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能不要脸到这种地步。
当然,也有些报纸义正言辞的指出,日本人这是公然的侵略行为,不过,这类的报纸大都是有外国背景。
不要以为他们这是在为华夏发声,其实就是害怕被日本人侵吞了自己的利益。
有句话说的非常正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响起,李宁玉站在门口道:“课长,岗哨那边打电话过来,有个叫林永仁的想见你,您见不见。”
“阿仁?”陈阳放下报纸道:“李秘书,你去带林先生上来。”
李宁玉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办公室,大约几分钟后,李宁玉带着林永仁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哦。
陈阳赶紧让林永仁进来,顺便吩咐李宁玉去泡一杯茶来。
李宁玉离开之后,林永仁迫不及待的说道:“表少爷,我都找你好几次了。”
“你这早出晚归的,我找你都不容易。”
林永仁说的倒是不错,这段时间陈阳一直在跟荷兰公主威廉,艾莎研究成立华富基金跟新公司的事情。
晚上回家都要十点以后,早上又是一大早出门。
他想见陈阳还真的只能来这里找。
“阿仁,你找我有什么事情?是不是装修遇到麻烦了?”
陈阳本能的以为林永仁找他肯定是碰上了什么麻烦事。
林永仁笑道:“表少爷,这都三四个月了,店里的装修都结束了。”
“我来找您是让您挑个开业的时间。”
陈阳愣了一愣这才想起来,从三月开始,那个店铺的装修时间都三四个月了,算算时间,的确也差不多到约定的完工时间了。
“表少爷,这是我请静安的先生挑的开业时间。”林永仁拿出一张写着墨字的红纸递给陈阳:“六月十六,要是这天不行,那就得二十二号才行。”
陈阳接过字条看了一眼,思忖半晌道:“还是选二十二号吧。”
“这段时间我先安排一下,商行开业要弄出气势来。”
“这也是,五天时间是有点赶,”林永仁点头道:“那就二十二号开业,表少爷,我去安排开业的事情,您有没有什么特别要求的。”
“有些东西你记一下,算了,我还是写给你吧。”陈阳拿起钢笔,随手拿过一张稿纸,写了一些开业时的要求,递给林永仁:“阿仁,按照我说的安排。”
“钱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办好。”
林永仁接过字条:“放心吧,表少爷,我会办好的,那我先走了。”
“嗯,路上小心。”
********
民国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二日,晴,大吉,宜动土,沐浴,开业.
法租界,
初夏的沪市,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与闷热,租界内依旧维持着畸形的繁华。
华隆商行崭新的金字招牌以红绸覆盖。
门前街道两侧摆满了各界送来的花篮,姹紫嫣红,香气馥郁,如此盛景却也挡不住远处隐隐传来的时局紧张感……
街路上,报童叫卖着武汉方面战事蓝军大败的消息,黄包车夫步履匆匆,偶尔也能看见身着不同制服的外国巡捕走过。
上午,九点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轰然炸响,红色的纸屑如雨般纷飞,硝烟味瞬间压过了花香。
锣鼓队卖力地敲打着喜庆的节奏,舞狮在攒动的人头间灵活跳跃,引来围观市民阵阵喝彩。
记者们的镁光灯频频闪烁,记录着难得一见的大型商行开业盛事。
陈阳跟林永仁站在商铺门口,用红笔朱砂点上狮子额头。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响起,覆盖在华隆商行上的红绸布缓缓滑下,招牌上的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第118章 你认不认识我
咚咚锵,咚咚锵,红绸布落下,一阵锣鼓声响起。
林永仁站在商行大门前临时搭建的典礼台上,向台下前来捧场的各界名流、银行代表、洋行经理以及同业拱手致意,嘴角挂着得体的微笑。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中几个行迹可疑的身影,诶,这年月,任何热闹场合都少不了各方的眼睛。
司仪高声宣布请林老板致辞。
林永仁上前一步,接过话筒,清了清嗓子:“诸位来宾,诸位同仁,今日华隆商行开业,承蒙各位厚爱,林某感激不尽。”
“值此国家多难之际,实业救国,匹夫有责。”
华隆立足租界,非为偏安,实为借此地利,广开商路,通有无于国门内外,以我华夏之物产,换取急需之物资,维系民生,图存自强……”
台下的陈阳听着演讲稿不觉嘴角抽了抽,这是林永仁花了二十五块大洋找沪商学院的教授写的。
这个时代最能赚钱的不是商人,而是文人,就这篇稿子,上下不过几百字,人家开口就是三十个大洋。
后来好说歹说,才收了二十五个大洋,就这也是一个码头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这还只是一个普通文人,你要是找个出名的,例如郭沫若,郁达夫之流,一篇稿子就能收你上百大洋……
怪不得都说民国才是文人的黄金年代。
台上的声音继续,林永仁沉声道:“华隆商行,集百货、运输、报关、汇兑于一体,志在成为沟通东西且服务华洋之桥梁。”
“我们将秉持诚信为本,货通天下,愿与在座诸位携手,共克时艰,同创未来!”
话音落下,掌声雷动……
第三波鞭炮响起,华隆商行大门适时打开,几名穿着迎宾服饰的女孩子分别站成两排。
林永仁将话筒还给司仪,走下舞台与陈阳招呼邀请过来的法租界,公共租界各大洋行经理,领班以及沪商总会的几位老板一同走进华隆商行。
将原先房子打通加上往后加盖的一部分,商行占地将近九百平米左右,大堂内部装饰中西合璧,既有时新的玻璃柜台和吊灯,也有传统的红木家具和山水画。
货物样品更是琳琅满目,从精美的丝绸瓷器,桐油猪鬃,到舶来的五金机械,西药呢绒,一应俱全。
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的业务指示牌,清晰地标注着百货部,运输部,报关部,汇兑部的位置……
林永仁根本不明白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所以,别人提出疑问的时候都是陈阳在回答。
陈阳语速很快,而且,在AI系统的辅助下,面对众多洋行领班经理以及沪市老板的询问,他可以做到各种语言自由切换。
“王老板,您那批生丝,我替你安排码头跟船只,包您比市面快三天到港岛。”
“史密斯先生,您要的桐油样品,下午就送到您办公室。”
“付老板,你想走铁路运输可能有点难度,最近苏皖浙赣四省的运输都排满了,这样吧,你跟林老板联系,物资走金陵后勤紧急调运通道,先送到麦根路仓库,一有车我尽快给你安排。”
……
众人边走边说,只是短短十几分钟,陈阳已经谈下了华隆商行三个月的业务。
就在气氛热烈之时,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几名身着黑色制服的巡捕房探员和一个穿着日式西服,神情倨傲的中年男子,在一个点头哈腰的翻译陪同下,径直走了进来。
喧闹的大堂瞬间安静了几分,许多人的目光变得警惕起来。
为首的探长皮笑肉不笑地走到林永仁面前:“林老板,恭喜开业啊!声势不小嘛。”
“租界治安,兄弟有责,特来道贺,顺便看看贵商行经营是否……合乎规章。”
说到后面几个字,他刻意拖长了语调。
玛德,开业第一天就来搞事情?林永仁刚想发怒,却见陈阳微不可察地轻轻摇头,示意克制。
林永仁深吸口气,勉强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朱探长,小店开业前夕,各种该给的孝敬可是一点没落下。”
“您这个时候来这么一出可是不大地道。”
朱桐皮笑肉不笑道:“林老板,你说的什么孝敬我可不清楚,我就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有人举报你们违章加盖房子,要是没有完整手续,恐怕您今天还得先关门。”
“虽然开业跟关门是同一天,意头的确不大好,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陈阳闻言眉眼骤然一紧,这分明就是有人授意他来搞破坏的。
看到朱桐身后那个得意洋洋的日本商人,八成就是这家伙的主意。
玛德,这小八嘎估计没死过吧。
没等陈阳发话,一阵脚步声响起,大门外走进来一群人,为首的那人一进门就用日语道:“陈桑,你的商行开业也不叫我,太不够意思了。”
“井野君?你怎么来了?”陈阳看清来人不由得有些奇怪。
井野友介笑道:“我来找你当然是有好事。”
“嗯,陈桑,你的脸色好像不大好,出什么事了?”
陈阳指了指朱桐将事情说了一遍。
“八嘎。”井野友介瞳孔微缩,走到朱桐面前:“你滴,认不认识我?”
朱桐本能点头哈腰道:“太君您好,不知道您是?”
“不认识我?好,我现在就让你认识认识,给我拖下去打。”井野友介一声吩咐,人群中出来两人不由分说就把朱桐拖了出去。
朱桐身后那个日本商人浑身打颤,显然是知道井野友介的来头。
“你是什么人?看样子你知道我?”
那人连忙点头道:“井野先生,我是日商会的松谷津一,我在年会的时候跟您喝过酒,您不记得了?”
井野友介冷笑道:“你认识我还敢来找麻烦,那就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八嘎雅鹿,你好大的胆子,拖下去,给我打。”
话音落下,身后又窜出来几人,拉着松谷津一就走。
一下子两个领头的都被拖出去打了,剩下的几个小巡捕也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全都呆愣在原地。
陈阳目光扫过几人,一个字音脱口而出:“滚。”
第119章 大阪师团
那群巡捕房的探员连忙点头哈腰的退了出去。
能吃上这碗饭的捧高踩低,阿谀奉承,人情世故,那都是基本功。
越是这种底层的小职员,越是明白什么人他们惹得起,什么人惹不起。
就井野方才的表现,这一看就是大有来头,不是他们能得罪的。
你真当法租界有那么多铁林啊.
“阿仁,你招呼好客人,诸位,慢慢观看,有需要找林老板预约”陈阳向众人打了个招呼,领着井野友介一行人上了二楼。
二楼也是精心装修过的,每个区域都挂着办理各种业务的牌匾,以及中层领导独属的办公室。
一行人一直走到里面一间没有署名的办公室。
陈阳打开办公室大门,招呼众人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