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50节

  “军师,你成婚时间也不短了,俺什么时候才能去你府上贺喜啊?”

  郑平摇扇轻笑:“该来的,自然会来。我都不急,翼德你急什么?”

  张飞嘿嘿一笑:“军师要有儿子,俺就让苞儿跟军师的儿子结为兄弟,军师要有女儿,嘿嘿”

  郑平摇扇的手一滞,转身道:“翼德,你想多了!还是你回去多努力,多生几个女儿吧。”

  “哎,军师你别走啊,你走了我怎么办?”张飞顿时急了,有心想将刘弈放下,又怕将刘弈给惹哭了。

  郑平哈哈一笑:“那是翼德你的事,我公务繁忙,就不奉陪了。”

  “还公务繁忙,你这军师将军是最闲的一个了。”张飞嘟囔几声,看着越来越兴奋的小刘弈,顿时愁眉如苦瓜。

  而在屋内,郭昭也见到了襁褓中的小刘昭。

  听到刘备将长子取名刘昭,郭昭心中的担忧也消失了。

  嫁给刘备几年了,眼看刘备的官职越来越高,但刘备却没有一个子嗣,这流言蜚语自然就多了。

  连平原王刘硕都在劝郭昭,将郭昭的表妹堂妹引给刘备当小妾,然后生出儿子认郭昭为亲母。

  郭昭拒绝了刘硕的提议,而是劝刘备若有中意的,可纳妾入家。

  郭昭很清楚,如刘备这般一心搞事业的,最忌讳的就是家中女眷干涉大事。

  以刘备如今的地位,纳谁当妾,这都是有讲究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纳妾。

  虽然妾的地位是不高,但那也得看是谁的妾!

  刘备如今是左将军、青州牧、临淄侯、皇叔、假节大臣,刘备的妾,其地位能用一般人的妾来相提并论的吗?

  刘备虽然嘴上答应了郭昭,但并未真的就去纳妾。

  妾生长子,对于刘备这种地位的人而言,就是祸乱之源。

  公孙瓒就是庶出子,然而公孙瓒宁可持刀护卫犯事的岳丈、任用从弟族弟甚至于没有血亲关系只要姓公孙的,也不肯向人提及自己的父亲是谁,亲兄弟有哪些人。

  因为见过太多豪门内兄弟阋墙,刘备不想自己的子嗣也走上这条路。

  因此。

  刘备心中早有决定,这长子只能是郭昭所生。

  如今长子诞生,不论是刘备还是郭昭,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将军,小沛的甘氏女,是二叔送来的,你也不要冷落了。”郭昭怀抱刘昭,静静开口。

  由于刘备一直没有儿子,关羽就在徐州挑了一个身世清白没有家族背景的美人,送给刘备当小妾。

  刘备虽然收了,但也只是当成会歌舞的美人欣赏,而未真正纳入房中。

  刘备怕一不小心甘氏女给自己生了个长子,那这继承人的事就不好处理了。

  “夫人宽心,云长不是外人,不会因为我冷落了甘氏女,而有怨言的。”刘备轻声安抚郭昭。

  在刘备眼中,关羽是可以绝对信任的生死兄弟,在郭昭眼中,关羽依旧只是刘备的下属,是需要尽力去安抚的。

  安抚了郭昭后,刘备让侍女好生照料郭昭和刘昭,随后出门。

  门外的张飞还在逗着刘弈,见刘备出来,连忙迎上:“大哥,快找个人带阿弈去换身衣服,俺脖子都湿了。”

  刘备不由扶额。

  让张飞自行去更换衣物后,刘备来到前署寻郑平。

  “翼德没来?”

  “翼德被尿湿了,更换衣物去了。”

  “看来小阿弈有了个好岳丈啊。”

  “哈哈,我对阿苞也挺喜欢的。”

  刘备和郑平相视而笑,同席而坐。

  “使君如今有了子嗣,这麾下的文武也都能安心了。”

  “然而敌人狡猾,或许会针对小阿昭,使君不可疏忽了。”

  “正好趁这个机会,召元化兄出仕,负责临淄城的医署。”

  “临淄城所有的草药管理,包括检查、试味、闻香、观色等,都得由亲信人来负责。”

  “可从白兵中,挑选一些机灵的,加入医署。”

  “阿统、阿亮和阿逊,也要加入医署跟元化兄学习一年。”

  郑平谨慎的给出了应对方案。

  刘昭对于刘备势力而言,太重要了。

  而这个时代,子嗣夭折率又很高,郑平必须尽可能的保证刘昭能安然成长。

  刘备凝重点头:“请华神医出仕,还得显谋你多劝说了。至于阿统、阿亮和阿逊,让他们加入医署学医,是否有些屈才了?”

  郑平摇头:“但凡大才,多有骄矜之意,若无医者之心,难悯军民之苦,献策用计时,往往也会痴迷于胜利,而忽略对将士和百姓的考虑。”

  “再者,多掌握一些医术,也能让阿统、阿亮和阿逊,明白一些养生之道。”

  “大才天生富贵,然而又往往遭天妒难长命,在医署待一年,也能让他们多明白些道理。”

  刘备略思一阵,同意了郑平的提议。

  毕竟庞统、诸葛亮和陆逊,那可是未来要重用的少年俊杰。

  学一些医术药理和养生之道,也能少些夭折意外。

  “就依显谋之言,让他们去医署待上一年。”刘备没有多犹豫,顿了顿又道:“近日有消息称,袁绍遣子袁谭,统兵三万,有意征讨辽东。”

  “不少东莱县去辽东避难的士人,纷纷乘船返回青州。”

  “公孙度也遣使渡海求援,希望青州能出兵牵制袁绍。”

  “显谋以为,公孙度是救还是不救。”

  郑平轻摇羽扇,不假思索地道:“公孙度野心之辈,据辽东而自立,向来不问中原事。”

  “如今事急而求援,他日必有反叛之心。”

  刘备凝声道:“可不救公孙度,万一让袁谭得了辽东,他日必然会渡海来犯东莱。届时袁谭走海路,袁绍走陆路,青州两面皆敌了。”

  郑平徐徐摇扇,语气多了几分冷意:“使君可出兵辽东,但不能以救辽东为名。这辽东,不能再出一个辽东王!”

  刘备眼神一凛:“显谋之意,是要我趁着袁谭进攻辽东的时候,也出兵攻打辽东?可公孙度若是转投袁谭,又该如何应对?”

  郑平冷笑:“公孙度不会屈从于袁谭的,而袁谭也需要执掌辽东来向袁绍证明自己的能力。”

  “袁谭要的辽东,是一个只听袁谭号令的辽东,而不是一个可能会随时反叛的辽东。”

  “使君要的辽东,同样是一个只能听使君号令的辽东,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倒向袁绍的辽东。”

  “公孙度想要引使君之兵跟袁谭争斗,他好坐收渔利,哪有这么好的事?”

  公孙度遣使渡海求援?

  郑平半个字都不信!

  不外乎是有人给公孙度出了个主意,引刘备之兵来抵挡袁谭,然后公孙度就可以假意屈从。

  若能趁机引起刘备跟袁绍之间的大战,就没人会顾及到辽东了。

  到时候袁刘大战,辽东又是山高水远之地,公孙度想要裂土封王,谁还能管的了?

  然而公孙度的阴谋,又岂能骗得过郑平的双眼。

  想当渔翁,那也得有当渔翁的本事。

  刘备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公孙度待在辽东,就是一只不安分的豺狼。

  这豺狼,可能咬袁绍,也可能咬刘备。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袁谭也在打辽东,青州同样出兵打辽东。

  要么兵败回青州,要么击败袁谭得辽东。

  这便宜,决不能让公孙度得到!

  “要渡海而战,就只能用飞军营了。”

  “我这就下令,遣飞军营渡海入辽东。”

  飞军营自成立后,还未真正打过硬仗。

  这一次,正好拿辽东的公孙度和进攻辽东的袁谭,来检验飞军营的战斗力。

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

  “显谋,是你替使君长子取名为昭?”郑玄怒气冲冲而来。

  郑平见郑玄到来,暗暗叫苦。

  郑玄这一问,郑平就反应过来了。

  郑平是后世人,对取名避讳之事看得不是很重。

  因此郑平在给刘备长子取名的时候,依旧受后世取名的影响。

  重情重寓而不重讳。

  说简单点就是,怎么顺心怎么来。

  但对于郑玄而言,郑平这母子同名的取名法,就显得离经叛道了。

  “父亲,何事如此恼怒?”郑平明知故问。

  郑玄冷哼:“今日无事,考校你是否通读《曲礼》。”

  郑平手中羽扇顿时一滞。

  考校《曲礼》?父亲你这么闲的吗?

  “是孩儿思虑不周!”郑平可没这闲情当一回考生,立即道歉认错,遂道:“父亲乃东州名儒,治经天下无双,还请父亲以日月入梦为题,替使君长子取名。”

  郑玄顿时有些牙疼。

  老夫是来考校你《曲礼》的,结果你要以“日月入梦”来考校老夫?

  这是懒得再取名吗?

  郑玄知晓自家这次子,跟长子郑益不同。

  嘴上说着思虑不周,心底压根不当回事。

  郑玄不假思索,训斥道:“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既梦日月,子孙当兴。”

  “你以昭为名,取日月相合而为明之意,又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本已是个好名。”

  “但你偏偏又举‘明明,犹昭昭也’之意,如此生搬硬套,只为跟使君夫人之名扯上关系,谄媚太过了。”

  “依老夫之意,当取名为‘明’!”

  “日月入梦,日月同辉,本为大吉之象,昭示使君必能扫荡黑暗、兴复汉室。”

首节上一节350/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