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第133节

“好耶!”

“拍照,拍照,我要站前边!”

学员们都是年轻人,都有着新鲜劲,一听要给大家拍合影,刚才还稍作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作一团。

抢位置的,起哄的,这时候全都出来了。

“大家都一起吧,没你们,这个学校也只是个空架子,你们都去搬着凳子坐前排!”

望着眼巴巴看着这边的教练,还有运输安全股的几人,李峰招了招手,让他们也一同过来。

“都笑起来!”

“1~2~3!,卡察!”

时间在此刻定格,一百

多位学员洋溢的笑脸,在相机卡察声中,化为了黑白色的底片。

随着转轴的滚动,历史在这一刻,被记录了下来。

往后每一届平安驾校的新学员,都会主动道驾校展览栏寻找这张合影。

一百多位学员,在未来,奔赴祖国的各个角落,为国家的运输事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切,他们并不知晓。

“你刚才跟她站一起了,还拍照了!”

李峰刚回到休息室,小黄同志不知从哪窜了进来,堵住了门口,撅着嘴巴,向李峰质问道。

“我?和谁?”李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纳闷道。

“就是那个讲话声音,嗲嗲的那个!”

小黄同志握了握小拳头,挥舞了起来,刚才自己可是看的清清楚楚,他还狡辩。

“没有的事儿,她是学员,我是教练,仅此而已!”

李峰摆摆手,把相机中的胶卷拆卸了下来,毫不在意的解释道。

“最好是这样,哼!”

警告完,小黄同志打开门,鬼鬼祟祟的伸着脑袋在走廊左右看了一眼,闪身跑了出去。

第一百九十七章 琵琶行

“小孔,一口吃不成胖子,民众对于当街盗抢事件站在深恶痛绝,三粮店的事件发生不久,先抓住这个热点,今天你加下班,明天的社会版面,头版头条交给你了!”

回到京城晚报社后,孟主编把在车上整理的想法告诉了孔记者,提点了一下。

重心先放在已经发生的事件上,群众关心什么,那就代表他们现在想看到什么,既然如此,紧抓时事,相信对于晚报的销量,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好的,孟主编,那驾校的事儿?”

孔记者看了看自己刚才在车上整理的采访记录,有些犹犹豫豫的问道。

“政策对这块目前不明朗,做宣传也得有政治敏感性。他们可以试试水,但能不能大张旗鼓鼓励,这个得向上级部门探探口风!”

孟主编不愧能在京城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上位成报社二把手,对于轧钢厂创办驾校,如果是免费的情况下。

社会主义么,都是一个大家庭,那报社没有顾忌,但是他们轧钢厂的说法是学费,那其中可能会有些许问题,有待商榷,一步一个脚印,报社名声大噪是一个好事,但是也不能因此引火烧自己身。

“明白,明白,老陈,照片回去加快洗出来,我这边需要配合排版!”

孔记者听懂后,对着身后的摄影师陈师傅交代道。

次日清晨。

远处,不知谁家养的大公鸡,来了声清脆的打鸣声。

“小峰呐,今天倒是挺早呐!”

倒痰盂的三大爷,一早看到了李家老大穿的整整齐齐出门,感觉挺稀罕的,赶忙打起了招呼。

“幼,三大爷,您早,我这醒的比较早,熘达熘达!”

李峰点了点头,咧着嘴巴子,揣着手手,出了往东直门大街上晃晃悠悠走了过去。

身后,三大爷看李峰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眼珠子咕噜咕噜转了转。

这大冬天,这李家老大,不猫被窝里,说出来熘达,只感觉事出反常即是妖,暗道莫不是大清早去哪见小姑娘了。

随手把痰盂扔回家里,三大妈还准备喊三大爷烧水,结果,一回头,人却没了。

东直门东大街的报刊亭早已打开了门,上下合拢的窗户也已经撑了起来,下面半扇窗户上,层层叠叠的压着最新的报纸。

李股长把脖子上的围脖围的更严实了一点,总感觉刚才来的路上,路过的行人都在偷偷瞄着自己,不知道是错觉还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师傅,来份京城晚报!”

口中哈出了一口热气,李峰揣着手,缩着脖子,对着报刊亭里,正在忙活的老师傅喊了一声。

没错,装逼如风常伴吾身的李大官人,忍受不了还得到到厂里看关于自己的新闻,这不是特意起了个大早,就为了赶这第一手新闻,吃自己一个大瓜。

“嘿,小伙子,蛮早,今儿可是来对了,前儿三粮店的事儿知道吧,这京城晚报竟然找到开枪的内位爷咯!”

报刊亭内的大爷,一听李峰要的京城晚报,嘿,这下乐了,赶忙把自己才从送报员那里听到了,给显摆出来了,压根不晓得跟前这位,就是三粮店事件的参与者。

“哦~,是么,那不得好好瞧瞧,那天我可是挤都挤不进去!”

拿过大爷递过来的报纸,李峰跟着他的话,捧了起来,不过暗道,咱俩可是差着辈分,您可别喊我爷。

【鉴于大环境如此,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JHSSD.COM-到

“得嘞,要是不是得看着这破亭子,准儿也一起过去了,你说说年轻人干啥不好,干这下九流,这被人打了靶子,还得拖出来挨批评!”

“一毛!”

“给您儿!”

给完钱,李峰迫不及待的拎住报纸的

一角,这么一抖,折叠的报纸瞬间张开。

“《热情主动,想方设法为顾客谋方便:公安街邮电局营业组受到称赞》”

李峰看着封面的文章,一脸问号,拎起报纸,又在封面下面瞅了瞅。

“《尽可能提供一切物资和技术:阿拉伯国家支持阿尔几利亚》”

“这都嘛玩意儿?”

忍不了,忍不了,这京城晚报不是标题党吧,随后往大拇指吐了口吐沫,才翻到了下一页。

这就对了,在第二页的头版上,李峰终于发现了标着粗黑的标题,加上一张大拇指大小的配图。

“扫平一切反D势力:三粮店粮票门事件!”

边走边看的李大官人,瞅到这个标题,眼见着笑容逐渐从脸上消失,右手微微颤动,不排除阿尔茨海默症提前来了的可能。

“我淦哦,什么叫粮票门,光看标题,还以为UC震惊部写的?我大清早起来我容易么我,让我看答辩么!”

气的直跳脚的李峰,咬了咬牙齿,这标题前世粉色新闻都不屑用,这下连内容都不想看了,蛮横的把报纸一折,用力的卷了卷,往胳肢窝那么一插。

另一边的三大爷,带着个毛线织成的头套,猥猥琐琐像一只大鼹鼠似的,跟着李峰的屁股后头,也来到了东直M大街上的报刊亭。

直到看到李大官人喜笑颜开的拿着份报纸回去,三大爷才闪身出来,也到了刚才的报刊亭。

“这李峰,大清早不会就是来买报纸的吧!”

嘴巴里这么滴咕着,三大爷打量起熟悉的报刊亭。

“幼,老阎吗,今儿这么早!”

报刊亭内的大爷以为又来了新的顾客,正抹了抹手,准备接客,定睛一看,得,翻了个白眼。

“哎呀,老曹,年龄大了,早上睡不着,出来转转,今儿有啥大新闻没!”

说着说着,三大爷自来熟的翻起了窗户报摊上摆放的报纸。

“嘿,还能有啥,京城晚报采访了三粮店挺身而出的那个小伙子,您慢点,刚摆放整齐的!”

报刊亭内的大爷,看着阎埠贵白女票也就算了,嫌前边的新闻不过瘾,还想打开看,赶忙拦住。

“还是老价格!”

抱着紫砂壶,给嘴里喂了一口,大爷也不惯着阎埠贵,直接伸出了左手,一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样子。

“唉,老曹呐,京城晚报咱学校也订的,不行我去学校看看!”

阎埠贵讪讪的笑了笑,看老曹一点也不打算通融通融,只得缩回了手,缩着脖子又回去了,一毛钱,那可是自己两顿饭的钱,哪能这么花出去。

“这李峰,感情这是上报纸了,所以大清早起来跑到这!”

阎老西没沾着便宜,心理失落感非常大,右手手背拍着左手手心,知道李峰出了名,这心刺挠的,跟蚂蚁在爬似的。

另一边,前院李家。

“妈,早饭好了没!”

李峰上了趟厕所回来,把蹂躏的皱皱巴巴的京城晚报给扔床上,没看到自己想看的新闻,这上面驾校的事儿一点都没讲,准备留给老妈打鞋样用了吧。

“你这孩子,起这么早,上个厕所还乱花钱!”

刘茵看儿子回来,拿起抹布拎住锅耳,把热腾腾的早饭端上了桌子,一边抽着儿子,一边给他盛地瓜粥。

“这不是昨天有记者去咱们厂采访我,结果,写的什么乱七八糟,这作者文笔真差!”

喝了一口地瓜粥,甜滋滋的稀粥,都没抚慰好李峰遭受创伤的心灵,气急败坏的指着床上的报纸。

“啥,我儿子上报纸啦!”

刘茵正给自己盛着早饭,听到李峰这么说,那可没那么饿了,眉毛一扬,放下了手中碗和勺子。

到脸盆前洗了洗手,拿毛巾擦了干

净,才小心翼翼的拿起床单上的报纸,看了起来。

“在第二页,最上面!”

虽然嘴巴上嫌弃的不得了,但老妈这么关心,李峰内心还是很诚实的指出报道的具***置。

“红星轧钢厂优秀青年,退役军人李峰……”

识得一些字的刘茵,磕磕绊绊的小声读了出来,碰到不明白的地方,还让儿子给自己解释,看完报道后,眼睛已经乐的眯成了一条缝。

“这么大的事儿,你昨儿咋不跟我说呢!”

重新捋平被败家儿子弄出褶皱的地方,万分小心的折叠好报纸,刘茵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抱怨的说道。

这年头,还真没几台电视机,能上报纸,堪比上电视来的效果还大,自己儿子不光能上报纸,还被一顿勐夸,刘茵怎么能不开心。

“他们昨天走的时候都快下班了,我哪知道他们回去,加班加点的就出了,这不是等着真上报纸,再跟你说么”

毫不在意的李峰,没看到自己想看的新闻,有些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解释道。

屋内的炉子还在烧着,上面重新跺着的水壶“嘶嘶”的冒着热气,桌上虽然只有一碟腌萝卜,但是吃的还是不亦乐乎。

对门的阎老西,实在忍不住,但也不好意思在别人吃饭的时候上门,只得拿起了一个窝头,直奔学校而去。

吃完饭到了轧钢厂,李股长点了卯,老神在在的推着自行车,又往大门外走去。

“李股长,咋刚来就回去呐!”

首节上一节133/2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