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第90节

王梦然点了点头。

说完就往自己家走了回去,将刚刚采摘的蔬菜放在了灶台。

夜晚大嫂周兰与大哥李壮两人一起来送了一些东西给两个舅舅,在那边聊了一会这才来到李书阳这边。

“一千块?”

周兰吃惊的看着李书阳与王梦然道。

“嗯。”

王梦然与李书阳点了点头。

“这也太多了吧。”

周兰心疼得在滴血,这么多年家里才攒了近三千块钱,要是学李书阳她们这样建房就花了一千块周兰还是有些舍不得。

“大嫂人要看长远一些,你们看家如今到处在打听铺面的人吗,那临街的铺面一个月现在最少也是8块,两件门面一个月就是16块钱了。

比你去厂里干临时工划算吧,啥事都不用干,坐着就能领16块呢。”

王梦然解释道。

“老二你看我能不能在你们对面也建一栋像你们这样的门面,一千块投资下去,一个月能收24块也不错,家里大大小小的普通开支都够了。

以后我跟你大嫂挣的钱就能全部攒着了。”

李壮知道李书阳懂的东西多。

一家人能过上如今的日子基本都是李书阳出谋划策,所以李壮无条件相信李书阳。

“宜早不宜迟。”

李书阳笑道。

如今还没有大规模规划,现在建房只要有钱,买点东西去街道办打点一下就行。

以后一旦出台规划想建房基本就难了,像景市这样的重工业城市,一旦开始全面发展,多弄几处房产拆迁以后坐家里啥事不干都吃不完。

还能给子女减轻未来的住房压力。

虽然他们这一代人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可谁会嫌弃钱多。

听见李书阳这样说周兰就算再心疼钱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李书阳每一步策划都是长远的计划。

听李书阳的安排肯定是不会吃亏的。

周兰与李壮往家里走后,一边走还一边盘算收多久的房租能把本钱给收回来。

“这算不算别人出钱给咱们建房?”

李壮想了一会看向周兰问道。

“你这样一说,好像是这个理。”

周兰连忙点头。

第126章 开业

时间就这样平淡的一天天的过着。

两个舅妈也是带着儿媳妇每隔15天就来一次城里,一是为了给自己家男人送粮食酸菜,二是将工钱带回家攒着。

15天就有15块钱家里的媳妇别提心里有多开心了。

将带来新鲜虾子送给王梦然后这才又往十大队赶了回去。

李书阳家的四个小家伙特别喜欢吃河虾,还有农村的八月瓜,鸡肠子这些野果。

只要有空几人就会去弄,弄完了就给这边送来。

几家人相处得十分的融洽。

这段时间正好是香椿发芽,这次过来也给王梦然带了一把,像蒲公英,刺嫩芽,香椿这些东西王梦然都很喜欢。

煎鸡蛋的时候放一点吃起来特别的香。

王梦然将虾子很快就处理好了扔进蒸笼里面蒸了起来,没一会李明月就在李书阳的护送下回到了家。

看见桌上的清蒸虾子顿时笑得眉眼弯弯,熟练的剥着虾子往嘴里塞。

“给你弟弟妹妹留一点行不行,你个兔崽子,有喜欢的东西就知道炫。”

王梦然看着李明月说道。

“他们今天在厂里吃莴笋炒肉,伙食也不差。”

李书阳笑道。

幼儿园里面的伙食比刚才食堂都好,而且收费也不高。

时不时就能吃上一顿肉,要是家长愿意多花几块钱,每天早上还有鸡蛋牛奶喝。

不过李书阳没花那个钱,每天送着去幼儿园就在国营饭店买一杯豆浆给她们。

像李明翰现在不让去学校马上就哭,在学校有人跟他玩,家里只能挨欺负,所以每天起床最早的反而是家里最小的这个小家伙。

回到家只要不愿意吃饭,李书阳只要说一句明天别去上学了,马上就能就把碗里的饭菜全部吃完。

在幼儿园的时候吃饭比她三姐还凶,一个人能吃两个窝头。

李书阳发现这几个兔崽子在家吃啥都挑三拣四,去别人家里哪怕人家吃土豆都能抢得打架。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家里受了多大的委屈,家里不给吃饱饭。

尤其是去他们大伯家吃饭,一群孩子哪怕在吃烧土豆都能抢着吃,仿佛是在吃什么绝世美味一样。

吃过了饭的李明月就把电视机打开不再理会自己老妈的唠叨。

李书阳吃过了饭就往自建房走了过去,自建房如今除了三道木门已经全部完工。

这种木门是一道一道的往上面拼接的,只有两名年纪大一些的两个老者在做着门板,施工队其他人将所有的工具都收走了。

再有五天时间就能开门做生意了,家里如今到处都是王梦然做好的衣服,最少也有近150套了。

看着即将完工的房子李书阳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施工队那边没有吹牛,说好两个月就能完工,这还差十天都基本完工了。

傍晚李书阳下班领着几个小家伙回来的时候其中一间铺面已经装好了木门了。

明天李书阳得请一天的假过来帮王梦然把货架全部弄好了,争取尽早开业。

“当家的你说咱们的衣服卖多少钱一套合适?”

王梦然有些忐忑的看向李书阳问道。

第一次做生意王梦然难免有些心慌,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跟百货大楼一个价,咱们不收布票就行了。”

李书阳吃了一口饭菜会回应道。

“会不会太贵了?”

王梦然还是觉得价钱太高了。

“如果在咱们村里这价格却是太高了,人家都宁愿买布回去自己做。

可这里是景市,买布回去做过衣服的人家不少,都知道手工做的衣服没有机器的针脚密。

把人工算进去这个价格并没有高多少,而且买的衣服比自己做的结实。”

李书阳笑着解释道。

如今这个年代的任何产品质量都是后世比不上的,就好比洗发水,如今的洗发水只要洗一次三天都不会觉得头发油。

而后世的洗发水只能管当天,那些资本研究的是如何让你天天洗头,还有如今的电子产品,质量用个十来年基本不会出什么大毛病,

后世几大千的电子产品最多也就三五年的寿命,还是你买到质量非常好的一种。

像衣服这些消耗品更是以耐穿耐磨为主,不像后世轻轻一点剐蹭基本一件衣服也就报废了。

听见李书阳的分析王梦然顿时又觉得精神焕发,是啊景市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去买成衣,很少有人愿意买布回去自己做。

买布都是走亲戚才会买一点。

不然像那些高消费的布拉吉,的确良寸衫这些东西卖给谁,还有王梦然最喜欢的呢子大衣,一件衣服可是好几十。

“妈给我一毛钱去买冰棍吃。”

李月儿吃完了晚饭看向王梦然伸手道。

“老娘没钱。”

王梦然说着从兜里抓出一把钱数了一张两毛的递给李月儿。

“一人一根糯米冰棍。”

王梦然看着笑嘻嘻往外跑的李月儿喊道。

“知道了。”

李月儿头也没回的朝巷子口跑去。

“你也不管管。”

王梦然看向李书阳道。

“这又跟我有啥关系了?”

李书阳白了一眼王梦然道,吃冰棍这事是王梦然教孩子的,天气一热就会卖冰糕糯米冰棍,还有绿豆冰棍。

李书阳从来就不吃冰的东西,天气十分热的时候厂里会发冰镇过的西瓜,李书阳都是带回来给家里人吃。

“我说的是天天要钱,老娘又不是开银行的,手里没有印钞机。”

王梦然瞪着其他三个准备开口的小不点说道。

几个小不点刚想张嘴就被自己老妈一句话给堵死了,嘴巴一撇顿时一脸不开心的看向自己老爹李书阳。

李书阳摇了摇头继续吃着饭,仿佛没看见几人的目光一样。

清晨李书阳在木材市场买了不少的木材回来,借用在做木工的俩老头用不上的工具就在门面里面忙活了起来。

挂衣服的货架,还有存放衣服的柜子,都在李书阳的敲敲打打中很快成型。

请施工队来建房最大的好处就是电线这些东西不用自己去电力局那边申请,施工队去说一声就能给通上电。

夜晚王梦然就跟着李书阳打扫卫生,打扫完成后把家里的衣服全部搬了过来,为了明天的开业做准备。

第127章 开业2

天刚蒙蒙亮,王梦然与李书阳就来到了自己家店铺。

王梦然做的衣服大部分都是黑色中山装,消费群体瞄向了如今十几岁的青少年。

大人可以几年不给自己买一身衣服,可家里的孩子不行,就算大人穿得差一些也会让其中一个孩子穿得好一些,体面一些,尤其是初高中学生这一类。

在这个时代除了这种中山装比较好看之外,其余的衣服大多数都是一个款式。

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花样。

首节上一节90/1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