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召唤之武镇天下 第63节

  楚江点了点头,杀退就足够了,有了这一战,凉山州就是楚江的地盘了,最终的目的达成了。

  这一仗的主要就是打出凉山王的旗号,展现出楚江的实力,让天下人都知道凉山州多了一个王,凉山王麾下还有明心境九重的高手,用来震慑天下,让凉山州周围的势力不敢放肆,确立楚江对凉山州的统治地位!

  至于说趁机打败北凉王,或者趁机击杀卫渊等等,楚江本就没有想过,一是真罡境大宗师很难杀,一旦对方打定主意要逃,同阶很难杀他。

  二是如今卫渊也不能杀,北凉王也不能死,其麾下的大军损失也不能太大。北境里面确实只有北凉王和楚江两个势力,但北境北面还有北蛮在,楚江要是真的要杀卫渊等人,那也等楚江有把握守住北境三州的时候。

  不然击杀了卫渊和北凉王,北凉王麾下大乱,给了北蛮南下的机会,而楚江麾下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护住整个北境,那北境两千万百姓怎么办?

  杀了卫渊和北凉王,无双铁骑和北凉精骑定然不会投降于楚江,到时候靠着楚江麾下五百骁骑营,如何守得住北境三州?或许靠着点将台,楚江最终能杀退北蛮,但那又待多少百姓丧生。

  饭要一口一口吃,刚刚拿下凉山州,先将地盘稳住再说。这次大战,楚江也看到了成千上万的武者成军的强悍了,不说别的,今天若是十万武者大军在侧,楚江恐怕就待落荒而逃了。

  如今高手足够了,六个真罡境大宗师级别的战力,已经是冠绝整个大燕了。楚江麾下如今的唯一的不足,就是缺少一支强大的武者大军。

  楚江思索着日后的发展方向,同时带着众人返回,这一次,楚江并没有去丙字号军镇之中,而是直接去了凉山城,既然都浮出水面了,那也没必要呆在丙子号军镇之中了,军镇毕竟是军镇,比不得真正的大城!

第161章 名震大燕!请国师出手!

  一连跑出几十里地,卫渊这才停下,脸色满是阴沉,两天时间,他这个真罡境大宗师仓惶逃窜了两次,过去近百年都没发生的事情在这两天之内发生了,而且还是一连发生了两次!

  “好一个凉山王!”

  卫渊阴沉着脸向北边赶去,如今待尽快通知将此时通知大燕,同时收集溃兵,将五千无双铁骑、四万五千北凉精骑集中在一起。

  五万武者成军,凝结出来的军道大势会更加强大,到时候有大军在侧,对上凉山王麾下的高手,也能有一战之力!

  走了几步,卫渊突然停了下来,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不对,六位真罡境大宗师,其中还有三位是明心境儒生,同时出现在凉山州内,这明显不是大燕境内的势力,大燕没这么多的高手。

  能突破真罡境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天骄,自小都是名震一方的人物,哪一个没有留下一段段令人称赞的传奇。偷偷摸摸突破真罡境的不是没有,但顶了天也就一两个,一连六个,绝对是外来势力!

  不是大燕境内的人,你敢在大燕境内放肆,真当我大燕国师是摆设不成?

  卫渊当即冷笑起来,转身向南而去,明心境九重又如何,外来势力想在大燕称雄,还差的远呢!

  另一边,随着北凉大军的溃兵回到北凉州各个城市里面,北境出了一个凉山王,并且其中有三个真罡境大宗师,三个明心境儒生,其中还有一个是明心境九重的儒生的消息在影卫暗中的控制之下,瞬间向着南边的大燕传递而去。

  没过多久,整个大燕所有顶级势力都得到了这个消息,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开什么玩笑,慕容家统治大燕两百多年,这才有三个真罡大宗师,北境怎么可能有有个真罡境大宗师级别的战斗力。

  更别说其中还有三个明心境儒生,什么时候明心境儒生这么不值钱了,儒生的数量本来就比武者数量要少很多。

  武者一开始修炼,就能看见成效,而且就算武者修行不高,也能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但是文道不一样,不到儒生境,战斗力和普通人一样。

  但天下读书人,又能有几个能突破到儒生的,能突破儒生境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存在。在修炼之前,天下又有多少人能自信自己就是那万里挑一的人,而不是无数卡在最后一步不得突破之人的一员。

  正因为文道修士的限制,所有修武道的数量本就比修文道的人多,有些人修炼的目标就是能成为先天境高手,甚至是后天境武者,如此一来,自然也不会去修炼文道。

  文道修士的基数本就少,高手数量自然也少,整个大燕只有燕山书院的山长,大燕的太傅是明心境儒生,除了此人之外,大燕之中就没有一个明心境儒生。

  北境那等边陲之所,文脉不昌,开辟近百年,得中进士之人只有寥寥几人,百年时间突破修身境儒生之人也就一人而已,如何同时出现三位明心境儒生,简直天方夜谭。

  不过仔细一想,北凉王好像也没道理骗他们,当即一众顶尖势力纷纷传书给探子,开始打探北境的情况,收集凉山王的情报。

  就在整个大燕所有顶级势力的目光被北境吸引过去的时候,卫渊的身影也来到了燕山脚下。

  说起燕山,这是大燕境内最神圣的一座大山,大燕的国号燕字,就是这个燕山的燕字,同时,大燕境内最强的军队燕山军,也是以燕山为名,由此可见燕山在大燕朝廷心中的地位。

  燕山如同一座天然的屏障一样,将大燕和北境隔开,在燕太祖没有挥兵北上,将北蛮打退三千里,建立北境的时候,燕山就是大燕抵抗北蛮最强大的屏障。

  在大燕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时候,燕山就是大燕百姓的护身符,整个燕山连绵不绝,险要无比,大军根本无法通行。

  唯一一个南北贯通的地方,大燕修建了一座雄关,名为万仞关,用来抵挡北蛮进攻,到了后来,大燕太祖带人建立了北境三州,将万仞关改名为万仞城!

  燕山极其辽阔,北境三州都和燕山接壤,和北凉州接壤的地方有万仞城。和余下两个州接壤的地方,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两个国师所在的宗门,就建立在燕山之上。

  一左一右,分别位于和凉山州接壤的地方以及和祁水州接壤的地方,两个势力坐落于燕山之巅,一是山巅清净,适合修炼,二是为了防止北蛮南下。

  北蛮,一个能和北地十六国抗衡的强大存在,是大燕乃至于北地十六国之中最强的威胁,没有之一!

  北境三军,北凉精骑,无双铁骑,这些只是应对北蛮的第一层防线。百战堂,十万镇北军,这是抵抗北蛮的第二道防线。而两位国师,以及其所在势力之中的高手,是应对北蛮南下的第三道防线!

  越到后面的防线越强大,第一道防线是应对北蛮候部入侵的,第二道防线是应对北蛮王部入侵的,而第三道防线,则是应对北蛮汗部入侵的。

  当然,要是北蛮汗部入侵,那就是整个北境十六国共同的大事了,要是大燕单独对上了北蛮汗部,在北蛮狼骑兵的铁骑之下坚持不了一个月就会灰飞烟灭!

  卫渊摇了摇头,抛开脑海里面的想法,身形一晃向着山上跃起,几个闪身之间,卫渊的身影已经窜出去近千米,几乎卫渊每一步落下,都会前进近百米的路程。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卫渊的身影出现在了一处庄严肃穆的千年古刹之前,古刹极大,整个燕山顶部都是古刹的范围,古刹大门上面的牌匾上,写着“金刚寺”三个烫金大字!

  三个大字圆融刚正,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厚重庄严之色,恍惚之间,卫渊仿佛看到了三个大字上面有金光流动,三个烫金大字里面仿佛蕴含着无尽的伟力,每一个字都如同山岳一般能镇压一切,这一个字的分量,甚至比今天卫渊接下的那大鼎还要厚重百倍!

第162章 金刚寺!诸侯道印!

  “阿弥陀佛!”

  “老衲见过卫施主,百年不见,卫施主风采依旧!”

  就在卫渊看牌匾上的字看的入迷的时候,一道声音突然响起,瞬间让卫渊醒了过来。

  卫渊浑身顿时一个激灵,心中对眼前的金刚寺更加敬畏,之前卫渊虽然贵为大燕三公,是大燕抵御百蛮的最高统帅。

  但是这神秘的金刚寺和天地观,卫渊仅仅在百年之前刚刚担任百战堂大将军的时候来过一次,当时卫渊就被眼前的牌匾给迷住了,久久不能回神。

  不过当时有大燕太祖在卫渊身边,太祖皇帝唤醒了卫渊,如今卫渊一人上门来,竟然又被迷住了,而这一次,却是被里面金刚寺的主持给唤醒的。

  “见过智真大师!”卫渊对着眼前的老僧双手合十一礼道。

  “卫施主有礼,鄙寺的牌匾,乃是由大僧亲笔所书,寻常人看了倒也无碍,修为越是精深,越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意境,卫施主修为精深,切记不可多看!”智真再次合十一礼,道。

  “多谢智真大师提醒,我日后会注意的。”

  “卫施主里面请!”说着,智真对着卫渊抬手一引道。

  两人进入金刚寺之中,来到客堂之中,双方落座之后,主持智真和尚开口问道:“不知卫施主光临敝寺有何贵干?”

  “智真大师,此番我是来求见国师,请出国师手相助!”

  “卫施主,我金刚寺素来不参与朝廷、江湖之事,立寺千年,规矩从未破国,若五其他要是,卫施主还是离去吧!”智真和尚缓缓摇了摇头道。

  “智真大师,不是我大燕内部之事,是有别的势力进入我大燕境内,无故占据我大燕疆土!”卫渊当即开口道。

  “嗯?还请卫施主细细到来。”智真和尚当即转头看向卫渊,道。

  卫渊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将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全部告诉了智真和尚,智真和尚听完双手合十,道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还请施主稍后,老衲这就去请方丈过来!”

  “多谢智真大师!”卫渊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

  一刻钟之后,智真回到了客堂,对着卫渊合十一礼道:“卫施主,方丈大师有言,我金刚寺坐镇燕山之中,主要是为了防备北蛮汗部。”

  “若是有北蛮入侵,鄙寺义不容辞,但这大燕之外的势力入侵,虽说也是我等之责,但尚且还有朝廷在,卫施主还是上报朝廷为好。若是朝廷亦无法解决,传旨鄙寺,鄙寺自然会出手解决!”

  “智真大师,可这大燕太祖皇帝已驾崩,北境已经和朝廷分离了,如何报于朝廷,在北境,北凉王就是朝廷啊!”卫渊苦笑道。

  “卫施主不要着急,方丈还有话说?”智真和尚平静的开口道。

  “还请大师继续!”卫渊心中一动,当即开口道。

  “北境本就是化外之地,昔年乃是北蛮土地,按理来说,确实不在我等约定好的范畴之中,故国师出手,也不需要朝廷旨意。”

  “方丈愿意出手,替卫施主驱逐这些不速之客,但方丈还有一事相求,希望卫施主能答应?”

  “智真大师请讲!”卫渊眼睛微微一亮,有条件就好,就怕没有条件!

  “方丈大师说北境位于边关,常年征战,底层百姓苦不堪言,还请卫施主大发慈悲,在北境之中修建十二座庙宇,让北境所有百姓都能沐浴在佛光之下!”智真和尚合十一礼,缓缓开口道。

  卫渊目光微凝,建立寺庙,金光寺要在北境之中发展势力?

  不是说金刚寺和天地观保持完全中立,完全不插手朝廷和江湖之事,也不在江湖和朝廷之中发展任何势力吗?如今怎么想在北境发展下属势力。

  “卫施主不必担心,建立的只是普通寺庙,寺中不会派遣武僧下山,只为让北境百姓沐浴在佛光之中,这样的寺庙,燕北和燕南有很多,北境也有一些,不会妨碍卫施主的统治的!”智真和尚在一旁开口道。

  卫渊思索片刻,缓缓点头道:“好!”

  “善!”

  另一边,凉山城中。

  原本凉山城最大的凉山军大将军府此时已经变为了凉山王府,经过一番清洗打扫之后,楚江带着一众人杰便住了进去,整个凉山州的统治中心从那个小军镇之中又回到了这座繁华的城池之中。

  楚江等人回来之后,张沁便出发去见原凉山州州牧徐子谦,在经过一番劝说外加展露了儒生境界的修为之后,徐子谦当即选择了归降。之后,张沁又去凉山书院也走了一趟,凉山书院的山长也选择了归附。

  另一边,纪纲带人去了镇武司一趟,很轻松的说服了镇武司的人,毕竟镇武司的司卫都是凉山州的人,他们的家人都在凉山州之中,外加上纪纲展现出来强大的实力,除了投降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随着凉山城三个遗留的问题彻底解决,整个凉山州彻彻底底的落入了楚江这个凉山王的统治之下。

  与此同时,楚江脑海里面的点将台突然传来了一阵悸动,楚江微微一愣,当即进入了点将台之中,楚江坐在高台之上,看向眼前的桌案。

  然而这一看,却让楚江愣住了,只见原本写着召唤点数量的地方上面,又出现了两个血色大字诸侯!而在诸侯下面,还有三个血色小字凉山王!

  楚江心中一愣,怪不得召唤点只占据了一小半的空间,原来上面还有别的内容。楚江眼前的桌案上面,写着召唤点数量的地方是一块和桌案连在一起的黑色石板,石板大小和正常书记一样大小。

  之前上面只有召唤点这一个内容,只占据了书页下面一般,上面什么内容都没有。看来不是没有,而是楚江还没有达到最低的记录标准。

  楚江的目光放在诸侯两个字样上,突然间,一股血光闪过,一股玄之又玄的感觉出现在楚江脑海之中。片刻之后,楚江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惊喜之色!

第163章 老令公!金刀杨无敌!

  没想到成为诸侯之后,点将台还有额外的奖励,而且竟然如此丰厚!

  楚江当即看向桌案上面的装令箭的盒子里面,只见里面不知何时出现了两枚血色令箭。

  两枚令箭通体血色,对着楚江这一面上面写着一个玄字,两个令箭都是如此,没错,此时盒子里面的是两枚玄阶令箭!

  楚江拿过两个令牌,在手中仔细端详,只见这两个令箭和楚江之前用召唤点兑换的令箭不太一样,不是说黄字变成了玄字,而是玄字下面,又多了一个篆体的召字。

  经过刚才点将台传来的信息,楚江已经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多了一个召字,代表着这支令箭可以一步到位,征和召一枚令箭就可以完成,也不用等征召出来之后在用召唤点召唤到现实世界之中了。

  看完手中的令箭,楚江再次转头看向桌案的另一边,不知何时,原本只有三本花名册的桌案上多了一个铁制剑架,上面放着一柄黝黑的长剑。

  楚江的目光落在长剑上面,顿时一股亲切的感觉出现在楚江心中,一把拿起长剑,入手不轻不重,正好合适。

  楚江打量这手中的长剑,剑鞘通体黝黑,其上镌刻着古朴威严的神秘符文,透着一股厚重与威严。剑格如同龙牙一般,精美之中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剑茎之上有着八个凸起的剑箍,每个剑箍之上都镌刻着精美而又神秘的花纹,剑首之上镌刻这一条栩栩如生的巨蟒!

  拔出长剑,一抹寒光闪耀,不同于寻常长剑通体银白,这柄长剑连剑刃都是黝黑之色,黝黑的剑刃如同深渊一般,让人不寒而栗,长剑两边一边写着诸侯二字,一边写着凉山二字。

  楚江的心中顿时浮现了这柄长剑的资料,剑长三尺三寸,宽一寸三分,取玄幽石,辅以蟠龙精血,由铸兵宗师打造,历三年方成,乃传世名器!

  楚江满脸喜色的将长剑挂在腰间,楚江总算是有了独属自己的兵器了,而且还是利器之上的名器,名器之中的极品传世名器。

  虽然说这不是楚江熟悉的大刀,但这剑法还能练不是,传世名器总比百锻大刀好。再说了,楚江成了诸侯王,日后也用不着自己拿着大刀冲锋陷阵了。拿着诸侯剑,也比扛着一柄两米长的大刀方便一些。

  看完手中的凉山王剑,楚江将手中的两个玄阶令箭仍在地面之上,刹那间,两枚令箭顿时化作无尽的血光,顷刻之间,血光掠过整个高台,一时间,整个点将台再次复苏起来。

  咚咚咚的战鼓声响彻云霄,呼啸的北风从虚空之中刮来,高台之上的几十杆旗子顿时猎猎作响,一股沙场秋点兵的豪迈气势顿时出现在楚江心中。

  虚空之中无尽的血光汇聚,最终化为了两道魁梧的身影,一个身穿黑色甲胄,手持一柄金色大刀,留着一尺长的花白胡须,面容虽然苍老,但是身躯依旧如同山岳一般挺拔雄壮,双目之中精光四射,浓烈的煞气扑面而来!

  一人中年模样,身穿一身喇嘛服,手臂上带着金、银、铜、铁、铅五个轮子,周身散发着强横的气势,恍惚之间,楚江仿佛看到了一只凶兽一般!

  “参见大帅!”

  不同于以往征召来的士卒和人杰,初来是灰色的,如同雕塑一般,两人出世的时候就是正常的血肉之躯,当即对着楚江跪地行礼道。

  “两位免礼!”楚江当即抬手道。

  “谢大帅!”

  此时,虚空之中的血光还没有消散,血光一闪,地面上再次出现了五千甲士的身影,不过这五千人却是未曾召唤的灰色,显然是需要花费召唤点召唤的。

首节上一节63/2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