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495节

周东升仔细回忆了一下,印象之中摩拜单车最后的下场,是以被收购的结局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至于作价多少这种细节,周东升自然就记不清了,但是以这个结局作为锚点来判断的话,眼下这一轮融资之中,摩拜单车的估值最起码已经达到了一个次巅峰的高度上。

相较于完成融资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估值无疑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可就不一定有窗口期可以套现离场了。

毕竟追涨杀跌是市场常态,但抄底摸顶却是市场大忌,一旦未来预期都透支的差不多了,无论是市场还是投资者也都会趋向于理性,选择观望居多,不会再盲目进场。

想要再高价寻找下家接盘,无疑难度会提高很多,而相较于二级市场上热衷于抄底摸顶的散户而言,一级市场上的诸多投资者显然要更加稳妥一点。

比起摸顶,他们更愿意杀跌。

因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哪怕未来摩拜单车的估值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但是套现离场的价格,不见得会比现在高,反而有可能被进一步的压价。

所以,趁着还有足够的未来预期作为支撑,在眼下这个阶段选择套现,或许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毕竟摩拜单车还好,再不济最后还有一个被收购的结局兜底,哪怕是被压价是必然的结果,但最起码还有一个“老实人”愿意接盘,能够让诸多股东一同解套。

但是小黄车……要是跑得慢了,说不定就一同埋进去了,上辈子排队退押金,这辈子难不成还要加入讨债行列不成?

想到这里,周东升不由念头通达,刹那天地宽,只要能够及时获利离场,稍微吃点亏怎么了?如果不给别人一点甜头,别人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当这个接盘者呢?

至于这个“甜头”要怎么给……周东升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一个十分肮脏的想法,当这个想法冒出来的时候,周东升都不得不感慨一句。

“果然,玩战术的心都脏!”

随后嘿嘿一笑,计上心头,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有种迫不及待想要将其实现的冲动油然而生。

………

翌日,魔都摩拜科技总部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众股东代表全员到齐,这也是摩拜科技为了下一轮融资而召开的会议。

周东升百无聊赖,索性亲自出席,顺便带了张晓光从旁掠阵,而席间周东升也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老面孔,譬如腾达投资的代表李朝辉。

这位老熟人跟周东升打过的交道不计其数,不光是在数个项目上有了共同利益,就连东升集团这块蛋糕都想要插一手,只不过没有找到下口的合适机会。

而如今眼睁睁看着周东升一飞冲天,错失了这么一支潜力股,这感觉比自己亏了上百亿还要难受。

咳咳,想必李公子看着腾达,大抵也是类似的感受吧(滑稽)。

“周董怎么有空亲自过来参加会议,有您的出席,这会议也算是蓬荜生辉了……”李朝辉善意的调侃道。

周东升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闻言不由心中一动,佯装随意的抛出了一个诱饵,“自打集团成立之后,我这点家底也是有点捉襟见肘,最近资金缺口有点大,这不准备来变卖点家底,李总有兴趣吗?”

这话一出,周东升也没有压低音量的意思,一时间倒是引起了桌上的一众股东注意,可谓是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

“哦?周董要是缺钱发展早说呀,哪还需要变卖家底,我想只要周董愿意开口,大把机构愿意拿钱支持东升集团的发展,包括我们腾达在内。”

李朝辉闻言,精神微微一震,大义凛然的说道。

“这敢情好,不过嘛暂时我还应付的过来,要是有需要一定第一个找李总开口,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周东升打了个哈哈一语带过。

只不过先前透露的套现之意,无疑已经得到了在场一众有心人的注意,而同为摩拜单车的股东,他们无疑都是潜在的下家,也是接手意愿最为强烈的一批人。

毕竟如今共享单车如日中天,看好其未来的大有人在,只不过筹码十分有限,想要加注都没机会,没成想居然有人愿意出手……

而且,周东升获利离场的动机也并不违和,尤其是相较于刚上桌时的200万美刀底注,周东升现在的筹码已经翻了上百倍不止了。

选择获利离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投资的最终目标自然也是为了获利。

而这一番“无心之言”也并没有影响会议的照常召开,坐在主位的胡维维面色如常,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根据对未来市场的预估和下一阶段发展的需求,我们希望以25亿美刀的估值寻求6亿美刀的融资,我们也将付出对应的股权……”

胡维维简明扼要抛出自己的条件,台下一众股东则是老神在在,生意嘛不外乎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这个道理下至商贩的鸡毛蒜皮,上至国家之间的商业往来,基本都是如此,不外乎是充当筹码的东西不同,价格也就不同罢了。

周东升也不急,倘若以这个估值的话,自己手中这10%的筹码,岂不是能够轻松套现2.5亿美刀?再加上前期的收益。

这笔持续时间近一年半载的短线投资,明面上已经为自己创造了将近两百倍的回报,更不用说还有潜在收益没算。

周东升都不由感慨,这卖风口上的猪,是真特么挣钱呀!

第833章 虚空画饼

然而这么一笔投资,对于如今的周东升来说也只是手中众多筹码的其中一枚罢了。

面对能够带来的丰厚回报,周东升早已经是习以为常,毕竟随着时间的积累,如今的周东升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见过世面”。

这几年的经历,早已经在潜移默化之间改变了周东升,同时也成就了周东升,无论是眼界还是底气,都已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而随着胡维维定下了这场会议的基调,开出了自己的价码,剩下的自然是其他股东们一同还价的时候了。

“如今共享单车行业如日中天,整个市场的规模和未来趋势已经趋向于明朗,如今也基本形成了楚汉争霸的局面,前不久听闻小黄车正以30亿美刀的估值寻求新一轮融资……”

“我想,以摩拜单车的体量,胡总开出的这个价码还算是十分公道,我对此没有异议……”

然而还没有等其他股东说话,周东升就漫不经心的提了一嘴,算是为胡维维撑了一下场面,当然也有为自己抬价的意图在里面。

更何况,还有一句话叫“买卖不成仁义在”呢。

胡维维眼含笑意,朝着周东升微微点了点头,其他的显然已经毋需多言。

“既然周董都没有意见,那我们腾达自然是更无意见,并且我们腾达愿意领投这E轮融资。”李朝辉微微一笑,慢条斯理的说道,顺道卖了周东升一个面子。

毕竟相较于已经逐步定型的摩拜单车来说,东升集团无疑还有更高的成长空间,结个善缘说不定以后真有合作的机会。

而共享单车行业,市场规模的成长上限都已经开始逐步显现,除非能够一家独大,不然这个市场前景都已经属于捉襟见肘。

虽然有往海外市场上进一步拓宽受众面的可能,然而随着两大领头羊大张旗鼓的宣布出海战略,至今所取得的效果都十分乏善可陈。

这一步闲棋,显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那种效果,共享单车在海外市场上的潜力,也远远不及国内这般火爆。

毕竟国情差异就摆在那里,想要做到“文化入侵”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因此在出海战略受挫,表现不理想的情况下,主要战场依旧是集中在国内这一亩三分地上,而哪怕坐拥14亿人口的优势,这14亿人也不可能全都是共享单车的受众。

保守估计共享单车能有个一半受众就已经算得上是顶天了,而这一半受众还得经由各家瓜分。

而经由上半场的狂热之后,在上百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开拓之下,整个市场的边界也早已经被摸了个七七八八。

再加上各大投资机构的分析团队稍微一剖析,大众对于共享单车的看法和潜力,自然就有了比较准确的预估和参考。

这无疑也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必经过程,大众观感从新奇再到习以为常,市场从狂热回归到理性……

而对于腾达来说,入局共享单车行业最大的目的,自然是进一步开拓属于腾达的生态,尤其是对于完善移动支付生态来说,共享单车这一时代宠儿无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不光是腾达注意到了,阿里大张旗鼓拿下小黄车,同样也是因为如此,在互联网领域之中,尚且有人能够掣肘这这两架马车。

但是在移动支付领域之中,却已经基本形成了这两家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为此两家自然是锱铢必较,寸步不让。

为此,腾达自然是不惜倾注大量资源,来扶植摩拜单车做大做强,并不需要通过压价等手段来打压,如若摩拜能够在共享单车行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无疑会更加符合腾达的需求,所以财大气粗的腾达,也并不介意多出点钱,再加上行业地位就摆在那里,自然是有这个资格领投的,包括上一轮融资也是如此。

至于稍显稚嫩的东升投资,哪怕靠着率先进场跑马圈地的优势,在日渐庞大的盘口之中,显然也不具备充当领投的体量,更没有这份号召力。

这种东西除了靠时间积累之外别无他法,哪怕是东升投资已经展现出超越时间的发育速度,也不可能一下子赶超这种老牌投资机构的底蕴不是。

而有了腾达代表李朝辉的发话之后,也就基本相当于一槌定音,其余一众股东对此也就没有其他异议,毕竟已经有人打头阵,他们只需要跟在后头吃肉喝汤就是了。

融资意向初步敲定之后,剩下的相关细节自然还要进一步进行商榷才能够定下来,只不过显然并不急于一时。

而一旦完成了这轮6亿美刀融资,摩拜单车的估值无疑也将进一步突破30亿美刀大关。

借此融资的窗口期,周东升想要套现离场的话,自然也有提价的空间,只要有足够的未来预期作为支撑,溢价想必也是十分合理的事情……

想到这里,周东升不由伸了个懒腰,开始图穷匕见,“既然融资的事情已经谈妥,那借此机会刚好我也想说个事儿,关于摩拜这笔投资,我们东升投资从A轮独家,一路跟投到了现在,接下来这E轮我们不准备接着参与下去了……”

“不知道李总,亦或者是在场的各位,对我手中这10%的股份,有没有接手的兴趣?”

李朝辉闻言,脸上略微闪过了一丝诧异,还以为周东升之前所说的只是玩笑话,没想到周东升竟然是来真的?

“哦?难不成周董不看好摩拜的未来,亦或者觉得摩拜走到这里就算是极限了?”李朝辉笑着提出了一个疑问。

眼看融资已经谈成了,没成想周东升半路反水,虽说周东升的份量不及老牌机构底蕴深厚,但架不住其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快到让其他人都难以忽略的地步,尤其在接连如同教科书一般的成功投资堆砌之下,已经足以让周东升达到让人重视的高度,他的意见,自然也会被其他人作为参考。

“当然不是,作为共享经济的排头兵,我个人依旧十分看好共享单车的未来,尤其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市场验证,更是确立了共享单车在未来出行生活之中的刚需位置。”

“随着普罗大众逐渐形成的用户习惯,未来共享单车必然会如同打车软件一般,在出行生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周东升三言两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时至今日这个观点自然是算不上什么超前,反倒是在当下的市场中,是广受认可的主流论调。

要不然也无法支撑起一个将近百亿美刀估值的庞大市场不是?

“既然如此,周董又为何选择出手呢?还是说相比起摩拜单车,周董更看好小黄车的模式?”李朝辉接着问道。

这话一出,倒是让在场的众人都意识到了周东升“双面间谍”的身份,能够同时持有两大行业领头羊的股份,也就独此一家了。

“如果要在两家做出抉择的话,我自然是更加看好摩拜的,只不过我这个人投资有个习惯,就是见好就收,靠着这个习惯,我得以从当年的5178行情到来之前,提前撤离……”

“这个习惯救了我一命,为此我也准备将其贯彻到底,除此之外,还有相较于投资,我未来会更专注于集团自身的发展上来……”

周东升三言两语之间,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不光是摩拜,小黄车我也会一并出手,要是在座的各位有兴趣的话,一齐打包我还能给个优惠价……”

不知道还以为是在菜市场呢,整的跟买卖大白菜一样随意,还玩起了捆绑销售。

然而无论是摩拜还是小黄车,周东升手中的筹码价值都超过了2亿美刀,折合人民币更是超过了10亿,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你还真别说,这两家的股份捆绑到一块儿,还真是颇具诱惑!

这时候,周东升也顺势添油加醋了一把,“,要不是因为收购了街电,共享充电宝的发展同样格外烧钱,我也不会轻易出手,说出来不怕李总笑话……”

“其实我还曾经想过,能不能当一个中间人,撮合两家走上合并的道路,正如当年打车领域之争,最终滴滴和快的两家握手言和完成战略合并,最终成就了一尊出行领域冉冉升起的新生巨头一般……”

“在我看来,如若摩拜和小黄车可以合并到一块儿去,那无疑将复刻这一成功案例,只是我也没有想到,两家成长的速度之快,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事情也超出了我的掌控范围……”

“如今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反正我是没有这个能耐了,但是不代表其他人没有这个能耐,譬如腾达……”

周东升笑眯眯的看向李朝辉,将这事情敞开了说,毕竟滴滴出行这一艘巨轮之上,就有腾达和阿里的身影。

前不久,滴滴出行刚刚完成了一轮55亿美刀的融资,其估值更是超过了500亿美刀,彻底奠定了自己出行领域的巨头地位!

正是有这么一个鲜明例子摆在那里,周东升才特地提及此事,这可不就是“甜头”吗?

毕竟当年滴滴和快的,就如同现在的摩拜和小黄车一般,背后同样都是腾达和阿里作为主导。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竟然能如此相似!

而一旦能够“重蹈覆辙”再次完成合并的话,哪怕共享单车领域不如打车领域,估值也有望突破百亿美刀大关!

与这一份未来预期相比,哪怕周东升按照当下市值溢价出手,也绝对属于“贱卖”!

至于这个“重蹈覆辙”的可能性是多少,那就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至少在周东升的记忆之中,这两家最后之所以没办法走到一块儿去,还是有多重原因的。

甚至都不需要到反垄断出手的地步,两家就不欢而散了,结合未来几年里企图胜天半子的杭城马,兴许人家压根就没有合并这个意思呢?

一旦没有形成共识,想要做成这件事情的阻力可想而知……

不过,要是腾达愿意接手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这个变数,从而让事情出现一丝转机呢?

毕竟这10%的股份说多不多,但是说少也绝对不少,足以在一众股东之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并且还能借此打入对手内部……

至于同业竞争冲突的问题,只有等到能够上市之际,在面临证监会的监管之时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而在没有走到这一步之时,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关键,更别说还有诸多可以绕开监管的手段……

咳咳,要是在自己这个变数的影响之下,最终两家真能够走到一块儿,那……自己也就只能愿赌服输了。

而当周东升把这回事摆在了明面上说时,你还别说这个“甜头”给的可谓是相当有诱惑力,至少真的有人听进去了,并且还心动了。

“既然周董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我得回去请示一下Pony的意见,我想老板对这笔交易一定会感兴趣的……”

李朝辉乐呵呵的说道,虽然他是腾达投资部门的负责人,但是这种规模的交易,他显然是做不了主的,还得是小马哥拍板才行。

首节上一节495/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