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317节

  陈慕武不提意大利那边的事情还好,一提起意大利来,就让爱因斯坦心中的不满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他倒不是想起了在科莫湖畔和前妻米列娃那你侬我侬最后却不欢而散的爱情,而是对陈慕武的政治倾向有着强烈的不满。

  他怎么能和一个臭名昭著的法xx分子搅合在一起?

  两个人的合影氦见诸报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

  当着普朗克的面,爱因斯坦不好当面向陈慕武发难,只能通过眼神瞪了他几眼。

  这令陈慕武很惊愕,我既没招你也没惹你,爱因斯坦这是怎么了?

  爱因斯坦率先开口,语气里也充斥了许多不满:

  “嗯,我们确实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见面了。

  陈博士,不知道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你在学术上有没有进步,还是只顾着参与政治,而忽视了物理学研究?

  “我这一年可没怎么闲着,一直都在潜心研究着你的量子力学。

  “刚好我有几个小问题,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时间,要不然我们两个人就在此地好好讨论一下?”

  亲学生和后学生就是不一样,卢瑟福对坐了两天一夜火车轮船的陈慕武只有心疼,巴不得让他赶快回去好好休息。

  而爱因斯坦则像个学术疯子一样不管不顾,他希望第一时间就能击败陈慕武,顺便再推翻量子力学那个充满了巧合但是绝对不靠谱的歪理邪说。

  陈慕武脸上做出为难的表情,心里暗自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

  幸亏他提前忽悠了维特根斯坦,请来了这位强力的哲学家外援,和对面对量子力学讨厌到有些偏执的爱因斯坦做辩论打擂台,自己可以在后方安安心心地稳坐钓鱼台。

  “还是改天吧,爱因斯坦教授,一是今天时间不太早了,不要耽误普朗克教授的休息。

  二是我们剑桥这次来了一位新朋友,他同样对量子力学的研究颇有心得。

  找个时间我介绍你们两位认识一下,说不定彼此之间还能碰撞出更为强烈的火花.”

  “就是,就是!阿尔伯特,陈博士这才刚刚到布鲁塞尔,你总要让他休息一下再说。

  这次的索尔维会议有五六天的时间,足够进行一切的学术讨论,你没必要如此着急.”

  普朗克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在这间狭小的房间里,突然充满了剑拔弩张的气氛,立刻站出来打起了圆场。

  “陈,你说的那位新朋友,他的量子力学水平,难不成比你还要厉害么?”

  就算普朗克这么说,爱因斯坦依然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嗯,”陈慕武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毫不脸红地说起了瞎话,“他要比我厉害得多.”

  “好吧,希望你能尽快地安排我们两个人见面.”

  离开了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房间,陈慕武又和几位来自德国的年轻学者们见了面。

  海森堡和冯诺依曼这边的态度,比刚刚普朗克房间里的要缓和不少,除了一个表情有些严肃,对陈慕武又恨又怕的泡利也在这里。

  这就给想要和缓和关系的陈慕武省了不少事,如果不是今天在这里见面,那么会议期间他还要再去找泡利一趟,毕竟他好不容易要到了卓别林的to签,估计那时候的情形会更加尴尬。

  “维尔纳,我听说你已经离开了哥本哈根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今年年初开完科莫会议之后,玻尔教授可是亲自找到我兴师问罪,说是你去年到了剑桥大学一趟,我就把他手底下最好的学生给拐跑了.”

  陈慕武的话刚说完,海森堡还没什么反应,他身边的泡利就有些不爽。

  明明自己才是玻尔最好的学生!

  不过泡利很快就反应过来,老师玻尔不应该会说出这种话,而且还是背着人。

  搞不好就是眼前这个人心险恶的中人,为了挑拨他和玻尔和海森堡之间的关系,才用出来了这么毒辣的一招。

  想到这里,泡利轻蔑地一笑,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识破了阴谋诡计。

  这个陈慕武,也不过尔尔!

  “是的,陈博士,我年初接到了莱比锡大学的邀请,现在已经是一名理论物理学的教授了。

  要我说,剑桥大学既然如此傲慢,您也就别选择在一棵树上吊死,如果早到德国来,那么您早就是一位教授,甚至都能当上系主任了.”

  听到自己师弟这么说,泡利心中更得意了。

  他甚至有些忍不住,肺里的空气从鼻腔喷了出来,发出了“哼”的一声。

  海森堡说的不错,你陈慕武就算再牛,结果混到现在,连一个教授都不是。

  一年就能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那当然是一项了不得的成就。

  可是几年时间过去了,姓氏后面仍然跟着博士的头衔,那就只能算是一个笑话。

  不过陈慕武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很快让泡利笑不出来了。

  “维尔纳,刚刚我和普朗克教授见面,他的说辞和你的一样。

  “他仍然劝我去柏林大学,还说教授还有系主任的位置都包在他的身上.”

第361章 100人类进化的极限

  “但我还是拒绝了他的一番好意,因为我可不想和你们这些德国的物理学精英们抢位置.”

  看到泡利脸上的表情肉眼可见地严肃了起来,陈慕武连忙又补充这么了一句。

  他这次来到索尔维会议,计划表上的任务之一,就是想要和泡利修复关系,而不是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交恶。

  既然柏林大学的物理学终身教授职位,还有未来可能到手的系主任位置,对泡利来说如此重要的话,陈慕武万不想因为自己刚刚的话,而让后者对自己的误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虽然在之前的谈话中,普朗克确实再一次地旧事重提,心心念念仍然不忘想把陈慕武从剑桥大学手中撬到德国来。

  爱因斯坦虽然和陈慕武的学术观点不同,但他也很同意普朗克的这个想法。

  只要陈慕武到了德国去了柏林大学,他就有更多的时间能说服对方量子力学为什么是错误的。

  等到把陈慕武的思想拨乱反正之后,爱因斯坦也能够近距离地对这个年轻后生监督,让陈慕武以后的学术研究不会再像量子力学这样“误入歧途”。

  而且有了陈慕武这样一个物理学天才来到柏林,对德国年轻人当中的物理学发展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他的天才光芒非但不会掩盖其他人发出的羸弱火苗,反而还会像那条鲶鱼一样,通过充满力气的不断扭动折腾,让船舱里的其他鱼意识到危机感,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陈慕武不想去德国不是因为讨厌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还有泡利,单纯是因为他不想和德国越来越癫狂的政坛扯上关系。

  纽伦堡的某个会议在八月份已经成功召开,德国的法xx主义团体已经越来越成气候。

  虽然爱因斯坦误以为他是一个和墨光头谈笑风生,支持绝对集权的法xx主义分子。

  可事实上是陈慕武完全对他们不感兴趣,甚至还非常抵触。

  他根本就不会去柏林大学任教,而且估计都不用自己提醒,嗅觉敏锐的犹太人泡利就会在山雨欲来之前,及时逃离那个未来可能会变成魔窟的地方。

  只是可惜泡利心心念念的物理系主任的头衔,到头来却是如梦幻泡影,可望而不可及。

  原时空爱因斯坦能够顺利离开德国,是因为德国对犹太人下手的时候,他那时正在美国进行一场研究访问工作。

  所以爱因斯坦才侥幸没有被十万马克的高额悬赏买去人头,仅仅是隔着大西洋眼睁睁看着寓所被查抄,书籍被焚毁,财产被没收而已。

  陈慕武觉得等未来几年要帮助爱因斯坦脱离魔爪的时候,他同样可以复刻上面的这种办法。

  美国人能够靠着砸钱邀请爱因斯坦去美国讲学,那陈慕武自然也一样可以。

  他甚至都不需要砸钱,只需要说上一句邀请爱因斯坦到剑桥或者斯德哥尔摩来度个假,顺便见面聊一聊量子力学是不是正确的这个问题,估计后者就会飞奔到自己的身边。

  冯诺依曼也是如此,等他从希尔伯特手下出师之后,陈慕武就邀请他到瑞典任教。

  亲眼从报纸上看到德国法xx的罪行后,只要不是傻子,就绝对都不再回那个对犹太人来说是人间炼狱般的国家。

  毕竟,“犹太人可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

  只有海森堡,陈慕武对他的未来无可奈何。

  上面提到的三个人,都是将来会在德国受到迫害的犹太人,陈慕武通过或有意或无意的举动帮助他们无可厚非,说不定还会得到对方的感激。

  而海森堡作为根正苗红的日耳曼人,在他的心中德国就是自己的祖国。

  在原来的时空当中,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国家在某些方面的事情上做的有些问题,在现在估计也很难让他扭转这一观点。

  所以应该如何才能把海森堡通过挖墙脚的手段,把他挖到自己这边来?

  还是说就把他留在德国,听之任之令其野蛮生长好了?

  但他不会提前指出这件事,让泡利的美梦再多做上几年吧。

  陈慕武的拒绝,让海森堡有些失望,他低下脑袋叹了口气:“唉,陈博士,您这又是何苦呢!偏偏要在一棵树上面吊死。

  我们早就想和你一起研究物理理论,在剑桥大学和量子力学讲义编写小组的几个人共同研究工作的那几个月,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听说您最近又在实验方面取得了一些新成果,发现了超重氢和氦-3。

  换做是别人我可能要多说几句恭喜,但是这个人是你,我只能说,这不过是陈博士的正常操作罢了!”

  他身边的冯诺依曼跟着不住地点头,去年他也是那个编写小组的成员之一。

  泡利刚刚的紧张情绪,现在变成愤怒转移到了自己师弟海森堡的身上。

  陈慕武都说他不去柏林了,还这样情真意切地屡次邀请做什么!

  而且马屁还一拍起来就没完没了,这哪里是拍陈慕武的马屁,分明是连着给了把陈慕武当成竞争对手和学术研究上的仇敌的泡利几个响亮的巴掌!

  “只是做了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算多么重大的发现。

  这次会议上我要宣讲的内容正是和前不久的这几个实验有关,如果们感兴趣的话,等到时候稍微认真听一下就可以了.”

  陈慕武又在房间里天南地北地聊了几句有关物理学的话题,问了问这段时间海森堡和冯诺依曼的研究方向,就渐渐把聊天的话题不那么生硬地转移到了日常生活中。

  “因为这次到达比利时的时间是白天,所以我现在来的路上透过玻璃车窗,简单观察了一下京城布鲁塞尔的城市建设。

  “我看到离这个索尔维宫所在的公园不远处,就有一家剧场,有很多人正在售票处门前排队等着买票,难不成是因为最近有什么好的戏剧上演了吗?”

  “不是戏剧,是电影,”

  冯诺依曼摇了摇头,指出了陈慕武故意在话语中留下的“破绽”:

  “美国好莱坞的米高梅公司,今年初发行了一部电影,在美国国内爆火之后,现在终于能够引入欧洲。

  “因为报纸上不断宣传这部电影在美国取得的天价票房,还有女演员美丽动人的容貌和娴熟完美的演技,很多人都想着到电影院一探究竟。

  “在德国国内,每家电影院的门前都排着很长的购票队伍,听您这么一说,看来在比利时也同样如此.”

  冯诺依曼嘴里说的这部电影,在1927年,确实能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如此大的轰动。

  即使电影的剧情,对于陈慕武一个未来人来说平平无奇,甚至还有一些狗血。

  简而言之,就是“注意看,这个女人叫小美”……

  错了,其实是一段平平无奇的三角恋,再加上两段平平无奇的婚外情,以及最后女主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原因死掉,让因为女人生了嫌隙的一对好朋友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在美国国内大获成功。

  陈慕武司空见惯的故事桥段,在现代人眼中仍是一些新鲜玩意儿。

  而且在电影中扮演女主角费利西蒂斯的演员的颜值,也是二十年代好莱坞众多演员当中最漂亮的一个。

  葛丽泰嘉宝,是好莱坞电影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被誉为当时最漂亮的女演员,其美貌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她后面的奥黛丽赫本,还有玛丽莲梦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势同水火。

  双方士兵在相遇后的唯一话题,便是嘉宝的盛世容颜。

  就连维特根斯坦的那位喜欢留着小胡子的同学,也从一个不成器的画家视角出发,评价嘉宝时说“她的脸是人类进化极限”,这对一个习惯以人种论高低的人来说,绝对是最高级的评价了。

  小胡子还因此而特事特办,让嘉宝主演的电影《茶花女》没有因为导演是一名犹太人,而被德国电影院封杀。

首节上一节317/3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