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110节

  “说起来,张公瑾的书法,还是不如我家虞师啊。”想到写诏书,楚王殿下终归还是怀念起了远在长安的虞师:“虽说虞师这人吧,脾气大,不经逗,没事儿还老爱跟本王撂挑子,但有一说一啊,书法一道,虞师还是颇有建树的,窦叔儿,王右军你知道吧?就是王羲之,那可是本王的祖师爷啊!”

  “唉……”窦师纶闻言叹了一口气:“老夫能不知道吗……”

  曾经满长安城里的读书人普遍认为:王右军要是知道自己的徒子徒孙里出了楚王这么个玩意儿……当真是……坟头都得冒鬼火纯属给气的。

  -------------------------------------

  “你说……那竖子把南阳公主的女儿给送回来了?“当楚王殿下还在西域构思他的诏书的时候,长安城里,又出现了关于他的传说。

  南阳公主之女杨绾绾,被楚王殿下派人从西域送回来了。

  萧皇后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差点高兴地昏厥过去。

  她没想到,多年之后,自己竟然还能获得这个小外孙女的下落,而且还是让楚王这孩子给送回来的。

  而在祖孙二人相拥而泣庆贺团圆的时候,皇宫里的李二陛下却皱着眉头,盘问起为他打探消息的任国公刘弘基:“那小姑娘模样生得如何?”

  “陛下……”刘弘基虽然说也是个老流氓了,但听闻此言还是吓得一哆嗦:“您和她可差着辈儿呢……”

  “……”李二陛下头回发现,原来自己麾下还有这样的人才:“朕是那心思吗?!朕是担心宽儿那竖子……”

  “你担心楚王见色起意?”刘弘基闻言挠了挠头,接着迟疑道:“不能吧……楚王殿下虽说……嗯……偶有顽劣之举,可是臣只听说当初他翻越虞府院墙,调戏了虞世南的孙女儿,除此之外,大家谁也没见他跟其他家的小闺女儿有什么纠葛啊?”

  “唉……”李二陛下看着帮自己复盘儿子黑历史的刘弘基,忽然轻叹一声,接着道:“这臭小子……好端端的从战场上送回这么个小姑娘,你能让朕不多想?你等着看吧,要不了多久,得知此事的皇后就会召那小姑娘进宫,但愿宽儿这孩子知道分寸,否则……呵……”

  回头她母后动起手来,未必就比朕这个父皇下手轻了。

  但李二陛下还是低估了妻儿甚至老父在这件事上的用心程度。

第257章 奉天承运 楚王诏曰

  翌日,杨绾绾进宫之后,不但见了皇后,还“意外”遇见了前来寻孙儿李泰的太上皇老李渊。

  “民女杨绾绾,见过太上皇。”当杨绾绾规规矩矩地朝李渊行礼之时,李渊仔细打量了一下小姑娘,随后便给了皇后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宽儿这孩子……指定是把人小姑娘给欺负了小姑娘长得就是一副招坏小子欺负的乖巧模样。

  “……”在接收到公公传递过来的信号后,长孙皇后当下是真的有些为难了。

  原本她才从小姑娘口中听说“楚王仁厚”,长孙还以为宽儿这是在外有了长进,但是现在看来……那孩子八成是性子太过霸蛮,欺负了人小姑娘,而受了委屈的小姑娘哪怕是在自己这,也不敢说实话了……

  等李渊领着脸上写满了“莫名其妙”的李泰离开了甘露殿后,沉思良久的长孙皇后将杨绾绾叫到自己跟前,温声细语道:“绾绾姑娘,你跟本宫说实话,宽儿那竖子,到底有没有欺负你?”

  “没……没有欺负……”杨绾绾在进宫前得到萧皇后身边的女官提醒,对方一到长安就打听了不少关于楚王的消息,方才得知这位楚王,哪怕是在长安,宫里宫外都是横着走的,楚王不但团结兄弟姊妹,在皇子公主之中人望颇高,据说和太子殿下也是兄友弟恭,关系格外亲密,除此之外,杨政道也在私底下对她说过:自己来了长安,已经有好几拨国公郡王家的二代过来找到自己,表示他们收到了楚王的口信,会在其归来之前罩着自己。

  虽说杨政道一开始对此是颇为不屑的,可等他真的见识到那些二代是如何屡次当街行凶:对一个叫陆郢客的倒霉蛋套连环麻袋下连环狠手之后……

  杨政道这才明白:长安的水实在是太深了……

  而楚王,则是这条河里的浪里白条, 混江小龙……

  长孙皇后看着眼前这朵我见犹怜的小白花,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好好好,宽儿你这个小皮猴儿,当初是谁跟娘口口声声说要出去建功立业的?合着调戏人小姑娘也是你建功立业的一部分?

  娘在长安城里,对你是日思夜想总牵挂,你这孩子倒好……

  心情复杂的长孙皇后,最后到底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在出言安慰了一番杨绾绾后,又给了她丰厚的赏赐,然后才命身边的女官玉琳将人给礼送出宫。

  是夜,等李二陛下找来甘露殿,想看自己的一对小儿女,稚奴和兕子时,甫一进殿,便看见坐在床边将儿女哄睡后的长孙皇后,正在独自走神。

  李二陛下给了一旁伺候的奶娘一个眼神,示意对方退下,随后他来到床边,伸手扶住长孙皇后的肩膀:“观音婢,朕听说了,那臭小子……还真就喜欢招惹漂亮的小姑娘啊……”

  “呵……”回过神来的长孙皇后微微抖肩,避开了李二那只作怪的大手,明知故问道:“那么陛下,您说这孩子如此不着调,究竟是随了谁?”

  当年在太原城里不知道逗哭多少小姑娘的上一代“李家某竖子”,闻言尴尬地揉搓着自己的后脖颈,一时之间,竟然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接妻子的话茬。

  李二陛下考虑眼下这种情况,为了哄媳妇儿开心,于是当机立断道:“要不,朕赐婚?”

  “……呵”长孙皇后闻言冷笑一声:“那虞家的小姑娘怎么办?虞世南可都进宫两回了!”

  “……”李二陛下此刻也犯了难,良久,他一咬牙:“朕一并赐婚!”

  “此事还是等宽儿回来再说吧。”长孙皇后转过头,看着睡觉还喜欢两只手扳着自己粉嫩脚丫,来个四脚朝天优美睡姿的小闺女儿兕子,顿时生出一阵怜爱之心,她伸出手来,轻轻摩挲着闺女儿胖嘟嘟的小脸蛋,:“宽儿这孩子主意正,陛下,我们还是不要擅自替他做决定好。”

  李二陛下闻言原本是想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天经地义之事,那竖子还敢违抗不成?

  可他转念一想,如今自己都收到这竖子寄来的好几封堪比诏书的家书了,嗯……

  “嗯……观音婢,此事还是你考虑的周到。”李二陛下在认清现实之后,终于是决定听取发妻的意见。

  眼下,这对帝后对楚王疼爱,都开始渐渐具象化。

  一个是已经打造好了新束带,剩下的是考虑如何不给楚王“绕柱”的机会,另一个则是寻思着这内务府是不是该采购一批用料极为上乘的鸡毛掸子。

  嗯,紫檀木打造的就不错。

  然而,帝后对于教具的版本更新,显然是跟不上楚王殿下疯狂作死的节奏。

  在龟兹城里休整了数日,期间派人给康国国主送去书信,表示让出龟兹城的楚王殿下,在重新启程之后不久,便迎面遇上了一伙吐蕃骑兵。

  而吐蕃人,人均楚王。但凡能抽刀子解决的问题,吐蕃人就绝对不会上来跟你讲道理。

  于是,一场转角相遇,便一触即发的短暂且惨烈的厮杀便就此展开而宇文擎率领手下一千余人,如摧枯拉朽一般,轻轻松松的便解决了这伙两千人的吐蕃骑兵,而这也让除了李宽和窦师纶以外的其他人感到震惊。

  那可是吐蕃骑兵,论单兵作战能力,可以说冠绝西北,结果竟然这么轻松的就倒在了楚王的家臣部曲面前。

  而此刻杀得人马俱在喘汗的宇文擎,则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仰天发出一阵长啸:“啊”

  多少年了,多少年没有过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了?他和手下的弟兄们为了藏拙,在这西域当真是过了好些年的憋屈日子,如今,也算是终于舒出堵在胸口多年的一口恶气,终于痛快了!

  “……老夫果然是小看了……”李绩看着身边面色平静的窦师纶,他几番欲言又止,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这一刻,他是真的为李二陛下开始感到担忧了。

  也不知道李二陛下在见识到楚王的部曲有如此惊人的战力后,日后再将那束带抽在楚王屁股上时,会不会稍稍迟疑一二……

  “宇文擎!干得不错!”楚王向来不吝啬对家臣部曲的夸赞,当然,仅限于新进门的那些。

  在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后,众人接下来的路程倒是顺风顺水,在进行了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后,终于是平安的回到了高昌城。

  而李靖在城头上见到楚王的队伍时,这位提心吊胆许久的大将军,差点老泪纵横。

  真的,要不是窦师纶隔三差五的就给老夫传信告知楚王殿下一切安好,老夫都要率领大军西进了!

  “辛苦诸位在此苦苦守候!”在抵达高昌后,楚王殿下头一回在会见诸位将军时,显得格外有礼貌,而且这声“辛苦诸位”,也是蕴含了真情实感。

  但谁知姑丈柴绍在听完他说这话后,当即苦笑一声:“不辛苦,命苦!”

  你个小王八蛋再不回来,别说李靖遭不住,你姑丈我也遭不住了!

  “咋了这是?”李宽见姑父都开始抱怨了,当即疑惑道:“姑丈,你怎的还闹起情绪了……”

  “呵……”柴绍冷哼一声:“你小子怕是不知道吧,如今吐蕃联合吐谷浑,薛延陀、还有回纥、铁勒诸部,打算调停陷入纷争的西突厥,然后一起对你……”

  “什么?!”李宽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现在知道怕了?”被打断话茬的柴绍板起了脸。

  “本王的诏书还没发出去呢!”李宽对此事颇为感到惋惜。

  而窦师纶则是不动声色的看了张公瑾一眼,感叹对方竟能侥幸逃过一劫。

  薛万彻此刻正和他身边的姜盛小声讨论着宇文擎到底能不能打。

  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阿史那贺鲁三人则是和执失思力、契何力互相对望,直到契何力和执失思力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阿史那三兄弟才认命一般抿嘴垂首。

  罢了罢了……再改换门庭,人家也不会要咱了,跟着楚王一条道走到黑就是了。

  李道宗和姜去,这二位作为场中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眼下谁都没说话,他们只是将探寻的目光看向楚王,不知道这对方口中的诏书是几个意思。

  “楚王殿下准备写诏书,将自己准备去金山祭天的事情昭告天下。”李绩黑着脸,为当时没在场的众人解惑道。

  “殿下这个主意好!”薛万彻作为楚王的专业捧哏,任何时候都不忘第一个表示支持和夸赞。

  “可他们是怎么知道本王要去金山祭天的?”在惋惜了一阵没能“奉天承运,楚王诏曰”的楚王,闻言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问道。

  “您留下一万多人在金山山麓挖陷马坑,草原诸部派出的探子又不瞎……再结合你掳走莫贺咄可汗的消息,人家还猜不出来?”李靖作为行军总管,当真是心累:“更何况……臣听闻您还抢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未婚妻……”

  这下算是把人全给得罪光了……

  “啥?!”李宽闻言顿时站起身来,他先是诧异地惊呼一声,随后联想到当初遇见的杨绾绾,最后,他将目光望向李绩,而后者,也恰好将目光投向自己。

  “殿下……”李绩忽然咽了一口唾沫:“合着咱们遇到的那伙儿吐蕃骑兵,不是巧合,而是人家一开始就是冲着您来的啊……”

第258章 本王向来是拨乱反正的那一个

  “哼,这帮乌合之众……”李绩的话,显然不能让楚王殿下有什么危机感,现在的楚王殿下,觉得自己眼下强得可怕:“说起来,本王自打进入西域以来,连一次像样的大战都没打过,想想还挺遗憾的,可如今咱们又得先去金山祭天,玩不了什么回马枪……”

  楚王殿下说到这里,突然将眼神转向张公瑾:“公瑾呐……”

  得……一旁的窦师纶见状顿时叹了口气公瑾道友还是得死……

  “殿下?”张公瑾不明白为何此时自己竟然成了楚王殿下第一个使唤的对象。

  “你能替本王拟一封诏书吗?”楚王殿下笑容和善。

  “……”张公瑾的脸色却在此刻黑了下来:“殿下……”您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你别这样看着本王啊!本王也很无奈啊!”面对张公瑾审视的目光,楚王殿下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如今整个西北的异族都要冲着本王来了,在这种时候,本王自然不能怂啊?都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我的楚王殿下……”张公瑾觉得不能再让楚王继续忽悠下去了:“您要是出了这个风头,陛下的脸面可就丢完了……”

  “那你就替本王写一封《告各国书》!”考虑到自己日后还得回长安的楚王殿下,总算是收回了成命,但是又没完全收回:“你告诉他们,但凡想跟本王过不去的,尽管来金山,本王接着就是!

  既然他们已经猜出了本王的意图,本王更要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来,不光如此,本王还打算一切照旧!本王就是要去金山祭天,就是在突厥祖地摆上祭台,让他们不可一世的大汗跪在在祭台前,为自己犯下的罪过进行忏悔!

  本王要以此举昭告天地鬼神:凡胆敢进犯我大唐边疆,杀害我大唐百姓者,自有我大唐将士西出阳关,兵行塞上,纵然饮冰卧雪,依旧难凉热血,纵然马革裹尸,死亦不改其志!

  对于向我们唐人施之以刀兵的敌人,我们唐人只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敬,他们所欠下的血债,我们唐人只会让他们流出更多的血来偿还!”李宽说到这里,缓缓站起身,所有人此刻已然是在一片震惊过后,开始变得神情肃穆,随后,李宽的目光扫视众人,继续缓缓开口道:“让一个王朝彻底站起来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打败曾经欺凌过它的敌人,现在我们做到了,将来,我们会做的更多!”李宽说到最后,一股豪情自他心底油然而生:“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可蝇营狗苟于人前,成天荒唐度日?”

  他这句话,无疑是一下子让所有人再次变得有些不知所措。

  除了阿史那思摩这些暂时还不知道楚王文化水平的异族大将们成功的被楚王给唬住了,剩下的例如李靖、李绩、李道宗等人,则是开始怀疑楚王最近是不是偷偷用功读书了,毕竟这番话多多少少也是需要点功底的。

  而楚王眼下的表现,则是属于超常发挥了。

  “殿下说的是!”袁天罡作为楚王曾经的新晋家臣,如今已经渐渐有了某种危机感,所以眼下这个捧哏的活儿,他说什么都不打算让出去:“大丈夫,就该……就该……”

  “你他娘的词都没想好,就来抢本王的词?!”本来还有一句豪言憋在心底正准备脱口而出的楚王殿下,被袁天罡这个显眼包这么一闹,这堂上激昂振奋的气氛瞬间就被整没了。

  “哈哈哈……”薛万彻看着吃瘪的袁天罡,忍不住发出一阵大笑。

  说实话,楚王殿下的话并非没有打动他老薛,可是像是他们这种在沙场上见惯了生死的人,热血都是深藏在骨子里的,不大可能因为一番慷慨陈词就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血性,都是藏在骨子里的,不需要刻意的被激发,只需要站在战场之上,望着迎面而来的敌人,那股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战意,会让他们“先是无天于上,无地于下”,继而再“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最后更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如此,方为真正伟丈夫也!(注1)

  “殿下,您可得想好了,咱们这次去金山,十有八九是有去无回啊……”李靖不怕死,也觉得自己会死得不明不白,可楚王要玩命,他拦不住却也得让对方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你之前在东突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盖因您在草原上将游骑的打法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可我们此去金山祭天,那就是自己画地为牢,而这次包围上来的,可不只是几万人那么简单啊……”

  “我知道。”李宽面对李靖的告诫,神色平静。

  “吐谷浑、西突厥、铁勒诸部、薛延陀、吐火罗、吐蕃、还有西域那些小国,这林林总总加起来,不下几十万的军队,届时与我们在金山脚下相遇……”接过话茬的李道宗说到这里,深深地看了李宽一眼:“殿下,如今我们若是班师回朝,玉门关就在我们身后,侯君集虽然不敢擅自离关跟随我们去金山,但是让他前来接应,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堂叔,我做事,一向有始有终。”李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将李道宗接下来要说的话全部堵在了嗓子眼里。

  “唉……”李道宗叹了一口气:“老夫这就写一封家信,他娘的……怎么如今一把年纪了,还得陪着你这个小辈去玩命……”

  “那堂叔要不你跟着护送家眷的队伍回去?”楚王殿下难得有了点儿良心。

  “滚你的蛋!”李道宗闻言把一双虎目瞪的溜圆:“老夫好歹也算你的长辈,在这样的关口怎可退缩?!

  哦,你和诸位将军在战场上搏命厮杀,你让老夫灰溜溜地撤回关里去?老夫有脸回长安么?别说回长安了,老夫都没脸去见身为同僚的侯君集!唉!景恒、景仁这俩孩子,从前是堂叔不准他们跟着你瞎胡闹,如今堂叔还真有点后悔,臭小子,要是这次你能活着回去,记得再溜出宫跟你的狐朋狗友们鬼混的时候,记得你的两个堂哥给一并叫上!”

  “本王什么时候鬼混了?”向来洁身自好的楚王殿下那是决不允许任何人朝自己泼脏水的,亲堂叔也不行:“明明就是李怀仁跟程处默带头使坏,本王向来都是拨乱反正的那一个!”

首节上一节110/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