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163节

  似乎,一切关于宇文娥英的事,再也引不起他的情绪。

  确切说,不管受到怎样的委屈和悲伤,根本不会为之而受到波动。

  自从上一次之后,舅舅和外甥女两人之间,再无半点瓜葛。

  唯一还剩下的,仅仅是陌生至极度冰冷的关系!

  那一双秀美的眸子里,宇文娥英升起一道期盼的希翼,泪珠开始为之一滞着。

  仿佛在无声无息昭示着,对于刚才的女医官,及其舅舅的到来而为此欣喜着。

  这一份夹杂在悲痛的欣喜,宇文娥英自己都没有发现,更加没有察觉出来。

  然而!

  看到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不由自主的,杨政有着莫名的怒火。

  直接伸出自己的右手,重重的扣在娇影的颈首边,并渐渐开始加大自己的力道。

  感受出其中凛冽的杀意,冰冷得令宇文娥英感到心有余悸,压得喘不过气来。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宇文娥英只觉呼吸越来越困难,颈首边的窒息感更为强烈。

  十多年来的岁月里,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威胁,距离自己竟是如此之近。

  “舅…舅…”

  宇文娥英觉察出舅舅杨政想要掐死自己,传来的莫大窒息感,远远抵不上内心柔软里的悲痛。

  这一股难以挥去的悲痛,充斥着浑身上下,直至到灵魂深处里。

  “滴!答!”

  数滴包含着无尽悲痛,又充满着遗憾的泪珠,开始悄然掉落在床边。

  其中有不少的泪珠,还顺着杨政的手掌,再缓缓流淌而下。

  听着那一声窒息般传开的舅舅,杨政手中的力道渐渐减少,直到完全松开。

  待彻底松开的时候,在白皙无瑕疵的颈首边,留下无比清晰的手掌印。

  可见,就在刚刚的时候,杨政已经起了真正的杀意。

  “咳…咳…”

  刚才的杀意彻底散去,窒息之感随之消失不剑,宇文娥英不由娇咳起来。

  出于下意识的动作,轻轻的捂住颈首,时不时大呼着一口气。

  显然,刚才莫大的窒息感,差点使宇文娥英命丧殿内。

  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杨政在无形中蕴含的怒火,还有极大的凛冽杀意。

  “记住……”

  “你的生与死,悲与乐,唯有朕可以去为之改变…”

  “其余的一切改变者,下场唯有一个,死亡!”

  听着那一道道喘气声,及其那一张梨花带雨的俏脸,杨政不紧不慢的朗起声。

  在这一番话的语气之中,隐隐约约显示出一种独属的宣言,又像是在加以警告着。

  简洁的几句话响彻在殿内,犹如一把无比锋利的利器,狠狠击打在宇文娥英的心头边。

  直到最后的最后,仍然无法阻止不想看到的结局,更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玉手悄无声息般无力下垂,泪珠又似乎已经流干,怔怔的目视着近在咫尺的舅舅杨政。

  当说完这些话,杨政几乎没有半点的留恋,直接转身离去。

  留下的是,呈现出柔弱一面的宇文娥英,不再像之前那么倔强而坚强。

  那一道离去的背影渐渐拉长,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岁月,再也一去不复返。

  “元卿…”

  当走出宫殿不久的时候,杨政停下往前踏出的脚步,开口道。

  “陛下…”

  听闻,在远处等待天子吩咐的元岩,连忙快步上前。

  “传朕的口谕…”

  “命内侍省遣两名宫女,前去加以照料,直至痊愈为止!”

  语气里听不出有什么波动,杨政缓缓的轻启言语,继而再次说道。

  “是,陛下,臣这就安排下去。”

  天子到底指的是谁,在心底里,元岩自是一清二楚。

  随即,杨政再无其余的情绪变化,继续往前走去……

  PS;呼,这是,第三更!.

第二百一十二章臣秦琼,臣李密,接诏!(支持下订阅)

  “拟诏!”.

  放下那一份来自江南的禀报奏折,或者说是裴蕴上呈的请功一事,杨政出声道。

  奏折的请功并非为了自己,相反,恰恰是那一天表现极佳的秦琼两人。

  其中包含的投机心思,当看到第一句话的时候,他已经明白后面的其余的内容。

  “是,陛下。”

  说着话的时候,元岩立即备好一切物品,以便接下来的快速书写。

  “羽林卫之将士秦琼,及其李密颇有智谋,协助统计户数一事…”

  “有言常道,有过不可不罚,有功也不可不赏…”

  “特命二人为羽林卫执巡郎将,带羽林卫将士参与巡防,十二卫禁军仍旧为主。”

  放下手里头的笔杆,杨政简略的想了一下,开口道。

  组建羽林卫的战略作用,已经不需要多加细说,以取代士族地位为主目标。

  除此之外,加大在天下的广泛影响力,开始磨练全体将士的实力。

  不管是普通的一名将士,或者是军官级别的将领,也是时候让他们去适应职责。

  “陛下,诏令已经书写完毕。”

  伴随着几句话的结束,书写速度极快的元岩上前数步,将充满着书墨味的诏书呈上。

  当确定其中的几句内容,跟刚才阐述的话语没有出入,杨政这才印上传国玉玺的盖章。

  “元卿,前去羽林卫大营一趟,由你去宣读诏书。”

  将传国玉玺放回玉盒之中,杨政继而移过目光,继续说道。

  “诺!”

  上前至御案之前,元岩郑重的接过那一道诏书,并重重的一应诺字。

  这一次宣读诏书,天子不再派宫廷内的宦官,反而叫自己前去。

  其中代表着,一层较为重要的意思!

  但凡是有功劳者,不论职位的高低,都会加以赏赐。

  反之也是一样,一切的叛上作乱者,绝不会轻易的姑息。

  相应的,也从侧面直接反应出来,无不肯定着裴蕴、宇文化及等大臣的政绩。

  越是明白其中蕴含的用意,元岩越是感到心惊,语气之中变得更为恭敬。

  还好之前支持着天子!

  要不然的话,元岩敢肯定自己不会有太大的前途,指不定黄门侍郎的职位会就此替换。

  “陛下,臣告退,这就前往羽林卫的大营。”

  随即,元岩恭敬的行起一礼,并快步走出两仪殿。

  “随同朕到殿外走走…”

  端坐在御案后数秒,杨政轻轻的抬起头,将目光定格在一侧的侯巧文。

  侯巧文即是上一次的掌书宫女,也就是在原先历史上,隋末唐初著名的才女。

  同样,正是有着类似于侯巧文的才女,这才为后来的诗词打下兴起基础。

  “是,陛下。”

  听闻可以随同天子到殿外,侯巧文洋溢着微笑,有着说不出的迷人光彩。

  就在此时!

  正当杨政带着侯巧文,在两仪殿一带步行的时候,元岩来到羽林卫的大营里……

  “现在由黄门侍郎大人,代天子宣读一下诏令。”

  位于大营之中的点将台上,伍云召在前带路引进,站立一侧大喝道。

  “哗!”

  伴随哗得一道莫大声响,上万名羽林卫将士紧紧握住兵器,每一名都是挺直腰板。

  以自己最高的崇敬,迎接即将到来的诏令,相当于天子亲临大营。

  “羽林卫将士之李密,及其秦琼,接诏!”

  站立在点将台的边上,元岩看着已经颇有气势的羽林卫,朗起声说道。

  “臣李密…”

  “臣秦琼…”

  “接诏!”

  心下直接一动,带着无比激动人心的情绪,两人大步流星般上前。

  听到关于诏令的那一句话,绝大多数的羽林卫将士纷纷侧目,投向羡慕再羡慕的目光。

  可以在诏令上提到自己的名字,对于军人来说,那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身为一名羽林卫将士,江南之行立下大功,调解着统计户数的实施。”

  “故此,特封李密和秦琼二位将士,为羽林卫执巡郎将!”

  打开那一份诏令书,元岩按照其中的字体,重复着念出来。

  羽林卫执巡郎将!

  闻言,秦琼和李密几乎是颤着虎手,显示出内心的无比激动。

  光从字面意思来说,八九不离十负责长安街道的执巡,维护国都街道的一切安危。

首节上一节163/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