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让你女儿怀孕怎么了 第209节

  但亲王博赞给他来信说,就算是他死了,也不能亡国,一定要让他拖住,等拖到九月份后,大雪覆盖了草原,吐谷浑的机会就来了。

  他已经派遣了营救亲王的高手,相信过不了多久,他们的主心骨将会再次回到吐谷浑。

  只是,伏允这个老东西,竟然要亲征,万一兵败了呢?

  “尔等可有把握,守住日月山。”

  “大相放心,日月山我等占据有利地形,都准备了三年,那里早就成为了唐军的葬身之地。”

  “大相,南边有我羌人,况且地形复杂,唐军恐怕寸步难行。”大相身边的一个羌人将军躬身道。

  其实大相也想偷袭凉州,如果能拿下凉州城,这场战争就会结束,大唐内部也是危机重重,想要重头再来,难度很大。

  况且昨日他得到了这段时间最好的一个消息,吐蕃撤兵了。

  西南无压力,那五万大军可以调回来了,放到日月山一带,大唐如果按照此前的兵力来袭,肯定让他吃个大亏。

  “既然可汗想要亲征,那就亲征好了!”

  “你等一定要全力配合,拿下凉州城。”

  “是……”

  众将马上应声而去,有可汗亲征,士气肯定要比平时高的多,凉州只有五万唐军,而且还被西边的高昌和北边的薛延托牵制,这次拿下凉州城,十拿九稳。

  一旦拿下凉州,将沙洲分给高昌,肃州分给薛延托,三方共同守住天险乌鞘岭,大唐将无计可施。

  什么狗屁天可汗,吾等不稀罕他那点赏赐。

  伏允没想到,大相地连巫竟然同意了他亲征,这将伏允差点兴奋死,终于不用死了。

  于是整个吐谷浑都沸腾了,可汗要亲征。

  半月时间马上就到了,李世民派遣的谯国公驸马爷柴绍,率领两个卫的中央军三万人马,压根就没从河西走廊去凉州,而是转道灵州,再抵达凉州。

  于此同时,薛延托在各方的压力下,乖乖的派遣了两万骑兵,进入了大唐境内,准备帮助大唐打仗。

  珍珠毗伽可汗心中也是憋屈,李世民派遣了使者,当着他的面让他选择,要么大唐攻打吐谷浑,要么大唐放弃攻打吐谷浑,要来攻打他薛延陀。

  卧槽尼玛的!

  先攻打他薛延陀,他倒是不怕大唐,可手下的那些部落怕啊!

  五年前,大家都跟着颉利可汗混,差点没被大唐打出屎来,都被打出心理阴影了。

  在他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突然开战,臣服他的那些部落,恐怕马上会投降大唐,甚至倒戈一击。

  而且,大唐北方的十几个州,包括已经投靠大唐的突厥人,全部朝着薛延陀和大唐的边界线移动。

  他知道,大唐这是在吓唬他,可他不敢赌。

  哪怕是只有一成是真的,他可能会是下个颉利可汗。

  于是薛延陀可汗夷男,捏着鼻子,让镇南大将军扑骨哥带着两万骑兵,去帮助大唐。

  何况,蜀王答应了他,等大战胜利了,给赐薛延陀一百万斤粮草,还提供大唐最先进的武器,这倒是不愧。

  薛延陀啥都不缺,就缺武器和粮草。

  李恪正在迎接谯国公柴绍,就得到了吐谷浑伏允可汗亲征的事情。

  “亲征?”

  柴绍也站了起来,伏允亲征,莫不是嫌死的太迟,要早一步去见阎王爷?

  李恪也很震惊,难道他的猜测是错误的,博赞并非是吐谷浑背后的掌控者?

  “拿地图来……”

  “伏允想亲征,肯定不去打鄯州,日月山只能坚守,唯一的目的地便是凉州。”

  “而祁连山上常年积雪不化,他伏允是想带着大部队飞过来吗?”

  “唯一的路径,只能是肃州,他们只能先拿下甘州,再进攻肃州,才能攻打咱凉州。”

  柴绍上前,看着地图,拱手道:“殿下说的是,伏允想直接翻越祁连山,大部队肯定是不可能带过来,只能是部分军队,想要攻打凉州,痴人说梦。”

  “可如果是先进攻甘州,再拿下肃州,等那个时候,咱们也早已调集了大量的军队,在凉州等候他们了。”

  “只是,吐谷浑有大量的骑兵,甘州肃州没有精锐阻拦,如果是急行军,三天时间便能打到凉州城下,咱们也来不及调动大军,可能会失守。”

  “姑父不是带着三万精锐来了嘛!”

  柴绍笑着问道:“殿下,加入臣没有来,你该如何抵挡?”

  李恪笑道:“跑路!”

  柴绍嘴角一抽,无话可说了。

  “殿下,你是跑路了,可这凉州城的百姓要遭殃啊!”

  李恪淡淡地说道:“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伏允想要跑这么远进攻凉州,肯定会带走大量的精锐,到时候,天险日月山势必要减少兵力。”

  “伏允还没到这凉州,他老家早被本王的岳父给偷了!”

  柴绍:“……”

第257章 蜀王的野心,着实镇住了柴绍

  两人谈了许久,这才让柴绍明白李恪的布置,只是这太过于冒险了。

  “殿下,您的计划太过于冒险了。”

  殿下将河西四州的兵力给撤空了,这着实让吐谷浑眼馋,吐谷浑做梦都想将河西四州据为己有。

  奈何一直没有实力拿下,只能趁着大唐不注意,给大唐冷不丁来一下,抢劫一番就跑。

  如今,瓜州,甘州,肃州只有折冲府,三州兵力不足五千,可以说只要吐谷浑骑兵已到,三州就会沦陷。

  凉州倒是有五万精锐,他本以为,殿下会将秦琼安置在甘州,左可救援瓜州,右可救援肃州、凉州。

  可等他到了这里,才知道,殿下不但没有这样去做,还将五万大军,一个没剩,往北边移动,都快要爬进人家薛延陀的领土了。

  而西边三州的折冲府,不去守城,竟然三家集结在一起,守在阳关,玉门关,死死地盯着高昌国。

  好像高昌国才是这次进攻的主要目标。

  “殿下,吐谷浑大相天柱王地连巫十分狡猾,老谋深算,恐怕会看出殿下的谋略,万一他们不来凉州呢?”

  “反而是去攻打鄯州,或者洮州、岷州……”

  李恪耸耸肩,表示那样正好。

  “本王如今解决了陇西内部问题,粮草充足,又能从薛延陀借来两万骑兵,加上李大亮两万精锐,秦琼三万精锐,现在您又带来了三万人马,咱们就从甘州杀入吐谷浑境内。”

  “到时候,岳父那边利用镇国神器,突破日月山的防守,率领薛万彻,薛万均两位统帅级战将,从北线杀向伏俟城。”

  “兵部尚书侯君集,行军总管李道宗,刑部尚书任成王,岷州都督李道彦从洮州,岷州出发,进攻羌人、党项族镇守的南线。”

  “如此,三面夹击,本王就不信了,这次伏允还能长翅膀飞了。”

  “吐谷浑才多少兵力,算他全民皆兵了,撑死了十五万,而咱们出动的作战部队就有十三万,加上后勤部队,都超过十六万了。”

  柴绍都懵了

  咱们什么时候出动了十六万了,朝中不是说,只有八万大军吗?

  就算是加上他带来的三万,再从薛延陀借兵两万,这也才十三万。

  当年打北方霸主东突厥,才用了十万大军!!

  这……

  要是吐谷浑得知大唐派遣了十六万大军,进攻他们,会不会直接被吓死。

  “当然了,薛延陀还不值得大唐如此兴师动众,八万人足以灭国。”

  “此次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震慑吐蕃,让他将占领吐谷浑的领土,尽数归还,西南羌人的领地,本来就是前朝的,我大唐继承了前朝一切,那部分领土,应当归还我大唐,松赞干布但凡想要炸毛,本王会教他做人。”

  “另外一方面,拿下吐谷浑后,三方军力汇集河西,拿高昌开刀,打开大唐的西大门,打通丝绸之路。”

  “到时候就看薛延陀的态度了,如果他们敢诈刺,本王就弄他,如果他愿意跟着大唐一起吊打西域诸国,那就先拿下西域,共同对付西突厥。”

  “三五年后,大唐基本实现对西域的掌控,就看薛延陀的态度了,如果愿意归降,夷男还能做个闲散王,安乐死在长安,如果不乐意,那只能马上送他去见佛祖了。”

  李恪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这野心,着实镇住了柴绍。

  但以大唐如今的后勤,想要支撑如此规模的远距离作战,还是有些艰难,毕竟国内那些世家把持着资源,陛下天天哭穷,国库都跑老鼠了。

  可陛下这次竟然派遣了十六万大军,朝廷是真的穷吗?

  打仗靠的就是后勤,没有强大的后勤支撑,这仗没法打……

  “姑父,这两天时间,本王接连给父皇发了十二道八百里加急。”

  柴绍:“???”

  “内容是西北局势紧张,吐谷浑全民皆兵,拥有十五万骑兵,准备与我军决一死战,高昌联合西域各国,组建联军,数十万众,兵压玉门关、阳关……”

  “北方薛延陀趁人之危,在大唐边界云集数万大军……”

  “我军形势不容乐观,如今需朝中支援,让朝中再派遣五万精锐,二十万人马半年的粮草。”

  “陇右道行军统帅李靖,同样向父皇一天之内连上十二道八百里加急,内容与本王一致。”

  柴绍脸色唰地就白了,心中卧槽一声,殿下这是要造反吗?

  明明能轻松干掉吐谷浑,甚至都能震慑吐蕃,顺手灭了高昌,竟然还向陛下求援。

  二十万大军半年的粮草,这足以谋反成功了。

  可他不乐意跟着殿下谋反啊!

  他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妻贤子孝,家财万贯,身份尊贵,根本就没有必要跟着殿下冒险。

  “殿,殿下……”

  柴绍说话都不利索了,额头冷汉直冒。

  这些年跟着李渊,跟着二舅子征伐天下,还跟着二舅子杀大舅子,他都没怕过,今日是真怕了。

  陛下家的这小子,竟然也要造反,还要拉上他一起造反。

  “姑父,你想什么呢?”李恪看着柴绍紧张的模样,翻了一个白眼。

  “此乃父皇的计谋,父皇想要借用西北局势,明面上将大量的粮食运往西北,造成国内粮食紧缺的现象,让粮价暴涨,让世家豪族和豪商们屯粮。”

  “在危急时刻,朝中将大量的粮食运往国内,同时宣布,大唐不缺粮,将粮食价格打下来。”

  “到时候,就不是父皇求人了,而是所有世家豪族,会跪着求父皇,求朝廷,朝廷顺手将粮食买下,这不就是咱们打仗的军费吗?”

  “一来二去,世家的钱都会被朝廷搞倒手,粮食还在朝廷手中,算是世家和豪族替咱们出了军费了。”

  柴绍:“???”

  柴绍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尼玛也太坑了吧?

  “姑父,此事只有父皇,岳父,房玄龄,长孙无忌知道,万万不可传出去。”

  “殿下放心,臣心中有数。”

首节上一节209/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