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美满生活 第24节

“松哥,你这话问的。我不是心疼你嘛。你可是为了抓坏人才受的伤,我这不是看看你嘛,表表我的敬佩之情嘛!”

“大茂,我不喜欢这些虚的,你说实话。”

“嘿嘿嘿,我说的都是真话。”

“院里凑份子你不是出了钱吗?怎么今天……”

“那天不算,院里是院里,我自己是我自己。这是两码事。院里各家也就是他家五毛,你家一块的,一共也就是十几块钱的事。这怎么能表示我对你的敬佩之情呢?”

“好了,好了。大茂,你到底有什么事啊?你这样这鸡汤我可不敢吃啊。”

“嘿嘿嘿,松哥,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不是来和你取经的吗。我想知道你这桃花运是怎么来的?”

“滚!”

“别介啊,松哥。”

被许大茂这样一说,杨松也不由得想到了娄晓娥。娄家据杨松了解,解放前是轧钢厂的大股东之一,后来解放后轧钢厂老板跑了,厂长被军队接管。

国家队这些股东做了补偿,其他的股东没有要,无偿的把轧钢厂的股份献给了国家。只有娄家要了。

而起风时娄家受到很大冲击的直接原因是家里藏有大量的金条,那时国家是不允许私人拥有黄金的。说白了其实就是善财难舍,不相信我党罢了。当时国家回收黄金可是有偿的。

“松哥,松哥,松哥!”

杨松被许大茂的呼喊惊醒了过来,没好气的说“什么事?”

“松哥,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没什么,你要是没什么事的话就先回去吧。”

“嘿嘿嘿,松哥,我有事。刚才和你闹着玩的。我听我师傅说今年咱们三个轧钢厂都要扩建,而我很有可能会分到咱们第三轧钢厂。到时候还要松哥多多关照关照。”

说实话杨松对许大茂的感官并不太坏,要是他能改掉好色的毛病,最后也不会落到给傻柱当徒弟的份。要是再改掉得瑟的毛病,他的前途就更不好说了。

“行吧,我知道了。”

“谢谢松哥了,那我先颠了。”

没一会李根就来了。昨天回家他和他父亲说了杨松想让他上夜校的事。李师傅心里高兴,只是李母心里有点不舒服“学徒不教技术,倒让去上夜校。”

“你懂什么?头发长见识短的。人家小杨不也是去读了夜校?人家这是想把咱家孩子往高级技工教,你个败家娘们!”

“妈,我爸说的对。师父和厂长还说过,厂里识字的人不多。也和我说过,高级技工要懂测绘,不识字怎么行?”

“那时,到时候咱家李根成了高级技工,不说多高就算是考上五级钳工,那可就是六十一块七啊。不说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就是李根的亲事也好说不少。”

这样李母才算明白过来。心里也期盼着这样的日子早点到来。

这一眨眼就到了初二,医生给杨松换药检查。确认杨松可以出院了,不过一个礼拜后要来医院复查一下。.

这边杨松和李根收拾着行李,东西不算多。这时蔡全无来了。

“你是杨松吧?”

杨松这也是第一次见,虽然说前世在剧中看过还是要装作第一次见。

“你是?”

“我叫蔡全无,是雪茹老板让我来接你出院回家的。”

有了蔡全无的加入,东西很快就收拾好了。蔡全无拉着杨松和行李,李根推着杨松的自行车。

一路上蔡全无拉的很慢,一是怕颠到杨松,二一个也是好让李根跟上。这让杨松高看他一眼。有想起此人喜爱集邮,还给了徐慧珍的大女儿,让她有资本和范金有父子对抗。

想到这杨松也起了集邮的心思,毕竟这邮票都可以合法的买到,而且起风时还不怕,像什么祖国山河一片红,猴票,现在不知道能不能收到大龙邮票,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第55章 表彰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四合院,蔡全无也帮着拿东西。

刚一进院门,阎阜贵就迎了上来。“小杨,这是出院了?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

“好多了,谢谢阎老师的关心。”

阎阜贵这一嗓子可惊动了全院,很快杨松周边就三三两两的围了很多人。

“小杨回来啦,身体好了吗?”

“是啊是啊,小杨,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

“松哥,新年快乐啊!”

……

杨松一边应付着周围的人,一边往家里走去。路过中院时,发现就傻柱站在门口看热闹,易中海家和贾家都紧闭大门,不过傻柱并没有上前来攀谈。

贾张氏在屋里趴在窗户边上看着杨松如众星捧月一样,心里不断的咒骂“这该死的小畜生,怎么就没让人两枪打死?怎么还在医院里抢救过来?怎么不死了好?死了谁都清净!”

很快杨松就到了家门口,发现院门上贴着用蓝纸写了对联。转头看向了阎阜贵。.

“小杨,你不是没在家吗。我就按老年间的规矩给你写了对联贴上了。”

“谢谢你了,阎老师。”这让杨松心里对四合院有了点温暖。

开门进了小院,大家都知道杨松不喜欢别人进他家,就纷纷离去,杨松在门口送客。

蔡全无帮着把东西送进了屋里,也要走。杨松连忙挽留。

“蔡师傅,你等一下。”

“杨同志,雪茹老板已经给过钱了。”

“哦,我要写封信麻烦你带到绸缎庄,交给裁缝师傅,让他转交陈雪茹。”

杨松进了里屋,很快就写好了信。顺便又找了一封点心连着信一起递给蔡全无。

“蔡师傅,大年下的还要麻烦你,一点小心意请你收下。”

“不用不用,雪茹老板已经给过钱了。”蔡全无双手直摇的拒绝。

“这我知道,这点心是我感谢你的。这才年初二就算是给你拜年了,也算是个喜庆不是?”

蔡全无这才接过点心和信封。“杨同志你放心,我一定把信给你送到。”说完就走了。

李根帮着杨松正在收拾小院,毕竟已经有好几天不住人了,炕已经重新烧上。就听见外面传来了锣鼓之声,非常欢快。

声音越来越大,杨松知道这应该是公安局和街道办过来给自己进行表扬的。杨松和李根出了小院,杨松不想自家的小院因为这事进来许多人。

这锣鼓喧天的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队伍到了四合院门口就停了下来,放起了鞭炮。围观人群早已经知道这是来对杨松进行表扬的,就算原来不知道的也被人告知了。

四合院的人都是与有荣焉,个个都是喜笑颜开。人群慢慢的来到了中院,而杨松也刚好走到中院。

“小杨,我们今天来是给你庆功的。我们上级领导也对你进行了表扬,这是上级领导给你的奖励,奖状一张还有缝纫机票一张。我们公安局也有奖励,十块钱。请你收下。”

杨松接过奖励,边上锣鼓声也响起来了,人群中也响起一阵阵的叫好声。

等人群安静下来孙主任上前说“小杨,你不光是给你们四合院争光了,也给咱们整个街道争光了。我们街道办可没有公安局那么财大气粗的,给你张奖状以资鼓励。还有就是我们街道买了十几斤糖果,给大家分分,沾沾杨松的喜气,也让大家向你学习学习。”

又是一阵叫好声。孙主任让人发糖,只要在场的不分男女老少都有。也不多,一人也就几块。贾张氏带着棒梗也藏在人群中,也跟着要糖,给了少了还不干。街道办的人会惯着她?就给了几块,毕竟人太多了,要雨露均沾嘛。贾张氏自然是不敢和街道办的人顶牛的。

易中海没出来,他媳妇来的,也分了几块糖。傻柱和何雨水都在,傻柱看贾张氏在那边多要糖人家没给,就把自己的那几块糖给了贾张氏。这可把边上的何雨水气的不轻。

过了一会,眼看糖已经分完了孙主任继续说“杨松同志能够不顾自身的安危,与歹徒搏斗。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的,是值得我们鼓励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大家要向杨松同志学习。多的我就不说了。阎阜贵,你组织一下,你们院里要召开全院大会,让大家好好的向杨松学习学习。我们就先走了。”

阎阜贵连忙答应。

老位置老地点老规矩,阎阜贵组织全院大会。毕竟是得了孙主任的命令,易中海没能逃过去,也出来参加全院大会了。院里只有聋老太太没来,大家都不愿计较,毕竟都已经七十的人了。

其实有很多人对易中海今天闭门不出的事很有意见,这可是关系到全院人的面子问题。好在今天没人问起易中海,要是外人问起怎么回答?怎么说都是丢脸的事。

易中海站在人群中浑身不自在,总是觉得有人在看他。觉得众人都在针对他。

阎阜贵先是对杨松一番表扬和肯定,又让大家向杨松学习。大多数都是重复着袁局长和孙主任的话。最后又让杨松发言。

“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感谢院里人凑份子去医院里看我,我也没什么好回报大家的。这样我出五十块钱,回请大家一顿。时间就定在十五元宵节那天。到时候还请大家赏个脸,我们一起聚聚热闹热闹。也算我给大家拜个晚年了。一会三大爷就去我家拿钱。谢谢大家了。”

这下院里人都激动了。五十块钱啊!光买猪肉就可以买六十多斤啊!一顿就造了,那得多大的油水啊!

阎阜贵心里想的更多。“既然杨松想要回请大家,我也不好推辞。到时候咱们就在前院聚聚,也算是沾沾杨松的喜气。”

全院大会结束后阎阜贵就和杨松一起回了后院。杨松从家里拿了五十块钱交给阎阜贵。

“小杨,那天的饭怎么做啊?要不要请个厨子?”

“你看着办吧,找不到厨子就让院里各家的妇女帮忙做也是可以的。”杨松知道这阎阜贵说的厨子指的是傻柱,其实杨松并不反对,这就看傻柱的意思了。

第56章 集体拜师

阎阜贵拿了钱心里也在盘算着,这事可是自己当上三大爷以来的第一次大事,办的好那是长脸,还能在院里树立自己的威信。要是办差了,就不太好说了。还是找个人商量商量吧。

首先易中海被排除在外了,现在就剩下刘海中了。而且刘海中有心和杨松缓解关系,这事对他来说也是好事,他可以借着这事和杨松缓解缓解关系,那么就找刘海中商量吧。不过要吃午饭了,还是等吃过饭再去找他吧。

杨松在做饭,幸好家里还有些咸肉,土豆大白菜什么的。做了咸肉烧土豆,大白菜汤。师徒俩简单的吃了午饭。

家里已经收拾好了,杨松让李根回家。

“李根,你先回家吧。在家玩几天,好好休息几天。初六就要来我这,咱们要开始边识字边教你钳工的基础知识。”

“好的,师傅你这边不需要人照顾?”

“你放心吧,我这身体恢复的很好。给,这是师傅的一点心意。”说着杨松递给了李根一个红包和一封点心。

李根刚要拒绝,杨松又开口了“不要拒绝,现在你是我徒弟。师傅给徒弟压岁钱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点心是带给你家人尝尝的,也算我到你家拜年了。”

李根这下可不好拒绝了,拿着红包和点心回家了。

可是下午李根又来了,还带来了两斤饺子。在李根他们看来过年不吃饺子那还算过年吗?杨松只好收下。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根和杨松在家里学习。这天轧钢厂已经开工上班了。

下午杨松正在教李根钳工的基本知识时,响起了敲门声。

杨松停下讲解,出来开门。好家伙,仓库里的几位师傅领着自家孩子来了,李师傅也在。杨松忙把他们请进屋里。

今天一上班,杨松受伤的消息和李师傅的儿子拜师杨松的事情就传开了。

“老李,你不够意思啊!”

“是啊是啊,怎么还来个捷足先登呢?”

“就是,你把咱们都忘了。”

“各位老哥冤枉我了!我听到小杨受伤的消息就带着我家李根去医院看望了,想着让李根照顾小杨几天。毕竟谁能有自己人照顾的细心?可我也没想到小杨就把李根给收下了。”

“不对啊,老王,你家不是离小杨家不太远吗?”

王师傅脸憋的通红,半天才冒了一句“今年我家到老泰山家过年的。”

“哈哈哈哈!”

其实大家都知道,王师傅每年都是在丈母娘家过年的,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老李,咱们厂招工按现在的进度最早也要到五月份了。你家李根跟着小杨多学了几个月,进了厂再上手就快了,说不定今年考核就能考上要级钳工呢。”

“这倒是实话,不行,咱们不能让老李独占了。今天下班我也要领着自家孩子去找小杨,让他也收下我家孩子。”

首节上一节24/1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