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74节

  他想这些人可能借用的就是去年的表演服。

  接下来的女民兵表演,就明显是业余的表演团队,服装道具不统一,动作还偶有差错。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花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一首歌就四句歌词,挺好听的。

  歌词取自伟大导师的七言绝句《为女民兵题照》。

  61年,问一位送文件的李姓女机要员,参加民兵训练了没有?女机要员回答说参加了,并且从随身笔记本里拿出一张持枪而立的照片。

  一张照片,伟大导师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赠送给她,鼓励道:

  ‘你们年轻人要有志气,不要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穆桂英噢!’

  娄晓娥看着女民兵的样子,羡慕得很,她没资格当女民兵。

  一个小遗憾,不影响娄晓娥今天的好心情。

  一直到晚上回到城西小院,娄晓娥兴致都很高。

  她叽叽喳喳的给福伯福妈讲述白天的趣事、晚上的焰火表演。

  福妈问道:“晓娥,你们爬人家的房顶,没有被人家发现吧?发现了肯定会骂你们的。”

  -----------------

  11点还有一章。

第427章 还去啊?不敢了!

  初十的月亮已经很亮了,院子里也点着路灯。

  娄晓娥就站在院子中间,笑嘻嘻道:“刚好有一户人家修房子,瓦片都收起来。小铭给了人家两块钱,说是要买个房顶票。爬房顶的梯子还是房主人提供的。”

  福妈笑道:“也就小铭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娄晓娥得意道:“小铭把工作证给他们看了,说好了损坏会赔偿。房主他自己也经不住诱惑,在小铭的帮助下,也跟着爬上房顶一起看。”

  “你们胆子真是大,摔下去了就不好了。”福妈还是稍微提醒了一下。

  娄晓娥是毫不担心,“有小铭在,我才不会摔着。就是摔下去了,小铭也会在下面抱着我。”

  李铭的身手好,福伯福妈俩人也是见识过的。

  福伯叮嘱道:“还是要小心些,万万大意不得。”难听话,淹死都是会水的,不合适讲。

  “偶尔这样,每次都是十分小心仔细的。”

  李铭接着又说道,“你们慢慢聊,继续等大姐回来。我去职工楼工地那边看望一下那些值班的人。”

  娄晓娥也是懂收买人心的,“带点吃的过去吧。这个时候,他们也饿了。”

  “我今天在家炸了一些春饼,我估摸着你劳动节会送些吃的给人,春饼一时半会坏不了。”福妈也是积累了经验。

  “那我就带些春饼过去给他们尝尝。”

  第二天,一早,

  李铭用自行车载了两鸡蛋筐的菜回95号四合院,中午办茶话会的菜。

  有酒有菜,东西交给秦淮茹后,他就又溜了。

  他要带娄晓娥去看电影,娄晓娥说要一起看他在电影里的样子,那就只好带她去看一场。

  11点,

  李铭回到95号院的时候,院子里桌椅都摆放好了。

  天公作美,没有下雨,阴天。

  “我还担心跟昨天一样,临近中午会下雨呢。”昨天临近中午的时候下了点绵绵细雨,他跟娄晓娥两人为了避雨,提前去吃的午饭。

  阎埠贵看着天说道:“昨天那场雨也小,地上的土只湿了一点点。”

  吴名抽着烟,“一直没怎么下雨,我们轧钢厂边上的河水都变少了些。”

  阎埠贵说起上周的新闻,“上星期,京密引水工程建成了,也正式通水了,咱们应该不会缺水。”

  去年京城严重干旱,全年降雨量只有377毫米,10月10日就开工了京密引水工程二期,今年4月24日基本完工。

  吴名不紧不慢道:“天上没下雨,河里没水,引水渠也没有水可以引。”听着语气就不是担心的,只是纯粹的闲聊。

  茶话会的事情,秦淮茹张罗,傻柱主厨。李铭也是闲着,“应该不至于那么严重,今年下了好几场大雪。”

  吴名解释道:“我最近不是打听乡下的情况么?有用的消息没打听到,听到的消息都是在抗旱,保证小麦的产量。”

  李俊义点头道:“我听来的消息也是如此。”

  阎埠贵打听到的消息更准确,“那是以前的旱地,去年改成了水浇地,去年大旱还增产了很多粮食。为了不减产,今年不就得在抗旱上面多下苦功!”

  吴名心悦诚服,“三大爷,还是您的工作做得细致。”

  董大爷走到前院,“中午这天气好,不冷不热。”

  李铭笑道:“等会我陪您多喝两杯。喝好了,下午休息一下,晚上看电影。”

  董大爷乐呵呵道:“自从小铭来了咱们院,我这日子是越过越精彩。”

  刚好三大妈摆好碗筷,“别说您了。我们现在学习思想,街道办还让我去其他大院做报告。”

  “我去了一次。面对那么多不认识的人,我整个人是浑身发颤,说话都不利索。我是不敢再去了。”

  三大妈是有基础的,大院里学习思想的考核,2月、3月两次都是名列前茅,被街道办选为代表去宣讲。

  但是,上台发言,一般人还真会发憷。

  别说不认识,就是被一堆认识的人注视着,很多人都会紧张得全身发抖,说话声音打颤。

  吴名胡扯道:“您这就得怪三大爷了。他没教您。”

  李俊义附和道:“对啊,其他大院的那些大妈大婶其实就是您的学生。三大爷是当老师的,有经验,他应该先提醒您一下的。”

  三大妈听着感觉好像这俩人讲的有那么一丁点道理。

  阎埠贵急忙道:“你俩别给我乱拱火!这怎么教?我也不懂怎么教啊!”

  吴名继续胡侃一通,“您教了那么多学生,叫他们到讲台上发言的情况总是有吧!就一样的意思。您啊,没上心。”

  董大爷也笑道:“老阎,你这就是做差了。这出去作报告都是代表咱们院的形象。”

  “你们是唯恐天下不乱。没上去之前,谁知道她什么情况。再说她去的时候,我又不在身边,我能怎么提醒。”阎埠贵感觉自己挺委屈的。

  李铭听得有趣,“哈哈,三大妈,下次接着去。第一次表现不够好,很正常的。熟能生巧,作报告的次数多了,您就习惯成自然了。”

  三大妈摇头摆手,“还去啊?不敢了!”

  李俊义起哄道:“三大爷,咱们院的荣誉能不能保住就看您了。”

  吴名跟着架秧子道:“其他大院急需咱们院的先进经验。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阎埠贵虚指了一下两人,“你们俩就捣乱吧。”

  吴名、李俊义俩人虽然是胡扯,但也没全说错。

  李铭给三大妈介绍一些办法,“深呼吸放松自己。不要去注意她们的目光。要不把她们当木头人,看着演讲稿一直念到底;要不当她们是一群鸭子,您的眼神扫来扫去就当在菜市场挑菜,就是不跟她们对视。”

  他是院里的能人,作报告经验丰富,他的话,很多人都记在心里,现在用不上,以后可能用上了。三大妈的例子就在眼前。

  “街道办的刘干事跟我说的,没你说的这么多。刘干事就是让我把她们当木头人,可是我就是忍不住会看她们。”三大妈其实还是想去的。

  “那您一开始就跟她们直接说,您很紧张,很激动,也就是一个家庭主妇,说得不好的,请大家多批评多指点。她们也就会理解您,不会打趣您了。”

  “能行么?”三大妈感觉他的话比刘干事的靠谱,心里又有些底了。

  作报告,这么出彩的事情,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做的。

  李铭笑着给三大妈保证,“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阎埠贵泼冷水道:“4月份的考核,定在了下周,现在还不知道成绩怎么样呢。”

第428章 这是有人想整他

  在众人面前,要给阎埠贵留面子,三大妈没有反驳阎埠贵的话,心里想的是走着瞧。

  吴名倒是帮忙说话了,“三大爷,您瞧好吧。三大妈肯定又是有好成绩。”

  董大爷等人也是纷纷夸奖三大妈。

  阎埠贵一下子成了少数派。

  刘海中拿着一本学习材料来到前院,算是给阎埠贵解围了。

  “小铭,你帮我看看,我这理解得对不对?”

  李铭笑道:“二大爷,您可真勤快,在家还学习厂里面发的材料。”

  正治的学习材料。

  把一些重要的文章汇总在一起,印刷成一本本书,用于作为学习讨论的材料。

  因为用纸紧张,李铭捣鼓出来的练习题卷子被叫停印刷了,但是现在各个单位都在加印学习材料。

  耗费的纸张比练习题卷子少不了多少。

  李铭已经收到厂里发的两三本学习材料了。

  他有时候会好事的想,过段时间很多报纸期刊被停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纸张被占用太多了。

  印刷了太多的学习材料,没纸用来印报纸了。

  “最近学习的会议比较多,我这不是学得慢吗?我就在家多努努力。”刘海中能成为七级钳工,身上肯定有可取之处。

  李俊义同样如此,“是啊。不是小组学习,就是车间学习。关键都是要下班了才开会,耽误下班时间。”

  吴名抽着烟屁股,“都一样,我们轧钢厂也是这样,最近看报纸的时间都没了。”

  “最近的报纸,好像越来越少内容了。昨天京城晚报都停刊了一天。”董大爷的意思,有趣的新闻越来越少,很多都是议论文。

  议论文对于董大爷这类看趣闻的老大爷而言,没意思,整份报纸都是议论文等于没有内容。

  阎埠贵也是经常看报纸的,“昨天劳动节放假,京城晚报也休息一天。今天下午应该又有了。”

  京城晚报,有市井气。

  李铭也喜欢看,里面很多杂七杂八的新闻,还有很多小知识。

  前段时间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京城晚报就有详细的跟踪报道,从赛程、强弱分析、比赛经过、每个队伍的排名,让没到比赛现场的读者看得一清二楚。

  3月份邢台地震发生后,关于地震成因,如何减灾抗震,科普知识也是出了好几期。

  听着院里人的闲聊,李铭随意指点了刘海中两句。

  除了有私心,想当领导,刘海中本人也是很认同造反的那一派的想法。

首节上一节274/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