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05节

  嬴政望著这份急报,一时间几乎急火攻心。

  “这个逆子!寡人就不该让他去新郑。”

  

第146章 根源(求打赏月票!)

  赵高在侧,他千算万算,都没算到这件事。

  太子扶苏居然会愚蠢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本来做成分田地的事情,警示了天下贵族,就已经大功告成,可以回来接受大王的赏赐。

  可是太子却非要画蛇添足,居然搞了个万人空巷的场面,当众宣布他将要宽刑,修改《秦律》。

  太子这么做,一没有问过大王,显得他才是秦国的主人;二则,大王一向笃信韩非的文章,坚信轻罪重罚才可以警慑天下。太子这么做,就是在和大王唱反调,甚至是在表示他对大王的不满。

  太子啊太子,你一向聪明睿智,可是没想到吧,居然会在这种事情上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知道这几个月他都是这么过的吗,现在可不用担心了。

  赵高心里暗爽,“大王,太子想必是被外人蛊惑了啊。太子过往可是对韩非的文章手不释卷,非常喜爱韩非的学说思想,如今去了一趟新郑,必然是听从了什么人的意见,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还请大王不要怪罪太子。太子年仅十六,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一时糊涂,才会酿成大错。请大王息怒。”

  嬴政听了,却侧目盯著赵高看了一会儿。

  殿内一片沉默,所有人都低头看著脚面。

  赵高眨著眼睛,脸上的笑容早就荡然无存,他非常惧怕地望著秦王嬴政。

  “下臣失言了。”

  “高,寡人发现,每次只要提到太子,你就变得话很多。”

  赵高吓坏了,连忙从嬴政身侧摔了下来,一路沿著台阶滚著、爬著,官帽都被撞著掉在了地上。

  赵高匍匐跪在嬴政跟前,“大王饶命,大王恕罪。是臣多嘴了。”

  “你方才说,太子是听了旁人的蛊惑,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他是听了谁的劝告,决定这么做的呢?”

  赵高望著红漆地板。

  “大王,臣不知啊。”

  “退下吧。”

  “唯。”赵高站起来作揖,走出门时,腿又是一软。就差一点,就差一点,大王就要怀疑他了,到时候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方才好险。

  见赵高缓缓走出殿门,嬴政在身后微微眯起双眼。

  赵高一向最是懂得寡人的心思,怎么他也表现得如此在乎扶苏呢。

  嬴政皱起眉,忧心忡忡地。

  扶苏是唯一有能力继承他事业的儿子,但是他竟然表现出想要取代我的心思。

  嬴政想著,心中虽然有愤怒,但是却很快地平静下来。

  他不断地劝告自己。

  ‘秦王政,是秦国的大王。不能在这种时候,在这种事情上犯下过错。’

  ‘你难道是在嫉妒你的儿子吗。’

  ‘要想成为万古无一的君王,就要保证自己不会犯过去史书上已经为人所犯下的错误。’

  嬴政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等到扶苏回宫之后,见到嬴政,两人是在围棋盘上。

  “寡人一向知道你喜欢创造新鲜玩意。这些年来,寡人一直默许你在羽阳宫中的枢机阁中制作器物。”

  扶苏坐在嬴政的对面,他换上了黑色的常服,脸上写著乖巧,双手微微交叉迭放在小腹前。

  “扶苏这些年,一直感念君父恩德。扶苏知道,放眼天下,能够如此肆意妄为的太子,也就只有扶苏一人。扶苏知道,扶苏的一切都是君父给予的。”

  扶苏十分乖巧地作揖,嬴政看了只觉得这小子讨厌。

  嬴政今年三十四的人,正是风华正茂时,须髯又黑又亮。

  他气色红润,精神振奋。

  额头上的隆角高高凸起,眼睛狭长,双目漆黑,瞳孔略小。

  贵气逼人不说,一看就十分精明。

  没有人能在嬴政的眼皮子底下不显出原形。

  “寡人听说,你在新郑做的不错。你让庶众去造反旧贵族,夺走了他们的田地。不仅仅消耗了旧贵族的利益,而且分化了韩国贵族和庶众。”

  “你让那些可怜的庶众有了田宅,他们因此对你感恩戴德。”

  扶苏搁下棋子,嬴政只要问话,他就要作揖低头对著嬴政回话。

  “回君父。庶众久受贵族压迫,无田无宅无财,大多数人都沦落为佣耕者,他们要么依附于那些地主豪强,要么就只能游手好闲。”

  “长此以往,只会让地方治安变得越发混乱。韩非撰写《五蠹》,指出那些逃避兵役的人,聚集在豪门贵族的门下,用财物行贿,借助权贵的力量逃避战争的劳苦。这样的人是五蠹之一。”

  “而英明的君主治国之策,一是要减少工商业者,二就是减少那些游手好闲之人,并且要让他们的名誉和地位卑微,因为从事农耕的人太少,而从事工商业或者游手好闲的人太多。”

  “儿臣知道,此举并不是长久之道。因为天下人从来都不是因为缺乏优质的土地去开垦耕种,而是因为他们首先觉得种地是辛苦低贱的事情,不愿意去做。”

  “其次种地给他们带来的收益,根本没有办法和攀附权贵、经营商业来的快,来的多。”

  “但是臣还是这么做了,因为儿臣以为,此举可以达到震慑天下贵族的效果,更可以给天下人彰显我秦国一统天下的决心和能力。我秦国是有能力治理天下人的。”

  “对于那些谋逆反抗者,一律严惩不贷。杀一儆百还不够,要连坐。而对于那些愿意归顺我秦国的人,我秦国一定会给予他们好处”

  “臣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削弱分化六国贵族的实力,同时争取民心。再者,将土地分给庶众,他们耕地起来,一定要比为贵族和豪强耕作更愿意费力。”

  “一旦有了地种,他们会自然而然去把手头的兵器熔炼成为铁质农具,到时候我们也不用再担心他们会有心思作恶。”

  嬴政眯起双眼,他儿子原来是这么想的。

  好单纯的想法。

  但是很善良。

  “可你忘记了,《五蠹》中韩非说过,百姓一般的想法,大都是追求安逸的生活和私人利益,而躲避危险和贫困。让他们去打仗,他们怕死。让他们去种地,他们懒惰。”

  “你并不了解天下的庶众,大多数人都是好逸恶劳之辈。只有很少的人愿意勤勤恳恳种地,安于自己的一方垄亩之中。”

  “天下人总是痛斥寡人,认为寡人欲求不满,征服四海的野心没有消弭过。可是寡人要告诉你,欲望这个东西,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天下人厌恶的不是寡人,不是贵族。他们只是厌恶自己处在卑下的位置,厌恶自己不在高位。等到那些德行不足的人靠著阿谀逢迎的手段登上上位,他们会将自己最丑恶的一面暴露出来。”

  “这个时候,国家就会腐败。因为贪污腐败是从上古时期就有的,很多人都想不劳而获,只是他们没有这个机会。而一旦不劳而获开始,这些人从中谋取到巨大的利益,就会继续使用这种方式,排挤真正的贤士。”

  “你这么做,只能解决一时的危机。因为人性是不会改变的,你所承诺的那样美好的世界,也是上古时期圣人治理天下时所追求的。可是结果呢,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因为,人性是绝对不会改变的。寡人希望,你能迷途知返。凡事以人性为基准做考量,而不是靠著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仁心。”

  我秦始皇铁粉啊,骂谁都别骂秦始皇。我可记著你了,前面那谁谁谁的评论。

第147章 迷魂草(求打赏月票!)

  “可是君父。扶苏以为,能做一点就是一点。能给庶众分一些地,就分一些地。”

  “君父也知道,愿意勤勤恳恳耕地为生的人是少数,愿意处在卑下地位的人也是少数。可是身为君王,我们首先要给这些人机会。”

  “也许很多人本来就愿意处在卑下的位置,也不想靠著投机取巧、阿谀逢迎的手段来谋取利益,以填饱肚子。”

  “可是如果身为君王,却不能做到给这样的人活下去的机会,那这样的国家才要崩溃。”

  嬴政和扶苏在下棋,但是身边陪同的都是天下最有才干、智商数一数二的人物。

  他们听著当今大王和太子的对话,一个个都噤声。

  他们身为秦王政身边侍奉左右的人,在平日里于宫外备受外人敬重,故平日里时常和有才华的士大夫交谈,又或者遇到像淳于越这样赫赫有名的大儒讲述道理,他们都是恭敬的听著。

  可是在亲耳听到大王和太子的交谈之后,他们感觉自己过去和人说的那点东西,根本上不得台面。

  赵高也是在一边不住地惊叹。

  太子真是才华横溢,所以不管太子做了什么,大王都舍不得动太子一下。

  嬴政听了扶苏的话,也是半天没有说得出话来。

  毕竟扶苏一直都是这样的人,每天都想著找他父亲的问题,以此来超越他的父亲。

  嬴政心里还是开心的。

  “寡人听说,你要修改《秦律》?”

  “君父,对于那些刚刚被占领的地方,臣以为是否可以暂时先将推行《秦律》的事情搁置一边。至少等到楚国被占领,到时候再统一地对燕地、魏地、楚地下达新的《秦律》。”

  “臣以为对于那些边远地带的人,越是需要安抚,需要用利益来拉拢。仅仅是靠著强力的法律去镇压,这样是没有益处的。”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嬴政终于还是严厉地质问起扶苏。

  因为扶苏根本没有退让的意思。

  嬴政本来想给扶苏一个台阶下,让他去修改一些法令。他是秦国的太子,未来的秦王,确实不可以失信于人。

  先斩后奏就先斩后奏吧,谁让他是寡人的长子。

  但是嬴政没想到,问题远远比他想像的严重。

  因为扶苏的政见和他的完全不合。

  有句俗话说的好,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平民百姓也适用。

  但是在政治上,这却成了铁律和死则。

  作为政治家,是为一个群体的利益谋划;并非是作为政客一般只顾著自己个人的得失利益。

  尤其是嬴政和扶苏这样的地位。

  一个是现任的王,一个是未来的王。

  他们如果能在政见上达成一致,未来秦国少说五十年之间,政策都能得到长期稳定的执行,这是对国中上下都最有利的。

  没有任何改革方案是错误的,错的只是执行的人和执行的方式。因为改革方案永远都是出于善意的目的,为了协调各方的利益或者弥补弱势群体。

  但是执行起来可就不一定了。

  言归正传,当嬴政发现扶苏和自己的政见并不相同时,嬴政看扶苏的眼神完全不一样了。

  “寡人记得,你一向对韩非的学说坚信不疑,可是为什么你如今的主张却和他的思想有所出入呢。”

  “你竟然说,要在一个国度之内,分阶段、分地区地施行不同的法令和政策。”

  “难道你忘记了,韩非在《五蠹》之中说过。百姓一向屈服于权势,很少有人会被仁义感化。”

  “你为了那些少之又少的人,去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事。寡人可以容许你偶尔为之,但是你不能总是想著要靠仁义去治理天下。”

  “《五蠹》篇目里,韩非曾经说,古今的风俗有差异,所以新旧时代的应对措施也各不相同。如果想用宽容温和的仁义政策治理动荡乱世当中的百姓,就好没有缰绳和马鞭,却要去驾驭性格暴烈的马匹一样。”

  “这就是因为不懂而造成的祸患。”

首节上一节105/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