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27节

  后世鼎鼎大名的“路边炸弹”了解下!

  等鬼子的巡逻车或者巡逻骑兵开过来,突然路边炸开了大量的钢珠,直接将鬼子的车蓬打穿,将鬼子的步兵打倒,仅仅留下了一地伤兵,一地哀嚎。

  “白老,杨老,真是辛苦了!”张云感谢道:“这几款装备非常好,我对大家的工作十分满意。”

  “后续还得麻烦大家尽快安排定型和试产,尽快批量生产,以最快的速度装备部队。”

  “另外,兵工厂还要进一步加大职工培训,尽可能培育更多的合格工人,以方便我们开设兵工厂的分厂。随着以后战斗的展开,咱们子弹、炮弹的消耗速度会越来越快,需要继续加大生产,积累更多的武器弹药。”

  “虽然抗战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但是,我们的反攻不会等待太久!”

第307章 大招兵,大练兵

  自回到军分区以后,张云带着大宝等人连续调研了两天的工作站和兵工厂,对云烟厂的生产和研发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比于后世,这个战争年代的专家和工人们都比想象中更加努力,也更加乐于接受新的挑战。

  毕竟大部分工人和专家都经历了鬼子入侵带来的国破家亡,经历了逃亡的日子,知道沦陷区、国统区的老百姓生活是什么鬼样子,现在这种不缺吃不缺喝,经常能吃到肉还有余钱可以存下的日子,是必须倍加努力来守护的。

  因此,兵工厂的工人和专家学生们都很努力的在完成张云布置的任务,也让兵工厂武器的月产量比张云预计的要多一些,物资积累的速度也比张云预想的快了些。

  现在看,独立支队,或者说正太军分区,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扩军和练兵的条件。

  ………………………………

  前文说过,张云在上次东出太行时,发现自己的部队数量防守有余但是出击却有不足,调动东出部队时捉襟见肘,不得不请求和顺部队北上填补防御空隙,防止筱冢义男安排第一军的鬼子偷家。因此当时张云就决定再次编练1.2万人的正规部队,将独立支队人数扩展到3.6万人。

  上次东出太行,独立支队部队攻击防御作战和搬运物资等很是顺利,但并没有来得及开展招兵工作。不过张云在和师长、政委他们交流时,专门提出了要大规模招兵的想法,得到了两位师领导的认同和支持。

  如今人口稠密的华北平原地区刚刚经历大水,很多老百姓房倒屋塌、田地绝收、生活苦难、流离失所,根据地抗日政府安置灾民的压力很大。政委提出可以直接组织一部分灾民进入正太军分区根据地,妇孺老弱可以安置在根据地生产粮食或者做些务工的工作,而年轻人则是可以编入部队。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目前的张云可不缺粮食,却严重缺工人、缺士兵,完全可以把这些灾民安置到广袤的太行山上,然后凭借套现的粮食养活他们。这些老百姓则可以通过替张云小规模化养鸡、养猪以及种植粮食,也可以负责各种务工工作。

  物资充足,兵源不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39年10月底,张云亲自面向军分区部署开展了大招兵大练兵活动。

  …………………………

  大会议室里,独立支队团级以上干部及军区各部负责人汇聚一堂。

  咱们的总司令张云站在地图前,对着军官和干部们说道:

  “同志们,上次东出太行的战斗大家都看到了,平原之上,鬼子士兵的战斗力很强,机动力也很快,但是我们士兵的战斗力也不差。”

  “在鬼子飞机不能战斗的夜里,我们在山区及山区周边的平原上,已经可以跟鬼子打的有来有往甚至是大占便宜了。”

  “但是,必须看到,这仅仅是我们独立支队的情况,其余八路军部队装备和战斗力仍然还差一些,面对鬼子的装甲车、骑兵、坦克或者坚固据点等,仍然存在装备差训练少,战术动作不过关,伤亡率较大等问题。”

  “但是,我们独立支队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兵力不足。”

  “如今太原鬼子兵力强大,对我们虎视眈眈;阳泉鬼子虽然弱,却几乎朝发夕至。我们的兵力大部被牵制,必须始终盯着这些敌人,难以大规模机动作战。”

  “因此,经与师部沟通,我决定再次扩军,直接新招1.2万-1.5万人,并随即开展大练兵活动。”

  “按照我和师部的约定,冀南根据地将组织20万灾民过来,由我们正太军分区负责接收,并做好安置工作。”

  “唐部长,你们做好安置预案,将这些灾民就近安置在昔阳县城两侧的山区里,并提供基本的粮食、房屋等。”

  “野战1、2、3团及4团、5团,东区7、8、9团团部负责招兵工作,并将新兵送到新兵团报到,开展训练。”

  “章团长(新兵团团长),你们新兵团负责一个月的集训,随后将新兵移交给各部队,由各部队负责下一阶段的训练。”

  “另外,通讯部、卫生部、情报部都可以去招人,进一步培养人才,为以后部队扩编增添人才储备。”

  “现在咱们物资不缺,武器不缺、弹药不缺,要尽快把新兵训练出来,跟上部队前进的脚步,大家有什么意见么?”

  听完司令的讲话,大家顿时振奋起来。

  扩军!

  好啊,太好了。

  通过几次作战,大家也都发现了,随着部队的装备越来越多,部队战斗力也越来越强,但战士们的负重也越来越大,各部队都需要补充步兵,以降低部队的平均负重,提升部队机动性。

  而且,部队数量多了,战力提升了,相对的鬼子部队就变弱了,以后打鬼子会更加简单和方便。

  刘长青思考片刻,有些担心的说道:“队长,目前咱们独立支队仅有2.4万人,突然招这么多人,几乎每个部队的人数都增加了一半。新兵战斗能力不强,且战斗意识薄弱,短时间内,咱们的战斗力说不定不增反减。”

  “另外,咱们的火炮数量虽然多,但是轻武器储备是否足够?”

  张云点点头,回应道:“确实,短时间内突然扩军太多,确实会导致战斗力降低。但是咱们新兵训练了一个多月,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八路军部队的新兵。”

  “并且,过年之前,除了日常的破袭作战以及再次为平原根据地输送一次粮食外,我不打算再次对鬼子大规模出手,咱们有3个月的时间慢慢训练,不会让部队战斗力骤降的!”

  “最后,这些多灾民的安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兵自然也不会很快招齐,说不得明年年初也招不满这些人。”

  “至于武器弹药,你们不用考虑,肯定是足够的!”

  刘长青默默思考了会,然后点头道:“那我就放心了。队长,那我这顿时间就率领东区部队,负责从铁路线附近接应冀南灾民吧。”

  “可不能让鬼子伤害了这些遭难的老百姓!”

第308章 大旅长的惊讶1

  时光荏苒,光阴似水,匆匆之间,已经到了1939年12月初。

  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张云安下心来,耐心的带领正太军分区开始了新的一轮蓄力发展。

  军事作战方面,张云没有再安排部队大规模出击和开展大型战役,仅仅是例行的开展了几次破袭作战,沿着山区平原交界进行了广泛的破袭,以获得每半月的“占领”缴获,慢慢的积累物资,顺手又套现了大概10万吨粮食和大量的武器弹药。正太铁路沿线及晋中地区的鬼子们根据独立支队的作战规律,也算颇有默契的临时放弃了部分据点和车站,任由独立支队破坏,至少保证了蝗军的损失不算太大。

  破袭作战套现“缴获”的粮食,不仅迅速弥补了战备仓储上次输送冀南的粮食亏空,也大量输送给了正太军分区各县抗日政府,使得地方政府也能有足够粮食安置和安抚本土百姓和新入的灾民。

  部队发展方面,独立支队按照张云的部署,开展了热热闹闹的灾民安置和大招兵大练兵活动。邢志国亲自带着后勤部、卫生部等各部门齐心协力安置着冀南地区送来的近20万灾民,帮助新来的灾民百姓入驻山区,融入当地,并以以工赈灾方式开展了新村建设、水利建设、卫生防疫工作,安排了老弱等人暂时开展军装制造、日用品生产等活动。

  独立支队各团部队在破袭之余,更是几乎所有指战员全员上阵,全力帮助群众建设新家,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同步开展了部队抗日宣传和招兵工作。

  鬼子连续多年的残暴统治,使得华北群众抗日热情高涨,加上山区可耕土地着实也不多,灾民们对未来也有些忧虑,因为很多青年人也愿意参军抗战,为家里亲人挣一份口粮。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独立支队就从灾民中新招了近九千人,另外,寿阳、榆次、井陉等地的游击队也陆陆续续送来了近三千新兵,由此独立支队基本凑齐了此次扩军的新兵兵员。

  按照张云的部署,独立支队新兵团派出了大部分教官,直接在独立支队各团驻地开展大练兵活动,完成一个月的基础训练后就移交给各团继续训练。一时间,整个无名山驻地及东区驻地到处是新兵训练的身影,到处是新兵老兵拉练时热闹而欢快的声响,整个军分区展现出了蓬勃昂扬的氛围。

  而在独立支队发展的同时,正太军分区各游击队、丁团长的补充2团等部队,也凭借着手中颇为丰富的弹药和粮食储备,开展了冬季练兵和招兵扩军行动。

  …………………………

  而在独立支队热热闹闹的开展新兵训练时,张云亲自管理的云烟兵工厂却静悄悄的开展了新一轮的产业扩张。

  山体工厂内,资深的工人们在专家们指导下,调试着最新式的生产设备,开始试生产着105毫米口径的火炮和各类火箭弹,准备尽快定型这几款新装备,也积累着生产这些新装备的工艺经验;昔阳东侧的云烟分厂内,更多的厂房正在建设中,越来越多的车间和工人完成了工艺调试并投入生产,正在持续增加着迫击炮炮弹和子弹产量。此外,云烟分厂还专门安排了一个车间大批量生产着定型的反步兵雷。

  和顺县城附近山区由正太军分区警卫部队负责防御的军民两用厂的厂区里,管理人员又静悄悄的在厂区最中间位置增加了一个医药厂。在张云派出的专家站专家指导下,由情报部门专门抽调的可靠工人们,以新增添的国际先进生产设备生产着一些别人看不懂的粉末和药片,生产着大批量的手术刀、玻璃针管、针头等等医用物资。

  悄无声息间,正太军分区在医药救护上的短板一块块被补齐……

  ………………………………

  在12月初的时候,八路军和鬼子仍在华北地区僵持着。

  太行、太岳周边的山区里,独立支队挡在了石门和太原鬼子的前面,不仅保护着晋冀豫根据的北侧,也牵制着鬼子华北方面军直辖的110师团(驻防石门、保定),第一军108师团(驻防太原)、36师团(驻防晋中)、新编成的41师团(驻防临汾)、新编独立混成第16旅团(驻防汾阳)近9万兵力,使得鬼子不敢深入太行太岳山区,基本保全了山区根据地的安全,和顺、辽县、榆社、武乡等县成为了根据地的大后方。

  平原根据地上,鬼子虽然掌握着战斗主动权,追着八路军部队主力到处跑,但是因为八路军拥有大量步兵炮、120毫米重迫击炮等攻坚武器,使得鬼子的囚笼战略仅仅能压缩一部分根据地,却无法完成对平原根据地的大范围分割。师长指挥着近10万平原部队,在广袤的冀南平原上,以游击战、运动战和夜间拔点战,一直与鬼子周旋作战,坚守着根据地的安全。

  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上此时也相对平静,大的战役很少发生,虽然鬼子还在试图蚕食更多的控制区域,但也被各路抗日部队艰苦的抵挡着。

  而侵华战争导致的巨大的财政压力,让鬼子中枢不得不试图缩减在华人数,将华北、华南、华中等地区长期作战十分疲惫的常设师团调回国内休整,并补充以3步兵联队编制的新编师团。

  一时间,整个抗日战场上都有些僵持住了,但这看似平静的战局下面,却已经暗流涌动,凶险异常。

  在光头总统的暗中怂恿下,八路军所在的山西地区再出大的波澜晋西反顽战斗一触即发,八路军领导的部分山西新军决死纵队与晋绥军旧军互相对峙,一场内斗在所难免。

  不过,通过张云近两年的努力,八路军各部队的综合力量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山区根据地和平原根据地的保全,不仅让八路军控制的人口数量和部队数量远超历史同期,更是完全改变了控制区域的版图。

  相比于历史上八路军指挥的山西新军决死纵队的孤立无援(这里不能细说,历史上新军是阎锡山设立的,但是八路军也合作发展,部队里有你有我,很难说得清),最终损失颇重,此时的386旅正在祁县、武乡、介休附近的山区里驻扎,距离晋西战场距离不远!

第309章 大旅长的惊讶2

  山西晋中武乡县的山区里,386旅驻地。

  大旅长正在拿着总部的电报,盯着面前的地图,研究着晋西特别是吕梁山南面的地形。

  “旅长,旅长,咱老李来看你了!”

  人还未到,大嗓门就已经传遍了旅部,李云龙穿着崭新的军装,腰里别着毛瑟手枪,大跨步走进了旅部指挥部。

  大旅长拿眼睛瞄了一眼李大团长,有些没好气的说道:“李云龙,不用喊那么大声,我听得见。”

  “每次军分区那里的给养快送抵旅部了,你就跟闻到鱼味的猫似的第一个跑过来了。怎么,还怕我少拨付给你新一团的么?”

  (目前,386旅属于129师和军分区双重管理部队,张云安排军分区后勤部给部队运送保障给养。不过,八路军总部已经正在筹划整军,按照总部最新后勤保障要求,除了粮食、罐头、军服以及部分武器弹药等给养先行送给各团外,军分区运输给386旅的其他给养物资都直接送到旅部,由旅部负责拨付。)

  李云龙有些斜带着帽子,嘿嘿笑着走了进来,有些谄媚的说道:“怎么会呢,旅长,我这不是想你了么。”

  “咱新一团上下谁不知道,旅长对咱们新一团那是格外关心照顾,怎么会少了我们的物资。”

  “这不,我们新一团上次破袭晋中平原,伏击了两个鬼子车队和一个鬼子运输车队,缴获了不少的好东西,都让我给带过来了。有些东西咱大老粗不认识,请您给掌掌眼。”

  大旅长转过身来,眼中带笑的说道:“看样子这段时间咱李大团长作战没少缴获好东西啊。”

  “那我可要恭喜你发财了!”

  李大团长听着大旅长的一句“恭喜发财”,不知道怎么着的就有些腿脚发软,但还是习惯性的回答了一句:“哪里发财了,都快穷的当裤子了!”

  随即看到大旅长揶揄的眼神,顿时老脸都有些涨红。

  大旅长指着李云龙哈哈笑了起来。

  “好你个李云龙,还敢打马虎眼。”

  “你以为我不知道么,每次你们破袭平原地区,张司令那里都会给你们补充弹药损耗,缴获的物资也分毫不取。如今你们4个团各个武器充足,给养不缺,怎么还眼皮子这么浅,盯着旅部的给养物资呢。”

  “怎么,是怕这时候不抢,打大仗的时候不让你们新一团当主力么!”

  李大团长轻易被大旅长说中了心事,却也厚着脸皮说道:“真不愧是旅长,对咱老李的心思一猜就中。”

  “旅长,这几个月我们守在山区里,除了时不时的下去破袭一番外,根本没有大仗可打,战士们都闷坏了。”

  “如今咱新一团有兵员3500多人,武器配置全部到位,子弹炮弹充足,可谓是兵强马壮,就等着跟鬼子好好地斗一斗了!”

  “旅长,什么时候有大仗了,你就看我们新一团如何教训小鬼子吧!”

  大旅长听到李大团长的话,有些欣慰的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

  如今国人对抗战的信心不足,很多前线部队畏敌如虎,闻战就退,很是丢国人脸面。如今新一团战士们却能闻战则喜,求战心切,可见李云龙在带队伍鼓士气上是用心的。

  “上次正太军分区的太岳山攻防战,一战消灭鬼子数万部队,大涨国人气势,但也让国民政府惊惧。”旅长感慨道:“如今国民政府、晋绥军对我们提防甚深,已经有意限制我们发展。在这个时候,不管是YA还是总部,都希望部队暂时能低调行动,以免再次恶化影响全国抗战局面。”

  “所以这几个月,咱们作为主力部队也只能守在山区里防御,顺手破袭一下平原据点,补充点物资。”

  说到这里,大旅长又叹了口气,说道:“可惜事与愿违啊,晋绥军那边有意对咱们的决死纵队动手,如今双方闹的很僵,恐怕大战难免了。”

  “按照总部的要求,我们要做好应变准备,随时准备跨越同蒲南线,驰援晋西南地区。武乡、榆社的地方部队很快就会西移,弥补我们防御的缺口。”

  “打晋绥军?”李云龙闻言,有些惊异。

  “不是打他们,是协防我们的兄弟部队。”大旅长纠正了李云龙的“口误”,然后有些苦恼的说道:“这里面分寸很难拿捏,但是咱们打得越顺利,总部后面越好协调!”

  李云龙倒是豪气的说道:“哪怕是咱手里没家伙事,打他们也不难,更何况如今咱们武器装备、火力密度等都已经超过了他们。”

  “旅长,让我们当主力吧,我们新一团打他们两个师不成问题!”

  话音刚落,屋门口随即就传来了声音:“旅长,我们独立团/772团也能打!”

首节上一节127/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