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269节

  这样的民族,跟琴棋书画,怎么想都沾不上边。

  但这还真算是一种偏见了。元朝15个皇帝里头,就出过一个画家皇帝,元文宗:图帖睦尔。他是元朝第8位皇帝。

  由于出生在中原,所以他对汉族文化及其喜爱,程度还要超过之前那位大长公主。

  长公主也就收藏书画,元文宗却是诗书画俱佳,书法学的是东晋王羲之,画技学的是唐画,他的作品《相马图》,至今还流传于世。

  唐师傅轻笑道:

  “你小子,倒是激灵,算你蒙中了一回。不过有这三方收藏印在,这幅画的真假也算是能盖棺定论了。

  老杨你说呢?”

  杨朝明一脸痴迷的看着这画,点头应和道:“确实,唉,你小子啊。那青铜象尊都还没闹腾完,又来一幅《踏雪图》。

  说吧,这画你想怎么处理?再送到港岛?”

  不待齐鸣回答,唐师傅插话道:“小齐,我得提醒你。这画要就这么明着来,你肯定过不了海关。想送出去,还得用画中画这路子。

  不过,这毕竟是宣纸,短时间经不起一直这么折腾的。”

  齐鸣本来还真想,直接让小龙或张奥跑一趟,但被这么一说,只能打消这念头。想了想,他才道:“那麻烦唐师傅帮忙装裱好,我就先藏着,过段时间再说。”

  杨朝明也看向唐师傅,嘱咐了句:“老唐,那你费点心。”

  唐师傅理所当然的回答:“这是我老头子的荣幸,这种失传的宝贝,可不是谁都有机会上手的,放心吧。”

  几人随口聊了两句,杨朝明就带着齐鸣和林轩出了办公室,把地方留给了唐师傅。

  走到外间,杨朝明像是想起了什么,脚下步子忽然一停,看向齐鸣,很是郑重问道:

  “小齐,你这段时间跑东跑西的,我也没时间问你,你以后到底想朝哪方面发展?鉴定?艺术品投资?还是一门心思开你的博物馆?

  你入行也有段时间了,有没有好好想过?”

第 414章 前景规划

  被杨朝明冷不伶仃的这么一问,齐鸣一时之间还真被问住了。自己想干什么?

  这么一想,貌似白天被老妈嫌弃无所事事,还真没冤枉他。因为他现在的状态确实有点像街溜子。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事儿到处跑,没事的时候,就借着学习的名义混在店里。虽然靠着外挂,钱没少赚,但状态确实不像是正经人。

  “师傅,您为什么突然问我这个?”齐鸣不明就里的挠了挠头,反问道。

  杨朝明带头,领着他和林轩再次在八仙桌边坐下,打趣道:“之前你靠着一块东坡砚,在收藏圈里也算小有名气了。

  前段时间,你去了趟港岛,结果又在珠宝圈里闯出了偌大名声。像你这种大家眼里的香饽饽,跟上班一样一直往我店里跑,弄的我这当师傅的也是压力山大。

  所以才问问你日后的打算啊。”

  齐鸣目露怀疑之色,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问道。

  “师傅,你该不会是嫌弃我了,要逐我出门吧。”

  别说他,林轩都看向了自家老爹,不知道他这时候这么问是什么意思。

  杨朝明正了正身子,再次拿出了作为长辈的气场,认真说道:“小齐,你是我这些年见过的人里,在鉴定上最有天赋的。其实,我也没什么能教你的,甚至很多东西的鉴定,你还要超过我。”

  齐鸣连连摆手:“师傅,你这么说就折煞我了。”

  而杨朝明却面色不改,他转过身,叫来了店里的营业员,吩咐道:“去二楼,把前天收到的那件胭脂红的长颈瓶拿下来。”

  营业员领了命,小跑着上了二楼。

  齐鸣和林轩对视一眼,都不知道,杨朝明在这时候让人拿瓶子过来,是个什么意思。

  杨朝明也没开口解释,静静等待。

  很快,营业员小心翼翼的抱着个大花瓶,走下楼,最后轻轻放到了八仙桌上。

  杨朝明看向花瓶,伸手一指,道:“来,你就当自己是个鉴定师,来给这东西定定年代,来历。”

  “哦~”

  齐鸣心里虽然疑惑,但还是乖乖照做,他站起身,先从兜里拿出湿纸巾,仔细擦干净手后,才把花瓶抓在了手里。

  

  这瓶子个头还不小,齐鸣拿在手上目测一下,至少有36厘米左右。瓶颈造型修长,线条优美,撇口,长束颈。

  瓶身部分是圆腹下收,圈足外撇。瓶子用白釉打底,通体用胭脂红装饰,还在局部位置用上了描金的工艺,红白相称之下,显得整个瓶子明艳瑰丽,娇艳夺目。

  画片主体是四组团龙纹,中间则是用西洋花卉做间隔,绘饰细腻,勾画精湛,这风格这设计,齐鸣心里已经有了底。

  翻转瓶身,露出瓶底,他心道一声果然。只见瓶底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跃然其上。

  小心的将瓶子放回原位,齐鸣斟酌了下措辞后,才道:“师傅,这应该是乾隆时期的,胭脂红描金团龙纹瓶。而且是件官窑真品。”

  杨朝明没有说对错,而是追问道:“你这么判断的依据在哪儿?”

  “主要是这胭脂红釉料上。”齐鸣指着瓶子上那红艳艳的团龙,继续道:“唐师傅教我的时候提过。胭脂红是清朝时期才有的釉料。

  它属于珐琅料中的一种,从西洋进口,并且参考了西洋釉料的配比,在红釉里加入了黄金。因此,这种胭脂红,又被称为“洋红”或者金红。清代督陶官唐英在他的《陶成记事碑》中称这种红为“西洋紫色”,而且注明了专供皇帝御用。

  历代民间也有仿胭脂红的,但是考虑成本因素,都不会加金。所以真假极好分辨。再加上底部的篆书款,我能确认这就是乾隆官窑的真品。”

  杨朝明认可的点点头,却又把话题拉到开始的时候。

  “我刚刚替你看了。你鉴定这花瓶,一共才用了5分钟不到,这水平跟老唐也就在伯仲之间。而光是这一点,你就已经比我强了。”

  “师傅,瓷器本来就不是你的强项。您擅长的是家具和书画。”

  师傅能说自己不如徒弟,但当徒弟的却不能认,所以齐鸣赶紧出言,替杨朝明找补道。

  杨朝明摆摆手,示意齐鸣听他把话说完。

  “小齐,家具我该教的都教你了。而这书画鉴定,千人千面,我只能说教你一些鉴定技巧,这些资料也都给你了,想学有所成,主要还是要你自己多看,多琢磨。

  最好是你亲自去学一学画画,只有自己画了,很多理论上的东西,才能融会贯通。以你现在所学,已经足以独当一面。

  所以我今天才要问你,到底想走哪条路。说真的,你这天天泡在我这儿,确实是在浪费时间了。”

  听着杨朝明的这一席话,齐鸣陷入了沉思。

  八仙桌的另外两人,也不催他,静静坐在一边就这么等着。

  就这么过了七八分钟,齐鸣眉眼弯起,嘴角带笑。

  “怎么?你这是有了打算了?”

  杨朝明见他这样子,心知齐鸣心里有了计较,心里也是替自己这徒弟高兴。

  这段时间齐鸣的状态他看在眼里,20多的人,活的跟个老头一样,没有朝气。所以他今天才特意提点一番。

  “嗯,师傅,我想好了。我还是想开博物馆。弄到了这么多好东西,总不能一直把它们关保险柜里,见不到太阳吧。

  不过这一圈港岛和日本走下来,我也算长了见识。想开博物馆,藏品数量,管理,维护等都是问题,这目标太大,不适合当下。所以~”

  说到这,齐鸣特意一停,吊足了两人胃口后,才道:“所以我打算,开家自己的古玩店。既是积累管理经验,也能继续收集市面上的古董,丰富藏品。”

  “唉,我算是知道什么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了。你这是想抢我生意啊。”

  杨朝明听到齐鸣说开博物馆,还想劝劝,没想到齐鸣自己就此打住,只是最后说到开古玩店这决定时,他还是忍不住开起了玩笑。

  古玩店也算是目前最切合实际的了。

  “师傅,您放心,这种事儿我可做不出来。我打算在魔都开。”

  “魔都?”

  “我总不能真跟您抢生意啊。”齐鸣嘴上这么说,但这却不是主要原因。博古斋这牌子立了20多年,早就稳如泰山,哪是一两家新店能撼动的。

  他选在魔都,一来是为了父母,魔都离老家开车也就2小时。这几个月下来,父母的状态他也看在眼里,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京城他们待的,是真挺不习惯的。尤其是自家老爹,不是遛狗就是钓鱼,跟闷葫芦一样。

  搬到魔都,他们住不惯可以回老家,来回都方便。

  还有一个原因是童欣晴,她的公司,工作室,甚至她家就在魔都。以前没有工作的时候,童欣晴也都是在魔都度过。

  如果齐鸣选择留在京城,那两人日后交往也多有不便。综合考虑之下,他才把自己创业的第一站,选在了魔都。

  杨朝明思索片刻,认可的点点头:“魔都也是个好地方。有钱人多,艺术品市场也够发达。你到那儿发展,是个不错的选择。”

  师徒俩这么一合计,去魔都确实不错,于是就开始讨论起来,从古董店的选址,到起名,聊的火热。

  他俩讨论的热闹的时候,坐在一边一直没出声的林轩却是突然插话,道:“爸,我也要去魔都!”

  这一下子,师徒俩齐齐看向林轩,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道:“你!也要去!?”

第 415章 麒麟堂

  “你跟着瞎起什么哄!”

  一听林轩也说要去魔都,杨朝明的脸色立刻就拉了下来,瞪了眼这二儿子后,冷声训斥道。

  杨家家教极严,要是往常,被杨朝明这么一训,林轩肯定就跟缩头乌龟一样,立马认怂,但这次,他却很刚,梗着脖子,回嘴道:

  “爸,我跟您学这行,十多年了。别的不说,瓷器,书画,齐鸣绝对比不上我。他能自己出去单干,我怎么就不能!”

  杨朝明一拍桌子,虽然不重,但桌上的茶杯茶盏还是跟着齐齐一跳,发出哐的一声响。老爷子眉头紧皱,眼瞅着怒气飙升,随时都要爆发。

  父子间有分歧,齐鸣说到底还是外人,也不好帮腔,伸手悄悄拉了拉林轩袖子,示意他冷静。但这小子像是,吃了枪药一样,压根没退缩的意思,反而继续火上浇油,道:

  “爸,虽然你让我在店里坐班,帮忙接客,鉴定。但这店开了那么多年,管理上早就能运转自如。鉴定上,有你,有唐师傅,有李师傅,我就跟混日子一样,有我没我还不都一样。

  你就让我也出去闯闯呗,等你哪天干不动了,或者我在外头打眼吃亏,呆腻了,我再回来。”

  他这一通辩白还真起了效果,杨朝明的脸色缓和不少。

  眼见杨朝明陷入沉默,林轩深知机不可失的道理,桌下的一只脚,踢了踢齐鸣,用眼神示意他帮忙。

  齐鸣被催的没办法,硬着头皮道:“师傅,要不就让林轩跟我一起吧。我俩合伙干,其实光我一个,我还真怕到时候忙不过来。

  而且钱币,书画上,林轩确实比我强。有他在,我也能少找个掌眼师傅。”

  杨朝明看看林轩再看看齐鸣,他现在很怀疑,这俩小子是不是提前商量好的,但想想也不对,这话题是他自己挑起来的。

  思索良久,杨朝明甩了甩手,貌似很嫌弃的道:“算了,你也那么大的人了。就随你了。”

  听到他松口,林轩双眼发亮,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毕业那会儿,班里一帮子人都羡慕他,不用毕业即失业,拿了毕业证,就能进自家店里,而且专业还对口。

  但实际情况真不是这样,杨朝明从小到大就是严父角色,以前上学那会儿,好歹能在学校躲躲,父子俩也就晚上吃饭那会儿碰个头。

  但自从在博古斋上班,那几乎是24小时,都在自家老爹的监控下,那种感觉,简直无法形容。也就在杨朝明出差的时候,能松口气。

  而且古玩行和一般公司也不同,讲究论资排辈。别看他是店里的少当家,但真实地位也就比那几个营业员强点,见了店里的几位师傅,那也是得乖乖点头哈腰的。

  年轻人都好动,也就他性子还算稳,这才撑过了这些年,换了性格急躁点的,没准早憋疯了。

  现在好了,林轩呼吸间都能感到一种自由的味道,这会儿的心境,真有那么点海阔天空的感觉。

  知子莫若父,林轩这点小心思,杨朝明也是门清,这会儿也懒得说了,他看向齐鸣,道:

  “小齐,既然这小子要入伙。那我也替他出点力。早些年我想过,在魔都,开博古斋的分店,所以买下了静安寺珠宝古玩城里的两间铺面。

  只不过后来,琐事太多,店没开成。铺面就被我租给了别人。前两年疫情,换了几轮租客,新租客的租约2个月后到期。你这几天要是空了就去看看,要是满意,那我就不续约了,直接留给你。”

  齐鸣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几句话的功夫,不但劳动力有了,连地方都有了着落。

  “那我先谢谢师傅了,那这租金~”

首节上一节269/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