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122节

  翌日,金山山顶之上。

  “大唐贞观四年秋,有东突厥贼寇阿史那咄(颉利可汗的名字)……”

  全副武装的楚王殿下,身前摆放着祭天的案台,案台上,除了香炉以外,并没有放上任何祭品,只有一把破旧生锈的柴刀,以及李二陛下的马槊。

  李靖、李绩、李道宗、柴绍、薛万彻 、牛进达、窦师纶、姜去、苏定方、姜盛、宇文擎 、袁天罡、贺茗山、契何力、执失思力、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阿史那贺鲁这些大将军以及楚王的家臣们,此时在李宽身后分列两侧,东突厥颉利可汗和西突厥的莫贺咄可汗,则是规规矩矩跪在李宽身后。

  此时众人耳边传来的,除了呼啸的风声,便只剩下张公瑾诵读祭天祷文时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封神山兮筑高台,上表天地兮威四海……”(注1)

  大风吹得众人的征袍漫卷,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无比的庄重,这其中,也包括鲜少有个正经时候的楚王殿下。

  ……义武奋扬,犯我大唐疆土者,虽远必诛,虽强必戮,内外诸夷,今后胆敢对大唐称兵者,皆斩之!此奏上表天地,下昭鬼神,吾辈守土卫国之志,虽死犹烈!”(注2)

  长长的祭天祷文,直到张公瑾念完最后一个字,众人脸上皆是一副意犹未尽的姿态。

  但是某人是个例外。

  “完事了?”李宽扭头看向张公瑾:“接下来本王可以干正事了吧?”

  “殿下……祭天仪式还未……”张公瑾原本想说这还只是到了中场,剩下的流程哪怕之前就简化了不少,但还是需要最少一两个时辰才能全部结束。

  “行了,把祭天祷文给我。”李宽不耐烦的对张公瑾道。

  “……”张公瑾虽然心中不满,但是还是老老实实地将祭天祷文双手奉上。

  李宽接过祭天祷文后,随后便拿到案台前用香炉将其引燃,随着火焰升起,文书化为灰烬,便代表着祭天仪式已经正式结束。

  “诸位!”等李宽再度转身,属于大唐楚王的霸气在这一刻尽显:“本王今早已然收到线报,西突厥两位可汗以及铁勒诸部、吐谷浑、吐火罗、薛延陀、吐蕃,这些咱们的手下败将,已经聚集了近八十万大军,据说一半去了玉门关,寻我那昏君老爹的晦气了,剩下的一半,正在赶来的路上,本王预计,明日就会陈师金山脚下。”

  李宽说到这里,目光环视一周,见众人除了在他日常诽谤李二陛下的时候面部表情有些不自然以外,剩下都是一副了然于胸的神情,不由咧嘴一笑:“本王就不说那么些废话了,明日定然是一番艰苦卓绝的大战,所以我们没必要将时间浪费在这里,各自准备去吧,为了明日的大战,好好休憩,养精蓄锐,至于今夜,劳烦李绩将军当值。”

  “唯!”李绩知道,指挥这场大战的,自然得是李靖,而他眼下要做的的,就是保证今夜他们四周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楚王,眼下回头 ,尚为时不晚。”作为被楚王费了“好大力气”才抓来的“祭天小摆件”,我们的莫贺咄可汗眼下听闻盟军要来了,当即便开始跟李宽谈起了条件:“只要你放了我,本汗保证, 一定会让你安然无虞的回到大唐……”

  “呵……呵呵……”李宽听着莫贺咄可汗说这话他就想笑:“我说莫贺咄,你能不能学学颉利啊?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李宽话音刚落下,宇文擎便走到了莫贺咄可汗的面前,一拳就朝他的面庞捣去:“你倒是聒噪!惹人心烦!”

  “嘭!”

  一拳,便让口出狂言的莫贺咄可汗拥有了高质量的睡眠。

  至于他身边的颉利可汗,却是一言不发,从张公瑾开始念祭天祷文开始,他整个人便是一种神游物外的状态,除了偶尔眼中有泪光闪烁以外,现在的他,更像是一具行尸走肉。

  “把人带下去!”李宽挥挥手,很快便有部曲上前,将两位突厥可汗带走。

  随后,他将目光望向眼前一直伸向至云雾深处的金山山脉:“大好河山,总是让人心驰神往,心生留恋啊……”

  -------------------------------------

  楚王完成了他的祭天仪式,另一边,已经率领大军出关半月的李二陛下 ,也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战斗。

  “禄东赞?他竟然还想跟朕交手?”因为在玉门关从侯君集口中听说了儿子的彪悍战绩,担心臭小子越来越膨胀的李二陛下,为了赶紧追上儿子,只带了五万骑兵便出关北上,打算以最快的速度和李宽汇合,但没想到大军行至西州的时候,竟然意外遇上了禄东赞带领的吐蕃骑军。

  “陛下,让臣替您教训教训他!”尉迟敬德作为曾经天策府里的首席“双花红棍”(金牌打手),在这种时候自然是要站出来说话的。

  “陛下,眼下与其缠斗,于大局不利啊。”跟随李二出征的另一位大将军,如今的左骁卫将军郭孝恪此刻站出来给了不同的意见:“禄东赞此时已经集结了十几万大军,咱们如果现在迎面撞上去,岂不是……”

  “哼,人多陛下就会怕?!”尉迟敬德不等郭孝恪把话说完,便当即回呛道:“我说郭孝恪,老夫怎么觉得你的胆子还不如李孝恭呢?”

  “……”作为此次跟随李二陛下御驾亲征的大将之一,莫名躺了一箭的李孝恭,刚想开骂,结果有人已经替他跟尉迟敬德对上了。

  “我说尉迟老匹夫,你咋就说话这么难听呢?咋的?你就非得一直当个有勇无谋的莽夫?”程咬金骂起尉迟敬德来,总是有一种引旁人发笑的滑稽感:“要不这样吧,回头咱们见了楚王,你问问他收不收你当家臣,若是将来你俩凑一块儿,那可真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一时瑜亮,天作之合啊!”

第288章 本王遗千年

  “嘿……”尚且不知道楚王身边已经有了一个青春版尉迟敬德的李二陛下和其余众人,听着程咬金奇妙的成语连用,大家忍不住笑出了声。

  “嘿……楚王?楚王也……”尉迟敬德刚想说楚王也配得到老夫的效忠,可是很快他便意识到这话不合适,毕竟那位眼下可没招他,但是自己要是把这话说出口,那自己就是自寻晦气了……

  罢了罢了,尉迟敬德虽然莽夫一个,但是对于比他还莽夫的李宽,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几分尊重的,毕竟大唐皇室之中,能够做到像李宽这般率军驰骋域外,杀到睥睨四野的,可能除了陛下和已经香消玉殒的平阳昭公主,便再无其他人能办到了。

  “朕,倒是很想会一会这禄东赞!”李二陛下突然开口道:“自从得知那小兔崽子差点一箭射死此人后,朕就对他有兴趣了。”

  李二陛下一出,身边众将领顿时身躯为之一震。

  陛下这是要替楚王找回场子啊……

  “陛下,咱们还是先跟楚王殿下汇合吧。”向来寡言的张亮,在仔细看过手中的舆图后,对李二陛下恭声道:“禄东赞之所以陈兵于此地,无非就是想阻止我们与楚王殿下汇合,如此说来,想必楚王殿下眼下的处境,可能极为凶险。”

  “那臭小子就是自找的!”原本跃跃欲试的李二陛下,在听到张亮的建议后,便忍不住开始了对儿子的控诉:“朕当初就该派人追上这个臭小子把他的腿给打断!说是见世面,那是见世面吗?从贞观四年的秋天打到贞观五年夏,还没想过要回家,他倒是让朕见了一回世面啊!”

  见李二陛下又开始了,一旁作为心腹 ,陪同李二陛下从秦王到皇帝陛下的公孙武达,忍不住心下吐槽道:楚王殿下说的见世面,可能是"世面"(世民)来见他吧……

  “陛下,这谁家还没个糟心事儿呢……”同样是“玄武门老熟人”的独孤彦云见李二陛下又要开始诉苦,近来已经听得耳朵快起茧子的他连忙上前递小话:“楚王殿下着实有些过分了, 陛下回头得好好处置他!”

  独孤彦云此话一出,李二陛下先是一愣,随即深深看了一眼这货,没说话,接着更是将头扭向了一边。

  “……”独孤彦云见被陛下冷落,这货还没想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可等他抬头望向其他人,结果除了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一脸“看哈儿”的表情望着他,剩下的人,也是低头的低头,假装咳嗽的假装咳嗽,反正连个眼神交汇的机会都没给他。

  “尉迟啊,老夫今日算是看明白了:原来在咱们的队伍里,还真有没眼力见儿的啊……”当程咬金低声向尉迟敬德交流情报的时候,后者脸上深以为然的表情和不断点头的动作无疑是深深刺痛了独孤彦云的自尊心。

  老夫竟然有一天……被这俩夯货给鄙视了?!

  不理会此时独孤彦云的内心有多么受伤,李二陛下在眺望远方的盟军阵容后,沉思了片刻,随即他伸手抽出了腰间的长剑:“诸位爱卿,宽儿这个不学无术的竖子,都敢学朕当年,千骑劫营,两千余骑硬撼突厥万余精锐 ,更别说现在那臭小子就在金山,压着两位突厥大汗开坛祭天,这样胆大妄为的竖子,朕自然要亲自出手好好管教,但是现在,禄东赞带着他的十几万大军拦住了朕的去路,既如此,那便唯有以刀锋见刀锋,让这方天地看看,谁更有资格主宰这片疆域!”

  李二陛下说到最后,眼中闪过的光芒让跟随他一路战斗至今的诸位大将军忍不住想起了那位在记忆中逐渐远去的天策上将。

  “臣愿为陛下征战四方!生死追随!”尉迟敬德率先响应李二陛下突然展现的英雄豪情。

  随后,率军从幽州和灵州驰援而来的卫孝杰和薛万钧也连忙响应:“臣等,愿为陛下征战四方,生死追随!”

  此时的草原,突然渐起长风,吹得大唐中军的那杆金色龙纛,愈发的威风堂堂。

  -------------------------------------

  “我说楚王殿下,您能不能跟老夫交个底,这回,咱们真的有信心杀出重围吗?”在李二陛下率军和禄东赞率领的大军正面对上的时候,当晚,布置好军队防务的李绩找到了准备入睡的李宽,说出了他心中的担忧。

  “我说没信心,这仗咱就不打啦?”李宽斜了一眼李绩:“我说绩啊,你就是想太多……”

  “……”头回得到楚王如此爱称的李绩,觉得心下格外膈应,他想想,还是继续开口道:“殿下,老夫不是在意自己的生死,而是担忧您的安危,如果明日大战,的确没有胜算,老夫希望您连夜继续北上,绕道室韦,从松州进入大唐……”

  不得不说,能让李绩说出一番如此为其考虑的话来,楚王殿下这段时间付出的真心,也算没白费。

  “李公啊,”李宽看着眼前为自己苦心竭虑安排后路的李绩,他的神情也不禁缓和下来:“您是知兵事的,所以应该也明白,这兵法一道,到最后也难免会遇上‘人力有时尽’的情况。所以此战我们最终能不能赢,如今谁也说不好。”

  “可是殿下您可以全身而退!”李绩说这话时,语气急促:“老臣自打亲自见证了您率领千骑破了沙钵落部落,俘虏了颉利可汗之后,便认准了一件事:往后五十年,有你楚王在,中原之地,绝对不会出现塞外异族的马蹄声。您若折在了这里,难免……难免……”李绩说到最后,深深叹了一口气,满脸不忍道:“难道上天,真的要折我大唐的气数吗?!”

  “不是……啊?那个……我……”李宽没想到,自己在李绩的心中的地位竟然被上升到了“大唐气数”的高度,对方此番的推心置腹,当真是把他给整不会了。

  于是,沉默了好半晌的李宽,突然对李绩开口道:“我说李公啊……你放心……本王肯定是不会折在这里的,毕竟千年的王……呸……毕竟祸害遗千年嘛……”

第289章 楚王战前整活

  楚王这个祸害能不能遗千年,李绩不知道,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这位一开口就是绝世好活儿的“楚带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判断:这位……可能自打出生起,除了遇上对他有血脉压制的李二陛下会稍显迟疑,剩下的人,就没谁有资格让他想过逃跑!

  真就“天不生你楚蛮王,‘莽’道万古如长夜”是吧……(注1)

  “殿下……您倒是心大。”李绩苦笑一声,见李宽心意已决,便也不再规劝。

  “哈哈,只要不是心脏就行。”李宽闻言打了个哈哈,临了还不忘跟“绩你太怂”来个甜蜜互动。

  “……”难得替他人考虑一回的李绩,看着眼前依旧一副没心没肺模样的楚王殿下,他怔愣半晌,随后竟是也跟着这位一道乐了:“成 ,楚王殿下,前面尸山血海,老夫陪你说什么也要陪你过这一回!”

  -------------------------------------

  翌日,清晨,一夜好眠的楚王殿下全身贯甲,坐在帅帐之内,听着下方斥候统领的汇报。

  “楚王殿下,此次虽说整个西北盟军号称集结了八十万大军,但眼下围在金山四周的军队,末将估计最多也就三十万。”

  “诸位,你们有什么看法?”李宽闻言将目光转向众人。

  “楚王殿下,臣觉得现在突围是最好的时机。”苏定方此言一出,便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

  “殿下,现在咱们手上的兵力虽然不过八万余,但胜在精锐足够多,故而想要冲破敌人的防线,不算什么难事。”阿史那社尔作为新晋家臣,此时也完全是在站在李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他可不希望未来注定会有一番雄图霸业的家主在这里折戟沉沙。

  “殿下,臣也是这般意思。”窦师纶作为李宽的头号家臣 ,他无疑是最了解某人现在微微撇起的嘴角意味着什么,所以连忙站出来表达了自己对先前提议的认可,希望借此能阻止已经有些跃跃欲试的楚王殿下。

  “李伯伯,您是如何看待眼前形势的呢?”李宽转头看向李靖。

  而李靖在沉思片刻后,他突然扭头望向牛进达:“牛将军,敢问陛下如今行军至何处了?”

  “啊……啊?!”最近一直在默默思考玄武门跟楚王殿下的因果关系的牛进达,闻言不禁一愣,随后他抿了抿嘴,缓缓开口道:“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来看的话,想来陛下还有个五六日便能赶到金山脚下了……”

  “……”坐在帅位上的李宽,听着两位的大将军开始谈及自己的昏君老爹,不知怎的,原本还随意盘腿而坐的楚王殿下,不自觉的就放下两条腿,开始正襟危坐起来 ,随后,只见他又不自觉的挪挪屁股,向来应是许久不曾负伤的大好翘臀,在心理作用下开始隐隐作痛了。

  “嘿……”一直暗中观察侄子的柴驸马不禁嘿然一笑,对身边的李道宗道:“瞧见没,能治那小子的人马上就要来了……”

  “哈……”李道宗闻言先是哈哈一笑,随即他注意到楚王的目光朝他望来,连忙借机打了个哈欠 ,算是勉强遮掩过去。

  “果然……咱殿下身边就没好人啊……”宇文擎这个貌似憨厚的虎将,将一切都尽收眼底,然后默默感慨:“楚王殿下当真是遇人不淑啊……”

  “……”站在宇文擎身边的袁天罡则是刚好将宇文擎这话听在了耳里,同样作为楚王的家臣,但是罡子真的没想到,居然有人会因为忠诚而失去正常的三观:我说老兄,你搞搞清楚,大家遇上楚王 ,到底是谁遇人不淑啊……

  “楚王殿下,”李靖的声音将帐内众人渐渐跑偏的思绪拉回了正题上:“依臣看,莫不如尽早突围,和陛下会合比较好,想来陛下这一路行来,也不会多太平。”

  “不是吧不是吧?”某带孝子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本王已经身陷重围了,眼下还得想办法先突围,再屁颠屁颠地跑去救驾?唉……这叫什么事儿……唉!”连声叹息的楚王殿下转头对群臣道:“我就说我爹是个昏君吧!说是来驰援本王,可眼下……这不是添乱吗这不是……”李宽说到最后,忍不住捶足顿胸(唱念做打)道:“大唐的江山交到这昏君手上……八成是要亡啊……”

  “……”此时帐的众人,除了宇文擎和姜盛,以及薛万彻这些死忠依旧觉得“楚王没毛病”,剩下的人,此刻心中大都只有一个想法: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但不管从前还是现在,陛下对楚王……怎么说呢……陛下的那颗慈父之心,用在楚王身上,确实有些多余了……

  “楚王殿下,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能不能别胡闹啊……”先前才因楚王接了一份美差的张公瑾 ,这回是真的开始担心某人的逆天发言会在将来遭致群臣围攻:“不管怎么说,陛下出关可都是为了您啊……”

  而一旁的李靖,现在也有些后悔:其实他跟窦师纶一样,早就看出来楚王想在金山掀起一场大战,所以他才想以陛下的安危来劝李宽打消心中那个危险的想法,可谁知……谁知某位“孝心在,故不得亲自弑父”的带孝子在李二陛下面前从来“逆”字当头的楚带王,给予他的回应是如此狂野和抽象。

  怎么办?怎么办?!

  饶是李靖一代军神也架不住楚王殿下的各种整活了。

  “殿下……您就给个准话,您想怎么着吧?!”天亮后才歇息的李绩,此刻挑开门口的帘子,走了进来,他发现,越是危急时刻,这小王八蛋的主意就越正。

  而这一点,楚王和李二陛下却是惊人的相似。

  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李绩此刻一句话,却让楚王破了大防:“可我们舍弃陛下的安危于不顾 ,这样真的好吗?”

第290章 何为大丈夫

  “首先,我爹虽然是个昏君,但是他能打,很能打,很能很能打!”李宽并没有直接接过李绩的话茬,反而转头对帐内神情复杂的众人缓缓开口道:“知道本王为什么当初敢以千骑冲破万人阵,敢率七千骑破定襄,敢领千骑劫营,敢两千骑破突厥万人精锐吗?因为本王是他李世民的儿子,那个在虎牢关以三千骑破敌十万的故事,那昏君曾经在本王耳边念叨得都让本王的耳朵快起茧子了!所以他怎么可能会出事?!”

  “殿下……”此时的众人才明白,楚王殿下和李二陛下之间,一直都存在着比寻常父子更复杂的感情,而此刻开口的窦师纶还是忍不住道:“可就怕万一……”

  “没有万一!”李宽回答的斩钉截铁,随后,他低头沉默许久,胸膛逐渐有了起伏,只见李宽突然声音低沉道:“窦叔,你口中的这个‘万一’,永远不会出现,因为如果上苍之上真的有神明,西北的异族,他们的祖先真的会保佑他们这些后人,那就不会有这个‘万一’!因为”李宽说到最后,他轻轻抬起了头 ,注视着众人,眼眶猩红:“这片土地万万年之前了无人迹,万万年之后,本王也可以让它恢复成从前模样!”

  必须承认,楚王殿下认真说话的时候,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值得被认真倾听,因为那代表着无数苍生的命运。

  “楚王殿下……倒也不必如此动怒……”张公瑾现在无比痛恨李靖这些个老王八蛋,你们这他娘的是将殿下给逼狠了呀。

  “李靖!”李宽没有回应张公瑾,而是在闭目思索片刻后,重新睁开眼睛,目光灼灼地盯着李靖道:“本王命你从即刻起,接管整个营地的防务,同时制定全天候不间断袭击下方盟军营地的作战计划。”

  “唯!”李靖现在也知道先前那记昏招是真把楚王给一下子惹急眼了,眼下这位爷说什么都对。

  “宇文擎!姜盛!”

  “末将在!”宇文擎和姜盛,同时出班躬身道。

  “你们两人将本王麾下的部曲整合在一处,接下来的两日,你们什么都不用干,只需养精蓄锐!”

  “唯!”二人慨然领命。

首节上一节122/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