的马坊都难以坚守住,小王村驻地能不能守住?

  (1941年-1943年困难局面的产生原因很多,包括鬼子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占领区“治安战”上,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持续溃败不断解放了日军前线兵力、中原山西等地连续旱灾等。

  对山西八路军各部队而言,最严峻的后果一是部队遭受到了严重损失,仅1941年主力部队就损失近三分之二,基层军官损失超过一半。第二就是根据地的不断缩小,最小的时候仅剩下黎城和顺一两县。根据地的缩小,最直接的就是经济和人口的锐减,其结果就是部队人员和武器损失难以补充,最后是越打越穷,越打越难。)

  但是看到西太行山崎岖的山路,连绵的群山,张云确信了,他能!

  这样的山路,鬼子的重炮联队根本进不来,如果未来鬼子从榆次、寿阳、昔阳等方向进攻小王村驻地,能携带也就是步兵炮和75毫米口径的山炮。这样的火力对着坑道和钢筋混凝土工事毫无杀伤力。

  二战历史上的硫磺岛之战,2万多日军凭借着坑道和隐蔽工事,顶住了11万美军36天的攻击,造成美军近3万人的伤亡。这还是美军在登陆前投射了2.4万吨炮弹炸弹,基本摧毁日军表面工事的前提下。要不是日军孤立无援,失去弹药和兵员补给,美军能不能攻下硫磺岛都是一个问题。

  而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靠着坑道硬扛美国重炮和轰炸机,因为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和人员补给,不仅守住了阵地,也赢得了尊重。

  依靠核心区的坑道和混凝土工事,再加上张云打算建立的炮台,他相信到时候凭借着他手头海量物资和有利地形,必能守住晋东南根据地的北大门,也就至少守住了和顺、辽县等地区。

  一路观察地形,一路漫漫行军,到下午3点左右,张云的独立支队已经到达了距离李家庄据点距离3公里左右的山里,并会合了当地的组织、游击武装以及老张等支队侦察人员。

  自晋中沦陷以来,榆次人民就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抗日活动。奈何这里地处平原和丘陵的交界地带,又有同蒲铁路穿过,是鬼子重点进攻和重点防守的区域,日伪军的实力非常强大,武装抗日活动基本都以失败告终。目前只有东部的山区里尚有一些游击队活动,但是铁路以西区域已经全部转为地下活动了。

  因为日伪军的持续打击,当地抗日武装武器装备短缺,面对李家庄这样的大据点,当地的游击部队无可奈何。这不,听到有八路军大部队前来解救被抓壮丁的群众,组织控制下榆次抗日游击武装专门汇合过来。

  “张队长,这位是榆东组织组建的游击队的负责人,田队长,队伍大概300多人,拥有90多支步枪,还拥有一挺轻机枪,就是子弹不多。他们听说咱大部队过来了,一致要求参战,为这段时间牺牲的战友和死难的乡亲们报仇。”

  姜思恩同志很熟悉榆次地区的情况,详细的向张云介绍着。

  张云客气的跟田队长打着招呼,也没有拒绝游击队参战的热情。毕竟打破据点后还需要妥善安置解救群众并组织群众有序撤离,本地的组织和游击武装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安排战士们短暂休整后,张云召集了榆次地区游击队的田队长和几个连长,研究部署作战工作。

  根据地下组织、游击队提供的信息和侦察排侦察情况,李家庄据点就位于榆次平原和山地的交界地区的山岗上,是一个用3米高围墙构建的方形院子,占地不小,足有几十亩地。院子每个角都建设有小炮楼,并有伪军、鬼子站岗放哨。

  另外,在面向山区方向,据点一左一右建设有两个大的3层炮楼,并设有机枪口。根据之前游击队的试探,每个大炮楼都有一挺重机枪和2、3挺轻机枪。整个据点共驻扎有鬼子50余人、伪军200余人,主要住在炮楼和附近的兵营里。

  此外,李家庄据点距离榆次县城仅有十几公里,其中最后几公里是山间公路。目前榆次县城驻扎了一个大队的鬼子,周边一些据点也分别驻扎了一些鬼子小队,此外距离这里不远的铁路沿线还有鬼子的驻防部队。整体看,榆次地区分布了近一个联队的鬼子。

  不过让张云比较宽心的是,其他据点和铁路沿线的鬼子必须先通过县城方向才能快速前来增援,只需要守住县城方向的山间公里,就可以把所有的鬼子挡在据点之外。

  思考片刻,张云开始部署任务。

  “同志们,在榆次抗日组织的帮助下,我们面对的敌情很清楚。”

  张云指着石头上铺着的地图,对大家说道:

  “据点的鬼子虽然占据炮楼,但不过是砖石结构,挨不住步兵炮。县城鬼子虽然实力强大,但是此次我们占据主动,只要守住山间公路,就能把他们挡住外边。”

  “一连长,由你带人负责在距离据点两公里处的山间公路周边阻击敌人,但是必须等天黑才能运动过去构筑工事,以免敌人察觉。”

  “二连、三连、炮连,要集中力量打破据点解救群众,随后二连、炮连迫击炮排前去支援一连,三连和步兵炮掩护群众向山里撤退。”

  “长青,一会将我们携带的子弹、手榴弹分出部分给榆东游击队的同志,游击队派一些人以麻雀战的方式在我们阻击阵地前方先行骚扰敌人,尽量降低敌人的支援速度。”

  “侦查排你们要前出县城周边,贴着公路200米范围内隐蔽观察,看看敌人的配置。”

  “游击队大部跟随我们攻打据点,地方组织要组织当地群众协助被抓群众撤离,同时帮我们搬运战利品。”

  “去准备吧!天黑就行动!”

第58章 打破据点,全歼鬼子

  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后,独立支队和游击队的战士们才开始了行动。

  一连的战士们在几十个游击队的带领下,绕过据点前往前方山间公路旁构建阻击阵地。

  二连、三连和游击队大部队稍等了一段时间(给一连预留构筑阵地时间),然后帮助炮连机动到距离据点一公里处构建了炮兵阵地,并完成了步兵炮、迫击炮的组装和调试工作。这样的距离,方便步兵炮直瞄射击,可以增加步兵炮对炮楼建筑的破坏力。

  随后,刘长青更是带着二、三连和游击是摸黑匍匐到距离据点大门不足五百米处,构筑了简易机枪点位,并做好出击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

  此时,呆在炮兵阵地旁的张云看了下时间,已经近晚上九点。他没有再耽搁,直接命令开始攻击。

  就像新兵训练时的攻击据点科目那样,最先开始攻击的是步兵炮。炮手熟练的将重达3.8公斤的高爆弹塞入炮膛,随后轻轻关上炮闩,一拉火绳!

  “咚”、“咚”!

  两声炮响过后没多久,左右两个大炮楼的墙壁上都爆开了巨大的火花。据点并不厚实的炮楼墙壁顿时如被狗啃了一般,露出了一个大洞。大洞附近留守的几个鬼子、伪军被炮弹炸开的砂石打的头破血流、肠穿肚烂,远些的也被震得五孔流血,头昏目眩!

  在步兵炮开炮后,3门80、82毫米迫击炮也开始了密集攻击,很快十几发迫击炮炮弹就直接落到据点大门附近的机枪阵地、哨岗上,将据点大门附近炸开了花,日伪军们构建的防御工事一个一个的被炮弹推平。

  而步兵连的两个60毫米迫击炮也不甘示弱,对着鬼子大门附近两个边角的小炮楼发动了密集攻击。可惜60毫米迫击炮炮弹威力太弱,没能炸开小炮楼,但也把炮楼里的鬼子伪军震得两耳轰鸣,连周边的围墙也被炸倒在地。

  独立支队的炮兵连们运用着张云特别训练出的火力击袭战法,以最快的速度向着鬼子的阵地和兵营上倾泻的炮弹!

  别看刚才说着挺多,其实刚才发生不过十几秒钟时间。这时候,两门步兵炮才发出了今天的第二发炮弹,目标仍然是两座大炮楼。在炮兵高强度的训练以及李田多的精准操控下,两门步兵炮的第二发炮弹都直接命中炮楼已经被炸开的大洞,在炮楼内部发生剧烈的爆炸!

  “轰”、“咣”,左边的大炮楼可能是引爆了里面贮藏的弹药,发出了剧烈的殉爆声,然后炮楼竟然整体垮塌下来。右边的炮楼则显得有些坚挺,最上面的机枪眼里,已经有拿着歪把子的机枪手开始了反击。

  但显然,这个鬼子机枪手的反击是徒劳的,几秒钟后,两发步兵炮炮弹同时命中了右侧大炮楼。砖石结构的炮楼经不住这样的折腾,也整个垮塌下来!

  此时,整个据点大门附近的阵地已经被摧毁,两个大炮楼也已经被摧毁。步兵炮已经把炮口开始对准4角的小炮楼。

  步兵连出击了!

  没有呐喊,没有猪突冲锋,两门60毫米迫击炮对着据点大门后连续发射了八枚烟幕弹,然后步兵连的突击部队以三人为一组,四组以一班,4个班为一个波次,分散开距离向前冲去,后续两个排则是护住前方突击队的两翼支援前进,也向着据点大门方向冲去。

  后方10多挺机枪则是向着烟幕方向进行了掩护射击!

  刘长青看着步兵连的突击队形,满意的点点头。这个步兵作战方式,其实是张云混合了后世步兵三三制班组和德国隆美尔倒三角攻击战术,跟刘长青等人讨论数次才编组而成的。

  为了增强火力,最先出击的突击队小组中,三人中一人拿着毛瑟自动手枪,两人拿着步枪;而每班的第四组则是火力组,一人手持捷克式轻机枪,另有一人拿着机枪备用弹匣和自动手枪,另有一人持步枪(现在还未配置冲锋枪,以后可以将毛瑟自动手枪改为MP38冲锋枪),随时可以用机枪掩护前面三组。

  为了强化突击效果,发起突击前要先以密集炮击打乱敌人防御节奏,并在突击方向以直瞄火力形成对敌绝对火力优势;为了防止敌人机枪和炮兵火力造成密集杀伤,突击队三人组中每人间隔三米以上,并负责互相支援。

  总之,这是一种注重火力优势的突击阵型。在火力密度较弱的中国战场,应该具有较强战斗力。至于实际效果如何,也只能在真正的实战中经受检验才知道。

  不过,现在的八路军是编不起这样的火力配置的,哪怕现在的张云也编不起太多,实际上独立支队也就仅仅是前三个波次60余人的突击队完善了这样的武器配置!

  在步兵突击过程中,据点大门侧的两个边角的小炮楼,经不过步兵炮炮弹,迅速被炮弹炸塌了。此时据点正门方向的所有外围点位已经全部被消灭,为突击队扫清了前方敌人火力点!

  很快,独立支队步兵连的突击队已经突入到了据点内部,后续火力组已经紧跟其上,占据废墟等位置架起了轻机枪。接着两门60毫米迫击也已经伴随出击,并在门口附近建立了炮击阵地。

  一切发生的太快了!

  从猛烈炮火袭击,到大门被推平、大小炮楼被炮击垮塌等,一切都发生在两分钟以内。

  猛烈的炮火虽然惊醒了刚刚入睡的鬼子和伪军,但随着80、82毫米迫击炮密集炮击兵营,才刚刚从宿舍中拿着机枪、步枪走出的鬼子、伪军立即被飞散的弹片炸成了一锅粥。巨大的伤亡和惨烈的场景,让伪军们立即乱成了一锅粥,丢下武器四处乱窜。

  鬼子虽然十分精锐,但是因为鬼子不信任伪军,大部分鬼子都睡在炮楼里,结果随着炮楼垮塌,大都被压死压伤在炮楼废墟下。

  部分鬼子虽然睡在兵营里,但是因为伪军的混乱,也未能形成有效阻拦。

  眼见似乎败局已定,但头冒鲜血的鬼子小队长带着一组机枪手突然出现,连续枪毙十几个乱跑的伪军,才震慑住这帮伪军,拉住了几十人依托兵营安排了防线!

  但是太晚了,而且阵地战火力差距也太大了!

  随着突击队占领大门,并建立了轻机枪阵地、迫击炮阵地后,双方部队短兵相接过程中,突击队密集的自动火力完全压制了日伪军。

  一个掷弹筒老鬼子刚打出去一发榴弹,打伤了突击队一个轻机枪枪手,接着两枚60毫米迫击炮炮弹就落到了他的周边,将他炸飞。而鬼子的步枪手虽然枪法精准,但是也挨不过前面毛瑟手枪成扇面发射的密集手枪弹。更何况,鬼子头顶还要不断落下82毫米迫击炮炮弹。

  伪军本来已经被鬼子震慑住了,但是见到鬼子们死的死、伤的伤,又再次崩溃向后逃去。鬼子小队长这会又想拿枪威胁,但是被突击队中眼尖的狙击手发现,直接一发子弹送上了西天!

  随着后续大量部队的涌入,鬼子越发无力回天,被全部消灭。剩下的几十个伪军则是乖乖的跪地举起了双手!

  据点攻陷!

第59章 安排撤离,再次“缴获”迫击炮!

  攻击据点的战斗发生的很快,结束的也很快。

  张云在炮兵阵地前,拿着望远镜仔细关注着部队进展情况,看到部队攻击的如此顺利,不禁满意的点点头。

  不枉近一个月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开展新兵训练,如今独立支队不论是步兵还是炮兵都具有不错的战斗素养,其战斗技能和战术水平已经初步形成。同时,张云力排众议编制的突击阵型也发挥出不错的效果,经历了一场实战的初步考验。

  这时候,张云的缴获加成系统已经刷新数据,张云简单了看了一下,缴获加成了步枪140余支、轻机枪3挺、重机枪1挺,步枪及机枪弹6万余发,手榴弹600余颗,掷弹筒3具,粮食22吨、黄金26kg,银750kg、布匹240匹。

  更让张云惊喜的是,还缴获加成了汽车4辆、道路维修工程车辆3辆、汽油14桶。

  这说明这个据地拥有不少汽车、工程车和汽油。这些都是好东西啊,以后他要挖掘坑道工事等,有工程设备可以大大提升进度。唯一可惜他们撤退走的是山路,现实中是带不走这些设备的。

  不过,他现在可是拥有“特殊采买渠道”的人,以后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套现这些设备到他的驻地里,帮助他们快速实现机械化建设。

  张云继续关注着系统,发现他的独立支队已经占据了长凝镇的节点(系统默认据点所在为乡镇核心位置,如果无据点则按照传统行政区域)。

  如果这时候能够派兵去下面村子宣传政策并确认“占领”,张云估计他又将获得大量的物资,特别是现在晋中地区秋小麦临近收割,百姓家中开始积蓄粮食。

  按照张云对系统的理解,不管现在麦子是长到地里还是已经收获到家里,他都能获得缴获加成,这其实是他原本在昔阳周边的开展麦收攻势的本意,充分挖掘缴获加成系统的作用,尽快积蓄粮食、金银、设备等物资。

首节上一节24/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