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香江财阀少主,做刘天仙干爹 第68节

  拼钱拼过不过,拼人也拼不过,那怎么办呢?

  利孝和这时了解详情,才发现自己所轻视的这个小崽子马清阳绝对不是普通人,绝对不是马锦灿其他那几个废物儿子能够相提并论的!

  不过,他们利家可是香江老牌的四大家族之一,在香江根深蒂固,从他的父辈开始贩卖牙片,到他这一辈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他十二岁到英格兰留学,后来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学士及民事法学士学位,一九三二年起当执业大律师。

  除了出任联合汽水厂有限公司及美都有限公司主席之外,还担任了香江英美烟草有限公司、国泰航空公司及上海商业银行的董事一职。

  利孝和狰狞一笑说道:“拼钱拼不过,拼人拼不过,咱们可以找英格兰人帮忙,让英格兰人对付他!”

  这些年,利孝和跟英格兰资本走得非常近,跟港督府那些英格兰鬼子走的也非常近,他完全可以借刀杀人!

  利孝和当时就请了港督府下面那些洋鬼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传媒管理这块的洋鬼子!

  利孝和邵逸扶他们两个人就把马清阳的情况介绍一遍,说马清阳拥有很多钱,但却不被马锦灿所重视,分明就是可以随便吃掉的肥肉。

  他们愿意和这些洋鬼子瓜分马清阳的亚洲电视。

  这场宴会之后,利孝和和邵逸扶他们非常得意。

  他们觉得他们搬动洋鬼子对付马清阳,一定是马到成功!

  第二天那些洋鬼子就能把马清阳的亚洲电视给查封,马清阳嚣张一世,结果所有的投资全都打水漂了。

  结果,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到了第二天,被查封的不是马清阳的亚洲电视,而是还没有来得及移交给马清阳的无线电视台!

  同时还有利家名下的所有产业!

  利孝和跟邵逸扶他们则是被廉政公署拘捕,一方面控告他们贿赂公务员,另外一方面则是利孝和家族有人贩!

  当时利孝和跟邵逸扶他们简直都要疯了。

  他们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居然跟他们预想的完全大相径庭。

  他们赶紧托人询问,最终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马清阳到后台不是马锦灿,而是美利坚中情局以及某个顶级犹太财团!

  ……

  就在昨天晚上,那群跟利孝和邵逸扶一起吃饭想要对付马清阳的洋鬼子,全部被抓了起来,见到了一个他们最经常见到的人,港督!

  他们看到港督身边有个看起来非常英俊的华人男子,正是利孝和邵逸扶想让他们一起帮忙对付的马清阳!

  马清阳居然是港督的座上宾!

  马清阳原来一直有个王牌没有露出来,他刚才就跟港督亮出自己的王牌,他是美利坚中情局最高级别的华人特工,级别等同于副局长。

  而且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顶级犹太财团的驸马爷!

  虽然马清阳这两个牌子就是狐假虎威,美利坚中情局最高级别的华人特工这个是系统给予的奖励,而顶级犹太财团其实就是借助着戴维斯叔叔在高盛集团的背书,给盖尔加朵打造出来的顶级犹太财团人设。

  可能之前盖尔加朵作为顶级犹太财团千金大小姐的身份有虚假的地方,可是当石油危机结束之后,盖尔加朵拿着石油期货赚到的6亿美元(要知道美利坚1979年首富才20亿美元的身价),在美利坚到处收购那些高科技公司,显得财大气粗,身份就确实了,就再也没有任何人怀疑。

  港督虽然地位崇高,但二战结束之后,英格兰就一直唯美利坚马首是瞻,是美利坚的狗腿子。

  美利坚中情局的局长就就能够对香江总督指手画脚,马清阳亮出那张牌,香江总督也要对他客客气气。

  更不要说,犹太财团是美利坚的爷爷,犹太人掌握美利坚的财政命脉,连美利坚人都对犹太人客客气气,就别说他们英格兰人了。

  这位香江总都得罪不起马清阳,也不敢泄露马清阳的身份,就直接把这几个人给抓起来,然后按照马清阳提供的证据,对付利孝和!

  本来利孝和如果不蹦出来,马清阳还没有想到要对他下手。

  毕竟他们家族在香江根深蒂固,势力非常大,是老牌四大家族,马清阳暂时不想跟他们开火。

  没有想到利孝和居然想要借助洋鬼子对付自己,想要借刀杀人,那马清阳也借助洋鬼子对付他,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马清阳也正好顺便得到他们利家在铜锣湾价值千亿的地皮!

  这个未来会价值千亿的地皮。

  现在被一个上市公司说掌握着而那个上市公司就是他们家的。

  港股希慎兴业(00014.HK),从股票编码序号,就可见其公司上市悠久历史,它也是港股市场有名的“收租股”。

求鲜花

  希慎兴业集团投资物业组合包括写字楼、商铺和住宅,若按楼面面积计算,写字楼物业大约占了55%,商铺占30%左右,其余为住宅,且其核心资产主要在铜锣湾一带。

  希慎兴业,有“铜锣湾大地主”之号,其在香江铜锣湾开发约100年历史。

  早于1923年,一代创办人利希慎就以当时天价的价格约385万元向英资怡和洋行,购入位于铜锣湾东角的一大片土地,当时曾轰动一时。

  李孝和的父亲利希慎在这个20世纪初,利用家里攒下的财富,创办了一家公司,又利用自己懂英语的优势跟洋行打交道:“同时拿到了英格兰人给的牌照,大摇大摆做起了牙片生意。

  不到10年,利希慎就成为了香江的牙片大王,积攒了惊人的财富,成为了香江的四大富豪之一。

  不过日内瓦会议之后,香江公开禁售牙片,加上行业内斗,利希慎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

  1928年利希慎在香江被人枪杀,杀手随后逃走,至今这个案子都不知道是谁干的。

.

  利希慎去世之后,留下了香江东角一座偌大的荒山,同时还有15个子女。

  利希慎的儿子利孝和接手了家业,当时父亲买下这些荒山是打算种牙片的,后来计划失败,利孝和就用来开发成一个游乐园,另外还盖了一个舞台。

  这两个项目当时也算是发展不错,为大家带来不错的收入。

  不过真正的大发展还是在50年代之后,当时利孝和把整个利园山给夷平了,然后把获得的泥土用来填海,大大扩大了地皮的面积,然后在整个地皮上规划了众多的道路,一个海滨新区拔地而起。

  这个地方就是后来的铜锣湾。

  挖山填海之后,利孝和就盖了第一个项目利园酒家。

  当时盖楼的时候,利孝和因为资金有限就先盖了六层,不过他预留好了地基,准备以后可以扩建。

  五六十年代,铜锣湾开始初步发展,到了1972年之后,铜锣湾的经济就开始爆发了。

  一方面是香江游客不断增加,各大百货公司纷纷入驻铜锣湾,第二个方面是香江的红隧道通车,出口就在铜锣湾。

  铜锣湾开始从一片荒山发展成为香江的商业中心。

  中环是香江的写字楼中心,而商业的中心就在铜锣湾,而铜锣湾跟中环的距离也是近,这也是一大优势。

  香江是世界的购物天堂,而铜锣湾则是香江的购物天堂。

  铜锣湾到处商场林立,商铺的租金也是全球最高,街边随便一个小店月租就几十万。

  一间小小的门店可能价值就得几千万,甚至是上亿了。

  在这样一个地方,利孝和跟陆雁群夫妻控制了非常多的物业,从铜锣湾的东走到西,希慎广场、利舞台广场、利园一期、二期、三期、五期、六期、礼顿中心、希慎道1号,当然还有整条的希慎道都是利孝和跟陆雁群的资产。

  一般的土著就是有几套房子收租而已,一年了不起就是有几十万的租金收入。

  利孝和家族可不一样,他们在这里拥有9栋高级写字楼、300间商铺、345套公寓,另外还有数个商业中心。

  原本马清阳还没有机会介入,现在利孝和给了他吞并铜锣湾的机会!勺.

第96章 得到利家在铜锣湾的1000亿地皮!

  利孝和本质上没有特别大的罪行,但架不住他们家族其他人犯事。

  但他们家族非常庞大,他的兄弟姐妹很多,他自己的子女也很多,当家族成员多起来,难免有人分到的利润多,有的人分到的利润少。

  分到少的,心有不甘,就效仿他们的父辈铤而走险,做起了违禁品生意。

  以前因为他们家族之前是香江老牌四大家族,在香江人脉很广,所以做起这种生意有恃无恐。

  可是现在他们得罪了拥有犹太财团和美利坚中情局背景的马清阳,算是踢到了铁板,注定要骨折!

  港督一声令下,香江警方马上抓捕了利家相关人员,并且将其他的家族成员带过去调查。

  与此同时,亚洲电视以及马清阳这些日子收购的那些报刊杂志全部开始声讨利家过去贩卖牙片现在卖粉的罪恶行径。

  ……

  利孝和他们是祖孙三代都是做那种丧尽天良的生意。

  他的祖父利良奕在香江做起了男士服装和布料生意,创建百货公司“礼昌隆”,生活不算大富大贵,“七零零”但也是小康之家。

  商人逐利,抛弃道义不过在一念之间,利良奕发现牙片生意投资少、收益高,就顺道做起了牙片贸易。

  利良奕知道倒卖牙片伤天害理,但他经不住诱惑,还是全力投入这一行,不过由于能力有限,牙片生意始终没做大,直到儿子利希慎进入商场,彻底改变了一切。

  利希慎在美利坚期间没读多少书,17岁跟随父亲来港后被送到著名的皇仁书院学习。

  有别于学四书五经的传统私塾,他在皇仁书院学了算术、文法、常识等学科。

  利希慎展现了极高的商业天赋,不仅把牙片生意扩大,还垄断了香江牙片贸易。

  至20世纪20年代,利希慎成为香江最大的毒枭,他像压迫其父亲的美利坚一样,挖取了带血的第一桶金。

  利家的财富因此暴增,利希慎因此被尊为香江利氏家族创始人,他走上了人生巅峰,也面临巨大的人生风险。

  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后,利希慎还开起了船运公司,大肆开展牙片的海上贸易,把牙片生意拓展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

  隐约间利希慎似乎有登上中国最大毒枭宝座的趋势,当时流传着“上海杜月生、香江利希慎”的说法。

  随着财富的积累,利希慎的私生活也十分美满。

  1898年他娶了第一个妻子黄兰芳,由于香江一直施行清朝法律,所以他后续又娶了三个小妾。

  四个老婆前前后后生了7个儿子8个女儿,商业和家庭都幸福,利希慎每天都觉得生活很棒。

  利希慎越开心,别人就越不高兴,牙片荼毒国民、贻害无穷,不管是媒体还是民间贩夫走卒,有良心的人基本都在骂利希慎。

  有的商人宁可赔本也不愿意涉足牙片生意,利希慎却在贩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香江人曾编了四句顺口溜:“利己害人,欺贫重富,神憎鬼厌,街知巷闻!”

  把前三句的第一个字“利欺神”连在一起,在粤语中发音和利希慎几乎一样。

  部分有识之士一直在坚持推动禁牙片,部分地区出现一些禁烟行动。

  即使是港英政府的表现也比利希慎有良心,开始压制牙片贸易,导致牙片价格暴跌。

  面对时局变化,利希慎和自己公司的股东开会商量以后的经营方向,结果爆发了巨大分歧。

  相当部分股东认为,牙片生意太丧尽天良,各地又在打击牙片贸易,还是投资其他生意比较好,既不用担骂名,也能赚很多钱。

  利希慎却不这么认为,牙片贸易利润这么高,干啥能和这个相比?至于被官方打击,则完全不用担心。

  中国时局混乱,缺少强有力的行政能力,所以出现的禁毒活动大部分都失败了。

  很多军阀为了筹集军费,更是公开以官方名义从事牙片贸易,所以利希慎不担心牙片的销售问题。

  港英政府虽然开始限制牙片贸易,但隔壁的奥门依然允许牙片生意。

  奥门地方太小,不能像香江那样从事金融和贸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黄赌毒都是奥门经济的支柱。

  利希慎认为可以转战奥门,牙片的国际运输渠道有保障。

  利希慎说的也有道理,但很多股东不愿意再赚这个昧良心的钱,依然反对。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利希慎却我行我素,不惜和其他股东们打官司,最终他得偿所愿,成为奥门的牙片大王。

  利希慎赚的钱越来越多,开始大规模购置固定资产,1924年他花费385万美元在铜锣湾买下一半的土地。

  利希慎原本打算在铜锣湾开辟一片牙片种植基地,但他打错了如意算盘,港英政府不仅禁止牙片销售,后来又禁止种植罂粟。

  没办法,利希慎只能在铜锣湾搞商业开发,他在香江财富全部转向固定资产投资、实业经营和文娱产业方面。

  利希慎在香江的产业不得不走上洗白转行的道路,但奥门的牙片生意一直很红火。

首节上一节68/1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