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43节

  “若非阿瑜良策,让本将有了喘息之间,可以在这合肥侯国静观其变,也不知道本将今日又在何处征战。”

  “早知袁术如此废物,本将就应该去依附袁绍的。”

  孙坚感慨间,对袁术颇为不满。

  早年间,孙坚自知出身低微,想要成大业就得依附权贵,于是就主动成了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

  但在选择袁绍还是袁术的时候,孙坚看走了眼。

  谁能想到,身为袁氏嫡子,受到袁氏一族大力栽培、历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的袁术,竟然会比不上一个中军校尉袁绍。

  更令孙坚难以置信的是,坐拥南阳郡和汝南郡、大半袁氏门生故吏都依附袁术的情况下,袁术竟然会在短短时间内,沦落到了偏居淮南的窘迫地位。

  孙坚难以置信,依附袁术的袁氏门生故吏同样难以置信。

  本以为跟着袁术,从此青云直上。

  结果,钱没了,人没了,家族也衰落了。

  以至于袁术来淮南后,袁氏昔日的门生故吏庐江周氏,都恨不能跟袁术划清界限。

  而在一旁,孙策却是颇为兴奋:“父亲,平定江东,可否让孩儿也随军!”

  在孙策眼中,孙坚就是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人皆言孙坚是江东猛虎,孙策却认为孙坚如昔日霸王一般。

  看着已经年满十八岁的孙策,孙坚颇为自豪的捋了捋短髯。

  这儿子骁勇有胆气,自然是当父亲的幸事。

  “策儿已经十八了,也该去军中磨砺了。”

  “然,你未立寸功,即便是本将长子,随军征战也只能先当一个步卒。”

  “你可愿意?”

  孙策豪气顿生:“若不能凭真本事建功立业,孩儿又有何颜面待在父亲军中!愿当父亲麾下一步卒!”

  一旁的程普、韩当、黄盖、祖茂却是吓得不轻。

  “主公不可!”程普出言谏道:“少主年幼,又未经战阵,不如先跟在我身边,也有个照应。”

  黄盖韩当祖茂亦是纷纷劝说。

  孙坚却是目光笃信:“策儿骁勇,又岂需旁人照应?学了十几年武艺,若连战场都适应不了,如何敢自称是本将长子?”

  孙策大笑:“诸位叔叔,切莫将我视为稚童!”

  “父亲十七岁的时候,就能独自提刀、杀海盗胡玉等人,如今我已经十八岁了,岂会连一个步卒都不能胜任?”

  孙坚大笑:“这才是本将的儿子!传令,整军备战!”

  “本将要灭了曲阿的刘繇,然后南下吴郡,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也当一个扬州牧,封侯拜将!”

  程普四将,尽皆凛然。

  袁术只是许诺会给孙坚一个吴侯,但孙坚的野心可不止于此。

  区区一个吴侯,如何能让孙坚甘心?

  若不能当上扬州牧,如公孙瓒、袁绍、臧洪、刘备、曹操、陶谦一般,牧守一州、封侯拜将,岂不是让人小觑了!

  江东猛虎,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

  而在孙坚准备荡平江东时,曹嵩也走上了末路。

  曹嵩此人,乞丐携养,因赃买位,舆金替宝,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当巨贪的这些年,因曹嵩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不在少数。

  这世间虽然不缺清廉之官,但以曹嵩的权势地位,却无清廉之官能制裁。

  华县,古寺。

  大雨倾盆。

  这夏日的雷雨说来就来。

  然而古寺太狭窄,曹嵩父子倒是能避雨,张等五百军士只能挤在屋檐下。

  张是黄巾贼出身,受陶谦招抚依附陶谦麾下。

  袁术在豫州的时候,麾下多有黄巾贼出身的武将,曾劝说张投奔袁术。

  张原本还想着,自己也能如臧霸一般,自成一系,因此也没准备南下投奔袁术。

  但随着陶谦对张越来越不重视,张对陶谦的怨恨也与日俱增。

  这次护送曹嵩去豫州,张其实也有小心思。

  张想跟着曹嵩去投奔豫州牧曹操!

  “若能在豫州牧曹操麾下谋得差事,应该比在徐州受陶谦的气强。”

  “但我若直接见曹操,曹操不会信我。”

  想到这里。

  张来见曹嵩,述说投效之意。

  若曹操在,张的投效没准就成功了,但偏偏张遇到的是曹嵩和曹德。

  这俩父子可没曹操的心胸器量,对张的投效十分鄙夷。

  曹嵩还好,只是说了句“老夫去豫州只是当个富家翁,不管事。”

  曹德却是道:“我曾闻,不告旧主而投新主,是为背信弃义。你若要投兄长,可先去徐州请辞。”

  言下之意,就是嘲讽张德行不端,没资格得到曹嵩的举荐。

  被曹德一阵嘲讽,张气得肺都快炸了。

  张咬着牙:“如今大雨倾盆,将士们在屋檐下避雨,又冷又饿,可否让他们入寺内避雨?”

  曹德冷哼:“倘若让他们入寺内避雨,车上的钱财少了又该如何?”

  张的掌心都快渗出血了:“我们已经不是贼了,我麾下的将士不会乱拿钱财的。”

  曹德正欲开口,但被曹嵩拦住。

  曹嵩正眼也不看张:“张都尉,你们是不是贼,老夫一点都不感兴趣,但老夫不想因为钱财缺少而伤了和气。”

  “退下吧!”

  面对曹嵩父子的冷漠,张强忍内心愤怒,退了出去。

  虽然寺外大雨倾盆,但张内心的愤怒之火却越来越旺。

  “曹嵩曹德这两个匹夫,竟敢如此羞辱我!”

  “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张越想越气,于是召集了众头目商议。

  “我有意请曹嵩举荐,让兄弟们去豫州享福。”

  “只可恨曹嵩父子,却以言语讽刺,对我等不屑一顾。”

  “既然曹嵩不仁,我等又何必讲义?”

  “杀了曹嵩父子,抢了这五十车钱财,我等南下淮南投奔袁公,总好过在徐州受陶谦的气!”

  这些黄巾头目在徐州同样过得不舒坦,一听张要杀人劫财,纷纷附和。

  黄昏。

  雨停。

  趁着曹嵩父子安排仆人生火造饭,张率众杀入寺内,先是乱刀砍死曹德,然后将曹嵩及胖妾砍死在厕所内。

  随后杀散曹嵩的仆从,准备趁夜将钱财拉走。

  张不知道的是,曹宏也率丹阳精兵抵达了古寺附近。

  探得张杀了曹嵩父子,正在古寺内欢庆,曹宏又惊又怒:“贼就是贼,坏使君大事!”

  原本曹宏是准备趁夜将古寺围了,将古寺的曹嵩和张等人尽数诛灭,嫁祸给应劭。

  结果张先一步动手,逃走了不少的曹嵩仆从。

  如此一来,曹嵩父子的死就难以嫁祸给应劭了。

  “一个不留!”

  曹宏深恨张,下令丹阳兵攻入古寺,诛杀张。

  一见曹宏到来,张顿时什么都明白了:“陶谦匹夫,竟然如此狠辣!妄想将我和曹嵩父子一起诛杀,嫁祸给兖州!”

  看着骁勇的丹阳兵和一脸怒意的曹宏,张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逃!”

  “必须逃!”

  张很清楚,曹宏这是要杀人灭口。

  强烈的求生欲,让张比以往更加嗜血疯狂。

  终于,张杀出了一条血路,趁着夜色夺路而逃。

  “可恨的张!”

  曹宏终究没能追上张,狠狠的将头盔砸在地上。

  “如今曹嵩父子死了,张又逃了,回到郯城,使君必然怪罪。”曹宏心中有些慌。

  看着古寺的钱财,曹宏心中一发狠,让人将这五十辆钱财送往青州。

  “只要钱财去了青州,曹操就一定会认为曹嵩父子的死跟刘备有关!”

  “如此一来,使君就不用单独面对曹操的怒火了。”

  想到这里。

  曹宏将古寺中未来得及逃走的曹嵩父子仆人聚到一起,喝道:“曹嵩父子在青州犯下大事,还想畏罪潜逃。”

  “今日将其诛杀,以儆效尤。”

  “尔等将这些钱财都送往临淄城,可免一死!”

  仆从不敢忤逆,只能一个个的点头应诺。

  曹宏也是奸诈,当夜故意鞭笞羞辱了几个倒霉的仆从,将他们驱逐。

  这几个仆从心中有怨,连夜逃往豫州。

  刚到鲁国的时候,就遇到了前来接应的袁遗。

  袁遗一听曹嵩父子被杀,惊得魂都快没了。

  “曹操若得知此事,定然怪罪于我!”

首节上一节243/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