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人间清醒许大茂 第7节

易中海的事情还好说,五星公社的行为明显是给轧钢厂台阶下,让轧钢厂自己内部解决。

怎么处置易中海,以何等尺度处罚易中海,许大茂自然是没有发言的权力,但是,毕竟许大茂参与到了其中,还牵扯到五星公社,杨厂长等人象征性地问了问许大茂的意见。

“一切听从领导指示,只要能给五星公社有个交待就行。”许大茂说道。

许大茂的意思很简单,即:我的意见不重要,我的意见你们也不会听,只要给五星公社有个交待就行。

易中海的事情可大可小,往大了说要吃花生米,往小了说,大家哈哈一笑,自罚三杯就完了。

如果杨厂长大权在握,厂里没有第二种声音,易中海的事情只是他杨厂长一句话。

但是,凡是就怕但是。但是,轧钢厂内,杨厂长与李主任针锋相对,且实力大差不差,杨厂长虽然占据大义,更是厂里的一把手,只不过,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

杨厂长在厂里不能彻底压制李主任,后台方面同样如此;杨厂长有后台,李主任也有后台,两人的后台旗鼓相当。

这就造成两人的实力、势力相差无几,勉强可以说平分秋色。

偏偏,易中海是杨厂长的人,这就造成了分歧,严重的分歧。

“易中海破坏工农连盟,罪大恶极,五星公社虽然给我们面子,让我们自行处理,但我们也得给五星公社一个交待,我建议,把易中海一撸到底,在厂里接受改造。”李主任直接开口说道。

李主任一开始口,李主任的人马便纷纷摇旗呐喊,严惩易中海。

“老李啊,这话过了啊,易中海他就是一个工人,他哪有那么大本事做出这样的事来,无非就是话急了点,口不择言,被人抓住了口实,并未犯什么实质性错误,所以,这处罚得酌情考虑。”杨厂长开口道。

杨厂长一开口,底下的人也开始摇旗呐喊,从宽处罚易中海。

李主任也知道仅凭这件事弄掉易中海也不可能,只不过,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任何事情都得谈。

表面上,所有人围绕着易中海吵的很热闹,实则大家心里都有数,就看杨厂长付出什么代价来保住易中海了。

最终,结果出来了。易中海的处罚结果是:

首先,扣罚三个月的工资,这三个工资用来购买粮食,以给五星公社一个交待;

其次,降级一级,由原来的八级工降为七级工;

再次,取消易中海考试考官资格,改由李主任推荐的人上;

最后,取消易中海三年内的一切福利,并且,三年内禁止易中海考核。

杨厂长对易中海的处罚不可谓不重,李主任也表示很满意,虽然李主任仅仅是安插了一名考官,但也代表着李主任的势力开始伸向车间。

杨厂长主抓生产和管理,车间一直是杨厂长的基本盘,这一次,杨厂长的基本盘算是被李主任撕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易中海的事是小事,重头戏是如何处理傻柱。对于如何处理傻柱,杨厂长和李主任同样有分歧。

杨厂长认为,许大茂既然已经回来,让许大茂改口,傻柱的事情便由邢事事件改为民事事件了。

李主任却不这么认为,李主任认为许大茂睚眦必报、行事周密,不可能这么轻易放过傻柱。

果然,接下来的发展验证了李主任的猜测。

“易中海的事情说完了,咱们再说说傻柱的事情,大茂啊,傻柱的事情你看怎么办?”杨厂长说道。

杨厂长并未让轧钢厂的领导们走,为的就是给许大茂施压,一般的工人见到这么多领导,瞪着双眼看着自己,工人再是老大哥,五千年的文化属性和历史传承也会让工人腿软。

“一切听杨厂长的。”许大茂很随意地说道。

“那好,会议结束之后你就去工安那边说明情况,本来就是工人之间的意气之急,还是不麻烦那边了,交由我们轧钢厂保卫科自行处理吧。”杨厂长见许大茂很知趣,很是随意地说道。

只不过,杨厂长高兴的太早了。

“好,那就请杨厂长给那边写封信,说明情况,然后把傻柱弄回保卫科吧。”许大茂不紧不慢地说道。

杨厂长闻言瞬间脸色铁青一片。

杨厂长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拿捏许大茂,没想到许大茂这么狡猾、阴狠,这封信杨厂长怎么可能写?

写了信就是落人口实、授人把柄!就是找死!

杨厂长虽然是厅级干部,那边最多是个科级单位,但杨厂长这是属于跨系统办事,这是大忌!

杨厂长想干什么?管理一个轧钢厂还不够,还想管工安,还不是你辖区的工安?

工安也属于武装力量!

你一个轧钢厂数万人,本身就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再加上隔壁辖区的武装力量,你杨厂长想干什么?

杨厂长真要写了这封信,这封信肯定到不了隔壁辖区的工安那里,而是在第一时间到达李主任的手里,李主任就会拿着这封信去找他的后台靠山,也就是他的老丈人。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杨厂长别说捞傻柱出来,自身都难保。

“散会!”杨厂长脸色铁青地大吼一声,转身就走。

这也体现了杨厂长临场反应能力不足,如果把李主任放在杨厂长的位置上,李主任会有不止不一百种方法,把这件事情糊弄过去,不像杨厂长这么生硬地利用权力强行结束。

“可以啊,大茂,都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这句话还真没错,走,到我办公室聊聊。”李主任当着所有领导的面,来到许大茂面前,一副极其亲热的样子说道。

第13章 论李主任的优点

李主任这是看中了许大茂的能力,认为许大茂是个人才,还是那种根本不会威胁到自己地位和权力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当然得主动拉拢。

许大茂对李主任也并不反感。还是那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都说李主任是反面人物,在许大茂看来,李主任才是正面人物。

首先,李主任拿钱办事,你只要给够他,他就拿你的钱办你的事;

其次,李主任知人善用,只要有才,李主任就能用,而且,李主任能容人,就像傻柱,哪怕傻柱揍了李主任,李主任也依然重用傻柱,就因为傻柱有一手好厨艺,有才;

再次,李主任护犊子,维护自己手下的利益;

最后,李主任表面心狠手辣,其实心底并不狠,后期,李主任上台,在李主任的管理下,轧钢厂别的不说,单说没死一个人,李主任就功劳甚伟。

就算李主任的死对头杨厂长,李主任也仅仅是让杨厂长扫大街去了,在许大茂看来,这哪里是扫大街,这分明是在保护杨厂长。

李主任和杨厂长之争,也算是君子之争了,如果换成其他人,杨厂长第一天扫大街,第二天就会暴毙。

李主任做主期间,虽然轧钢厂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轧钢长却是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与其说李主任祸祸轧钢厂,不如说李主任利用了他的权力和他的后台靠山,保下了轧钢厂的厂子和人。

这也是李主任后期能够急流勇退的原因,如果李主任真的恶事做绝,早就有人收拾李主任了。

现实中,如果碰到李主任这样的领导,你就偷着笑吧,这就相当于祖坟冒青烟了。

至于说李主任跟刘岚有一腿这事,瑕不掩瑜。别说李主任了,就是许大茂都有好几个相好的,更别提李主任了。

李主任诚心邀请,许大茂必须跟着去啊。

来到李主任的办公室后,李主任让秘书倒了两杯茶后,笑着说道:“大茂啊,你这次算是给老杨出了个难题,并把他架在架子上烤啊。”

“李主任,说句实话,我可真没想把杨厂长架在架子上烤,我最初的目的就是试探一下我所在四合院的聋老太太。”

“传言聋老太太救过杨厂长的命,我就想试探一下这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就消耗掉他们之间的人情;如果不是真的,那就更好。”

“当然,我最终的目的就是收拾傻柱,以及傻柱所在的养老天团!”许大茂很坦然地解释道。

在李主任这种老油子面前,玩聊斋纯粹是找死,你根本玩不过他。你能欺骗得了杨厂长,但骗不过李主任。

这跟两人的经历有关。

杨厂长是部队出身,做事风格直来直去,李主任自参加工作就在官场摸爬滚打,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见过?

许大茂自问,自己根本不可能欺骗的了李主任这样的人,所以,许大茂很坦然。

“原来如此。聋老太太确实救过杨厂长的命,如果不是聋老太太,杨厂长就死在四九城了,不过,你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件事。”

“当时的时局中很乱,聋老太太也不是有意去救杨厂长,而是无意间救了杨厂长。如果聋老太太有意心向我们,也不至于现在只是个低保户。”李主任很不在意地说道。

显然,李主任也是知道杨厂长的经历。

许大茂对于李主任知道杨厂长的经历丝毫不以为意,因为,最了解对方的人,往往是对方的敌人。

“不管是有意无意,总归是救命之恩,救命之恩假不了吧。”许大茂说道。

“大茂,你还年轻,你不懂。杨厂长这种人虽然在管理上有这种那种的缺点,但是,部队把他塑造的恩怨分明,眼睛里不揉沙子。”

“有意无意对有些人来说无所谓,但对杨厂长这种人来说那就是泾渭分明。”

“如果聋老太太是有意救他,聋老太太出了事,杨厂长这种人会在不违背原则和纪律的前提下,拼尽性命还这份人情;

“而无意的话,聋老太太出了事,杨厂长如何还这份人情就有待商榷了。”李主任解释道。

许大茂眼睛一亮,经傻柱一事,聋老太太的人情应该消磨的差不多了。

“大茂,说说你们四合院的事情,怎么傻柱出事,易中海会出头,聋老太太也牵扯其中?”李主任问道。

许大茂随即把四合院里的恩怨情仇说了一遍,李主任听的目瞪口呆,看来,四合院的禽兽之事,也刷新了李主任的三观。

“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啊,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居然让人如此匪夷所思,大茂,我也不怕你笑话,我李某人摸爬滚打数十年,什么事没见过,今天,你说的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李主任笑道。

“这可能是风水的问题吧,似乎整个街道,不,整个片区的禽兽都汇集到了四合院。”许大茂说道。

“大茂,注意,有些字不能提。这也就是你我之间拉家常,要是在外面,千万别提过线的话,你也不想受到易中海的待遇吧。”李主任笑道。

许大茂明白,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李主任拉拢人的手段就是强,无形之间,如润物细无声一般,就把人拉到自己战线上了。

“大茂,这易中海是不是脑袋有问题啊,他怎么会这么傻?他没有后代养老,不会去抱养一个吗?不管是逃荒的,还是乡下的,吃不饱饭的人家多的是,随便抱养个回家当亲儿子养不行吗?”李主任不解地问道。

“首先,这得从易中海的性格说起,易中海表面上大方无比,实则抠门至极,干大事而惜身。”

“抱养一个孩子是要花钱的,虽然,以易中海的财力,别说抱养一个了,就是抱养仨,也能养活的起,但他抠门,舍不得花钱。从小到大养一个孩子,哪有现成的省钱。”

“易中海的养老目标先是贾东旭,贾东旭死了之后就是傻柱。”

“傻柱有工作,能挣钱,根本不用易中海花钱养啊,易中海只需要给傻柱灌输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例如尊重老人之类的,就能让傻柱乖乖养老。”

“易中海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疑心太强,他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所以,他会把钱死死地扣在自己手中,不会花自己的钱,只会慷他人之慨。”

“其次,就算易中海真想抱养个孩子,聋老太太也不会同意。”许大茂说道。

“她跟易中海非亲非故,为什么不同意?”李主任问道。

第14章 李主任 有事他真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聋老太太这么做,当然是为了自身利益。”

“现在,是易中海的老婆在照顾聋老太太,易中海如果抱养了孩子,生活重心会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这样一来,就没有人照顾聋老太太,聋老太太岂会同意?”

“一个人干好事不容易,干坏事容易,破坏总比建设容易吧,聋老太太出些阴招还是很简单的。”

“最后,易中海之所以不愿意抱养孩子,是因为易中海掌控欲望极强。在四合院内,任何人都必须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如果有人违背,他就会利用他一大爷的身份,召开全院大会,借众人的力量,欺压他人。”

“为此,他把四合院打造成了一言堂,并且传播他那套似是而非的院之意志。比如说:尊敬老人,只要发生了冲突和矛盾,年龄大的就是对的,年龄小的就是错的;”

“再比如,院里如果出了什么事情,哪怕是杀人了,也不能找工安或者找保卫科,必须得先报告给他们三位大爷,然后再由他们三位大爷拍板决定怎么做?”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许大茂说的口干舌燥,端起茶杯的水一饮而尽。

李主任听的目瞪口呆。

“这……这……这不是搞小山头、一言堂,私设公堂,开历史倒车吗?你们院里就没有人反抗吗?”李主任奇怪地问道。

“有啊。这个时候,傻柱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傻柱号称四合院战神,谁不服,他就打谁,一直把人打服,或者把人打跑。李主任,你查查我们四合院住户的变动记录就能看出来。”

“凡是心存正义、心存理念,不愿与易中海同流合污的的人都搬走了,剩下的,要么是坐地户,比如我这样的,自父母一辈就生活在四合院,不愿意搬走;要么就是被打服的人;剩下的就是懵懂无知的人。”

首节上一节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