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79节

开通了宁国各港口到大唐登州、扬州、广州的货运专线!为中小商人提供有偿运输服务!

这一下子就引爆了大唐各地中小商人的热情,大批人登船前往宁国,采购货物。

几个月时间,已经有不少商人通过货运专线大赚特赚。

后来,那些自己租船和拥有自己商船的大商人发现,好像,使用宁国的货船运输货物,比用自己的船,成本更低,而且运输时间更短。

更可气的是,他还能提前进港装货!

那还犹豫什么!

于是,租船的不再租了,有船的也把船卖了,都开始使用宁国的货运船。

久而久之,宁国货运专线业务有了垄断海路运输的趋势。

运输带来的收益,自然也每天都在暴增。

另外,还有大批没有土地的大唐百姓,也搭船前来宁国,希望能碰碰运气。

失去土地的人,要么去给那些大地主做佃农,要么去做个部曲,甚至自卖为奴。除此以外,很难再生活下去了。

当听到宁国的农场种地的人,发的薪俸比种地还要多时,绝大部分人认为是谣传。但也有少部分人通过商人们反复打听,然后他们就鼓起勇气来到了宁国。

亲眼一看才发现居然是真的!

不仅男人能进农场种地,还能进工厂做工,两三个月的薪俸超过种地一年的收入!

而且女人也同样可以进工厂,每天织织布,做做衣服,薪俸不比男人少!

还不赶紧让家里人也来!

可大唐的制度是不允许百姓随便脱离户籍地的。没个什么正当的理由,本县都不得出,更何况出国呢!

由于李恪一次强制迁走河北道30万户百姓,之前,大唐允许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几个地方的百姓,自由迁徙到宁国的政策,已经作废了。

大唐百姓再想随便拖家带口的前往宁国已经不行了。

不得不通过各种复杂曲折的渠道,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来到宁国。

李恪看到了百姓们有了新的需求,于是,急百姓之所急,就又开辟了新的业务。

帮大唐百姓偷渡!

于是,李恪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大偷渡集团的蛇头!

每一个港口、每一趟从大唐离开的宁国商船上,只要有空隙,都会挤满了偷渡者。

要知道,宁国的商船和货运船,从大唐返回宁国时,一般都是空的,毕竟大唐没什么大宗的货物是宁国所需要的。

宁国拉满货物到大唐,从大唐拉满偷渡客回宁国。

就这样,很快偷渡人口就达到了二十万!

随着李恪的动静越来越大、沿海人口流失越来越多,事情就出现了变故。

这项新业务还没干够两个月,李二就托人捎话来:

你要是再挖老子墙角,我就彻底关闭唐宁贸易!

好吧,没得搞咯!

这样的业务果然见不得阳光。

第110章 疯狂的金德曼

李恪坐镇半岛后,正在与高句丽打的血头血脸的金德曼,就向李恪求援。

到目前为止,宁国已经返还了新罗二十多万俘虏,十万青壮。

而新罗也消耗了二十多万兵力、十万青壮。

这次已经没有俘虏可供返还了,李恪给了她二十万青壮。拿去用!用完了再来!同时给她的还有粮食、武器。

不过,金德曼也没让李恪失望,到现在为止,她已经消耗掉了高句丽十多万久经沙场的兵士。

金德曼就是仗着有李恪无偿支持才肆无忌惮的,才一直疯狂进攻,就是用人头堆也要把高句丽打的节节败退。

经过半年多疯狂的自杀式进攻,金德曼早就收复了所有被高句丽占领的国土。

如今她已经向北打出了四百多里,打进高句丽边境二百多里。

新罗兵现在士气正高,毕竟他们眼前就是高句丽的国都长安。

没错,高句丽给自己的国都起了个名字,也叫长安。

新罗人从来没有把高句丽打的这么惨过。

现在,高句丽正在调集全国所有可以调动的大军,都来拱卫国都。

高建武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骂两个人,一个是金德曼,另一个是李恪。

骂金德曼这个疯女人,死咬着高句丽不放,很明显这是宁国坐山观虎斗的策略。等两头老虎打的力气耗尽,他宁国就上来轻松剥虎皮!

骂李恪这个黄口小儿,卑鄙阴损,表面上跟高句丽友好往来,实际上支持新罗往死里打高句丽。

让新罗和高句丽打的鸡飞狗跳,而宁国自己却在闷头搞发展!

高建武从高句丽商人那里得知,宁国宽阔的大路、桥梁,如今已经修的四通八达。

新的港口建了一座又一座,新的工厂建了一家又一家!

各国的商人挤的打破头了也要到宁国去采购货物。

高建武是真羡慕啊!

可是羡慕又能怎样!

有个疯婆娘已经打到家门口了!

想学宁国搞发展也没那个精力啊。

以往高句丽与新罗大战争,虽然互有胜负,但是往往是胜的多,输的少。

可现在,新罗有的宁国的支持,不用再对百济防范,可以一门心思专打高句丽。

再加上新罗人憋着一口气,于是半年来打的高句丽节节败退。

其实,金德曼怎能不知道,李恪是在故意消耗新罗和高句丽?

可是她毫无办法。

自己的地盘被宁国占领,又打不过宁国,可能打的过高句丽啊。

于是,只能往高句丽打,趁着有宁国的支持,迅速扩大自己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实力。

就算将来再被宁国攻打时,回旋的空间也可以大一些,生存下来的机率也就大一些。

如今,效果良好!金德曼已经攻占了高句丽的一大块海岸平原,这里有大面积的耕地。

新罗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大面积的平原地带。

这可比以前到处是山的半岛南部老家好多了,于是军心大振。将士们准备一举攻下高句丽国都,把高句丽赶到鸭绿水以北。

这才向宁国再次求援,

一次性得到20万青壮后,金德曼攻下高句丽国都的信心大增。

看着眼前比自己的金城更加雄伟的高句丽国都,金德曼有点眼热,她已经开始幻想自己住进这座坚固城池里的情景了。

“金将军,下令攻城吧!”金德曼朝身边四十来岁的男子吩咐道。

这名男子是新罗的一个传奇人物,将军金庾信。历史上他一生辅佐了前后五任新罗国王。

也是那种主张,一边要利用大唐,一边还要从大唐身上撕下一块肉的人。

“臣领旨。”金庾信恭敬道。

随后命令大军开始向高句丽的国都长安城发起总攻。

通过从宁国那里学习,再经过这半年的攻城战的总结,他们已经得出了攻城要不计后果才能成功的“诀窍”。

尤其是如今他们这种,没有了自己的老窝,没有了自己的子民,全靠重新夺地盘的局势。

如今,新罗不用担心后续兵力补充,不用担心粮草补充。

可以完全肆无忌惮的进攻,拿人往上堆!

冲在最前面的,是刚刚从李恪那里要来的二十万青壮。

没看错就是二十万!

二十万人,一眼望不到边,黑压压的朝前涌去,把整座城围的严严实实。

每人携带一包沙土,到达护城河边时,就丢进去,填满了护城河,就堆在城墙前。

如果不小心被城头的守军射死了,把尸体抢回来?

不可能 !

直接就被其他人扔过来的土包掩埋了。

这些青壮当然不愿意上去送死啊!可是不去的话直接就被后面的监军被射杀,上去的话还有机会活下来,那就硬着头皮往前上吧!

其实,将领们更希望他们能被城上的守军射死,这样的话,一个人的尸体比几个人扛过来的土包都更有效。

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往城下涌动,城上的守军直觉的头皮发麻。

同时,他们拼命的往下倾倒滚油、铁蒺藜、石头、大粪以及点燃的木柴等等。

城下的人,不光有搬运土方的,还有抬着攻城器械的,各种梯子、攻城车,也同时往上推。

总起来说,就是各种攻城的手段一起上阵,反正有足够多的人!反正这些人消耗掉之后,还会有补充。

此时这些新罗青壮,在金德曼眼里已经不是她新罗的百姓了。

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宁国的百姓!

虽然他们是新罗人,可他们生活的土地已经属于宁国,他们就是宁国人了,留着他们安稳生活在宁国,对自己没有丝毫益处。

如今把他们要过来,还能帮自己攻城,替自己打下新的地盘,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把他们消耗掉了,对宁国又何尝不是一种损失、一种削弱呢!

消耗掉宁国数十万青壮劳力,那就是减缓宁国的发展,就是在为新罗争取更多的时间!

因此,在金德曼眼里,这些新罗人就是用来垫地攻城的,就是用来搭台阶的。

一方疯狂进攻,一方拼命阻挡。

很快,城下的新罗青壮就有上万人殒命。

而后面的人簇拥着前面的人一直走,想逃都没法逃。

眼看着城下的土越堆越高,已经有人开始试图徒手往城头上爬了。

就在这时,从城西的山谷中冲出一队上万人的骑兵!一路喊杀,冲向城下的青壮以及新罗兵士。

第111章 超大银矿到手

金德曼在后面观阵,眼看就可以爬上城墙了,却出现了这队高句丽的骑兵。

首节上一节79/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