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5从截胡开始 第14节

  吴宇辰看到旁边一声不吭的吴建平,脑海中灵光一闪:“妈,你猜的对,我是专门去学做菜了,不过不是为了搞对象。”

  “那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我爸!”

  “爸?”周淑兰不由看向自己丈夫。

  本来正沉默的吴建平也愣了一下,嘴里的菜也停下了咀嚼。

  随后他猛地一口咽下饭菜,睁大眼睛反问道:“为了我?”

  吴宇辰点点头,然后笑着说道:

  “爸,你还记得之前我求你的事不?”

  “求我的事?”吴建平仔细回想。

  “你是说写小说出版的事?”

  吴建平想起来了,一个月前自己儿子是跟自己说过,但他以为儿子在跟他开玩笑。

  “对啊!爸,你看我炒的菜你也吃了,总不能白吃吧?”

  吴建平咂吧了下嘴巴,然后放下筷子,想了想说道:

  “尘尘,不是爸爸不答应你。

  这小说它不是想写就能写,长篇小说太耗费精力了,而且我也没构架故事的这个能力。”

  “爸,你没构架故事的能力,我有啊!

  我给你讲故事,你来写,咱俩合作,到时候起个笔名,就叫‘上阵父子兵’!”

  吴宇辰拍着手说道。

  没错,吴宇辰不是打算自己写,而是想让他父亲吴建平来写。

  别看吴建平以前当兵的,好像是个粗人,但其实他在写作方面挺有天赋,当初退伍转业的时候去出版社也是他自己在几个单位中挑的。

  起码吴宇辰自认文笔方面绝对比不了父亲。他自己文笔最多也就是中等偏上,写个剧本还凑合,但想把小说写得引人入胜,他有自知之明,写不出那种味道。

  这玩意有时候真的就吃天赋,同样的一个故事大纲,交给不同的人来写,有的人写出来生趣盎然,但有的人写出来就是枯燥乏味。

  他父亲吴建平就属于笔杆子硬的,文字写实细腻,刻画人物也入木三分,自带一种朴实而又让人舒服的风格。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他父亲当过兵,上过战场,甚至说手里见过血,而且经历过特殊年代。

  他想让他父亲写的小说,就是目前市场上即将开始火热起来的军事题材和特殊时代的小说,比如《亮剑》、《历史的天空》、《血色浪漫》。

  由他把故事讲出来,让吴建平执笔,根本就不用担心文抄公被质疑的行文风格不统一的问题。

  而吴建平的人生经历,也能让他把这些故事写出来远比吴宇辰动笔有味道。

  相比于自己去做文抄公,费心费力,吴宇辰觉得不如将父亲培养成个知名大作家,更轻松也更有成就感!

  而且只要这事能成,那钱的问题也就能解决了。说实话现在国内拍电影,甚至说拍电视剧,真可能还没写一本大火小说赚钱。

  “你编故事我写?上阵父子兵?”

  吴建平还真被自己儿子这说法给搞愣住了,然后他笑了下:

  “尘尘,不是我打击你,这长篇小说的故事它不是那么好构造的……”

  自己儿子什么水平,吴建平自然清楚,他从小到大写作文从来都没有展现出来过有很强的创作天赋。

  “爸,你可别小瞧我,以前是我没认真过,正好我这有写出来的剧本,你先看看我这故事怎么样,要是你觉得可以,写小说这事咱们就说定了!”

  吴宇辰说完,就要起身去拿剧本。

  不过又一把被周淑兰拽住了:

  “哎哎哎,什么事不能等吃完饭再说?”

  然后周淑兰瞥了眼笑呵呵的丈夫,心里不平衡地对吴宇辰说:

  “你妈我真是白给你做这么多年饭了……”

  “哎我说你,这儿子给我做跟给你做不一样的吗?又少不了你一口,我的醋你都吃!”

  吴建平夹了一筷子菜想要放妻子碗里,周淑兰把碗躲开,撇着嘴道:

  “我自己有手。哼,得了便宜卖乖。”

  吴宇辰见状哪还不知道自家老母亲的心思,赶紧亲自接连几筷子把菜堆到周淑兰的碗里。

  周淑兰脸色这才好转,美滋滋吃了起来。

  吴建平和吴宇辰对视了一眼,女人啊!

  饭后,房间中,吴建平看完《车四十四》剧本后,诧异的目光盯着儿子问道:“这真是你写的?”

  这故事虽然短,但是写的确实好,看完戏剧性、张力、思考性都十足,让人看完就印象深刻。

  “那还有假?我电影都拍出来了,这一段都在忙这事,接下来还得后期制作。

  爸,还行吧?之前说好了的啊!”吴宇辰强调着。

  听吴宇辰这么说,看着手中的剧本,吴建平这才信了他说拍电影的事。

  吴建平看着吴宇辰,自己这儿子也就进了大学才两个月,怎么突然这么有本事了?

  难道大学教书育人的本领真就这么厉害?

  不对啊,自己单位也是年年都进大学生,平平无奇啊!

  吴建平想了下也没想明白,只能归结为儿子以前的天赋可能真没被他们发现。

  随后吴建平摇了摇头:“尘尘,这事我不能帮你。你有这天赋就该自己来写,文笔都是可以慢慢提升的,多练练就出来了。”

  父母为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吴宇辰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有天赋和兴趣就该自己好好开发培养。

  但吴宇辰明白自己压根就不是什么天才,真要去走什么作家路线事倍功半呐。

  “爸,同样是文艺创作,相比成为作家,我的志向是成为导演!

  我想把更多精力都投入到导演学习而不是文笔上。

  但是现在我的灵感又来了,我觉得这故事要是不及时创作出来就太可惜了!

  我想赶紧把它写成一份大纲和细纲,然后您来执笔。

  爸,这事我不是说笑的,我认真的。”

  吴宇辰诚恳地看着自己父亲。

  新人新书求支持,大家多往后翻一页,贡献个追读哇~~

第23章 望父成名

  吴建平看着自己儿子,突然感觉他进大学这两个月变化了很多,不仅长本事了,整个人好像都成熟了很多,以前的那些少年稚气已经完全褪去了。

  也许是感受到了吴宇辰的决心,也许是受到自己儿子变化的影响,吴建平沉默了一会,没再拒绝:

  “你想讲一个什么故事?”

  吴宇辰闻言面色一喜,知道父亲这是答应了:

  “抗战!一个满身草莽气息的军汉成为一代军神的故事!”

  然后,吴宇辰就绘声绘色讲起来《亮剑》的故事。

  吴建平听得聚精会神,不过听着听着,他突然伸手打断吴宇辰:“等等,我怎么越听,你这讲的越像王远山?”

  吴建平本身就是部队上出身,这些元帅将军的故事很多他都耳熟能详。

  “爸,我就知道瞒不过您。

  文学来源于生活,我就是以他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那他后半生的事你也讲?”吴建平问道。

  “不讲,到50年代就打住了。”

  吴建平听完点点头,王远山后来因为感情问题受到了处分,其实放在现在也没啥,就是两口子过不下去了,但是那时候被骂为了别的女人抛妻弃子,结果被要求作检讨处分,这种事还是不讲了。

  不过吴宇辰考虑的原因可和他爸不一样。

  其实前世《亮剑》小说刚问世不算大火,头一年的销量只有十几万册,直到电视剧大获成功后,才开始了销量暴涨。

  吴宇辰自然清楚其中原因,因为前半部是李云龙的成长史,读者看着就很爽,虽然其中有魏和尚和秀芹的悲剧,但都更增加了故事的情节性和精彩程度,让读者情感共鸣更强烈,可以边读边骂小鬼子,骂山匪。

  结果后半部分风格突变,作者都梁开始了玩起了伤痕文学,其中还夹杂了不少他自己的私货,让人读起来就不那么舒服,又压抑又别扭,心中憋的气连发泄都没地方发。

  其实很多热销小说都追求一个爽,就比如金庸古龙的大热武侠小说,本质上用的就是爽文套路。

  而个《亮剑》这种军事小说,大部分读者想要体验的就是战场上的热血与激昂,斗智斗勇,你死在战场都能接受,但是后边作者开始犯文青病,搞得大家一点都不爽,怎么大火?

  但是电视剧的制片人就很聪明,直接选用了《亮剑》前半部分,而且专门找到编剧往里面加了不少剧情和人物,比如骑兵连长孙德胜、喜子这种平凡但又让大家感动的普通战士,都是原著没有的。果不其然,《亮剑》电视剧爆了,而且是大爆特爆!

  所以吴宇辰让他爸写的这版本《亮剑》,和电视剧截取的时间段差不多,也是到50年代就结束了,全程就是李云龙的英雄成长史,后面那些故意制造的文青剧情根本就不会再讲下去。

  如此一来,《亮剑》小说怎么也都会比前世销量好的多!

  而且版权也都能握在吴宇辰手中,等到合适的机会今后可以直接开拍,电视剧和书也可以相互带动促进,正反赚到的都是他吴宇辰。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吴建平如果写出来这本小说,不会碰到出版问题。

  前世作者都梁跟朋友打赌写出了《亮剑》,然后找到一家出版社,人家一听他是下海商人,不是圈内人,马上提出了要交几万块出版费才给他出版,直接把都梁给气跑了。

  而吴建平本身就背靠出版社,压根不会遇到这种出版难的问题,甚至出版社都能看在自己人面子上多给他开几点版税,这种优势不利用就太浪费了!

  吴建平细细思索着,他也品出来了,儿子想要塑造的这个李云龙,完全不同于过往那些红色经典中的“高大全”式英雄人物,草根出身,有点无赖和匪气,但是却也不乏豪气,有勇有谋,能征善战,七情六欲俱全,有血有肉,人物形象极为丰满。

  这倒真让吴建平来了些兴趣,觉得应该尝试一下,毕竟部队中确实不乏这种人物,但以前在文艺作品中却极少去展现。

  吴建平沉吟了一下:

  “这么着,尘尘,你先去把大纲写出来。

  我呢,也去好好收集下相关资料,到时候试着帮你把故事润色出来。”

  吴建平打算好好去找找关于王远山打仗时候的资料,不仅是王远山的,其他打得精彩的仗也能加里面,不过必须要先摸清楚,到时候融合进去也能合情合理。

  “好嘞,爸,这次咱们父子携手,保管出个畅销大作!”吴宇辰笑道。

  “咳咳,这笔名的事,到时候再说吧。”

  吴建平还是不想占儿子这个便宜,故事构思才是根本,他也就是个润笔的,而且这可是他儿子!

  吴宇辰也大概猜出来父亲的想法,但是没再说什么。

  他先和父亲一块把书先写出来,到时候由不得吴建平不上,反正这个望父成名的事,他是做定了!

  第二天周一早上,吴宇辰重回学校,接下来几天都是好好上课,上课或者下课有空的时候,他就开始写《亮剑》的细纲,每天下午有空他就往青年制片厂那跑一趟,瞅瞅冲洗的进度。

  不要看不上冲洗老师傅,人家冲洗过程中的调光是能对你的胶卷成片画面底色效果造成影响的,因此必须要一开始就给人家说明白你想要什么效果。

  吴宇辰觉得今后和这位老师傅可能少不了打交道,因此每天都来顺便和他唠唠嗑,多熟络熟络。

  女生宿舍,银巧巧对蒋琴琴问道:“真不见啊?”

  蒋琴琴绷着俏脸,声音清冷:“不见!”

首节上一节14/2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