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157节

  李俊义补充道:“也聊了下秦淮茹、二大爷上报纸的事情。”

  带上了自己,刘海中对李俊义这话很是满意。

  “二大爷,您上报纸了呀?这可真是大喜事啊,怎么也得在院里办一桌热闹热闹。”

  刘海中谦虚又自得的说道:“我那不算,是秦淮茹上的报纸。我也就是在旁边配合拍了几张照片,配合着回答了记者的几个提问。”

  四合院没有人提出要秦淮茹办一桌的说法。人家日子好过还没几天,谁要是这时候乱提这种意见,会被人背后戳脊梁骨的。会做人的话,秦淮茹她会自己主动张罗。

  工资透明的时代,正常的邻居之间,各家收入多少,生活好不好过,一目了然。

  像隔壁大院被抓走的赵仕者,这类搞倒买倒卖的收入就不清不楚了,但是平常也是要装穷显得是生活所迫没办法才做,多瑟两下就等着被人举报吧。

  李铭这种能耐大的是特例,对他的高收入别人只剩下羡慕嫉妒,方法就在那明摆着,自认为有本事的人都可以上山自己挣去。

  自认为开荒有一手的人,也可以找乡下生产队合作,此时的政策是鼓励开荒,是缺人手去开荒。

  开荒破坏环境,饭都吃不饱,你跟我说将来?保护动物、环境什么的是吃饱了饭才会考虑的事情。

  吴名关心道:“小铭,你乡下的温室大棚建好了没?这都要开始降温了。”

  “早建好了,菜都种下去好些天了,主要是生产队的人在管理,他们最近也在跟着劳模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

  已经洗好了碗筷的三大妈问道:“听说你之前还从厂里招工去乡下干活?”

  “我那可不算招工,就是科里的同事们知道了我的事情,很热情的要给我帮忙,我也不好拒绝。我想着不能让人家白帮忙,就给每人送了些鱼干表达感谢。”

  没工作的于莉接话道:“我们也是有些空闲的。”

  李铭停好自行车,也没回屋,坐吴名长凳的另一头,说道:“下次哈,下次一定,有事我就找你们帮忙。”

  国庆之前,李铭宣布去乡下建温室大棚的时候,阎埠贵等人就有用心注意。

  一般情况有事情都是找邻居同事帮忙,没想到李铭这边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调用了一群保卫处的人去开荒。

  这让四合院一些人的一些打算还没想好就落空了。

  四合院的闲聊话题又回到了抨击商业流通领域的那些单位。

  他们比写文章的人有更多的不爽体验。最简单的买鸡蛋的事情,熟人可以仔细挑选查看鸡蛋是否坏了,他们就没得挑,买到坏鸡蛋还得自认倒霉。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何况收入本来就不多。

  夜里。

  秦淮茹果然来到前院。

  她进屋后二话没说就把李铭给推倒了。

  。。。

  一笑喜相逢...

  。。。

  极致的享受之后,秦淮茹才喘气道:“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报答你才好。”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想法思路都是李铭准备好了的,她只是抄写成材料交上去,荣誉好处全让她一个人得了。

  “你是我的女人,我肯定要让你在厂里有脸面。”

  他自己已经预定了一个先进名额,这样出风头的荣誉对他而言,压根没什么实际意义,还容易招惹一些躲在暗处的小人。

  “我问的不是报纸的事。”

  “我说的也不是报纸的事。”

  “嘿嘿。”

  “嗯…”

  秦淮茹也是打算舍命报君恩。

  。。。

  。。。

  秦淮茹的激动情绪宣泄得差不多了,两人这才躲在被窝里慢慢细聊。

  “这荣誉要是留给你自己,你可以直接升副科长了吧?”

  “我上回不是跟你分析了么,我暂时资历不足。等我把建材厂建设好,下次厂里有副科长的位置,我那时才比较合适争取。我有李副厂长、聂副厂长的关系,不着急。”

  “你好好练习,争取接下来的工级考核能过关。等你过了考核,我就想办法安排你以工代干。”

  这件事的效果是远远好过他之前的计划,他当时拉抬秦淮茹就是为了方便借调的事情。等秦淮茹升二级工后,他把她调到办公室去上班的理由十分充足。

  太早以工代干,工资等级没提上去,秦淮茹家就没法合理的改善生活,后续要是过上超出收入水平的生活,会影响秦淮茹的名声。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以工代干升了职位,工资一点没增加,身份关系也没变。

  以后这样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很多企业单位严重到四五成的干部都是以工代干,基层甚至超过八成。等83年一次解决的时候,算下来有450万人以工代干,最后把年龄40岁以下、文化是高中及以上的347万人转为了干部。

  “帮我调动工作,会不会影响到你?其实,我也可以在车间继续升级,机床车间的活也不怎么累人。”

  “干嘛?你还想继续当工人吃苦啊?以工代干多轻松。”

  “以工代干也不一定轻松啊。我那隔壁六车间的车间主任,原来是七级工的时候,只要转来转去指点工人操作就行,上班轻轻松松。以工代干当上车间主任后,为了完成任务,经常要跟班劳动鼓舞工友的士气。他那个车间主任也没增加工资,晚上加班还不能和工人一样拿加班券和夜班费。干的活更多了拿的钱还少了。”

  “......”李铭是真的挺佩服这个时代的规定。

  这年头的干部不是那么好当,事事讲究‘跟我上’。白天得上班开会、处理工作,时间排得满满的;晚上很多时候也得开会、学习。为群众服务,加班是没钱的。

  ‘升官不发财,定量减下来。’

  因为粮食定量的关系,中高级别的工人转为干部身份,还可能会吃一点小亏。

  “我把你调到办公室,我是准备让你帮我做事的。那样方便我长期接济你家,每次找借口太麻烦了。”

  “你还真想跟我好一辈子啊?”

第252章 你补一补腿部力量

  “那当然了,做过了我就会负责到底。”

  秦淮茹玩笑道:“过两年你可是要结婚的,即使我愿意,到时候你老婆也容不下我。”

  触感柔软,弹性依旧,李铭试探道:“那我就娶一个能容得下你的人。”

  秦淮茹震惊道:“你还真敢想啊!”

  “那肯定的,就是你这么好的身材这么好的体力,你每次都应付不了我,别人肯定是更不行。”

  秦淮茹小声嘟囔道:“我听说男人年纪越大越不行,你现在只是还年轻...”

  “那就等我身体不行了的时候再说了。”

  秦淮茹既然没有一开口就激烈反对,他就当她是默认答应了。李铭目的达成,又开始动手动脚。

  “出来有点久了,我得回去了,我怕槐花醒来了要找我。”

  “没事,这天气正好睡觉,没那么容易醒。”

  秦淮茹半推半就道:“小孩子还是容易醒的。”

  。。。

  小姐情郎趁少年...

  。。。

  完事后休息了好一会,吃了老山参一样的秦淮茹说道:“明天我还要来。”

  贤者的李铭搂着她说道:“别说明天,你要是能天天来,我会更开心。”

  “你进来也看到了,客厅桌上有5斤猪脚,你带回去炖了吃,好好补一补你的腿部力量。”

  “你晚上回来的时候,也没听他们说你带东西回来了啊?”

  “让你拿着就拿着,管那么多做啥。有好吃的谁不是藏着掖着,那种故意用网兜装着好东西让人看的二傻子,咱们不学。”

  “都听你的!我这下是真要回去了。”秦淮茹边说边找衣服。

  “行吧,你别只用冷水,客厅桌上的热水壶有热水。”

  “我知道,这热水还是我给你装好的。”

  秦淮茹有他家的钥匙,棒梗帮忙烧炉子烧炕也要进房间。

  没一会儿,秦淮茹收拾好就回去了,李铭也没睡。

  他开着台灯,在卧室的小方桌上,继续写秦淮茹来之前正在写的文章。

  目前舆论对商业领域相关单位的批评还在继续。全员轮换估计真的不太可行,里头的工作量太大,轮换人员太多可能会导致各种计划任务的调度紊乱。

  李铭改建议搞年底服务群体的不记名满意度大评比,只把每年评比满意度低的单位领导、职工调换到其他部门,影响就小很多了,是可操作可执行的方案。

  这时候是计划经济,不管是什么单位部门,服务的下游人员、单位基本都是固定的。

  他的新建议实际就是年终评比的时候加了一个新项目,就是这个新项目会让商业领域的单位比较蛋疼。

  禁止内部价买破损物品、福利待遇的消减等等那也是必须的,惹了众怒的事情必须要有个交代。

  即使这些单位想内部保密也保不了,被调换的职工肯定会检举揭发以求立功表现。

  假如最后真能这样施行,服务态度、流通损耗等各方面的评比,会让他们暂时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确定是暂时的!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规则变通了,文官体系也会进一步变通。就这还是有信仰的支撑,表现算是顶好的了,确实有一大批为了群众无私奉献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其他时期或者其他国家的就更不用说了,压根没法比,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李铭觉得他已经尽力而为了,尽量减少中间流通渠道的损耗,也算是增加了居民的供给量。

  这次他就只抄写了几份给几家大报社,同样的笔名,报社应该会刊登他这一篇新文章。

  他估计所有企业的内部福利也都会被检视,毕竟机关单位也不爽很久了,逢年过节每次都得看下属企业的脸色。

  第二天清晨,他又是先送娄晓娥去学习大棚种植技术。

  赶回轧钢厂,他以筹建组副组长的身份跑去跟何副书记汇报了一下工地建设进度。

  鲁家山工地的资金、物资供应暂时还没有遇到困难。

  有之前重阳节的上门走动,何副书记对他的工作还是比较支持肯定的。

  从何副书记办公室出来,他先回采购三科晃悠一下。

  “雪瑶姐,赵哥,今天科里就你们两人在啊?”

  周五值班的赵信说道:“他们都下乡去了,以前有接触的公社、生产队都得去走一走。秋收结束了,马上就是年底了,生产队也该卖猪卖羊了,社员们都等着分钱呢。”

  “那有的忙了。”

  赵信嘿嘿一笑说道:“当然有的忙了!下乡支农的任务结束,一些兄弟单位的人回到了岗位,正好可以联络一下感情。这关系到年底各项物资的划拨,厂里的招待任务那是大大增加。”

  李雪瑶也补充了一点:“还有年底的评比开会也多了,少不了时不时的聚餐。小铭,你今天不用去建材厂的工地么?”

  “现在才刚上班,仓库那边有很多人领物资。等会儿人少了些的时候,我领了物资再赶去工地。”

  赵信同样八卦问道:“建材厂开工两三天了,那边进展怎么样?”

  “挖了几个坑洞住人,也用土坯垒成墙建了几间土坯房住人和办公用。”

首节上一节157/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