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39节

  宋氏阀主,天刀宋缺,乃是一代武林传说,其盛名丝毫不逊于三大宗师。

  此人天纵奇才,兵武双绝,早年登上阀主之位后,便着手整顿岭南,平定夷乱,联结诸雄。

  后来一代雄主,隋帝杨坚扫荡南方,欲统天下,他亲领一万精兵与之对阵,结果十战十胜,打得杨坚狼狈不堪。

  无奈之下,杨坚只能退出岭南,封其为镇南公,宣调不听。

  此为隋帝一生之憾事。

  这便是宋缺兵法之能,可谓一代博通古今的兵法大家。

  而论武道,他更是奇才,年少成名,威震天下,据说其武功已不下于三大宗师,纵是魔门最负盛名的邪王阴后,八大高手,也不敢轻易招惹于他。

  对此,粉衣女子深有体会,因为她就是魔门中人,为了不触怒这位宋氏阀主,他们多年前就将门中势力撤出了岭南,以避“天刀”锋芒。

  如今,徐州之地,难道又要多出一个这样的棘手人物?

  可徐州不同岭南,岭南乃边陲蛮夷之地,占了也就占了,不影响天下大势,而徐州……乃是中原腹地,关要所在,各方觊觎,势在必得。

  纵是天刀宋缺,也未必占得住。

  此人还能胜过宋缺不成?

  “你说此人只一掌,便重创了宇文化及?”

  “是,当日大庭广众之下,此人一掌如龙而出,宇文化及倾尽全功也抵挡不住,险些被当场轰杀,那人疑似还有几分留手。”

  “……”

  粉衣女子一阵沉默:“如此说来那长生诀已入他手?”

  手下人点了点头:“此人好收天下武学,之前还开口要宇文化及交出冰玄劲功本,长生诀若在那罗刹女身上,如今应该已为他所得。”

  “……”

  女子再度沉默,随即说道:“那罗刹女踪迹何在?”

  “我等一直跟踪,她三人已离开徐州……”

  ……

  另一边,徐州城内,静安寺中。

  清冷的月光之下,僻静的禅房之中,一人看着手中的信件,微微蹙起眉来。

  夜风之中,明月之下,她一袭青衫,飘逸出尘,绝美容颜,似锺天地灵气而生,惊艳不俗,若清水芙蓉,空山灵雨,如梦似幻,不在人间,一双眼眸更是透着智慧禅机,大梵佛理,纵然蹙眉,也感慈悲。

  她看着手中的信件,许久没有言语,似乎有些失神,直至一阵清风吹来,吹乱手中信件,她才如梦初醒,抬眼望向天穹,喃喃自语起来。

  “许仙?”

  “许青阳?”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36章 顿悟

  如此这般,半月之后。

  保安堂内,静室之中。

  许阳盘坐在一张寒意森森的玉床之上,面前摆放着冰玄劲等四本功法秘籍。

  这是宇文化及用来给自己等人赎身的赎金,四部皆可“凝神合道”的顶尖武学。

  虽是顶尖武学,但论精妙程度,依旧不及大周武经,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那凝神合道之法。

  凝神合道,凝神合道,实际共有两步,一为凝神,二为合道。

  所谓凝神,就是凝聚神意,融入武功之中,令其脱胎换骨,出神入化。

  如何凝神?

  根据这四部功法的描述,想要凝聚神魂之力,单靠人体自身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必须借助“道”的力量。

  何为道?

  万物皆为道!

  世间所有,自然万物,天地之间的所有事物,都可以称之为道。

  只要武者凝神于道,专注于道,以身之功法接引道之意境,便可壮大神魂,凝就神意。

  说得有些玄乎了,简单一点,就是观想法!

  观想一件事物,专注一件事物,以此强大自身精神,再将这份精神凝入武功之中,令有形罡气化作凝神罡元,就能踏入凝神之境。

  这就是观想法。

  所以,四境凝神的武者,都会寄情于某物,如剑道,刀道,自然之道,阴阳之道,或者诗情画意,甚至吃喝嫖赌,总之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道”的寄托。

  以冰玄劲为例,想要凝神,便要领悟“玄冰”之道,最直接的修炼方法,就是找一个冰天雪地,观想感受“冰玄”的力量,最终将富含“冰玄意境”的精神融入武功,那这玄冰劲就真正修成了。

  道之意境,关系极大,直接影响凝神的效果与武功的威力。

  还是以冰玄劲为例,因为“冰玄之道”的关系,冰玄劲拥有“冻结”“极寒”等特性,并且能在冰雪环境中,将冰玄之力提升数倍。

  所以,“道”的选择很重要。

  许阳应该选择什么事物作为他的道,去观想,去凝就,去融合?

  刀剑?

  拳脚?

  还是五行四法,太极阴阳?

  许阳一时举棋不定。

  虽然有句话,叫做大道三千,殊途同归,理论上所有道意,都可以达到极境,并无高下之分。

  如名震天下的三大宗师,武尊毕玄凝合的便是炎阳之道,同宇文化及冰玄劲的冰玄之道同属五行四法之道,但双方实力却天差地别。

  而散人宁道奇与奕剑大师傅采林修行的自然之道,虽然属于天地之道,立意深远,但专注于“刀道”的宋缺,也不逊色他们丝毫。

  所以,理论上,道无高低之分,只要你悟性够高,资质够好,那就算你去观想一坨那什么……你也能成就大宗师。

  但理论只是理论,实际还是有高低强弱,或者说适用范围的区别。

  如冰玄劲,这种四法五行之属的道意,适用性就很一般,受环境严重影响,冰天雪地几乎无敌,离开冰雪立时削弱,若到炎炎夏日或者大漠之地,那十分功力只有两分效果。

  反而是刀剑之道适用极强,只要兵器在手,便能发挥,增幅虽然不能与借天地之力的四法五行相比,但胜在稳定,不受外在因素影响。

  至于天地,自然,阴阳,无极等概念性的道之意境,虽然适应性强,威力更是不弱,但对资质与悟性的要求极高,还需要研读道释儒三教典籍,一般武者很难达到。

  所以,许阳该怎么选,或者说选什么最合适。

  看着面前的四部武学,许阳双眉紧皱,沉默不语。

  忽然脑中一点灵光乍现,犹若晴天霹雳,炸开头颅。

  道?

  他的道是什么?

  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许阳抬起双手,怔怔失神,脑中缓缓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能不能观想自己?

  人……是不是天地自然,世间万物的一部分?

  人身奥妙,自我之力,这种东西是不是叫做……武道?

  武道,可以参悟,可以观想,可以寄托精神,强化魂魄吗?

  如果可以,那它的强度,它的效果,它的适用范围……是否最强?

  福至心灵,一瞬顿悟!

  许阳闭上眼眸,放空心灵,脑海意识之间,骤然浮现一副人体结构图。

  图中有无数线条节点,那是功法周天,真气运行的路线与人身穴位,各处关要的所在。

  忽然,光芒亮起,真气运行,整副人体结构图都明亮透彻了起来,正是“武经”运行的表现。

  武经运行,精神蔓延,隐隐触及到了什么。

  “轰!”

  静室之中,无风起浪,许阳身躯缓缓抬升,悬于虚空之中,引动十方气流,形成一个环身气旋。

  凝神合道第一步,乃是观想,观想之后,壮大精神,再以精神接连道之意境,从而吸收天地之力入体,将其凝入武功之中,化罡为元!

  许阳苦修武经十六载,在诸多技能特性辅助之下,功力与精神已近圆满。

  如今一朝顿悟,积累彻底完全,完全可以发起最后的冲锋。

  最后冲锋,便是吸收天地之力,融合神意入体。

  如何吸收?

  神凝道意,身行功法,天人合一,内外共鸣,便可引动天地之力。

  所以,道意是关键,地点也是关键,若修炼冰玄劲,那最好在冰天雪地进行冲关,因为冰天雪地之中,冰玄之力丰富充盈,有助于成功与成功后的效果。

  如今许阳观想自身,以武为道,能否引动天地之力?

  自然是能!

  人也是世间万物之一,如何不能引动天地之力?

  只见许阳盘膝而坐,悬浮虚空,周身气流成旋,不断融入身躯。

  人身也是万物之一,人身之力便是天地之力,所以许阳要吸收的天地之力,就是构成人身的气血力量。

  气者为元!

  血者为精!

  不仅周遭成就气旋,就连胃中储备的食物,此刻都在飞速消化,化作养分,融入身体。

  但这还不够!

  许阳没有动作,只将气流一转,左右架子上摆放的一瓶瓶丹药瞬时炸裂开来,一颗颗名贵草药练成的丹丸受到牵引,落入气旋之中,不需要吞服,直接被抽尽精华,化作飞灰。

  最后,只剩一个由天地灵气,丹药精华凝就的气旋包裹着许阳的身躯,在虚空之中激烈旋转。

  如此这般,不知多久,终于……

  “呼!!!”

  漩涡之中,骤见真空,将所有天地灵气,丹药精华尽数吞吸,现出一具半透明的身躯来,体内经脉线路,穴位节点清晰可见,还有气血运行,犹若列车……

  “呼!!!”

  一阵浩荡劲流派出,紧闭的眼眸睁开,周遭事物,包括身下价值千金的寒玉床,都于瞬间化作尘埃,只剩许阳一人,屹立于虚空之中。

  他站在那里,是那么的醒目,那么的不可忽视,仿佛吸引了世间万物的注意,连日月星辰都要为他聚焦瞩目。

  如果说,将冰玄劲催发至极限的宇文化及给人的感觉,像一块千年玄冰的话,那他站在那里,就像一颗太阳,一方天地,乃至一个世界!

首节上一节39/5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