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袁文绍 第96节

  而且好像还是邕王派人掳了荣妃的妹妹,其兄长为了帮他报仇,才投靠了兖王。

  不过很快袁文绍反应了过来,按理说荣昌只是殿前司副指挥使,而且因为是关系户,加上平常嚣张跋扈,并不得人心。兖王发动宫变能快速掌控皇宫,不可能靠他一个。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兖王在储君之位还没确定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两手准备了。

  若是能正常获胜更好,若是不能便发动兵变。

  想到这里,袁文绍冷静了下来,说道:“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虽然掌管骁勇营,但也不过只有两万人而已。而且我还没有调兵权。”

  西郊大营的兵马,无诏不得出营。

  原剧中,赵宗全即便有血诏,要不是有顾廷烨在,也不一定能调动的了。

  因为诏书这个东西,在那种时候很难证明真假。

  即便是真的又能如何?

  万一兖王已经逼迫官家立了传位诏书,到时候他们反而就成了乱臣贼子了。

  因此西郊大营的各营将军拉拢的价值不大。

  “伯爷忘记你前两年禁军可是轮番前往骁勇营接受训练,伯爷虽然只是练兵,但是和禁军的将领都相处了不断的时间。兖王想要兵变,只有掌控官家,让官家写下传位诏书,才能可能掌控大局。而想控制住官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禁军。伯爷和禁军有这层关系在,怎么和伯爷没有关系呢?”宁志广说道。

  袁文绍脸色阴沉,说道:“宁先生可有什么办法?”

  若是真如宁志广猜的那样,他接下来将要面对无尽的麻烦。

  宁志广沉默了一会说道:“最好的办法就是站队,不管支持哪一方,都能获得保护。若是伯爷支持的一方登基,伯爷也能获得巨大的好处。”

  “不行,现在站队太早了,风险太大。别的办法有么?”袁文绍问道。

  “伯爷应该听说过‘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吧?”宁志广说道。

  “的意思是让我离开汴京?”袁文绍眉头微皱。

  “若是伯爷不愿意提前站队,还是早些离开汴京这个泥潭的好。只要伯爷不在汴京,邕王和兖王自然不会盯著伯爷了。不然随著两人争斗进入白热化,伯爷的麻烦越来越大”宁志广说道。

  “离开汴京?”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并不是袁文绍所想要的。

  兖王发动兵变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宗全登基后,重用的都是禹州的心腹。

  除此外,也就还有个顾廷烨了。

  顾廷烨虽然不是潜邸心腹,却救过赵宗全。

  在赵宗全平叛的时候立了功,所以才得到赵宗全的信任,被禹州的那群人接纳。

  袁文绍要想把爵位变成世袭,或者成为侯爵,就必须在赵宗全平叛的时候立功,不然很难被重用信任。

  按理说,他可以离京,找机会先和赵宗全接触,提前打好关系。

  但是他和顾廷烨有著本质的不同。

  顾廷烨当时是因为父亲之死,在汴京待不下去了。

  加上为了寻找儿子,才离开了汴京。

  而且他本身没有职位在身,爵位也被他兄长继承了,并没有人注意他。

  袁文绍则不同,他是勋爵,前两年训练禁军,官家很是满意,升为了从三品的将军。

  他要是离京,依然有不少人关注,而且赵宗全是太祖一脉,身份敏感,禹州离汴京又不远,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怀疑。

  而且他有职位在身,就算弄出点事,官家处罚他,把他调离汴京,赵宗全平叛的时候,他也参与不了。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汴京,就算要走,也是在局势最紧张的时候找借口出去避避风头。

  “还有别的办法么?”袁文绍问道。

  “伯爷,树欲静而风不止,汴京正是风口浪尖,局势变幻莫测,伯爷不愿意站队的情况下,留在这里祸福难料。伯爷能说说为什么不愿意离开么?”宁志广说道。

  他不明白,袁文绍明明不愿意参与立储之争,为何又不愿意离开。

  袁文绍沉默了许久,说道:“我并不看好邕王和兖王。”

  宁志广疑惑道:“伯爷为何不看好邕王和兖王?说句大不敬的话,以官家如今的身体情况,不可能再有子嗣了。官家之所以答应过继宗嗣,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情况。而邕王和兖王和官家血脉最是亲近,才能在宗室里也少有人及。我不觉得有其他人能和他们相争。”

  “宁先生,我和你一样看好邕王,但是邕王志大才疏。若是官家定他为储君,必然志得意满,松懈下来。兖王精明强干,知道等邕王登基,自己没有好下场,必然不愿坐以待毙。”袁文绍说道。

  宁志广疑惑道:“伯爷的意思是觉得兖王发动兵变会成功?既然如此,伯爷支持兖王便是。虽说兖王母族是北方将门,但是以兖王的精明,自然能明白让北方将门坐大不是好事,像伯爷这样能力不俗,又不是北系的将领,必然会得到重用。”

  袁文绍摇了摇头,说道:“官家宽仁,受天下臣民爱戴。就算兖王兵变夺位成功,文武百官感念官家恩德,必然有许多人不愿从贼。天下宗室不知凡几,有几个对那个位置没有想法的?届时必然有人站出来拨乱反正。”

  宁志广沉吟了一会,说道:“伯爷说的也不无可能,若是真如伯爷说的那样发展,伯爷看好何人?”

  “禹州团练使,赵宗全。”袁文绍一字一顿道。

  “不可能!”宁志广闻言想都不想,便反驳道:“赵宗全不过一个团练使,还是太祖一脉,天下何人会服?”

  “为何不可能?”袁文绍说道:“其余宗室距离汴京都比较远,相反太宗不放心太祖一脉,封地距离汴京都不远。兖王若是造反,官家必定会号令宗室勤王救驾。其余宗室太远了,等他们赶来,兖王弄不好已经完成了清洗,掌控了局面。至于赵宗全是太祖一脉,对于官家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反正这个皇位不可能是官家子嗣坐,太祖一脉还是太宗一脉来坐,在官家眼里都一样。”

  宁志广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承认伯爷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真如伯爷想的那么发展。但凡有丝毫变数,结果如何,谁都预料不到。伯爷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我已经考虑清楚了,宁先生帮我想想,若是真照我猜测的发展,我该如何安稳的度过这段时间。同时将利益最大化。”袁文绍说道。

  宁志广觉得袁文绍太过乐观了,也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但是看到袁文绍神情坚定,知道劝不动他,想了想说道:“伯爷,说实话,我现在的脑子一片混乱,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没事,今日也不早了,宁先生先回去休息吧,暂时也不急。你想到办法再告诉我。”袁文绍说道。

  “那老朽先告辞了。”宁志广起身拱手道。

  “宁先生别急,现在局势变幻莫测,宁先生年纪大了,也不方便跟随左右,随时为我出谋划策。我听闻你孙儿宁远学识不凡,以后就让他跟在我身边吧。”袁文绍笑道。

  宁志广心里苦笑,脸上却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多谢伯爷,明日一早,我便叫远儿前来听候差遣。”

  说完,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宁志广离开后,袁文绍沉默了一会,喊道:“张安。”

  “伯爷。”

  张安走了进来,躬身一礼。

  五年多时间过去,张安也二十多岁了,看著沉稳了许多。

  “派人盯著宁先生和宁远,有丝毫异动,杀!”袁文绍冷声道。

  “是!”

  张安问都没问,领命而去。

  袁文绍跟宁志广说这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他想要留在汴京火中取栗,却又有些应对不了目前的复杂局势,就需要有个人帮他出主意。

  宁志广这些年帮他出谋划策,才智袁文绍还是认可的。

  若不是他知道未来的走向,也不会相信赵宗权会笑到最后。

  宁志广不信也正常,因此袁文绍担心宁志广为了自保,背叛他。

  宁志广被发配后,因为条件艰苦,儿子儿媳都生病去世了,只有宁远一个孙子。

  袁文绍让宁远跟在他身边,就是留做质子,宁志广也明白袁文绍的意思。

  但是他不敢拒绝,他知道,若是刚刚拒绝,他连这个门都出不去。

  尽管如此,袁文绍还是不放心,让张安派人盯著宁志广和宁远。

  毕竟稍微不慎,他一家老小的命可能就没了。

  思考了一会,没有发现疏漏,袁文绍便回了房。

  外间的丫鬟刚要行礼,便被袁文绍给打断了:“小声点,别吵著夫人。”

  “是。”春花应了一声,带著丫鬟打水伺候袁文绍洗漱。

  自从翠婵出嫁后,第二年彩簪也被华兰做主许配给庄子上的一个管事。

  后来华兰又从新提拔了四个年纪小些的丫鬟,赐名春花、夏荷、秋月、冬雪。

  当然了,他们房里自然不可能就这四个丫鬟,这四个只是一等女使而已。

  后来雯姐儿大了些,单独住的时候,华兰放心不下,把夏荷和秋月派过去伺候。这边只剩春花和冬雪两个一等女使了。

  不过两人年纪也不小了,华兰正在物色新的人选。

  袁文绍洗漱完,轻手轻脚的进到里间,上了床。

  他刚上床,华兰便睁开了眼睛。

  “是不是我吵醒你了?”

  “不是,我没睡,在等官人回来。”华兰笑道。

第115章 争与不争(求订阅)

  “是不是我几日不在家,想我了。”袁文绍调笑道。

  “说什么呢。”华兰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朝春花说道:“熄灯下去休息吧。”

  “是。”

  春花微微欠身,把灯吹灭,退了出去。

  华兰动了动,在袁文绍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说道:“官人,你今天回来的时候脸色有些不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袁文绍一怔,没想到被华兰看出来了。

  华兰没睡,可能就是心里挂念。

  想到这里袁文绍有些感动,笑道:“没什么,我就是在想些事情。对了,这几日我不在家,没有发生什么事吧?”

  这些事情他不想告诉华兰,说了并没有多大用处,反而凭白惹她担心。

  华兰见袁文绍不愿意说,聪明的没有继续再问,说道:“家中没什么事,就是昨日吴大娘子请我去参加马球会。我本不想去的,但是母亲说吴大娘子也请了她,她带著三个妹妹去了,我不放心,便也去了。”

  “听说吴大娘子举办的马球会,汴京许多官眷都会前去,甚是热闹,好玩么?”袁文绍问道。

  “热闹是很热闹,不过我对这些也不怎么懂,就是凑凑热闹。”华兰说完,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昨日马球会的时候,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荣家的荣飞燕和邕王府的嘉成县主都去了,两人好像都看上了齐国公府的小公爷,还发生了争吵。”

  “呵呵,你之前说过母亲一直想把如兰嫁给齐衡,母亲知道这事,应该很郁闷吧?”袁文绍说道。

  “嗯,母亲确实很不高兴。不过这样也好,齐国公府乃是高门,盛家也高攀不起。而且平宁郡主我也听说过一些,规矩甚严。我那妹妹的性子我最是了解,要是真的嫁过去,根本落不了好。”华兰说道。

  “你说的没错,而且荣飞燕的姐姐乃是官家宠妃,嘉成县主乃是邕王之女,没有一个好相与的。要我说最好不要再让齐衡去岳家读书了。不然她们两个为了齐衡争风吃醋,岳家难免受到牵连。”袁文绍说道。

  华兰沉吟道:“现在距离春闱没几个月了,若是此时不让齐小公爷去家中私塾读书,难免会得罪齐国公。不过等春闱过后,庄学究便要回家了。”

  “说的也对,好了不说这个了,睡吧。”

  “嗯。”

  ……

  齐国公府

首节上一节96/3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