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民宿,开局接待武松 第29节

  “这样吧王队长,咱现在直接回民宿,先把位置确定了,顺便把后院的规划做一下,你觉得咋样?”

  庭院的设计图在民宿书房里,等会儿拿出来,让老王根据实地设计一番,比干站着侃侃而谈要直观很多。

  王春喜从口袋里摸出了车钥匙:

  “我也是这个意思,走吧,我开车拉你回去。”

  来到建材大世界外面,王春喜打开了一台金杯车后门,这是他平时拉建材的车,后座全拆了,李裕的电三轮可以轻松塞进去。

  装好电三轮,两人开车出发。

  路过景区大门时,王春喜有些感慨的说道:

  “孙发财这孩子虽然有时候不着调,但为人不错,经常给工人买肉买酒,比那些不拿民工当人的矿二代强多了……可惜,居然这么失踪了。”

  孙发财的父母是包石灰矿起家的,后来又建了水泥厂,赶上大基建,赚了不少钱。

  可惜矿上的管理比较粗放,没有系统化,有一次炸矿时,工人放错炸药数量,两口子被倾斜而下的碎石给埋了。

  那年孙发财正在上高中,一夜之间,他失去了双亲。

  家里的亲戚为了争夺矿的经营权,打得不可开交,孙发财懒得掺合这些,把矿和水泥厂卖了,得到一大笔钱。

  卖矿时所有亲戚都指责他胡来,跟他断绝关系。

  没想到年底就开始查环保,接手石灰矿的人还没回本,就被查封了。

  孙发财不懂投资,索性把钱全买成房子,然后继续上学。

  前两年房价最高点时,有个做P2P的人找上孙发财,把这家伙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立马打算卖房参与一波。

  然而等他把所有房子全抛掉,那人却被抓了。

  手里握着上千万现金,孙发财浪荡了好一阵子,一直到龙栖山爆火,他这才生出投资景区的念头。

  结果景区还没弄好,就失踪了。

  前一段《孤注一掷》爆火,李裕曾怀疑这家伙会不会被人骗到了缅北。

  但派出所的警察说,没找到孙发财离开殷州的线索,那台XT6也没任何踪迹。

  王春喜把车拐到上山的水泥路上:

  “希望这孩子好好的,别真出了意外。”

  李裕点点头,他也希望好哥们儿能安安全全的。

  到了民宿,李裕快步上楼,打算把庭院的设计图纸翻出来给老王瞅瞅。

  来到书房,他看到道哥在地毯上呼呼大睡,旁边扔着《水浒传》、《三国演义》和《兴唐传》三本小说。

  “这些书跟你有仇啊?”

  李裕把书捡起来放回到书架上,翻到图纸便匆匆下楼。

  道哥睡眼惺忪的从地毯上爬起来,四处看了看,又闻了闻,生气的低吼一声。

  烤红薯呢?

  你答应给本汪买的烤红薯在哪呢?

  

  新的一天,祝大家有个好心情!

第31章 预算再次超支【求月票】

  “有图纸就好办多了。”

  王春喜翻看着设计施工图,对庭院升级工程更有把握了。

  李裕去厨房烧水,顺便拿了几个红薯放进烤箱,选择空气炸锅功能,开始烤制。

  走的时候答应给道哥带烤红薯,结果遇到王春喜,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趁着还有时间挽回,先用烤箱做几个让狗子解解馋。

  水烧好,他倒进茶壶中,泡了一壶正山小种,端着去了外面。

  “王队长,来来来,喝茶。”

  王春喜戴着眼镜,盘腿坐在客厅前的台阶上,根据院子现有的布局对照图纸上的设计,看有没有变动的地方。

  见李裕端着茶过来,他摆摆手说道:

  “不用客气小李,我先把凉亭的位置确定了。”

  说完,他从包里拿出铅笔和直尺,在图纸上画了起来。

  李裕也没打扰,而是来到客厅,寻找适合展示汉服的地方。

  正对前台的地方不太行,这里需要办理入住,客人多的时候,熙熙攘攘的,也没人顾上看汉服。

  他想了想,打算在会客区旁边拉上一组屏风,在屏风里面摆上汉服。

  这样既能有私密性,同时屏风的阻隔也能激起游客的好奇心,等他们进来,看着琳琅满目的汉服,怕是一下子就迷糊了。

  “小李,你看这个位置放凉亭行不行。”

  客厅外面,王春喜写写画画,总算在图纸上确定了适合安装凉亭的位置。

  李裕走过来,看到图纸上画了几条线。

  老王脸上带着兴奋,对着图纸比比划划的说道:

  “大门口修一条向左的连廊,在那棵桂花树旁拐直角弯,一直通到客厅这边,然后在中间的地方修个短连廊,把凉亭放在靠近西墙的地方,凉亭另一侧可以增加一条石板漫道,贴着墙,一直到连廊拐弯的地方……”

  李裕不懂图纸,也没有效果图,所以有些没听明白。

  王春喜见他一脸茫然,索性放下图纸,带着他实地走了一遍。

  “刚才走过的地方都是连廊,朱红色的柱子,跟主楼同色的琉璃瓦,连廊两侧有坐的地方,方便游客拍照……”

  毕竟是经常做这类活儿的人,老王很容易就把前院的规划讲明白了。

  李裕想象一下,觉得前院空的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而且这道连廊跟小楼以及餐厅前面的连廊也能呼应上,会非常漂亮。

  “我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就是施工时间会不会很长?”

  李裕还惦记着跟郝珍珍合作的事儿,要是时间太久,说不定郝珍珍就找别的民宿合作去了,反正她就是卖汉服,跟谁合作都一样。

  王春喜笑着说道:

  “这个快,回头把地平找出来,夯机打一遍,就能直接安装了,连廊和凉亭都是半成品,运过来两天就能装好,再上几遍漆,保证跟纯实木一样。”

  听起来确实挺简单的。

  李裕笑着说道:

  “那就拜托王队长了。”

  “小李你说这个就客气了,后院不是也整吗?走,先带我去看看。”

  两人穿过客厅来到后院,王春喜捧着图纸又是一阵写写画画,最后决定把后院分成两半,一半做成带荷花池的花园,另一半铺上仿古地砖,做成演武场。

  “分界线就是连廊,从中间直接分开,连廊的尽头垫高三米,做成台阶,最上面再按照长城的样子修成观景台,适合游客观景拍照。”

  院子尽头是一道院墙,院墙外面大概不到一百米,就是和对面遥遥相望的悬崖了。

  如果在靠墙的地方垫高,再弄个长城样式的观景台,那风景绝对超级棒。

  而且垫高后,原本平平无奇的院子,就有了层次,看起来也更美观,别说拍照了,在这拍电视剧都没问题。

  “马厩修在哪?”

  既然是汉服主题民宿,马厩就必不可少了。

  马厩不光可以拍照,生意好的时候也可以从龙栖山租几匹马,让游客们拍骑马照。

  万一哪天吕布骑着赤兔马过来,也很方便。

  王春喜指了指演武场另一侧的院墙:

  “靠着院墙修一排就行了,不影响院子的布局,还方便清理马粪。”

  看来老王都考虑到了啊。

  不过这么大动干戈,二十万不太够吧?

  李裕试探着问道:

  “王队长,你觉得这得多少预算啊?”

  王春喜掏出手机,点开计算器,认真算了一遍:

  “总共下来大概得五十来万,当然,要用便宜点的材料,我能压到四十出头,更便宜的材料也有,但质量太差,我个人不建议你用。”

  原本只想花二十万小小的升级一下,没想到直接暴涨到了五十万。

  这让李裕有些犹豫。

  但老王的设计,绝对能让民宿有明显提升。

  想到这里,他心一横,追加预算的老毛病又犯了。

  五十万就五十万,反正现在没生意,不如把各方面都做到极致,省得回头生意起来,想升级又挤不出时间。

  “那就五十万的吧,王队长你可得用好材料,不能糊弄。”

  王春喜拍着胸脯保证:

  “放心吧,有任何质量问题你都找我。”

  他去车里拿出几份制式合同,把各方面的数据填上去,又从包里拿出他那个小建筑公司的公章,跟李裕签订了承包合同。

  根据合同上的条款,李裕支付了十万块钱的预付金。

  收到钱,王春喜没做停留,就开车回去,召集他手底下的工人开工,顺便把要用的建材准备妥当。

  他走后,红薯也烤得差不多了。

  李裕拿出来晾着,等不烫了再端给道哥。

  考古队驻地,周若桐整理完本周的工作总结,便开始收拾她的个人物品,等会儿下个早班,和同学们一块儿坐高铁返回京城。

  这次回去比较忙,不光要整理各种户外攀登装备,还得帮李裕复制一份大伯编纂的三国资料。

  正忙着,二伯周秉良突然打来了电话。

  “桐桐,X光对比测试结果出来了,两块银锭都是北宋时期的,博物馆那几个家伙跟我打赌,结果一人输给我一个珍藏多年的老种翡翠摆件,都是蟾蜍、白菜、弥勒、貔貅之类的,你想要啥?”

  周若桐没想到二伯是为了这事儿打电话。

  那些银锭她看过就确认是真的,不是仿冒的,只不过相对于市面上的银锭新得不像真的而已。

  她说道:

  “个头最大的给我就行了,我准备送给一个朋友。”

  周末从京城回来要去民宿蹭饭,正好给李裕算了,民宿的前台连个摆件都没有,看起来空荡荡的。

  周秉良满口答应了下来:

首节上一节29/5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