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第92节

  沪市,福开森路,林公馆。

  已经是深夜,陈阳依旧在书房里奋笔疾书。

  终于,写完最后一个字,陈阳看着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又再度检查了一遍。

  这篇计划书是专门针对第一课的运输路线设置的。

  他利用脑中的ai算法配合现在所使用的炸药威力设计出一个合理的破坏运输的计划。

  在第一课运输的关键节点,以及某些重要位置破坏铁路,拖慢第一课的运输。

  而这些炸药所产生的破坏力又极其有限,能够拖慢速度又不至于让物资动不了。

  陈阳却可以根据破坏以及修复的时间来合理安排自己的运输时间。

  以陈阳的推算,不出一个月,第一课跟第三课的运输效率高下立判。

  这就是为他拿下南方运输部的运输权限特别设计的计划。

  他没有某些大人物帮他站台,现在跟铃原真吾等人也是简单的合作关系,还达不到深层捆绑的程度。

  所以,他要日本人看到他的能力。

  将计划书收起,陈阳起身从书房右侧的酒柜里拿出一瓶红酒,给自己倒了一杯。

  摇晃着手里的红酒杯,陈阳透过书房的窗户,看着窗外的景色.

  如果没有来到这个时代,他根本不可能体会到这个时代的国人对于未来的迷茫以及绝望。

  这种绝望是淞沪战场上七十万对三十万,但最后却是以惨败收场。

  这种绝望是湘军十五个师驰援沪市,仅仅一个月就把番号打没了,从此华夏战场再没有湘军的踪迹。

  这种绝望是广西六万狼兵跋山涉水花了几个月时间来到淞沪战场,到最后却只剩下老弱伤残

  这种绝望是短短几个月,沪市,金陵,北平,天津,石家庄,晋冀鲁豫苏沪皖.大半华夏国土相继落于敌人的手中。

  这种绝望是百万蓝军镇守华夏,所有人拼尽全力,甚至不惜以命换命,却依然挡不住小小倭奴,兵锋所向,指哪打哪。

  这种绝望是两个武林高手狭路相逢,一方已经施展出毕生绝学,但却发现连对方的防御都破不了。

  彷徨,迷茫,无助,失落直至绝望.

  没有人知道华夏还有没有未来,有人甚至已经悲观的在草拟《国史大纲》,为的就是华夏即使亡国,但依然希望后人记得这个国家曾经存在过。

  窗外夜色浓如墨汁,一盏盏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

  那一点点的光芒就仿佛国人悍不畏死的精神,在黑夜之中坚守着最后的希望。

  陈阳默默喝下杯子里的红酒,他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走到哪一步。

  但是他始终坚信,上天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要让他当一个见证者,还需要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哪怕这些事情会引起所有人的误会,不理解,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去做了

  民国二十七年七月十六,晴。

  江西,九江,同福记茶楼……

  “同福记”铺面不大,却收拾得异常整洁。

  各式茶叶罐子码放得一丝不苟,空气中弥漫着龙井的清香,普洱的陈韵和一丝从江边飘来的水腥气。

  午后正是生意最清淡的时候,只有风扇在头顶有气无力地转动着,搅动着沉闷的空气。

  掌柜的老吴坐在柜台后的老榆木圈椅里,看似在翻阅一本发黄的账册,实则眼角的余光时刻留意着门口的光影变化。

  他的耳朵敏锐的过滤着街上的嘈杂声音……

  小贩的吆喝,人力车的铃铛,远处隐约的军队操练声,这些日常的噪音下,隐藏着危险的暗流。

  九江上空,日军的飞机不时掠过城区侦察,码头上军用物资堆积如山,宪兵和特务的盘查日益森严。

  抬头看了看挂在对面的西洋钟,老吴的眼眸里面闪过一丝焦急的神色。

  约定时间已经到了,可是来接头的情报员还没有出现,会不会是出事情了?

  要是出事情就麻烦了,这一次的情报是从曾家岩五十号传过来的。

  上面还有主任的亲笔签名,证明情报极为重要,需要九江地区的游击队去完成。

  这要是出了事情,他要怎么交代?

  噔噔噔,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老吴抬起头,只见一道瘦弱的身影挎着一个简单的布包走了进来……

  “掌柜的,有…有今年的明前‘庐山云雾’么?我娘让我带些回去,她最爱这口。””

  老吴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姑娘的脸庞,柳叶眉,杏仁眼,眼神清澈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而她此时说的正是约定的联络暗号。

  “姑娘来得不巧,”老吴缓缓放下账册,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商人的和气,

  “正宗的‘庐山云雾’今年量少,早就被老主顾订完了。不过,我这倒有些上好的‘宁红’,产自修水,香气醇厚,耐泡得很,您看看?”

  他边说边起身,示意姑娘进内堂细看,这是确认身份的第二步暗语。

  柳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顺从地跟着老吴绕过柜台,走进后方堆满茶叶篓子和账本的内堂。

  门帘落下,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同志,辛苦了。”老吴脸上的和气瞬间褪去,换上地下工作者特有的严肃和凝重,声音压得极低,“山里边的情况怎么样?路上安全吗?”

  柳莺也收起了伪装的天真,语速快而清晰,透着一股干练的味道,“九江外围的鬼子调动频繁,山里面被围剿了几次,不过,好在我们反应迅速,损失不大。”

  “对了,我来的时候看到江面上军舰多了好几艘,看样子是在准备渡江或登陆。”

  老吴点头道:“没错,鬼子已经决定大批量增兵,对庐山防线动手。”

  “上级收到绝密情报,是关于鬼子的物资分布情况。”

  “目前我们已经打了一枚钉子进去,探测鬼子在九江奎通码头的兵力部署以及驻屯兵的巡逻时间等具体情况。”

  “这里面是详细情报,你把情报带回去田队长,让他尽快召集人手,鬼子想要在七天之内打通九江航道,你们的时间不多,要尽快动手。”

  “记住,”老吴再次强调,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这份情报关乎九江乃至整个武汉会战初期的局势!”

  “鬼子在码头,车站,渡口都设了重重关卡,特务像猎狗一样到处嗅。”

  “你走水路风险太大,我建议你走陆路,更要避开大路和城镇。”

  “走鄱阳湖西岸的老路,经瑞昌、德安那边的山间小路绕回去,宁可多走一天路,也绝不能有失!”

  “明白,走湖西山道,绕开大路城镇。”柳莺复述了一遍。

  老吴点了点头走到窗边,极其谨慎地撩开一丝窗帘缝隙,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街角似乎有两个穿黑衣,戴礼帽的人在闲逛,目光不时扫过街面。

  看到这一幕他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外面有‘狗’。”老吴放下窗帘:“你不能从正门走了,跟我来。”

  他迅速移开内堂角落一个装满陈年普洱的大茶缸,露出后面一扇极其隐蔽,几乎已经与墙壁融为一体的窄小木门。

  门后是一条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黑暗夹道。

  通道散发着霉味和灰尘气息,但却是通向隔壁早已废弃的旧货仓后巷的唯一出口。

  “从这里出去,左转第三个巷口,有个卖凉茶的婆婆,你买碗凉茶喝,歇歇脚,观察没人注意再走。”老吴快速交代着撤退路线,然后沉声道:“保重,‘黄鹂’同志。”

  柳莺点了点头道:“你也小心,我走了……”

  沪市,南方运输部,部长办公室。

  “八嘎雅鹿。”大岛健次郎脸色通红,看着面前松岛淳怒声道:“松岛课长,前不久总部才刚刚对你进行了表彰。”

  “这才过了几天时间,你就出现这么大的失误。”

  “原本到达九江的货物居然延迟了一天,你知不知道一天时间能够做多少事情?”

  松岛淳脸色通红的辩解道:“大岛部长,这一切不能怪我。”

  “运输物资的列车在抵达九江之前收到紧急讯息,前方铁路遭到红党铁道游击队的破坏。”

  “列车才不得已停在半路等待。”

  “停在半路等待?”大岛健次郎喘着粗气道:“可是陈课长的列车为什么能准时到达。”

  “你们的物资是早上发车,陈课长的是晚上九点多发车,中间相差将近十几个小时。”

  “结果是陈课长负责的列车先行到达九江。”

  “对于这个你又有什么解释?”

  松岛淳思忖半晌道:“我只能用巧合来形容。”

  “我们的列车在等待消息.陈课长所负责的列车经过那个路段的时候总务课已经完成了修缮工作。”

  “他们只是还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到我们。”

  “所以导致了我们的物资延期到达。”

  “巧合?你认为我能够接受这个理由吗?”大岛健次郎的脸上写满了不信

  “不管您是否相信”松岛淳沉声道:“我说的就是事实。”

  嚯,你还有理了?大岛健次郎强自压下怒火:“松岛君,我希望未来这种巧合不要再发生,你觉得行不行”

第140章 红党在行动

  运输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一个课长被部长训斥这种事情在松岛淳走出部长办公室的十分钟后已经传的上下皆知

  作为第三课的课长,陈阳自然不会亲自去打探这种八卦消息。

  可他不去,李宁玉会去,作为一个合格的秘书,这种事情自然是需要第一手掌握的。

  听完李宁玉说的八卦消息,陈阳并没有感觉到意外。

  这一切就如同他所设计的那般,破坏铁路,只伤筋,不动骨

  延缓第一课的效率,但又影响不到第三课的运输。

  不过,只是一场训斥还远远达不到对第一课失望的地步。

  现在大部分物资运输还是靠第一课在维系。

  所以,这时候就要对方加加担子。

  陈阳靠着椅子,双目微合,手指头轻轻的叩着桌面,仿佛在默默计算什么.

  陡然,他睁开眼睛暗自腹诽:“算算时间,今天晚上,游击队应该动手了吧”

  江西,九江港奎通码头..

  长江的浊浪在墨色的夜幕下翻滚,拍打着临时搭建的木制栈桥和趸船。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焦灼气息,那是一种大战将至的气息。

  码头区域灯火通明,几盏昏黄的探照灯有气无力地扫视着江面和水岸交接处,光柱刺破雨前的黑暗,更显出周围芦苇荡和废弃驳船堆叠出的巨大阴影。

首节上一节92/9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