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49节

  这可是一个令人惊爆眼球的发现,李栋也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这些新增需求是哪儿来的呢?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些什么比较关键的问题?”

第88章 纪弘甚至有些愤怒:这是在曲解我们的

  计划!

  “你觉得自己是忽视了些什么呢?”

  下午五点,会客室里,纪弘、赵东赫、陈继业、李栋四人坐在了一起,纪弘听李栋说起自己的思考也是直接问道,随即他又笑了笑,补充说:

  “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卷耳智能科技的情况你应该也都了解了。技术水平的面试我觉得没有必要,咱们今天就一起随便聊聊,不如就从这个问题说起吧。”

  相比于技术水平高,纪弘更加希望有一个跟自己思想合拍的人,更何况作为开放平台的负责人,他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开放平台存在的最大意义。

  赵东赫刚刚其实也在问这个问题纪弘原谅他了,他本身就是纯粹做技术工作的,缺少一些大局观并无伤大雅。

  而陈继业也是刚刚才跟上节奏,直到纪弘问李栋这个问题,他才彻底明白这其中一整套的逻辑究竟是为了什么。

  而此刻,三个人都笑眯眯的看起了李栋,看得他都快要紧张了这种感觉是好多年都没有过的了,上一次大概还是毕业答辩的时候,那是一群教授,也是像现在这样盯着他。

  但他不知道的是,赵东赫其实不知道答案,死死的盯着是因为纪弘刚刚不告诉他,让他自己思考,这会儿有一个一模一样的问题,他想抄答案来着。

  李栋的脑筋转的飞快,到了他这个年龄,知天命了,而且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明白。

  像他这种阅历的,很多都带资源出去自己创业了有人脉有项目的话,投资人肯定不难找,但作为他来讲,他还是更喜欢闲得适怡的生活。

  所以从千寻离开,他去了比特,但比特的压力还是有点儿大的,观察了许久,他觉得卷耳比较合适这里虽然叫卷耳,但是真的不算卷,甚至加班都很少。

  那这实际就是自己的面试了那就一定与自己的工作内容有关,开放平台的话

  李栋瞬间想明白了一切,内心也是惊呼:卷耳智能科技真的是在下一盘大旗之前自己的思考那完全是狭隘了!

  “纪弘问这个问题,是在告诉我,在这里做开放平台跟岩浆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平台有固定的服务对象。”

  李栋先说结论,然后准备阐述自己的推理:“从耳语系统发布……”

  纪弘点了点头,李栋看他想说什么,自己就停下目视着,一副倾听的样子看这状态,就知道他确实倾向卷耳智能科技这边的工作了对于他来说,察言观色的能力早已练到极致,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会去用的。

  纪弘也很直接:“欢迎李总加入卷耳智能科技,如果你意向要来的话。而且,我们很急,既然你明白我的目的,这一点应该很清楚。”

  “嗯,我那边的工作有三个副总在,所有的东西他们都清楚,交接一周就能搞定。”

  李栋决定联系卷耳智能科技的时候,内心其实就已经做出了决定,看纪弘这麻利的样子,他也没必要做作。

  跟着什么样的领导就要变成什么样子已经是本能了,而且他本人本身就是这种果断和直接的性格,正好合拍反倒是做回了自己。

  “那就好,待遇问题回头陈继业和人力总监会和你对接,有什么需求也可以直接提。”

  很多原则性问题陈继业早先就和李栋沟通过,既然来了,那就说明他是认可的,纪弘也不用担心他提什么原则之外的。

  “好!”李栋也确实没想到,所谓的见面聊聊就问了一个问题,而且还没等自己回答完就定下来了。

  仿佛这压根不是一个总经理的跳槽,而是一个朋友推荐他儿子进公司实习,见了面随便问了句就安排了一样简单。

  其实这就是合拍,思路对了,技术方面根本不需要问什么,说句不好听的,技术的话,就赵东赫的水平都拿的下来不就是根据AI能力做出接口API对外开开放吗,他早就干这个,主要问题还真就是思路问题。

  李栋离开了,会客室剩下他们仨人。

  “老赵,你看明白了没?”

  纪弘开口道:“人家一个外人,一开口切中要害,这就是一个人大局观的体现。所以其他的问题不需要再问,千寻的首席架构师,T11级别的技术专家,技术根本没有必要考核。

  “现在在岩浆引擎统领大局,工作内容也看的见,所以,他就非常合适。”

  “你还摇头呢,好意思是吧?”纪弘无语了,不过他也知道,赵东赫确实不是一个完整团队Leader的料,做个纯技术的经理也就是极限了。

  “那我们从头捋一遍吧,陈总也记一下,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纪弘先是问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启动软件生态的建设啊?”

  说着,还看向赵东赫。

  “因为用户需求。”这一点赵东赫还是清楚的:“用户有强烈的使用耳语原生软件的意愿,而且非常迫切。”

  “为什么呢?”纪弘接着说道:“用户为什么非要使用耳语原生软件?或者,你换一个问题想想:

  “Adobe和AutoDesk第一个响应我们的软件生态建设,我为什么叮嘱你们不要回应?只是因为他们是阿美瑞肯的公司吗?

  “用户是有迫切需求使用耳语系统的软件,但是用户的这个迫切需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你来告诉我赵东赫,你搞清楚了没?再给那笑,信不信给你一脚给你踢到西南地里去!”

  说着说着,纪弘方言都蹦出来了,犹如当年。

  赵东赫也是讪讪的一笑,他知道自己的弱点有的时候就是大局观有点儿不太够,还是那句话,他比较擅长按计划工作,按需求实施,很少考虑为什么这类问题:“我明白了!”

  陈继业一直微笑不语,内心却是十分羡慕赵东赫,纪总对他的照顾和栽培简直就是不遗余力的。

  “行了,现在都明白了,那就继续。”

  纪弘接着说道:“用户有迫切需求使用我们的耳语软件,这与生态本身无关,他们是想使用更智能、操作更方便、与系统本身体验一致的无缝衔接智能化体验。

  “AutoDesk和Adobe号称一个月上线耳语版软件,有【灵犀】这款超级工具在,确实能做到,而且毫不费力就能做到。

  “但是,意义呢?做它图啥?Windows的软件用的好好的,也不侵权,使用也不受影响,用【灵犀】再一模一样复刻一个,有任何意义吗?

  “我觉得Adobe和AutoDesk看似回应非常积极,但实际这样的决策真的是愚蠢无比,根本就没有搞清楚我们想做什么!”

  纪弘甚至有些愤怒:“这是在曲解我们的计划!”

  而赵东赫总觉得纪弘的“愚蠢”二字是在说他,因为把“灵犀”放出去的时候,他也是这么想的有这款工具在,所有的软件不出一个月都能复刻过来,生态不是简简单单就完成了?毫无难度!

  但此刻想想,这种想法确实真的挺“愚蠢”的,复刻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过来,对用户来说甚至什么都没有改变,确实没有任何的意义。

  很多用户不惜多买一份授权,也要支持耳语系统生态的建设,他们要的肯定也不是复刻要的是如同耳语系统一般无与伦比的智能体验。

  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竟然都没有转过弯儿来我跟纪弘的差距真的就这么大?

  赵东赫内心一边雷击着自己,一边还瞅了瞅对面的空座位,那是李栋刚刚坐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外人,凭借那么一点儿信息,是怎么能把纪弘的想法了解的这么透彻的?这就是大局观吗?

  事实上别说赵东赫了,其实就连陈继业此时也有点儿悻悻他最初其实也没想到来着,只是反应比赵东赫快了那么一丢丢纪弘问李栋问题的时候,他才突然恍然大悟明白过来的。

  “所以,李总过来,核心的任务是什么已经很明显了。”纪弘说道:

  “智能化的模块我们都有,全都是现成的,操作系统里用了。现在的问题是,首批开放哪些API,商业形态上又怎么去运营?

  “这首先要看要看我们的软件生态合作伙伴的需求,也要看用户反馈的效果,这一点赵东赫配合程总先做调研。

  “对外开放平台的框架其实已经有了,只不过目前只提供对内服务,设计组优化丰富一下UI界面,程序这边做更细致的权限控制和新增对外的令牌服务,这项工作就完成了。

  “这是研发四部的事情,他们一直在做对内的工作,这项工作虽然是对外,但是与对内服务大多雷同,也交给他们负责,老赵下去安排一下。”

  组织架构调整之后,赵东赫是研发二部的经理,负责平行世界引擎研发和外包工作收尾。

  但很多情况下,他也负责向其他几个研发部传达纪弘的一些指示只是传达工作安排,不参与具体的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职位也有点儿像是纪弘技术方面的助理。

  “好的!”赵东赫记下这个安排,相关工作在组织架构调整前本就是他在负责,对此可以说是相当熟悉。

第89章 我们接下来就有大动作,你们等着看就

  知道了!

  李栋,带着疑惑而来,但仅仅半个小时的谈话,走的时候,带着的却是莫大的震撼了。

  再次刷起微博和朋友圈,看到那些招聘信息,他的心里已经完全换了一种想法原本还觉得这是顺应大势的腾飞之举,但此刻他只觉得这是短视!

  来的时候还在思索,这些岗位究竟是怎么来的,而此刻,他已经完全看不上这些星星点点了!

  卷耳智能科技的生态计划他完全看明白了,要把所有的软件智慧化,这个计划的工作量和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想想都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而他自己,到卷耳智能科技要负责的工作,就是为这些软件开发商或者个人开发者提供一个AI能力服务公众平台。

  “之前还在担心岗位会不会丢的问题,杞人忧天是不是说的就是我们这些人?”李栋无不自嘲的这么想着:他曾经也是这芸芸大众中的一员呢。

  微博上,依然有一大堆的人在担忧自己会不会被AI取代,李栋已经没心思去关注这些了你们等着吧,卷耳科技分分钟就会给你们爆出一个大新闻。

  李栋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即飞回京,明天就做好工作交接再飞回来他也要成为这大新闻的其中一员了!

  ……

  “你们这一天,闹出的动静可不小啊!”

  今天事情颇多,纪弘回到家都十点多了,正想洗个澡舒舒服服的睡一觉,却被张教授直接薅来楼下他们家了。

  “微软突然出手,我们也不得不提前应对而已。”纪弘笑道:“好在我们提前有准备,才不至于被打的措手不及。”

  张明振嘴角抽了几抽,这话他都不知道怎么接:先是放出开源库,引起了轩然大波。

  下午的时候又直接一言不发放出了“灵犀”这个开发工具,全网到现在都还在疯传着呢。

  这一整天,啥也没干,就光看卷耳智能科技的新闻了,从早上八点到现在,十多个小时了,就一刻都没听过,分分钟就有大新闻。

  这密集程度,让人甚至感觉这都过去了个把月一样,从微软出手开始算,这其实才刚刚一个白天!

  “全世界这次都见识到你们AI的威力了,也就只有AI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张明振感叹道:

  “我猜微软已经疯了别说找出什么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了,他们光回应都回应不及想说句话都来不及想话术!”

  纪弘哑然,AI时代不就是这样子吗?早晚得适应,晚适应不如早适应,微软第一个体验了而已。

  俩人正说着,苗文璐教授端了两杯大麦茶过来,还说着:“晚上喝这个比较好,养胃健康。我正好也有一些疑惑想要跟你探讨探讨。”

  “嗯。”刚刚纪弘还不明白张明振教授把自己薅过来说那么一通是为了干什呢,莫不成就是为了夸夸自己?

  但此刻明白了,应该是有人有什么疑虑,问题都不用问,纪弘就知道是什么,他顿了一下,没有从AI这个角度入手,而是又讲了一个故事。

  “我们国家的农业呀,经历过长期的全人力时代。就不用说太远的历史,我小时候还拿镰刀去割过麦子呢。

  “那个时候,全国的农民几乎没有其他收入,全靠种地谋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有一天出现了一个机器,叫联合收割机,一台机器干的活顶他们一百个人干的。

  “当然,这性质不一样,因为土地是农民自己的。但可以稍微类比一下,现在的结果咱们都能看到,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慢慢的解脱出来,发生了什么?

  “他们走进城市,一砖一瓦的建设起了我们现代化的城市,他们走进工厂,制造了我们现在种类繁多,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也极大的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想想以前,对比对比现在,这种变化,是每一个人都亲身体会到的,这是工业化的结果。智能化,同样也是类似的过程。”

  纪弘对这些是体验颇深的,在之前,家里花一分钱都得算计着,因为压根就没有收入来源。

  后来父亲外出打工,虽然可能更累,但是至少有了一份可能的收入。

  “你将现在程序员的开发工作视为体力劳动了?”张明振教授笑着问道。

  “先不说是不是体力劳动,”纪弘笑道:“就说一个人他有没有文化,那都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的。

  “在古代,可能识得几个字,会算几个数,那就是文化人了,但搁到现在,这水平那叫文盲半文盲。那未来呢,我认为,不会使用AI,就可以定义为半文盲了!

  “再说体力劳动,我的观点是:未来凡是机器能干,而人又去做的,那就是体力劳动。”纪弘说道:“脑力劳动是什么?”

  “机器干不了的?”张明振教授接道。

  “您真会接话,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纪弘没有否认:“继续刚才的话题,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走出来,建设了我们美好的现代化社会,生产的产品丰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那你想想,现在的程序员呢?那可大都是高学历,算是精英人才。将他们从枯燥无味的代码工作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我们AI的大事业中去,未来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还是有一些不太理解。”苗文璐教授开口了:“AI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得会的呀,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你这样的智慧?”

  “那,农村的小伙子为什么会制造手机呢?”纪弘反问道。

  “啊?原来是这样!”这么一句话,苗文璐教授瞬间茅塞顿开,整个人都恍然大悟了!

首节上一节49/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