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75节

  又在三本农书的扉页都留下了曾言和签名。

  然后将其小心翼翼的装在木盒之中,这才递给糜忠,又郑重叮嘱道:“木盒中的三本书,其价值不低于万金。”

  “请勿必亲手转交给子仲先生!”

  价值不低于万金的三本书?

  糜忠吓了一跳,瞬间觉得这木盒变得十分的沉重,让糜忠不敢有半分的疏忽大意。

  但糜忠也是跟着糜竺经历了不少大事的老人了,这心性也是比常人沉稳。

  微微整肃了心情,糜忠拜道:“刘府君放心,小人一定会亲手将其转交给家主的!”

  亲自将糜忠送出城,刘备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有显谋的这三本书,想必糜子仲能感受到我的诚意了。”刘备眺往糜忠离去的方向,不由感慨。

  这些日子,刘备可太难了!

  虽然形势一直都在按预定的方向逐渐变好,但刘备时刻都保持谦恭,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慎就引起了流民的再次反叛。

  所幸,在郑玄的支持下。

  这北海国的十余万流民安置工作,也渐渐步入了正规。

  郑玄虽然没有出仕,但其门生却是不少。

  这些门生中,有很多是还没有正式出仕的,但受到郑玄的号召后,纷纷赶赴北海国,助刘备和孔融安置流民。

  对于这些士子而言,来北海国不仅仅是为了偿报师恩,更是一种历练。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相当于北海国给郑玄的门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岗位!

  有了这安置流民的实习感悟,郑玄的门生对今后是出仕还是注解经典,都会有一个更深的认知。

  策马并行,刘备跟郑平返回府邸。

  但这刚回来,就有一人在府邸前静候。

  一见到刘备和郑平,这人连忙向前行礼:“博昌任涛,奉家兄之命,特来拜会。有机密要事呈与刘府君。”

  博昌?

  刘备眼神有了些变化:“敢问令兄名讳?”

  任涛连忙道:“家兄讳,表字子,如今被征辟为青州驾。”

  青州驾任?

  刘备的眼神多了谨慎:“任驾有机密要事,为何不走公文,反而私下来信?”

  任涛扫了一眼左右,将密信呈上,压低了声音:“焦和私通黄巾,欲害刘府君!”

  刘备脸色一变,快速的摊开密信,却见密信上任将焦和向黄巾散布消息、有意引黄巾进攻乐陵城一事,简明扼要的陈述。

  “焦和狗贼,焉敢如此!”刘备的怒火瞬间就燃起来了。

  引兵在外,刘备对平原国本就心中有担忧。

  如今焦和却故意向黄巾散布谣言,要让黄巾去打乐陵城,这让刘备下意识的响起了初当高唐县县尉时,被徐琦埋伏的过往。

  “你且回去告诉子先生,他的恩情,我刘备记下了!”刘备向任涛郑重一礼。

  任涛连忙回礼,又道:“刘府君,未免遭到焦和猜疑,我不宜久留,就先告退了。”

  礼送任涛离开,刘备犹自怒气冲冲,正欲向郑平诉苦问策时,却见郑平摇着羽扇,一副强忍笑意的模样。

第90章 刘备进兵,卢植张飞到来

  “显谋,你笑什么?”刘备有些愣。

  郑平见刘备询问,再也忍不住笑意,摇扇大笑:“府君何故动怒?”

  刘备更是疑惑:“这焦和都要私通黄巾害我了,难道不该怒吗?”

  郑平摇了摇头,言语中也多了几分嘲讽之意:“任跟府君素无交情,今日却遣其胞弟密告焦和私通黄巾一事。”

  “这是在欺府君麾下无能人啊!”

  “见风使舵的小人,不过是想引府君跟焦和相争,他好从中渔利罢了。”

  “若有机会,让云长趁乱杀了吧。”

  “否则他日此贼,必然会暗害府君。”

  用这等微末伎俩,是在蔑视郑平的智力。

  阴谋算计害刘备,是在挑衅郑平的底线。

  如今选择了辅佐刘备,那对于郑平而言,谁想暗害刘备,谁就是郑平的敌人。

  既然是敌人,那就不能有半分的仁慈。

  刘备吓了一跳。

  正准备开口询问时,耳边响起了一阵如雷般的虎音:“显谋先生,谁敢暗害兄长?”

  关羽面有怒容,那双眯着的丹凤眼,此时也怒目圆睁的了。

  刚整兵归来,就听到了郑平说有人要暗害刘备,这让关羽如何能忍得住?

  “云长来得正好。”郑平轻笑一声,羽扇轻轻抵在肩头:“府君刚才被贼人给羞辱了,我这正劝呢。”

  关羽的指骨嘎嘣作响,这眼神也变得阴沉:“敢羞辱兄长者,关某必取其首级!”

  “二弟,切勿动怒。”刘备连忙安抚关羽,然后看向郑平:“显谋,这任涛来送信,足见任的善意,这其中莫非还有隐情不成?”

  刘备心仁。

  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下,不会优先去怀疑他人的用心。

  但郑平都准备要杀人了,刘备不由对任的信也多了些谨慎。

  郑平语气中有鄙夷之色:“府君。这任出自博昌大族任氏,年轻的时候举孝廉,历任酸枣、祝阿县令,有些政绩,后来因为动乱返乡。”

  “任在乡间颇有贤名,更是被称为天下贤人,连黄巾都慕其名声,而不劫掠博昌。”

  “我对任本有敬意,但任今日遣任涛来此,却让我对任的好感尽失。”

  “此人本助焦和,见焦和不能抵御黄巾,而府君又连破平原国和北海国的黄巾,有心想跟府君示好、又怕焦和怪罪。”

  “故而用这种阴谋诡计,让焦和引黄巾贼兵进攻乐陵城,让府君不得不提兵征讨徐和。”

  “到时候焦和若有个不测,任又有恩于府君,再以青州驾的身份迎府君入主青州,即便是府君也得受其掣肘!”

  “这种毒计,焦和想不出来,即便有人建言,焦和也不可能让外人知晓。”

  “以任的过往贤名,若是得知焦和用这个毒计,理当劝告。”

  “结果任却让任涛私下来见府君,足可见任的歹毒心思。”

  刘备顿时愤怒不已。

  “此贼竟然如此可恶!他难道不知道,若黄巾进攻乐陵城,不仅会让百姓受苦,还会让冀州的商人对贩运粮草入青州一事,望而退步吗?”

  若仅仅只是被任欺骗,刘备还不会这样动怒。

  毕竟任也是为了自保求生,刘备也能理解。

  但任却建言焦和引黄巾入乐陵城,要断掉冀州粮商入青州贩粮的心思。

  这若是处理不当,不仅冀州的粮商会畏惧入青州,兖州的粮商也会畏惧入青州。

  那刘备和郑平这半个多月以来的努力,就都付之东流了。

  关羽见刘备动怒,右手按住了剑柄,简单而直接:“兄长,让愚弟前往诛杀此贼!”

  刘备强忍怒火,向郑平一拜:“显谋,还请教我破局之策!若黄巾贼兵真的攻打乐陵城,袭杀冀州的粮商,这青州就危险了。”

  郑平轻摇羽扇,眼神没有一丝慌忙:“府君,翼德去幽州,挺久了。”

  刘备猛然一怔,随即惊喜出声:“显谋是说,翼德要抵达乐陵城了?”

  关羽亦是眼神一凛,显然对张飞颇为自信:“若有翼德在,乐陵城何惧黄巾贼?”

  郑平点头:“翼德去幽州多日,不论其是否寻得卢尚书,这个时候也该抵达乐陵了。”

  “倘若卢尚书跟着翼德南下,那这乐陵就是黄巾的噩梦了!”

  刘备听得激动:“显谋,我们什么时候回平原?”

  卢植对于刘备的恩情,刘备这一生都难以忘怀。

  尤其是在郑玄点出了卢植昔日让刘备读书的用意后,刘备对卢植就更尊敬了。

  都说师恩如父恩,对于自幼父亲早逝的刘备而言,卢植就是指引刘备前进道路的一盏明灯。

  这也是为何,刘备会同意郑平的建言,让卢植来主持自己跟平原王外甥女婚礼的原因。

  “不急!”郑平轻摇羽扇:“至少得等焦和的调令到来才行。任费尽心思,目的始终是要保全他在博昌的基业。”

  “所以盘踞在乐安国、齐国和济南国的黄巾,也是任需要除掉的目标。”

  “到时候有了焦和的调令,府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讨伐徐和了。”

  郑平的判断很准。

  焦和的调令仅仅只比任涛晚到一天。

  得到焦和的调令后,刘备对焦和和任的怒意更甚了。

  这意味着,郑平对焦和和任的判断都是准确的!

  得知焦和征调刘备讨贼,孔融连忙连劝阻:“玄德,北海国的黄巾虽然平定了,但东莱郡的黄巾却还不少。”

  “按我们之前的部署,是先击退东莱郡的管承,再挥兵征讨徐和。”

  “更何况,焦和此人,素来狂妄自大,对玄德也多有轻视之意,如今征调玄德去讨贼,肯定是不安好心的。”

  刘备心知孔融是好意,解释道:“文举公勿忧,有显谋随军,焦和的诡计又岂能瞒得过显谋?”

  “而且算算时间,恩师和翼德也应该抵达乐陵了。”

  “恩师已经南下,这青州最后一股黄巾,也该是被消灭的时候了。”

  “不管焦和是否有调令,我和显谋都有出兵的心思。”

  孔融吃了一惊:“卢尚书到乐陵了?”

  见刘备和郑平都决定要去临淄城,孔融知道再劝也没用了,只得道:“显谋,你自来北海,就一直忙于周旋各处,也未跟阿素见面。”

  “虽说这有些于礼不合,但礼法也得顺乎人情。”

  “出征之前,却见见阿素吧。”

  郑平微微有些惊讶。

  一向注重礼法的孔融,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郑平也没有推辞,自家的准媳妇,多见见又没什么损失。

首节上一节75/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