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144节

  娄晓娥也由着他夸奖胡闹,说道:“我今天又去给你订做了两套衣服,这回选的是普通布料了。”

  “你也做两套朴素一点的,可以按着新款军装的来。”

  娄晓娥顿了顿回话道:“等我去领你的衣服的时候,我再去看看。”

  穿太好了,太显眼,她需要的就是隐藏在普通人中间。

  感觉娄晓娥情绪低落下来,他特意哄道:“我这人比较自私,好的只能留给我看,你在家的时候穿漂亮衣服给我看。”

  “我都听你的。”

  “福伯福妈的衣服也需要添置了吧?天气要变凉了呢。”

  “我妈有拿钱给福妈做衣服。”

  保姆这个行业,即使是十年时期也仍然存在,是城里、乡下一些人的就业方式。

  不说双职工的家庭,造反上台的那一批人也是有这些家政服务的需求。

  “不一样,以后福伯福妈可不仅是你妈的人,也算是咱两的人了。”

  “我晓得了,我会安排好的。”

  吃完饭后水果,李铭就回95号四合院了。

  刚进院子,他就看到董大爷在忙活。

  “董大爷,您这是划线呐?”

  “小铭你回来了呀。画好了的,刚被小兔崽子们给弄乱了,我给补补。”

  “做事情还就得是像您这样的仔细。”李铭称赞道。

  “得做好一点。街道办的来人通知了,明天会有京城晚报的记者来采访。”

  “哎哟!还真有来啊,还一来就是份大报纸。”

  “听附近的人说,街道一宣传,这附近的胡同大院都发动起来了,也算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吧。”

  “这么长脸的事情,那还真得把事情办漂亮了。街道办有没有加大支持力度?”

  “治安所的给安排了5个人来帮忙。”

  “那是上周日我跟张所长说了咱们院里的事情,是人家张所长主动调人来帮忙的。”

  李铭心想做了好事还是得张嘴说说,不然人情他跟张所长两个承担了,名声别人拿走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都是些犯了小错误的人,明天您老要好好的监督他们干活,才能好好的改造他们。”

  董大爷又懂了,说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我们一贯的政策,这个我懂。”

  “就是这么回事。董大爷,我先回屋了。”

  “去吧。”

  李铭回到家,把东西放家里,他提上镢头就往后院走去。

  昨天傍晚阎埠贵就跟他说了,怕明天一天完不成,今天晚上先挖一会后院的土。

  95号院这样的院子以前是达官贵人的居所,修建有完善的下水道设施,通往排水主干渠。城南那边很多普通的民居大杂院,就没下水道这玩意,泔水之类要居民自己倒到院外的公共下水道入口。

  下水道还埋的比较深,浅了冬天就会冰冻住。

  挖土,他的经验可以说是十分丰富。来这三个月,他干得最多的活估计就是挖土。

  “小铭回来了啊。”

  “大主力小铭来了。”

  后院已经聚集了一些人。

  正在地上扑哧扑哧刨坑的许大茂上气不接下气。

  “小铭,换你来吧。这土也太硬实了,可真难挖啊!”

  “行,大茂哥你让开,我来干。”李铭也没推诿,来后院本来就是来干活的。

  许大茂让开位置,拄着铁锹在旁边休息。

  李铭动手就不一样了,镢头一下去就没入土里,再那么一拉,土就一大片的挖开了。

  ‘嗤喳’‘嗤喳’‘嗤喳’

  他挥动着镢头,挖土速度飞快。

  “许大茂,你是不是太虚了点,你看小铭干的多快多轻松。”

  “对呀,小铭才干一分钟顶你许大茂半小时的了。”

  “小铭的姿势、力道、速度,按小铭平常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是不是这句,‘这个就叫专业’。”

  “对没错,就是这句,许大茂你不行啊!”

  前院的吴名、李俊义两人挖苦许大茂跟说相声似的。

  许大茂不乐意道:“你们废什么话呢,你们到前面点挖几下试试看,指不定还不如我呢。”

  李俊义坏笑道:“那咱们哥三找个位置画好线比试比试,看看到底谁不行。”

第230章 你爸估计不想跑路

  刘海中吃完饭背着手出来,批评道:“休息好了就赶紧开工。许大茂哪能跟你们两比力气。”

  许大茂还是要点面子的,说道:“二大爷,我怎么就不如他们两了?”

  刘海中懒得搭理,说道:“你行,那你就多挖点土。嘴上说没有用,你还是来点实际的。”

  这句话打脸很是直接了当,许大茂哪能跟车间工人的吴名、李俊义相比,许大茂尴尬得没台阶下。

  也没做多久,就是以前的饭后闲聊一小时的时间,一群人就各回各家了。

  李铭同样是回家梳洗了一下就睡觉。

  昨晚不自量力的秦淮茹已经请假了。在这点上,之前可以放开手脚的娄晓娥就挺有自知之明,早已经服气认命。

  第二天,天蒙蒙亮,院里三位大爷就开始喊人开工。

  四合院的妇女们不用叫都已经开始在做早饭。

  乡下的农忙其实也是如此,都是天蒙蒙亮就去上工,干完一阵农活才吃早饭,很多时候直接在田里吃完饭又接着干活。

  特别是南方地区,早点干活还凉爽一些,中午的太阳很容易让人中暑,必须在家歇着。

  也没什么说的,各个院子都开始行动,李铭这个壮劳力被安排去了后院。

  他跟刘海中、刘光天三人早饭之前就把后院挖完了。

  许大茂提土都来不及,二大妈、马春莲在中间搭把手才算是将将够。

  “我请的大师傅估计等会就到,我跟他们说好了,他们会来动下面的条石方砖。”

  刘海中说道:“这是院里的事情,工钱不能小铭你来出。”

  许大茂明着吹捧了一下说道:“没错。二大爷办事就是公正,这钱不能让小铭一个人出。”

  “工钱倒没什么,主要还是咱们自己干活,泥瓦匠师傅就是指导咱们一下,省得搞错损坏了。”

  “‘这个就叫专业’。小铭上我家吃早饭,边吃边聊。”许大茂邀请道。

  刘海中也邀请道:“还是上我家吃吧。你二大妈特意多蒸了几个馒头,还有小铭你爱吃的酸黄瓜。”

  “二大爷,有酸黄瓜吃,那我就不客气了。大茂哥,谢谢了。我去二大爷家蹭点酸黄瓜吃。”

  李铭早闻到了酸黄瓜的味,他刚还想着是不是去娄晓娥那,让福妈炒一盘辣炒酸黄瓜吃,既然刘海中这有,他就不麻烦了。

  许大茂说道:“那行,我也回去看看饭好了没,这没吃饭就没力气干活。”

  刘海中好意道:“大茂你脸色都有点发白,赶紧回去吃饭吧。”

  许大茂回家吃饭,李铭与刘家父子也回了屋。

  有刘海中在,完全没有刘光天说话的份。

  这边刚吃完早餐。

  城西的大师傅安排了四辆三轮车,把水管、沙子、水泥、红砖等材料拉来了。

  在大师傅指挥下挖洗澡间的排水通道,李铭掘进速度飞快,让大师傅的徒弟们佩服不已。

  没多久,街道办的人也来了,接着治安所也押着人来了。

  内外院大行动,倒座房所在的外院就由街道、治安所支援的人帮忙。

  忙完自家的事情,李铭在前院非常快速的挖土。

  四合院的人热火朝天干活的时候,附近大院的人也时不时溜进来看热闹、闲聊。

  众人对他干活的速度那是交口称赞。

  京城晚报的记者是跟街道办王主任一起来的,看到如此大好青年,晚报记者立刻给他拍了两张劳动的照片。

  阎埠贵很是遗憾,这回记者还是没问两句就跑去问别人了。

  连在中院帮忙提土的棒梗作为小学生的代表,都比阎埠贵多回答了两个问题。

  在四合院里绕了一大圈,晚报记者就跟着王主任去周边的院子采访了。

  要吃午饭的时候,果然如李铭的预料,好几家人都邀请他吃饭,他最后是选在吴名家吃午饭。

  有李铭这个挖土专家的参与,95号院的挖土作业速度远超预期的快。

  午饭后众人还有空闲休息一会。

  下午左家庄的车子来了后,在大师傅的指挥下,从后院开始把下水道打开,清理淤泥。

  清理完淤泥,易中海又指挥众人用水和粗扫帚把下水道给清洗了一下,不知道有多少年历史的砖石下水道依然坚固。

  泥瓦匠动手把砖石盖板还原回去。众人回填泥土,石灰消毒。

  工程完工,一些人闲着在前院看修洗澡间。

  易中海表扬道:“今天能这么快完工,多亏了小铭。”

  董大爷点头称赞道:“有力气有耐力,关键人还勤快肯干。”

  阎埠贵计算道:“后院,前院,中院,小铭一个人估计挖了一半的土方。”

  刘海中也佩服道:“以前大伙总说小铭力气大,总是不够直观。这次算是开了眼,小铭那挖土跟切豆腐一样轻松又快速。”

  正在砌砖的大师傅插话道:“我做泥瓦匠三十年了,没见过比他厉害的人,是个棒小伙。”

  董大爷说道:“别说大师傅您了。我从大清国那时候到现在,也没见过。”

  李铭对这些人的夸奖那是照单全收,这次他确实居功至伟。

  不过他没空跟他们闲扯,等吴名洗澡出来,他把家交给吴名,就溜去找娄晓娥了。

  一群大老爷们没什么好聊的,哪有跟香喷喷的小美女聊天来得赏心悦目。

首节上一节144/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