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第81节

第180章 军制 军俸

  赵祯同张教头在议事厅了商量许久,又一块用过午餐。未牌时分,吴用、萧让、裴宣、栾廷玉、赵元礼、赵兴、王伦、孙正、朱洪基、赵集十人依次走进议事厅。

  赵祯坐在上首,众人分列左右。赵祯将今日所遇到的问题说了一遍,询问众人想法。

  众人听了赵祯所言,都皱着眉头,都是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等了片刻,吴用先开口道:“庄主,今日既然讨论军伍、庄丁俸禄,军伍最是要慎重,先定下庄丁,立下规矩,照此完善,再定下军伍制度如何?”

  赵祯点头,众人也觉可行,吴用接着说道:“既如此,小生先来抛砖引玉。正如张教头所分,庄丁中粗略分为不成丁的、年老体弱的、壮丁三类。众位觉得如何?”

  见众人点头,吴用接着说道:“先说不成丁的,这些人要么是庄主收留的乞儿,要么是想要从军的庄户子弟,早早送来习武的,也有各村无人抚养的孤儿等等,这些人只能干些洒扫庭院,跑腿传话的轻松活计。”

  “未入阶的常人,男夫20岁为丁,60岁为老。现今军中也有许多十六七岁的,体格强健,武艺精熟。以此,我倒是认为庄丁以十五岁为限,判定是否成丁。因衣食住行都是庄主拨付,十二岁以下的,月俸5到10钱,十二到十五的,月俸20到30钱,这些庄丁以年龄为标准发放月俸。众位觉得如何?”

  萧让道:“学究,其他的也一次说完,如此也好一起评定。”

  吴用继续说道:“至于年老的庄丁,保留十个,做些杂事,月俸100钱,其余的都要裁撤了。至于壮丁,就按照禁军军中标准,分为上中下三等,月俸100到200钱。每年考核,武艺进步、做事勤勉的提档,连续三年垫底的淘汰。”

  众人听了,议论纷纷。萧让先说道:“不成丁的如此安排我无异议,只是年老的裁撤,是不是太过无情?壮丁分作三等,如何考核,定等还需要商讨。庄丁许多肩负庄主保卫工作,月俸是否过低?”

  吴用还未回应,裴宣起身道:“萧让兄弟,我倒是觉得年老的是应该裁撤,保留十余个表现好的,正好作为奖励。至于裁撤的这些人,也不是不顾其死活,如今各村都无敲鼓打更的,这些人正能胜任,每个村子安排两个,各村负责衣食,每月另给钱100,也十分好了。”

  “至于壮丁,是不是把护卫工作取消,另选一都士兵,轮流护卫庄主?以此也能加深士兵对庄主的认可。”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许久,终于把庄丁月俸定了下来。

  未成丁的:十二岁以下的,月俸10钱,十二到十五的,月俸20到30钱。

  壮丁:以武艺、事功分为三等,对应100钱、150钱、200钱三档,半年评定一次,日常巡视庄园,清扫庭院,上传下达,护卫安全,有功另赏,杀敌之功比照军中。也编为什伍,什伍之长由一等庄丁充任,什长加俸20钱,伍长加俸10钱,采用本俸加职俸形式。庄丁统领,比照上等庄丁,本俸200钱,职俸2000钱,阶俸每阶1000钱。

  年老的按照裴宣所提议的进行。

  好坏评定,以未成丁的为例,孙小二11岁,同龄中武艺第一;韩三儿,年10岁,洒扫庭院,捕获剧毒蝮蛇,二人月俸可跳跃一档,同十二到十五的童子一样,月俸20钱。12岁以后,孙小二和韩三儿需要重新评定,初领20钱,若有新功,可上涨至25钱,30钱。功劳由管事、教头评定,庄主签字留档后生效。

  定下庄丁俸禄,众人在此基础上又商讨军士,军制。

  栾廷玉作为马军军使先说,“诸位兄弟,我朝军制:三人为一小队,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再有五个军官,队头、副队头、左右旗,加起来正好五十人。又会从这五十人里选择一个能打的作为“旗头”拿旗。目前已组建的【重锋都】、【虎都】,在建的骑兵都、朴刀都等都是按此施行。”

  众人听了,都不吱声,似乎并不觉得有问题,赵祯想来,这些人都是一个时代的,自然对现在的兵制熟悉。

  赵祯对朱洪基说道:“朱教谕,你也谈谈。”

  朱洪基想了想道:“庄主,太祖曾言“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全靠卫所制。卫由卫指挥使统率,辖五个千户所,计有五千六百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十个百户所,共一千一百二十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两个总旗,共一百一十二人,总旗又辖五个小旗,共五十人,小旗十人。”

  “太祖以为此是‘万世不拔之计’,军民分籍。当军之家皆入军籍,称军户,属都督府,不受地方管束,优免一丁差徭。军户固定承担兵役,父死子继,世代为兵,并随军屯戍,住在指定卫所。”

  吴用听了,不免多问了些,朱洪基也详尽的回答了。

  吴用说道:“庄主,军俸先不说,首要的还是先定军制,秦汉以来,用征兵制,成丁皆服兵役。隋朝沿袭西魏、北周府兵制。军士依均田令授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兵农合一、寓兵于农。”

  “唐初继隋,恢复府兵制,也属征兵范畴。其后征战益多,勋赏不兑现,军士地位下降,府兵制日趋败坏,募兵制逐渐兴盛。唐末,各节度使控制地方政权,更是征募、豢养大批军队,与朝廷抗衡,募兵由此兴盛。”

  “太祖皇帝继柴周,也行募兵制,国家出钱招募军队,派发武器,禁军专职战斗,不再务农生产,战斗力提高不少。”

  “听朱先生所说,明朝先实行军户制,后军户制与募兵制并行,戚家军、俞家军乃至家丁私兵都属募兵。”

  “由此可见,兵制从大方向来说,不过征兵制、募兵制两种。征兵制优点是壮丁都是士卒人选,战时从征,平时务农,资装自备,养兵费用少。缺点也很明显,除去常设之军,其他军士缺乏训练,战斗力弱些,如果长期战争,务农壮丁减少,将造成田地荒芜,农业荒废。”

  “募兵制,优点是以当兵为职业,不事生产,领饷服役,战阵精熟。缺点就是耗费更多。”

  “以此来看,小生认为还是募兵更好。只要军饷按时足额发放,士卒自然用心。以军士为职业,锤炼武艺,习练战阵。军士战力自然更好。”

  众人讨论一番,都认可吴用提议,仍旧用禁军募兵之制。众人又七嘴八舌的说起禁军军制坏处,认为禁军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军士地位低下,阶级固化,赏罚不公。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自然能够保证军士战斗力。

  赵祯结合众人意见,仍旧用宋军募兵之制,商量一番,将军士仍旧分为三等,半年一考核,能者上,庸者下。

  军中什伍之长,队头、旗都由上等兵充任,除去本俸,也有职俸、阶俸。战时双俸,立功奖赏。都头以下,贵阶俸,轻职俸,伍长、什长、旗、队头,职俸以此加10钱,阶俸以千钱增递。都头以上,职俸、阶俸并重。旨在鼓励军士锤炼武艺,奋发向上,增强战斗力。

第181章 十八般武艺

  定下制度、俸禄,赵祯也不迟疑,当即让萧让书写成文,加盖县令大印,使人去各处军营及庄丁处宣读。当夜,赵祯宴请众人,席上,裴宣说道:“庄主,如今军中既然定下制度,县里也要如此执行方好,奖惩升迁也要定下,以免后头官吏惫懒,得过且过。”

  王伦今日最是积极,自来了梁山,随梁山发展,王伦,一个不第的秀才,从村塾教谕,一路做到训导之职,虽是副手,却也是正八经的九品官,如今对赵祯也是衷心耿耿。

  今日定下庄丁、士卒军制,常例,王伦也想到了县里职位俸禄的事,正想着如何对赵祯诉说,裴宣先提了出来。王伦紧跟着附和。并说道:“除此之外,还有一桩事,如今县里对大人称呼杂七杂八,长此以往,尊卑不分,与县里稳定无益。”

  赵祯道:“县里定下奖惩升迁之制自然是好的,萧让、裴宣你等商量一番施行,至于俸禄,我意与军中一般,也分为本俸、职俸、阶俸,吏可升官,择处事干练,阶高者赏。”

  “至于称呼,我自舞象之年继任西溪村里正以来,先有绿水蟒侵袭,以致于渔户不敢下水捕鱼,幸赖广惠兄弟来此除妖。其后,焦挺、韩伯龙、鲍旭、陶宗旺、阮氏三兄弟来投,又开疆拓土,众兄弟愈多,这才打下如今这份家业。兄弟们义气相投,此时讲究尊卑,一则恐伤兄弟之心,二则传到江湖上,徒惹耻笑。”

  吴用开口道:“庄主所说有理,然我听闻,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庄主顾及兄弟情谊,不以我等出身相鄙,知人善用。不重相貌、家世,与我等草莽之人结交,又以兄弟相称。为长远计,王伦所说并无差错,只庄主顾念旧情,一直不曾在意。如今既然重定俸禄,激励士卒,这尊卑自然也应定下。”

  “庄主若是顾念兄弟情谊,今后仍旧称呼我等为兄弟,我等称呼庄主为大人,庄户等称呼大人为知县相公,庄丁呼为庄主,军中称将军,以正视听。”

  席上众人听了,尽皆赞同。见此,赵祯说道:“兄弟所言甚是,公事上就如兄弟所说,私下我等仍以兄弟相称,每日还要与兄弟们刺枪使棒,打熬筋骨。”

  吴用等人也都笑着应承。当夜,宾主尽欢。

  第二日,赵祯从金翠莲房中出来,如往常一般,与程婉儿三人打拳,活动筋骨。用过早饭,赵祯早早去了前头校场,今日是定下制度后,张教头第一回训练庄丁。

  赵祯到时,除去执役庄丁,其余庄丁都已在校场练习了许久。只见张教头将庄丁分开,年老与不成丁的庄丁远远的站在一边,壮丁分作三处,张齐这一队男女相扑手,各拿一个石锁,正在练习气力。

  使朴刀的一队,由赵集带着,在校场上仍旧练习朴刀刀法。张齐所在的枪棒队,张教头亲自带着,钟林在前头,按照口令,一板一眼的动作着,后头庄丁跟随着。

  见了赵祯,张教头让庄丁按照所教的继续练习,自己走到赵祯面前,拱手说道:“庄主,老汉只一人,如今正在教授使枪棒的这一队庄丁,明日轮换教授使朴刀的这一队。”

  见赵祯不解,张教头接着说道:“庄主,原先这些庄丁都学过武艺,就拿这些使枪棒的庄丁来说,我已经问过了,日常虽然跟着几位教头习练武艺,只是这些庄丁贪图武艺套路练习,并不重视基础练习,以此基础不牢。”

  “棍法十七式,这些人只把劈、扫练的有几分模样,抡、戳、砸、撩、挂、崩、点、穿、拦、挑、架、托、云、提、舞花少有能用的好的。因此,还是要先把棍法基础练好,往后才能练习套路,并挑选有天赋的,着重培养。”

  赵祯点了点头,自己初学武艺之时,学校武教谕确实先让自己这些学生从最基础的招式练习,刀枪棍棒都是如此,两年之后方才教习套路。

  就是广惠教导自己的时候,也先看过自己所会武艺,见自己基础牢固,方才教授自己武艺。

  一整日,赵祯都在校场习武,并看张教头教授庄丁,教授完这些使棍棒的庄丁,赵祯也见到了张教头如何教导年老的庄丁和未成丁的庄丁。

  年老的庄丁,张教头教授了一门拳法,【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勤习能以之除疾,兼利蹄足,身体轻便而欲食,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不成丁的少年,张教头教众人一套桩功,并对众人说道:“要学拳,需站桩,欲习打,先练桩。”

  十二岁以上的除了站桩,还要练力,张教头拿起一个重三十斤的石锁演示了一遍,除了众人常用的抓举、摆举,正掷、反掷、手接、指接等常用的招式,还有跨掷、背掷、肘接、肩接、头接等组成各种各样的花色动作。

  这一趟表演,赢得庄丁阵阵喝彩,张教头戏言,就是学会了这套石锁功夫,便是街头卖艺也能混个温饱。

  众庄丁见了,无不钦佩。要说武艺,张教头怕是比不上广惠、焦挺等人,单就教授庄丁武艺这块,几人加起来也比不上张教头一人。赵祯看了一天,对张教头也是万分满意。

  当下赵祯说道:“张教头,看我使一回刀法如何?”

  说着,赵祯从架子上取下一柄朴刀,把基础刀法使了一遍,劈、砍、撩、剁、挑、截、推、刺、滑、搅、崩、点、拔,各有精妙。

  张教头看罢,说道:“庄主,你这刀法基础十分好了。”

  赵祯听了,说道:“教头,我只练过刀枪棍棒和拳法的基础,其余可要学习吗?”

  张教头说道:“庄主,若说武艺,老汉也不过只会几门,可要说起这些基础,正是老汉所擅长的。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老汉教授禁军多年,战场上拿起一件就能使唤,庄主若有暇,自然可以修习,知晓各类武器打打法,自然知道如何防御,以此触类旁通,再练习武艺,上手快,进境快。”

  赵祯听了,大喜,对张教头说道:“教头,我向来好使枪棒,以此招揽江湖好汉,学习武艺,今日请教头不吝赐教,授我十八般武艺。”

  张教头哪有不允之理,当下在教授庄丁之余,尽心点拨,一一从头指教赵祯武艺。

  赵祯自此除了习练所学武艺,又每日请教张教头,重学了这十八般武艺。

第182章 初见鲁智深

  接下来三日,赵祯每日跟随张教头习武,壮丁训练也步入正轨,赵集、张齐、钟林三人作为三队统领也都能胜任,至于年老的一队和年少的一队,由赵兴、赵元礼二人统管。

  庄丁队伍变革十分顺利,这期间,军中也按照要求,盘点军功,又用一场大比武,重新为众军士定下等级。

  阮小七所带的【虎都】,鲍旭所领的【重锋都】作为军中最早成军的两支队伍,最是悍勇敢战,赵祯亲自批示,所有军士都定为上等兵。

  毕竟【虎都】都是水上悍匪组成,这些人自小劫掠周边,彪悍善战,不惧生死。而【重锋都】也是从全军中选的彪形大汉,又装备了最好的步人甲,百炼重剑、阔刀,杀伤力惊人。且都是英雄级的兵种,自然配得上上等兵待遇。

  这日,午时刚过,码头上一阵喧闹,早有庄丁过来传话,刘唐、李云、朱富、阮小二四人收盐回来,三艘船运回来1500石海盐,当然也有许多鱼鲞海货。

  将这些海盐送去仓库,赵祯同刘唐等人正在议事厅里说话,就见赵元礼进来说道:“庄主,杨林、时迁两位好汉带了许多人回来了,说是寻到了鲁大师,众人正在校场上等候。”

  赵祯连忙起身,对赵元礼说道:“元礼,去请翠莲小娘子并张三、李四二人到庄上来。”说着,不等赵元礼回应,急匆匆地往外走去,刘唐等人见状,也连忙跟着赵祯往外走去。

  校场上,只一队使枪棒的庄丁并【重锋都】还在操练,其他今日没有训练任务的,都在早操之后各自忙活起来,当值的巡视庄园、干些杂活,休沐的早早回家歇息。

  【重锋都】在吴用建议下,从枯树屯换防到白石谷庄园,今后作为护卫白石谷防卫力量,每日只管操练,巡查。

  白石谷北门水寨依旧是阮小二守护,只是阮小二刚回,水军还未编练好。梁山县原有加上缴获的三桅多桨船三艘,双桅多桨船六艘,艨艟战舰一艘,走舸快船八十三艘。孟康新造好的双桅多桨船四艘,正在建造的三桅多桨船两艘。

  赵祯与吴用商讨之后,打算以阮小二为主将,麾下艨艟战舰一艘,用水手20人,弩手32人,跳帮水军40人;三桅船三艘,各用水手12人,船上士卒50人;共用近战士卒190人,弩手32人,水手56人,李夏明、王本兴二人任队头辅佐,名号【巨舟都】。

  阮小五、阮小七二人,麾下都是一艘三桅船作旗舰,三艘双桅船,三十艘走舸快船,各用水手36人。

  阮小五正在金沙滩水寨,组建一都擅长水下厮杀,潜水凿船的队伍,选的都是擅长潜水,操舟的水鬼,号【海鳅都】,孟康兼任副都头。

  阮小七船上【虎都】补足140人,并从渔户中招募就职水鬼的90人,驾驶走舸,高仑、蔡钟、贾山三人为队头。驻地青龙山董楼村。

  三都水军只有【虎都】战船齐备,水手士卒满员,【海鳅都】还在训练士卒,【巨舟都】更是还有两艘三桅船还未到位。

  阮小二如今运盐回来,立刻就要着手招募士卒,水手,早日将【巨舟都】组建完毕。

  赵祯出来时,校场上杨林、时迁正陪着一个大和尚看【重锋都】军士耍石锁练力气,自从张教头教授庄丁这套石锁功夫后,这套功夫迅速成为军中最受欢迎的练力功夫。【重锋都】军士耍石锁的功夫虽然还不熟练,举、掷、接各式花样也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赵祯见众人看的认真,也不出言打扰,站在几人身后,也看着场上军士挥舞石锁。

  众人正看着,一阵马蹄声,张三、李四二人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扑的跪到鲁智深跟前,喊道:“师傅!师傅!不想今日还能见到师傅,师傅一向可好。”

  鲁智深扶起二人,大喝道:“直娘贼!嚎哭什么,洒家还想多活几年呢。”

  众人这才见到身后站着的赵祯等人,杨林上前引荐了,众人就在校场上见了礼,赵祯邀众人去厅里坐了。随杨林一同回来的众人也由赵元礼带着庄丁暂时安置下来。

  众人坐定,赵祯对鲁智深说道:“今日幸喜提辖踏足鄙庄,常听内人金翠莲说起提辖相救之恩,江湖上也曾听闻提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千里相送林教头,钦佩提辖为人。我使杨林兄弟二次寻找提辖,今日终得相见,快哉,今日置酒,与提辖共谋一醉。”

  鲁智深道:“大官人,洒家于山东、河北也多闻大官人乐善好施名声,本想来投,只是顾及身上官司,又得罪了高俅,这才一直在江湖上厮混,不敢成行。前些日子,青州境内遇到杨林、时迁兄弟,又听闻汴京故人张三李四等人在此,这才起了心思,弃了山寨,带着山上喽一同前来投靠。”

  “一路上多听杨林、时迁兄弟说了,大官人如今也弄的好大局面,聚集了二三十条义气好汉,今日一见,果然闻名不如见面闻,见面胜似闻名。洒家先前在五台山落发为僧,得我师智真长老赐名智深,提辖之言休提,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大官人也如此叫我便是。”

  赵祯正要说话,只见金翠莲并金老汉二人匆匆忙忙跑进来,见了鲁智深,二人猛的跪下,拜道:“提辖在上,今日幸喜得见,若非恩人垂救,怎能够有今日。”

  鲁智深扶起金老汉,问道:“听大官人说你二人如今也在此处,你等缘何不回东京去,也来到这里?”

  金老汉道:“恩人在上,自得恩人救了,老汉寻得一辆车子,本欲要回东京去,又怕这厮赶来,亦无恩人在彼搭救,因此只在迷雾中流窜。不想来到此处,翠莲得大官人垂怜,娶做妾室,如今衣食丰足,皆出于恩人。”

  “我女儿也常常对女婿说起提辖大恩,常说道:‘怎地得恩人相会一面也好。’又有张三、李四二人投到庄子里,说起恩人。以此我这女婿使人在江湖上打探二人去处,请恩人到此地界厮见。”

  金翠莲也说道:“提辖恩念,杀身难报。今日无论如何,小女子也要敬提辖几杯薄酒,以表谢意。”

  赵祯道:“不错,今日小可与翠莲小娘子一同谢过大师。我自从听张三、李四二人说起大师为义气护送林教头,相国寺也不能回去,只能在江湖上厮混。这才使人屡次在江湖上寻找大师踪迹,只为能感谢大师。”

  赵祯又问道:“不知大师如何到了青州地界?”

  鲁智深道:“此事说来话长,大官人愿听时,洒家一一道来。”

  众人听了,不自觉的把身子往前倾了倾,一副期待的模样。

第183章 相谈

  只听鲁智深说道:“一言难尽,洒家自离了五台山,在大相国寺管菜园,遇着那豹子头林冲,我二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异姓兄弟。因其妻被高太尉儿子花花太岁调戏,误入白虎堂,被高太尉陷害性命。俺却路见不平,直送他到沧州,救了他一命。”

  “不想被那两个防送公人状告,那高太尉分付寺里长老不许挂搭,又差人来捉洒家。却得张三李四通报,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

  “原想去少华山投我兄弟九纹龙史进,只是他那里是华阴地界,地近渭州地界,高太尉必然行文州里,恐官司追捕的紧,以此不敢前去。”

首节上一节8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