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127节

“好茶!”李嘉嘉喝了一口,惊喜的说道。

周东升笑而不语,毕竟这茶叶价值不菲,俗话说贵的东西除了贵这个缺点之外,也就没什么缺点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望着院子里摆放的一些物件,周东升好奇的问道:“这些是什么东西?”

“这个呀,这是我准备的下个视频素材,用古法还原制作文房四宝的过程。”李嘉嘉兴致勃勃的说道。

第241章 你是我的底牌

“古法还原文房四宝?”周东升一听,隐约之中似乎有那么一点印象,似乎是未来【木子柒】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系列作品之一。

并且一度还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周东升也正是从这些致力于“古法”还原传统文化精髓的系列视频之中,认识了【木子柒】。

连周东升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纯路人,都无意之间知晓了【木子柒】,足以见得那个时候【木子柒】的影响力之大,已经到了破圈传播的地步。

文房四宝系列视频之所以能成为【木子柒】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除了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的立意高,影响大之外。

也是因为这是在【木子柒】视频风格趋于成熟之后的产物。

然而眼下不过才15年,李嘉嘉居然就已经有了往还原传统文化精髓这方面创作的想法了么?

也不知道是自己起了一点蝴蝶效应,还是因为这系列视频作品的创作难度极大,需要长时间的尝试和打磨进行积累,最终才能有成熟作品产出。

周东升个人觉得,原因可能是一半一半吧。

“对呀,这是我最近想到的一个视频创作方向,利用古法来还原传统文化之中,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元素,文房四宝便是我想到的第一个方向。”

“就像我们都知道四大发明中有造纸术一样,但是纯手工还原造纸的过程,估计没多少人见识过,用这种内容作为视频素材的话,我觉得挺有意义的。”

说到有关于自己视频创作的话题,李嘉嘉似乎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内心之中仿佛有无数想法呼之欲出,不吐不快。

李嘉嘉手舞足蹈的畅所欲言,在讨论这方面话题上,整个人的精气神确实是焕然一新,看得出她确实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珍惜这些常人弃若敝屣的东西。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热爱的支撑,才让【木子柒】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耀眼的文化符号吧。

周东升一边喝着茶,一边乐得自在的倾听着李嘉嘉各种关于视频制作方面的奇思妙想。

毕竟周东升是“未来人”,见识过不少李嘉嘉成熟时期的视频作品,因此跟李嘉嘉还是有不少共同话题的。

偶尔提出的建议和想法,都颇有一针见血的效果,让李嘉嘉不由眼睛一亮,拍案叫绝。

两人也是越聊越投机,让李嘉嘉油然而生一种相逢恨晚的错觉,原来老板不仅是自己的贵人,还是难得的人生知己呀。

一旁的奶奶笑眯眯的看了一会儿,就缓缓起身,慢悠悠的去午睡了。

“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精髓这个视频方向,在我看来你确实是找对了方向,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之中,信息传播愈发强调短平快,连带着人心也变得更加浮躁。”

“虽然这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但是在这种日渐浮躁的风气之下,你这种沉下心来的视频创作风格,反而尤为珍贵,宛如一股逆潮流的清流。”

“或许比起强调短平快的创作方向,一时半会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流量效果。

但是你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不断的日积月累下,说不定就能起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而有大量作品支撑下产出的流量,也将会是源源不断的。

相比之下,一朝爆红的幸运儿,更多时候只会像是一颗流星一般,在互联网的世界中转瞬即逝。”

“你只管在你认为正确的道路下,以你的节奏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会替你保驾护航,有什么麻烦我都可以帮你解决。”

听完李嘉嘉关于自己视频创作的方向之后,周东升也是从老板的角度上大力肯定了李嘉嘉的创作思路,同时还给她灌了一口新鲜的心灵鸡汤。

只是最后一句话似乎话里有话,李嘉嘉乍一听有些感动,但是回过味来又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

偷偷看了一眼周东升帅气的脸庞,内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愈发浓厚,让李嘉嘉不由自主问出了一个问题。

“老板,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呀,目前为止我的视频创作,似乎都没有产出多大的价值吧。”

毕竟李嘉嘉是经历过生活毒打的,哪怕馅饼真砸到她头上了,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警惕,觉得这会不会是个陷阱?

不过再三接触下来,李嘉嘉也早已经放下了心中的警惕,毕竟自己一穷二白,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一位大老板这么费尽心思来图谋的。

至于图自己的人更是无稽之谈,李嘉嘉可不觉得自己有那个姿色,可以将一位年轻帅气,多财多亿的大老板迷得找不着北。

就周东升这个条件,跟自己这个村姑可谓是天壤之别……

想到这里,李嘉嘉又不免有些沮丧,感觉自己那点小心思确实是有点不切实际。

“因为你是我的底牌呀,你的潜力可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大,要是我以后不小心破产落魄了,说不定还能靠你绝地翻盘呢。”

周东升悠悠然的实话实说,还略带调侃的说了句玩笑话。

当然,【木子柒】是周东升的底牌不假,但是周东升的底牌可不止一张,就凭他现在一手的底牌,想要破产翻车,确实是有点难度。

但是这玩笑话,却是一下子说到了李嘉嘉心里去了,仿佛一下子扫清了内心的惶恐和迷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不说,似乎还很“重要”。

底牌是吗?那我一定会好好努力,成为给老板无限底气的那张底牌!

暗暗在心中确立了这个目标之后,李嘉嘉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动力,将茶杯里的茶一饮而尽之后,果断站起身来。

“老板你继续喝茶,我先去忙视频素材的事情了,还得查不少资料,做好功课呢。”李嘉嘉神采奕奕的说道。

“现在你的视频创作也渐渐上了正轨了,是不是得考虑团队的问题了?最起码有个助理帮忙,摄像方面也可以有人帮忙。”

毕竟周东升也正好准备招点人,启动一念传媒这个空壳公司发挥点作用,如果李嘉嘉需要的话,就是多招两个人的区别罢了。

反正养一个人也是养,养三个也是养,无论前期投资多少,【木子柒】这个项目都是不会亏的就是了。

然而李嘉嘉却是毅然决然的摇了摇头,“不用了老板,我还是习惯自己一个人做事,这样子能比较专心和投入,要是多了其他人我还不自在呢。”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李嘉嘉内心则是觉得,现在的自己,还不配拥有“团队”。

尽管这是老板的一番好意,但正是因为老板太“好”了,所以李嘉嘉才愈发珍惜,不想理所当然的去透支这个好意。

等自己做出足以回报老板知遇之恩的成就来再说吧,对于早已习惯了自力更生的李嘉嘉而言,这就是她真实的想法。

第242章 放长线钓大鱼

对此周东升也充分尊重李嘉嘉自己的想法,毕竟关于【木子柒】有没有团队这个问题,一直也是李嘉嘉身上的争议点之一。

在早期的创作之中,相信条件有限的李嘉嘉肯定都是亲力亲为的进行视频创作,并且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从一个萌新视频创作者,慢慢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创作者,名气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大,所需要操心的琐事也就变得越来越多。

众所周知,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想要继续保持自己最为珍贵的优质创作能力,那自然就需要一个团队为自己分担压力,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所以这个关于团队的争议,在周东升看来完全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罢了,就跟著名的“鸡与蛋”理论是一个道理,鸡蛋好吃就行,干嘛纠结鸡的事情。

而李嘉嘉还不需要团队,周东升自然也不会学什么“霸道总裁”的路子给她强行安排上。

要是操之过急把李嘉嘉的创作“扼杀”在了摇篮里,那周东升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与此同时,李嘉嘉转身投入到创作视频素材的工作之中,周东升也有幸观摩到视频创作的幕后花絮。

一个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作品,往往需要海量的素材堆积,才能够剪出一个完整的作品来。

只见李嘉嘉全神贯注的拍摄,调整机位,再拍摄,不厌其烦的打磨着细节和内容,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让人赏心悦目。

都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句话放在女人身上同样适用。

毕竟能全神贯注投入到一件事情中,保持心无旁骛的状态认真完成,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魅力的事情。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李佳丰,手里还提着钓鱼竿,“老板,要不要去钓鱼?”

周东升眼睛一亮,兴趣大增,钓鱼可是号称中年男人的宿命,对此周东升早已神往已久。

不过上辈子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是苦于经济和精力有限,不敢盲目入坑,生怕抵挡不住诱惑。

但是这辈子可就不同了,现在周东升有大把时间和精力可以慢慢享受生活。

“走!教一教我。”周东升跃跃欲试,两人一拍即合,一起朝着钓鱼的地方而去。

而周东升一走,李嘉嘉也稍微松了一口气,果然被老板盯着做事的感觉,就是让人浑身不得劲,哪怕是老板再好也一样。

随后继续专心致志的拍摄自己的视频素材。

李佳丰带着周东升长途跋涉,来到了一处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的好地方,望着那平静的水面下,谁也不知道下面藏着什么。

钓鱼这项历史悠久的活动,之所以那么令人着迷,或许就因为其宛如抽奖一般的机制令人沉迷吧。

在“奖池”面前,经过漫长的准备工作,等待鱼儿上钩的期待感,再到如愿的心满意足。

漫长的时间成本,就犹如延迟满足一般,让钓鱼的喜悦成倍增长,相比之下抽盲盒和抽奖之类的活动,不过是这个过程压缩,快速贩卖这种刺激,更容易让人上瘾。

这或许就像多巴胺和药物刺激之间的区别吧。

而李佳丰作为一个资深的钓鱼佬,对于拉萌新入坑这件事情也是动力十足,在一旁手把手指点周东升入门。

从杆说到线,再到打窝诱鱼等进阶技巧,对于钓鱼周东升倒也不是一无所知,作为一个资深短视频爱好者,周东升怎么可能没见过邓刚老师的钓鱼视频。

一个专注于盘水库老板的钓鱼佬。

不过看是一回事,真上手实操又是另外一回事,理论猛如虎,实操二百五才是常态。

周东升兴致勃勃的上手开钓,然后……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男人盯着水面发呆出神。

钓鱼嘛,享受的是过程,钓不钓的到鱼重要吗?不重要!

怎么可能是我钓不到鱼呢,肯定是风大/水冷/装备不好的问题啦。

这时,一个突兀的电话铃声响起,打破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沉寂,周东升拿起手机一看,是黄铮打过来的。

周东升接起电话理直气壮的说道:“黄哥,都怪你,你这个电话打过来把我等了一个多小时的鱼给吓跑了,你可得赔我。”

“哈哈哈,你小子这么闲情雅致,都玩起钓鱼来了?还别说,你真有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的气度。”黄铮哈哈大笑,语气挪揄的说道。

光是从那藏不住的笑意,就足以见得黄铮心情有多好了,而所谓稳坐钓鱼台的形容,不外乎就是说周东升对他这笔投资的态度罢了。

“听黄哥这笑的合不拢嘴的语气,肯定是来道喜的,我想想有什么喜事能让你这么开心……难道是准备请我喝喜酒?”周东升反过来调侃了一句。

“要请喜酒的话,也是你小子请我吧,我就是来给你这个投资人道喜的,还有顺带感谢一下你。”黄铮语气格外兴奋的说道。

“哦?难不成是推好货这么快就突破100万日订单了不成?”周东升十分随意的问道。

“恭喜你猜对了!没想到吧,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已经走过了其他电商公司花费一年甚至好几年才能走完的路!”

“这绝对是国内互联网历史上,最快达到百万日活的电商公司了!”

“我有想过能达到第一个100万,但是确实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达到了,说到这里还得着重感谢一下你。”

黄铮格外兴奋的说道,同时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感谢之意。

“要不是有你投资的这一大笔资金保障,这一次突然的爆单爆仓,可能就会导致拼好货的模式直接胎死腹中。”

“毕竟水果是时效性有限的生鲜货物,一旦堆积量过大就会出现大量损耗,等送到客户手中黄花菜都凉了。”

“要是失去了用户信任,再被打上‘拼好货=骗子’的标签,那就想要摘都摘不下来了。”

“这次危机能够化险为夷,你这笔资金太关键了,我们升级了服务器,完善了平台运转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仓储和运输能力,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值得!”

“完成100万日活的速度是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之外的,毕竟我还不确定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做到。”

“但是经此一役,我觉得就算是达到1000万用户,也是在预料之中,毕竟现在我们有这个能力做到。”

黄铮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历经两次电商创业的“失败”之后,总算是老天不负有心人,让他抓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电商模式!

还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信心大增的黄铮无比笃定,这一次他必将成功!

“我相信100万只是开始,接下来黄哥还得多多未雨绸缪才行,尤其是组建平台的事情,光凭你我可支撑不起一个成熟的电商平台。”

“这个你放心好了,我早有准备。”黄铮成竹在胸的说道,寒暄两句后也就挂掉了电话。

这时,周东升视野中的鱼漂缓缓往下沉,一旁的李佳丰精神一震,拍了一下周东升的胳膊。

周东升稳稳的将鱼竿提了起来,感受着鱼竿上不断传来强有力的挣扎力道,不由感慨了一句,“嘿,果然还是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呀。”

第243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首节上一节127/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