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82节

  “到底是怎样的后代子孙,到底是怎样的朝廷,竟能逼得意气风发的少年背叛汉室!”

  【碍于曹操老爹曹嵩的身份,满朝官员对曹操束手无策,可是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期间着实恶心到了不少官员】

  【于是不少官员只得以举荐为名,将其明升暗降,外调为顿丘县令,让其离开京城】

  【公元178年,曹操的堂妹夫宋奇,被诛杀而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其后,在洛阳无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宋奇的妹妹被汉灵帝看重,当选皇后,于是恩及宋氏一门,宋奇被封为强侯】

  【汉灵帝本来就是汉末有名的昏君,虽然宋奇的妹妹贵为皇后,但是很快就不再受宠】

  【后宫妃嫔眼馋皇后之位,所以争相污蔑宋皇后,宋皇后因此被废除后位,打入冷宫,宋奇一家也被诛杀,曹操也因此受到牵连】

  【公元180年,曹操又被召回,任命为议郎】

  【此时汉朝朝堂混乱,宦官乱政,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奸佞宦官,但不料计划不仅没有成功,还被宦官所害】

  【曹操多次上书陈述窦武,陈蕃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虽然言辞恳切,但并没有被汉灵帝采纳】

  “桓灵二帝啊,被诸葛亮一篇《出师表》钉死在耻辱柱上了。”

  “尼玛,我还特意搜了一下汉灵帝,昏君指数亿颗星!”

  “前期的汉灵帝还可以,后期的汉灵帝和唐玄宗有的一拼,哦不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137章 大失所望曹孟德

  “应该说,只要是个皇帝,多多少少都有点儿好的地方,即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精神病王朝北齐,那高欢、高澄都是当过大官儿的人,高洋就更不用说了,即位之初都算得上励精图治了。”

  “楼上说的不对,严谨来说,那都是大臣的功劳,像汉灵帝这种,他仅有的功劳都是蹭的大臣的。”

  “没错,说白了,一个亡国昏君,他自己能有什么政绩。”

  【公元182年,朝廷下令检举贪官污吏,当时太尉许、司空张济看着宦官的脸色行事,收取贿赂。宦官子弟宾客,贪污卑鄙】

  【朝廷贪官污吏与宦官狼狈为奸,竟然污蔑26个处于边远小郡清廉惠政的人】

  【曹操得知此事愤怒不已,多次上书,痛斥贪官污吏和宦官,最终汉灵帝下令彻查此事,26人最终被还以清白,并拜为议郎】

  【此事过后,曹操彻底看清了朝堂官员的丑恶嘴脸,曹操自知无望匡扶汉室,于是之后一段时间再也没有进言】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左中郎将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

  【曹操用兵如神,大破黄巾军,斩敌数万,功劳甚大】

  【之后曹操被拜为济南国国相,初为济南国国相,曹操初心不改,济南国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

  【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将近八成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

  【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朝堂混乱不堪,所有官吏只为一己私欲,置王法与不顾,买官卖官甚至被摆在明面上】

  【朝廷还想召曹操回京,但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见识了朝堂昏庸,见识了黄巾起义,饿殍遍地;见识了诸侯国与朝廷一样,贪官污吏上行下效;此刻的曹操一定很绝望吧。”

  “一身正气无所用,很难想象这个一心为大汉朝的人会是曹操。”

  “我一直不理解小说中想要建立新秩序的反派,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极端,现在我好像明白一点儿了。”

  “或许,那些极端的反派也曾想要凭一己之力,用和平的方式改变世界吧。可惜他们注定不会成功。”

  汉朝。

  汉武帝低声自言自语道。

  “曹操,曹孟德。”

  “是我大汉负了你!”

  汉武帝无法想象,到底是怎样的朝代,竟然逼得一位满腔热血的报国少年产生覆灭的念头。

  唐朝。

  李世民盯着天幕,许久之后才开口。

  “曹操是为了什么?”

  “他是为了什么而造反?为了拥有天下?还是为了大汉子民?”

  可能,即便是后世之人,即便是曹操本人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曹操的一生,好像有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又好像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

  曹操是为了江山,是为了天下,是为了皇位吗?

  可是他一生都未曾称帝,曹操一生都未背叛过大汉。

  那曹操是为了天下百姓吗?

  好像也不是,曹操从来就不是一位仁慈的人,不然也难以冠得枭雄、奸雄的称号。

  那曹操到底是为了什么?

  可能,曹操一开始仅仅是想要好肃清汉室朝堂吧。

  可是形势所迫,曹操被大势裹挟,最终走向了一条奸雄的道路。

  【当时天下大乱,由黄巾军带头的农民起义不断,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意图废除汉灵帝,另立新王】

  【他们邀请曹操加入,曹操谋略过人,认为此时此事绝无可能成功,于是果断拒绝,结果不出曹操所料,王芬的计谋果然失败,王芬也被迫自杀】

  【公元188年,汉灵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削弱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兵权,在洛阳设立西园八校尉,34岁的曹操因为其父亲、祖父的原因,被任命为典军校尉】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称汉少帝,何太后临朝称制】

  【政权交替之际,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奸佞宦官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

  【何进不顾曹操等热的劝阻,执意征召董卓率军进京,意图逼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没想到,还没等董卓带军入京,何进就被宦官的下属谋杀,而董卓也趁乱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改立其弟陈留王刘协,即汉献帝】

  【董卓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洛阳】

  “我一直以为当大官儿的都是有脑子的,怎么一个个的,无论是王芬还是何进,都一个个的都傻不愣登的。”

  “不能当马后炮,王芬不好说,但是大将军何进召回董卓并没有错,可惜的是何进突然被谋杀,没了何进制约董卓,董卓才动起了歪心思。”

  “我感觉何进就是个莽夫,空有报国之志。”

  “何进还不够莽,他可是大将军,真要莽,他可以带人直接闯进宫里,杀了十常侍。”

  “曹操不是献刀刺杀失败才被迫逃走的吗?”

  “那是《三国演义》,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历史没有献刀一事。”

  “那也没有曹操杀吕伯奢喽?”

  “这个倒是不太确定,史书倒是记载了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但是没说有没有杀吕伯奢。”

  “《魏书》记载,曹操经过吕伯奢家,吕伯奢不在家,吕伯奢的子弟与宾客打劫曹操的坐骑与行囊,曹操怒火中烧杀了几个人。”

  “当然,这是《魏书》,老曹家自己写的,听起来就不靠谱。”

  “《世语》中记载,因为曹操违背了董卓的封官赐爵的命令,心中有鬼,晚上起疑心便杀了吕伯奢一家。”

  “《杂记》中记载,曹操晚上听到了磨刀的声音,生性多疑的曹操才动手杀了人,并说了那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三国演义》也是改编自《杂记》”

  

第138章 曹操屠徐州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号召天下英雄一同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袁术等人共同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一同起兵讨伐乱臣董卓】

  【联军势不可挡,很快就逼近京城,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殿,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

  【而关东联军并非铁桶一块,银害怕董卓凉州精锐,不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互相观望】

  【只有曹操认为董卓倒行逆施,劫掠天子,焚毁宫殿,挖开王陵,所作所为做不可数,于是独自引军西进】

  【曹操一人之军,根本不是董卓精锐的对手,被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击败,士兵损失大半,负伤仓皇而逃】

  【在曹操讨伐董卓时,关东联军却驻扎酸枣,日日置酒高会,不思进取,名义上是为讨伐董卓,其实各自心怀鬼胎,都想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削弱其他联军的势力】

  【不久,联军之间发生摩擦,甚至演变成相互斗争、火拼,最终联军被迫解散】

  【曹操见识到联军的真面目后也失望的离开】

  “我不懂历史,三国也没怎么看过,但是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心疼曹操。”

  “心疼曹操加一,可能这天下间,只有曹操一人心系汉室吧。”

  “啧啧啧,关东联军和秦朝时的六国联军何其相似。”

  “如果这时候有人说曹操将来会成为一代枭雄,谁会相信呢?”

  “记住,曹操至死都未曾背叛汉朝。”

  “不不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就已经背叛了,不过曹老板要脸,所以没有称帝。”

  汉朝。

  汉武帝猛的举起手中玉杯,就当汉武帝想要摔碎玉杯,发泄的时候,突然停住了。

  汉武帝攥着玉杯,狠狠的放在桌上。

  “唉!没想到我大汉的结局,竟然比暴秦更加难堪!”

  汉武帝指着天幕怒吼道。

  “把这样一个忠臣,逼成反贼,是谁的过错?是谁的过错?”

  越是深入了解前期的曹操,汉武帝就越愤恨,对后代越失望。

  年迈的董仲舒站出来说道。

  “陛下,何必生气,天幕讲过多少朝代了?有两千年了吧。”

  “两千年,多少朝代兴起又灭亡,这是无可改变的事情。”

  “天幕让老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吊死的皇帝的明朝,以及一朝两盛世的唐朝,不也覆灭了吗?”

  “可能真就如同天幕一开始所说,帝制终非长久之计。”

  【曹操兵败后,损失惨重,不得不重新招兵买马】

  【而袁绍等人意图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让刘虞做他们的傀儡皇帝,但刘虞始终不肯接受】

  【公元191年,黑山贼于毒、白绕等人率十多万人攻打魏郡、东郡,曹操援助东郡,大破白绕,被袁绍认命为东郡太守】

  【公元192年,,青州等地的黄巾军发展壮大,黄巾军连破兖州郡县,曹操与济北国相鲍信一同联军,抗击黄巾军】

  【鲍信战死,曹操巧用计谋,埋伏黄巾军,大获全胜,收投降士卒30万,百姓人口百余万人】

  【经此一役,曹操的势力急速扩张,曹操收投降士兵,挑其精锐,组成军队,号称青州兵,开启了自己的称霸之路】

  【公元193年,曹操大败袁术、黑山军与南匈奴,并率军征讨陶谦,进兵徐州,开始向东南扩张势力】

首节上一节82/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