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第312节

一连两个儿子,盛明兰彻底坐稳了皇后之位,就连百官都拿不住一点错。

官家本想在宫里为王刚设宴洗尘,但是盛明兰劝住,让他先回家见老婆孩子。

王刚出征前,海朝云有了身孕,后来生了个女儿,他到现在都没见过亲生女儿。

官家赵顼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所以就把王刚放出了宫。

第409章 托孤

王刚从皇宫出来,直接跑回了盛府,然后就看到一大家子人在等他。

盛,林噙霜,盛长柏一家三口,还有盛老太太。

当然还有那个让王刚想念一年的人。

海朝云站在最旁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

王刚慢慢的走向海朝云,看到襁褓里的孩子时,心情反而平复下来。

“官人,对不起,没能给你生个儿子。”海朝云愧疚道。

王刚一把将老婆孩子一起搂入怀中,说道:“该说对不起的人是我,生产时不能在身边陪你。”

这个时代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王刚非常内疚他不能陪在老婆身边。

夫妻二人抱在一起,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受彼此,可中间的孩子却受不了,啼哭起来。

孩子一哭,王刚和海朝云就被迫分开,先把孩子哄好。

“女儿长的真像我。”王刚逗弄着孩子,笑的很开心。

“孩子取名了吗?”王刚问道。

海朝云说道:“爹取了个小名,叫做淑姐儿,说大名等你回来取。”

王刚看向盛,说道:“父亲,是孩子爷爷,孩子大名也由你取吧!”

盛看王刚功成名就,封了国公还能尊重他这个父亲,非常的欣慰。

“孩子大名就叫梓荞如何?盛梓荞。梓者生长旺盛,自强不息,荞者麦也。

我找人算过孩子八字,说她命里缺木,梓荞就是生长旺盛的荞麦。”

王刚看了看女儿,笑道:“小梓荞,你喜欢这个名字吗?”

孩子破涕为笑,乐呵呵的,似乎很喜欢这个名字。

王刚回家后,盛家摆了顿家宴,几乎所有盛家人都到了,除了宫里的皇后盛明兰。

老大盛华兰,老四盛墨兰,老五盛如兰全把丈夫带回了家,想要与王刚搞好关系。

华兰的丈夫是伯爵府次子,现在禁军担了个小官,王刚和禁军统领顾廷烨的关系谁都知道。

墨兰的丈夫梁晗,虽然也是伯爵府嫡子,不过为人好色,没什么真才实学,一直混日子。

反倒是如兰的丈夫文炎敬,出身最差,却是三个女婿中混的最好的人。

文炎敬是两榜进士,虽出生贫困,但是非常有能力,人也刻苦好学,在盛家的帮助下,现为吏部执事,官位虽小,可前途无量。

家宴里,王刚隐隐成为主角,就连盛家家主盛都有点让着儿子。

随着王刚官位和爵位越高,他在盛家的地位再不一样,毅然成为盛家的实际当家人。

家宴之后,官家赵顼赐下的庆国公府也建造完毕,就在顾廷烨宁远侯府旁边。

王刚搬入国公府后,就开始深入浅出,低调行事。

他这个兵部尚书,实际没什么兵权,除了那三万和他出生入死的盛家军,被他编入民团,大宋军队他都调配不了。

至于和西夏的谈判,王刚也就是吉祥物,谈判主官是韩丞相。

这次西夏愿意俯

首称臣,大宋也不客气,直接向夏帝提了条件,年年纳贡,岁岁进献。

以前是大宋付岁币给西夏,现在反过来,西夏每年必须向大宋进贡三十万银子,一万匹优质战马。

那一万匹战马是王刚要求的,官家和韩丞相都同意。

西北的战事虽然结束,可大辽还没解决。

因为燕云十六州在大辽手中,大宋失去最好的养马地,致使骑兵一直劣于大辽。

西夏的凉州战马甲天下,这次要不是遇到飞爆箭,宋夏之战还不知结果如何。

王刚看中凉州战马,就是为了将来对付大辽。

西夏国如今被大宋打怕了,损失二三十万军队,短期内不可能再有作为。

但是大辽这次没有一点损失,虽然最后撤军,但大宋也付出了三十万岁币的代价,这损失自然要从西夏身上讨过来。

两国谈判谈了三个月,在王刚看来,也就是讨价还价而已。

最后西夏每年向大宋进贡二十万两银子,七千匹凉州马。

和谈结束后,王刚就回到兵部继续自己的咸鱼生活,平常除了上朝听政外,他唯一的事就是研发火器。

官家赵顼意识到火器的厉害后,加大了兵部的火器研究经费,全由王刚负责,就是不让他碰兵权。

王刚也乐的清净,从不参与朝廷大事,因为他知道朝廷接下来会有大乱子。

根据历史进程,官家赵顼登位后,有感于大宋土地兼并的严重,就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在变法的过程中,赵顼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但同时也得罪很多守旧派。

最后变法派和守旧派斗的不可开交,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最后败给了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使得变法功败垂成。

守旧派的代表正是那个喜欢砸缸的司马光。

可以说,接下来几年是朝廷最乱的几年,王刚一点掺和的心思都没有。

他倒不是不想变革大宋,而是觉得赵顼在位一天,变法就不太可能成功。

司马光的守旧派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说到底还是赵顼最后摇摆不定的关系。

变法向来伴随着争议,历史上真正能变法成功的国家,无不有一个意志坚定的君王。

商鞅若是碰不到秦孝公也白搭。

可惜宋神宗赵顼远远无法与秦孝公相比。

王刚也提醒了盛家人,让他们不要参与革新派和守旧派的争斗之中,尤其是皇后盛明兰,他大儿子已经被封太子,以后只要求稳就可以。

时间一晃就是十几年,大宋内部因为改革闹的沸沸扬扬,相反的西夏经过十年休养生息,已经回过气来。

英国公早就告老还乡,西北军务赵顼也交给一个信的过的人,叫做焦莽。

这个焦莽没打过几场硬仗,只是混资历升上来的,因为对赵顼忠心耿耿才得到重用。

王刚听说焦莽一到西北

就开始清扫英国公的嫡系,差点搞出大乱子,后来还是赵顼求到英国公,让他出面安抚老手下,才不至于兵变。

英国公的嫡系在西北混不下去,王刚就以兵部尚书的权利,把人调到顾廷烨的禁军之中。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大宋中央禁军越来越能打,反而边军成了花架子。

后果就是十几年后,西夏整兵十万卷土重来,单方面撕毁合约,对大宋宣战。

焦莽人如其名,以为凭借手中飞爆箭,能够轻松解决西夏,获得王刚当年的成就。

可惜西夏研究了大宋十年,早就对火器的缺陷一清二楚,在一个雨夜发动攻击,打的焦莽怀疑人生。

西北战败的消息传到汴京,赵顼当即就吐了一大口血,满朝文武都是大惊。

王刚接到消息,立刻进宫,先与盛明兰碰了个面。

“三哥,官家吐血,太医还在医治。”盛明兰有些慌,说话都抓不住重点。

“别急,太医医术高超,不会有事,你马上以皇后的名义颁发懿旨,先稳住朝局再说。”王刚镇定道。

“我马上去安排,要不要让太子去安抚一下朝臣?”盛明兰问道。

“千万不要。”王刚断然拒绝道:“现在太子什么都不要做,就守在官家病床前,也不要与任何一位朝臣接触。”

盛明兰瞬间就明白王刚的意思。

皇帝病重,太子与大臣接触过多,反而会引起皇帝疑心。

太子这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当个孝子,先把位子坐稳。

毕竟皇帝的儿子不是只有一个,都眼巴巴盯着那张位子,就等着太子出错。

盛明兰当了十几年皇后,对于深宫之事也是门清,立刻按照王刚吩咐,让儿子一直守在赵顼病床前,哪怕装也要装一副担心的样子。

赵顼醒来第一眼看到太子,果然老怀安慰,然后立刻招了王刚和司马光进宫。

王刚见到赵顼时,发现他印堂发黑,脸却异常红润,简直就是回光返照的迹象。

“长枫,你快过来。”赵顼向王刚招了招手,然后牵着太子赵佾的手放到王刚手里。

“太子,朕恐怕撑不起这大宋的江山,以后你要多听舅舅的谏言。”赵顼虚弱的说道。

赵顼这完全就是在托孤。

第410章 雪耻

赵顼找来王刚和司马光确实是想托孤。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这次吐血,太医已经判了死刑,为此赵顼就是再不甘又如何。

皇帝虽称万岁,但自古至今,又有哪个皇帝真能活一万岁的,相反短命皇帝更多一点。

“太子,朕也不想把大宋这烂摊子交给你,可你身为储君,朕的儿子,享受富贵的同时也肩负责任。”

赵顼拉着儿子的手,说道:“朕在位十八年,国家在朕手上非但没有国富民强,反而内忧外困,朕愧对祖宗,太子当以朕为鉴。”

太子赵佾此时有些惶恐,又有些欣喜,更有三分害怕,总之心情很复杂。

赵顼是过来人,也明白儿子此时的心理,转头对司马光说道

“君实,朕封你和长枫为顾命大臣,朕走后,们要好好辅佐太子,若他有什么做错的地方,你们要及时劝谏。”

王刚和司马光立刻跪下谢恩,并且表示一定会辅佐太子。

赵顼一脸复杂的看向王刚,说实在的他并不想让这个三舅哥当顾命大臣,若不是现在朝廷内忧外困,他甚至会在死前弄死王刚,不给儿子留下隐患。

“你们先出去,朕想和长枫单独聊聊。”赵顼将所有人打发出去,然后对王刚说道

“长枫,说实在话,朕有些怕你。”

“臣惶恐。”王刚低头说道。

赵顼摇摇头道:“你太完美了,太有本事,朕担心将来太子压不住你,可是朕又不得不把你留给太子。”

王刚沉着脸,说道:“太子是臣的亲侄子,臣定会好好辅佐,绝不辜负陛下厚恩。”

赵顼再次摇头道:“朕相信你能辅佐好太子,甚至大宋在你手上会更好。

你是一位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的能臣,所以朕才担心你,西汉的王莽,东汉的曹操,又何尝没有能力。”

首节上一节312/6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