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34节

  他在回来的路上,就想到了继续给易中海写表扬信,已经半个月了,可以再写一份。

  二写“表扬信”:易中海家照顾小孩挺好,还找了小学生教小孩文化。附近的群众都已经知道小孩身世了,是父母双亡的可怜孩子,这要是易中海收养的话,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易中海是个好心人,肯定是希望孩子回到亲人身边。作为局外人,看得很清楚,那小孩子的亲人估计是养不起了,才故意走散了。硬送回去,估计小孩日子不好过,希望街道能让易中海认识到这点。

  还是署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热心群众张三。

  左手铅笔抄写,李铭装好信封贴好邮票,收进空间,他就骑车出门去找邮箱了。

  他已经想到怎么处理刘海中这个隐患了。刘海中不是想当官吗,帮刘海中糊弄去建设三线当官或者是去支援分厂当官,满足刘海中的愿望。

  许大茂这个前夫哥,一身都是漏洞,就先让许大茂蹦几天,蹦得越高摔得越痛。

  所以李铭要去买点菜,邀上许大茂去刘海中家喝酒。

  他把信投递好,心想:‘一大爷,我都是为了您好啊,不用谢。就是不知道能贡献多少气运能量。’

  在菜市场溜了一圈,他买了只杀好的鸡,还用3毛钱买了10斤黄瓜,1毛钱买了2斤芹菜,再配上一点早上买的小蘑菇,齐活了。黄瓜他还可以自己留一半,搞两回拍黄瓜吃。

  李铭回到四合院,车停东厢房门口,拿着东西直奔后院。

  “二大妈,在家吗?”

  “谁呀。”

  “是我,前院的小铭。”

  二大妈看到李铭手提着鸡、蔬菜在门口,有点疑惑问道:“小铭啊,你是有什么事情吗?”

  “我呢就一人,今天懒得做饭了。麻烦您晚上给炖个汤炒个菜,我跟二大爷喝两盅。”李铭把菜递给二大妈。

  二大妈脸上都笑出了褶子,“你说喝两盅就喝两盅,你还带这么多东西。”

  “那肯定要啊,就是要麻烦您了。我去看望一下许大茂。”

  “好勒,做好了,我就去叫你。”

  李铭掉头先回了前院,他刚已经探查过了,许大茂在家熬中药。

  这种时候去了也是尬聊,他先回家一趟再去。

  李铭在家边看书边试吃这个时代的水果。葡萄、山楂,酸是真的酸;毛桃、樱桃,有酸有甜还行;就枣子吃起来没酸味,就是核大肉少。

  两次买的桃子都一样,上回买的李子涩味也比较重,这时候的水果,品种也是个问题啊。

  不过,全国都在热火朝天的改造创新各种农业技术,育种也是在大力研究。

  著名的XX日报,前面几个版面大部分是报道农业方面,很多时候还是头版头条。

  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一目了然。

  看了下手表,都5点多了,一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李铭带了一袋南瓜子来到后院,“大茂哥,在不?”

  “小铭,进来吧。”

  李铭用手扇了扇味道,“唉哟,大茂哥你这是哪儿伤着了?”

  许大茂给李铭倒茶水,“别站着呀,坐,喝茶。”

  “下乡跑肚多,医生说脾胃虚寒,要调养一下。”许大茂的谎话已经跟好几个人说了,很熟练了。

  “那正巧,我刚叫二大妈帮忙炖鸡汤,晚上你多喝两碗。补补。”

  “那感情好啊。你这是有事求二大爷?”

  李铭一副你懂的表情,“没事,我不是在一大爷家吃喝两回嘛,这回就二大爷家。”

  “原来如此。”许大茂接着问道,“你后面还有去见娥子么?”

  李铭把南瓜子倒了些在桌子上。“没有去。我也没事求到她,再说我去了也没话讲呀。”

  “也对,也对。”

  “大茂哥是要我去吗?是带话还是什么的。”

  许大茂虚张声势,“不是,娘们儿就不能惯着。过两天她就乖乖回来了。”

  两人都不老实,剥着南瓜子,喝着茶,鬼话连篇。

第57章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

  傍晚6点多,刘海中骑着自行车回到后院。

  全四合院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聋老太、贾家是没办法。为啥易中海、傻柱没自行车?

  刘海中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香味,“煮什么东西这么香?”

  二大妈上前回答道:“前院的小铭,说是晚上要陪你喝两杯。带了只鸡,还有小蘑菇、黄瓜、芹菜啊,拎着两大网兜的东西上门。鸡我给炖上了,都已经炖好了。”

  刘海中询问道:“他有说什么事情吗?”

  “没说,我看呐就是想跟你这院里的二大爷拉好关系,上次不是也请你喝酒嘛。”

  刘海中心情不错的问道,“那你没弄点白面蒸馒头?”

  “我这不是正准备蒸上。明天就领下月粮票了,不用担心这个月缺白面。”

  刘海中点头道:“嗯,还行。他人呢?”

  “在对门许大茂家。我已经说了,做好了再叫他。”

  “那你多蒸点,许大茂估计也会凑上来。”

  刘海中出门往许大茂家走去。

  “大茂。”刘海中在门口喊道。

  许大茂起身想去迎一下,“二大爷,我在家呢。”

  刘海中就已经走进来了。

  李铭也站起来问好,“二大爷好。”

  “你们坐,我就过来看看。”

  许大茂倒了一杯热水,“二大爷,您喝水。”许大茂李铭两人已经喝了好一会了,新烧开的,热气腾腾。

  “小铭,你太客气了。喝酒还拿那么多东西上我家。”刘海中绕到桌后坐下,客气说道,“大茂,晚上上我家一起喝酒。”

  许大茂应声道,“二大爷,我这脾胃虚寒,正喝中药调养。我带瓶二锅头过去孝敬您,我跟小铭就喝点啤酒。”

  李铭也是张嘴就胡说,“二大爷,我陪您喝。我等会回家拿啤酒给大茂哥喝。啤酒度数低,对中药没影响。”

  刘海中乐呵呵的说道:“这要我怎么说呢,院里那么多年轻人,就你们两最有出息!”

  许大茂捧了一下,“在院里,也就二大爷您照顾我们这些晚辈的了。”

  李铭也吹捧,“二大爷是时常关心照顾我们这些晚辈的,二大爷没当上咱们厂里的领导,是厂里的重大损失。按道理就应该有往上提一提呀。”

  许大茂接话道,“就是呀。”

  这两个小年轻说话真好听,刘海中笑道,“我跟你们说,当年也就是我没文化,要不五八年我就上去了。”

  “哦?还有这么个缘故啊。”捧哏李铭。

  刘海中不无遗憾的说道:“当时领导都找我谈话了,可惜我只是高小文化,那边有个初中文化的上去了。”

  李铭鼓动道:“总厂没法子升官,您当时就没想先调去分厂当个头头,再转过头升回总厂?”

  这时候,刘光天在院里喊吃饭,“爸,我妈说馒头做好了。”

  刘海中起身说道,“饭做好了,上我家边吃边聊。”没多说,刘海中的心中还是留下了李铭那句话。

  “二大爷,大茂哥,你们先去,我回去拿两瓶啤酒就来。”李铭也准备喝啤酒,1瓶二锅头估计只够刘海中父子两喝。

  二大妈烧的菜还行。酒足饭饱,宾主尽欢。

  在李铭的刻意引导下,许大茂、李铭酒桌上一直吹嘘当上了领导的各种威风。

  又在许大茂、李铭、刘光天的刻意吹捧下,刘海中喝得找不着北了。

  刘光天也算是跟李铭搭上了话。刘光福没被允许喝酒,存在感太低。

  秦淮茹昨晚回去之前,已经请了今晚的假,李铭回屋就躺床上睡下了。

  24日。

  对于很多家庭来讲,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

  可以领下个月的粮票了!

  李铭起床梳洗,在外面吃了个早餐,路上把小世界里的野猪、野兔、野鸡,家养鸡,都喂了一下。

  他打算下午继续载一只野猪给小食堂,隔两三天就去一趟。捕鱼高手之后又有了捕猎高手的人设。到时候再拉个同事一起去看陷阱,从坑里抓两只活的,就有人主动帮他吹嘘了。

  李铭回到四合院,坐等粮店的人上门发粮票。

  秦淮茹已经给他讲过了,95号四合院一般是上午发粮票。领的次数多了,居民们也就掌握了粮店工作人员的规律。

  跟赶集一样,没人通知,各家各户就开始慢慢在前院集合了,一时前院热闹非凡。

  9点多钟就来了,来的是昨天给李铭发粮本的大姐,还有一个社区干事陪同着。

  正在放暑假的阎埠贵帮着维持秩序,吩咐阎解旷,“老三,你去后面的院子喊他们领粮票了。”

  阎解旷不愿意跑腿,“爸,大家应该都在了吧。”

  “叫你去就去,再喊一遍。”阎埠贵再次发话。

  阎解旷这才不情不愿的去后面喊人。

  李铭主动的问道:“三大爷,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没什么需要忙的,咱们就是维持一下秩序。”

  李铭散了根烟给社区干事,问道:“院里二十多户人家,发粮票要很久么?”

  社区干事说道:“一会儿就发完了。有10斤、20斤的粮票,一家也没几张,油票的数量就更少了。很快就可以对好数目。”

  “有些年纪大的不认字吧。”

  社区干事解释道:“上面早想到了。粮票有各种颜色区分着,票面上的字又大又清晰明了,斤两数还是能认出来的。再说不是还有阎老师你们在旁边嘛。”

  “那些在上班没人在家的咋办?”

  社区干事随口道,“他们自己上粮店去领呗。这么重要的东西,自家领自家的。”

  除了家里有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有小变动的,家庭成员工作没有变动的人家,领的数量基本都已经领成习惯了。

  很快就轮到了,李铭确认好粮票数量,把粮本递过去,粮店大姐在8月份那页盖了个章。

  李铭领完也没直接走人,跟大多数人一样站在旁边看热闹。

  阎埠贵搭话道:“今晚就有人去粮店排队了。”

  “平常我也没见有人在粮店排队。”

  “一个粮店负责几百上千户人家,总会有好多人家急着缺粮的。明天是领下个月粮食的第一天,可不就是人挤人了。”阎埠贵解释道,“再说,面粉跟面粉也是有老大的区别的,平常要有好面粉来了才会排队。逢年过节或者可以买红薯的时候,那就更是大排长龙了。”

  看着店大姐跟社区干事离去。

  李铭问道:“上千户人,他们两这样一天能发完么?”

首节上一节34/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