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美满生活 第72节

“我们准备些补品你带给他,我们就不去了。你替我们和人家道个歉。”娄晓娥大哥退了一步说。

“大舅哥,你就别为难我了。杨松现在住在前门大街那边。我要是特意的带着礼物去了,人家徒弟怎么看我?我现在都不知道上班后怎么办呢!那天的事可是被我们宣传科里的人都看见了。上班之后还不知道怎么传呢!”许大茂心里也累啊!

第156章 再认干亲

杨松从四合院弄了些蔬菜回来。杨松一直在研究所忙,连假期都没有,这大棚一直由黄母打理着。

“雪茹,徐慧珍,今天就交给你们两位了。我和蔡全无就等着吃了!”杨松拿了点蔬菜过来,剩下的明天还要招待徒弟们呢!

“行了,你和全无带孩子吧。”徐慧珍接过蔬菜说。

“静理,来叫声干爸!干爸这里有糖哦!”杨松抱着儿子边逗弄着干闺女。

“干爸!”徐静理甜甜的叫了一声。

杨松高兴坏了,连忙剥了颗奶糖放进了干闺女的嘴里“真乖!”

“唉,雪茹,杨松。我给了你们一个闺女了,你们怎么也要还一个儿子给我吧!”徐慧珍在厨房里说着。

“怎么?想认我儿子当干儿子?”陈雪茹看着徐慧珍。

“是啊!怎么?你不同意?”徐慧珍放下手里的菜。

“同意!就是不知道杨松同不同意?”陈雪茹看徐慧珍不像是开玩笑的。

“杨松,你倒是说句话啊?你同不同意啊?”徐慧珍冲着客厅方向问。

“同意!一个儿子换俩闺女,这买卖不吃亏!”杨松觉得两家既然都已经结了干亲了,继续结下去也是不错的。

“得!慧珍!你又赔了个闺女!”陈雪茹笑眯眯的说。

“那我也愿意!”徐慧珍高兴的说。其实徐慧珍很想要个儿子,可惜生的还是个闺女。自从得知陈雪茹生了个儿子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打这主意了,只是一直没有好的机会。今天两家聚餐就是徐慧珍有意为之。

蔡全无从里屋拿出一个长命锁递给了杨松“杨松,这是我们俩口子认干儿子的礼物。”

杨松一看好家伙,是金的。“我说你们俩口子这是有预谋的啊!连长命锁都早就备好了!”

“嘿嘿嘿!慧珍早就想认干儿子了。”蔡全无笑了笑。

“慧珍,你这不地道了。你这搞得我措手不及的。得了,既然我给静理是手表,这静平也是手表吧。”陈雪茹从手腕上退下手表递给了徐慧珍。这表是陈雪茹后买的,至于大内那位送的手表,陈雪茹可不敢带,一直珍藏着。

“你看,我这不是多赚一个手表回来?”徐慧珍也不推辞,接过手表反而像陈雪茹炫耀起来。

“德性!”陈雪茹斜了徐慧珍一眼“对了,你们俩口子明天到我那热闹热闹。”

“行!明天咱们两家继续热闹。”

“明天哪里是两家人喔。十家人才是呢。杨松徒弟明天都会来拜年的。”

……

两家人这团圆饭吃的倒也热闹。

陈雪茹家今天可特别的热闹,小孩子的哇哇的哭声,咿咿呀呀的叫声充斥着整个后院。最招人稀罕的是王鹏那对双胞胎儿子,每个人都要逗弄一会,还傻傻的分不清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正在大家说笑的时候,响起了敲门声。李根去开了门“师父师娘,许大茂带人来给你们拜年了!”

杨松一听是许大茂带人来了就知道应该是娄家的人“雪茹啊,这个资本家就交给你来应付了,我回里屋了。”说着就抱着儿子领着徐静理就进了里屋。

其他的徒弟和他们的媳妇都非常奇怪杨松的做法,可是这个场合又不好问。

“雪茹嫂子,新年好。我今天和我大舅哥过来给你们拜年了。”许大茂被娄家父子弄的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过来。

娄老大没看见杨松,心里有点不爽“怎么没看见杨师傅啊?”

陈雪茹不咸不淡的说“出去买菜了。”

这时娄老大才发现人家在择新鲜的蔬菜,这可把他吓着了。什么人家吃的这么好?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了。在那些巨富之家也没有像这一样,有这么多新鲜蔬菜的。

“许大茂,这年也拜过了。我这还要招待徒弟们呢,就不留你们了。”陈雪茹直接撵人了。

“雪茹嫂子,这是我岳父给你们带一些礼物。还请收下。”许大茂非常客气,他已经听到里屋有孩子的吱吱呀呀的叫声,也明白杨松肯定在里屋,只是不愿意搭理自己。.

“礼物什么的就算了吧。咱们俩家也不熟,更何况是你岳父家。再说了我家也不缺这些。”

娄老大心里虽然不爽,可是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随许大茂带着礼物走了。

等人走后杨松才出来,李根忙问“师父,这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就是不想见娄家的人,哦就是许大茂的大舅哥。”

杨松没多说,陈雪茹在那里把事情说了一下。

“这不是明摆着看不起人嘛!”徒弟们纷纷给杨松打抱不平。

“得了吧,看不起我的人多了。他娄家又算老几?”

杨松这话一出,逗得陈雪茹笑了起来“就你怪话多!”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好了!前些天我已经听李根说了,你们这一年工作都很努力,表现都很好。而且呢大多数也晋升了一级,我祝贺你们啊!方玉,郑德。你们俩虽然没能通过考核,可是你们也很努力。听李根说你们明年肯定能考上三级钳工,这也很好嘛!咱们是工人,工人就应该凭技术吃饭!想要人家看得起你就要看技术说话!祝你们新的一年里再进一步,都有一个好的成绩!”

每个人都得到了杨松的表扬,心里也非常开心。特别是方玉和郑德,他俩今年没能考上三级钳工,心里还怕杨松骂他俩呢,没想到杨松倒是一番鼓励。

“其实啊,咱们不搞什么歪的斜的,靠自己这双手踏踏实实的过好日子才是真的。谈不上什么丢脸不丢脸的,咱们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嘛!你们俩个小家伙,好好的跟你们师父学,争取明年也考上个一级工。李根啊,你也要好好的教。”杨松说的就是李根收的徒弟。李根去年可是考上了五级钳工,厂里就安排给他俩个徒弟。

“师父,我会认真教的。”

“是师公!我们肯定认真学的,保证今年考上一级钳工!不给你丢脸!”俩人异口同声。

“别整这些!你们只要好好学就不会给我丢脸的。”杨松也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自己都当师公了。

第157章 数控机床

年也过完了,杨松也开始上学了。

今天在大课上苏联专家讲到了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机床,杨松也萌生了研究制造数控机床的想法。

下午到了研究所,杨松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东方老师,今天苏联专家在课上讲了一下数控机床,你说咱们也研究制造数控机床怎么样?”

“好啊!其实我们也想研究数控机床,可是咱们没人懂这些,既然苏联专家已经开始讲数控机床的知识,那咱们就边学习边研究。”说完东方老师就去找三位工程了。

三位工程师听后也是非常赞同。于是研究所现在的课题就是研究制造数控机床。

苏联专家讲课是不允许记笔记的,每天听完课几人就聚在一起分析研究。东方老师向工业部打了个报告,想要一台控制柜,这样才能彻底的弄清楚数控机床的原理。

工业部部长得知他们要研究数控机床当即拍板让弗拉基米尔从苏联那边弄一台控制柜过来。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和研究,数控机床的理论知识已经被他们慢慢的研究清楚,现在就缺控制柜的研究了。

刚好今天工业部部长来送控制柜来。

“老东方!人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部长大人哎!他们在里面做研究呢。我们可是千盼万盼的终于把控制柜盼来了。他们见了的话肯定高兴坏了。”东方老师连忙让人把控制柜送到车间。

“我进去看看。你们这一打报告,我就叭叭的给你们联系,好不容易才弄来的。”部长也在诉着苦。

“是是是!辛苦部长大人了。”东方老师拍了个马屁。

部长没有打扰他们研究讨论,看了看发现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三位工程师和杨松在屋子里探讨着什么。也就回了东方老师的办公室。

“老东方,你这里发展的不错嘛!对了,杨松现在学习的怎么样?”部长和东方老师闲聊。

“挺好的,杨松的机械天分确实很高。这次数控机床就是杨松提出来的。”东方老师夸奖着杨松。

“嗯,那他什么时候能考上三工程师啊?”部长也是没办法,现在各个厂里都缺自己的工程师。

“这……恐怕要等到毕业前后了。最起码也要再要一年多的时间。”东方老师有点支支吾吾的。

“怎么还要这么长时间?你不是说杨松的机械天分挺高的吗?”部长眉头一皱。

“我的大部长哎!你把工程师当场白菜啦?就这么容易考上?很多人大学毕业了都没能考上工程师,杨松这样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东方老师连忙解释。

“是吗?我说老东方,你别骗我啊!杨松从学徒工到八级钳工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时间!”部长有点不确定。

“我骗你干嘛?真是的!”其实杨松去年放假前就被东方老师和三位工程师考过了,已经可以考上初级工程师了。可是东方老师他们很有默契的没有说,就是想让杨松继续在研究所里待着,最起码要能考上中级工程师才会放杨松走。

没一会儿杨松和三位工程师出来了,他们已经听说控制柜到了,也没去东方老师的办公室,而是去了车间。

“这就是控制柜啊!”杨松发出感叹,现在的控制柜非常大。

有了实物研究的进度就非常快!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咱们国内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了,而且是实现了三轴联动。

杨松心里还是有点不满意。

“老师,这控制柜太大了。咱们能不能用集成电路自己来制造控制柜?还有就是现在我们实现了三轴联动,咱们能不能实现五轴联动?”

杨松这一系列问题抛出众人都开始争吵起来。所有人都同意改造控制柜,可是对于是不是继续研究五轴联动有了分歧。

“你们在吵什么呢?”工业部部长走进了办公室。原来东方老师把数控机床造好的消息汇报给了部长,部长可是知道这数控机床是现在世界上先进的机床了。这才急忙赶来查看的。

“部长,杨松又提出继续研究五轴联动的机床,还有就是把控制柜用集成电路改小一点。”东方老师解释了一下。

“哦?你们能不能改造?有多大的把握?”部长问着。

“用集成电路改造控制柜这不是太难,他们刚才在吵的就是是不是应该继续研究五轴联动的机床。”东方老师详细的说了一下。

“杨松,你来说说你的想法。”部长直接点名。

“部长,各位老师。虽然现咱们造出了数控机床实现了三轴联动,可以加工一些曲面和异形零件了。但是我们种花家肯定是要全面进入工业化的,肯定是要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所以啊有些特殊的零件我们也要能加工,虽然咱们现在受制于材料的制约。但是咱们不可能停止不前,等以后材料上再有进展,咱们再来研究五轴联动就有点迟了。所以咱们现在就要抓紧研究,哪怕只作为技术储备咱们也应该继续研究。”杨松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嗯,杨松最后这话说的没错。咱们就算是技术储备也要继续研究下去!你们也别争了,现在咱们不研究,咱们下一代也要研究,我看啊这事还是咱们自己完成吧!你们继续研究设计五轴联动的机床。”部长直接拍板决定了。

有了决断,研究所里分成了两拨人。东方老师和一位工程师去找电力专家解决控制柜改用集成电路的事。而其他两位工程师和杨松继续研究五轴联动的机床。分工非常明确。

而咱们制造出数控机床的事还是没有瞒住苏联专家,不过继续研究五轴联动的机床这事却被瞒的死死的,竟然直接保密起来了。

数控机床的一切资料全都在工业部备份了,然后交给了东北那边。让军工厂自行制造,等东北那边造好了之后立马就用到了军工上面。特别是海军的建设上面,原先需要八级工几天才能造好的零件,现在一天能造很多。

第158章 工程师

杨松前世是维修过五轴联动的机床的,所以对其的构造还是有些了解的。

有杨松有意无意的引导,五轴联动的机床设计是非常快的。等东方老师那边已经利用集成电路改造好控制柜时,这边的机床设计也已经出来了。

等把各个零件造好后,就开始了安装调试。

这天部长又来了研究所。

“老东方,你们这边研究的怎么样了?”

“部长,他们在车间里安装调试呢!这次应该差不多了。”

“哦?速度挺快的嘛!”

两人聊着就听见车间里传来了欢呼声!

“我们成功啦!我们成功啦!”

首节上一节72/1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