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487节

  在转任探长、升迁警司的时候,葛柏这样的人都是有大笔大笔的上贡可以收。

  想花钱买个更好的职位,黎探长本身在油水较少的地方,就只能亲自下场捞钱。

  黎探长的侄子不是挺狂的嘛,李铭已经打定主意直接把这个探长叔叔解决了。

  他嘴上胡扯道:“贪钱的探长好呀,有钱能使鬼推磨,和气才能生财。”

  黄福义也附和道:“是的。和气生财。”

  “黎探长是住哪里?”

  “听说好像最近是住在常乐街的女友那。您放心,送礼拉关系,我跟娄董会负责好的。”

  李铭有些奇怪的问道:“女友?黎探长的年龄不小了吧?”

  黄福义嘻笑道:“和他同居的女的,没有名分的,黎探长有五六个相好的呢。”

  “玩得还挺花的。”

  黄福义斟酌道:“李董,我听文经理说,黎探长的侄子今晚有些言语失当了?”

  李铭好似不在意的说:“年轻人喝了点酒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估计明天清醒过来就后悔了。”

  “这也提醒了我们,喝酒要适量。喝多了失态了就丢人丢大发了。”

  黄福义没想到李董这次这么好说话,断腿阎罗的脾气不好,一言不合打断腿,道上都是这么说的。

  可能是公司业绩好,李董人逢喜事精神爽,也不想招致黎探长的报复,就没有计较黎探长侄子的冒犯。

  黄福义在心里瞎琢磨了些原因,也松了一口气。探长是典型的位卑权重,比那些瑛国佬的警司、高级警司更有权势和财富。

  星辰公司同一名探长作对,没有任何好处。

  “李董您说的对,喝酒要适量。”

  “黄顾问,你也忙了一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李董,我先给您拦一辆的士吧?”

  “用不着,我打算跟董事长一起走回去,散步去去身上的酒气。”

  距离佐敦道6楼的房子只有两三里路,黄福义也就没有勉强,先打车回家去了。

  李铭办事向来是只注重实效,不在意所谓的名气。

  他不可能大张旗鼓的说要对付谁谁谁。

  而且他不着急。

  今晚,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先办。

  娄晓娥今晚也喝了些酒,红扑扑的小脸。

  我见犹怜呐。

  李铭把她带回了小世界。

  跪在地上的娄晓娥气喘吁吁,“我这套衣服才第一次穿。”

  “本来就是穿给我看的,我已经看过了。下次再给你买新的。”

  。。。

  口技了得...

  。。。

  李铭在小世界里练习了好一会的枪法。

  叭,砰,叭,砰的一阵乱响。

  杀人技还是得多练练。

  换了身衣服鞋子,他骑着自行车到了黄大仙警署。

  通过探长办公室的气息,他又在常乐街搜寻到了黎探长的具体位置。

  一声枪响!

  搞定。

  李铭直接消失在漆黑的夜里。

  港城一名探长被人枪杀了,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这些探长和帮派人士关系微妙,互相配合,港城极少发生枪击命案。

  帮派人士有探长的默许纵容,能通过黄赌毒等偏门捞钱,一般不会去搞谋杀、抢劫、绑架、杀人这样的严重犯罪。

  特别是不会去招惹有钱有势的人,也不会去骚扰中上层市民。

  至于帮派之间的恩怨情仇,一般是动刀子捅人,乱刀砍死。

  帮派连火并抢地盘都不用枪,更不用说对探长开枪。

  这是严重挑衅。

  大批人马半夜三更就开始大规模的搜查行动。

  都在李铭预料之中,他就是故意的,他这一举动,好似朝已经蹿出火星的木柴堆多点了一把火。

  加上之前‘公屋偷工减料’的那把火。

  他已经点了两把火了。

  烧得旺盛一些,后面港府才会出台更多的惠民措施。

  第二天。

  小小的港城。

  别说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就是不灵通的人也知道了。

  黄大仙区的黎探长昨夜被人枪杀了。

  迅速盖过了火星贸易公司抽奖的新闻,暂时只知道中奖号码,不知道中奖人的情况,也没什么好聊的。

  黎探长这样人物的事情,那就有得聊咯。

  有些巧,新蒲岗的大牌档一条街就在黄大仙警署附近,今天跟往常一样食客众多。

  “听说黎探长是被人乱枪打死的,现场血流成河。”

  “你尽胡扯,明明是一枪毙命,正中额头。”

  “你睡在床上,怎么打中额头的?你老婆会不知道凶手?”

  “乱枪打死?那黎探长他老婆怎么没被打死?又怎么会不知道凶手有几个人?”

  “嘿嘿,黎探长可不是死在自己家里,是死在了一个年轻靓女的床上。”

  “靓女的床上?靓女有老公没有?”

  涉及到女人,话题不可避免的偏移到桃色纠葛。

  大聪明相当多,各种各样关于情、财、仇的传言冒了出来。

  港城的纷纷乱乱与李铭无关。

  没人能把这起枪杀案联系到他身上。

  他对外的形象,几次都是只打断别人的手脚,并没有更过火的行为。

  连娄晓娥都没有怀疑他,她之前只以为李铭会给那位年轻人小黎一些苦头吃。

  而且她昨天夜里玩得很尽兴,貌似玩到很晚,她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李铭已经回到了京城。

  红星轧钢厂上午继续开干部会议,还是‘修养’。

  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开完的,估计可以开好长一段时间了。

  无聊的他整理小世界。

  最近经常出海,他收集了不少泥土砂石。

  由于都是海底的盐碱土,需要先处理一下,才能用来调和因为种植小麦而导致肥力下降的耕地。

  港城售卖的方便面面饼有使用小世界出产的面粉。

第583章 销量才这么点!

  之前港城每天生产30万包泡面和30万块面饼,总计60万块面饼,要用50吨面粉。

  面饼的配方是掺5%的小世界里出产的面粉。

  小世界每天需要供应2.5吨面粉,也就是4吨的小麦。

  还好,小麦不是很占地方,1立方米大约是0.75吨。

  一天4吨,一个月120吨的小麦也才90立方米。

  港城的人以前主要是食用大米,此时已经越来越多消耗的是小麦,几十年后,每天人均甚至不到二两大米。

  相比港城每个月进口十几万吨的粮食,水分降低1%,误差就是1千多吨,凭空多出120吨小麦毫无波澜。

  重点是要给足好处费。

  李铭是既照章纳税又按时给好处费,还真的有买一些小麦,掉包换成小世界出产的小麦,做得滴水不漏。

  给港城供应小麦,这也是他要时常打理小世界的一个小因素。

  一个月120吨,一年要1440吨,亩产1000斤也要3000亩的地。

  小世界1-10千米范围的北方粮食片区,他已经种植了上万亩不同生长时期的小麦。

  不需要他特意去催熟,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小麦。

  出售小麦给自己家的工厂,李铭每个月都有好几万港元的收入。

  刚说了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因素,他主要忙的是10-100千米区域的沙地改造。

  之前是用预留的水塘、沟渠,时不时灌水,然后依靠草种的自然生长来改良沙地。

  他最近从海里收集的那一大堆淤泥砂石,经过处理改良后,除了小部分留着用来改善小麦种植区的土壤。

  绝大多数都被他铺在了东边10-100千米区域,已经有50%的地方覆盖了一层2米厚的海底改良土,加上之前已有3米厚的砂石。

  除了小山、水塘、沟渠,这8分之1的地方普遍厚度达到5米。

  改造进展喜人。

  当然,总面积另外8分之7的地方暂时只有沙子,还需要大量的泥土、石头。

  李铭还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的。

  可惜珠江入海口靠近港城这一边的海底都被他薅光了,靠近内地的那一边他不好开船过去,免得被人误会是在搞走私。

  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足够的泥土了。

  他不着急。

首节上一节487/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