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淞沪开始 第391节

  以鬼子们的尿性,除了有人进攻他们一些要地,他们只有发现更有价值的目标,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然后问题来了,宋司令实在想不通周围几个县的范围内,还有什么目标比起他和军分区总部机关,还要让鬼子认为更有价值。

  思索了数分钟后,宋司令脸上有了决断。

  对着身边的同志,开始交代了起来:

  “总部机关先不分兵,趁着鬼子包围圈出现缺口的机会,立刻向西北撤离,尽快撤离到太行山里去。

  从警卫连挑选一些精干人员,伪装后向山崎大队撤离的方向跟上去,一定要搞清楚鬼子为什么这样。”

  在这样一个命令下,一群军装破烂,满脸疲倦之色的我军战士,纷纷地行动了起来。

  就在刚才,他们很多人连遗书都写好了……

  ******

  “所有人立刻停止前进,今天就在这里宿营。”放下了手上的望远镜后,胡彪嘴里如此地说道。

  其实此刻的时间,才是下午的三点出头,最少还有两个半小时,天色才会黑下来。

  不是胡彪不想趁着天色尚早,能够多赶路上一段时间;发布出这样一个命令,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其一此地叫作马头寨,附近的一处路口正是他们推断中,三处疑似的任务地点之一。

  可真到了地方后,结合着此地的地势、附近鬼子的隐隐动向,他们排除了这一处地方的可能。

  其二,昨天下半夜他们虽然休息了一下,但是时间不长。

  期间大家根本睡不着,只能是一直聊天到天亮,并没有如何的休息好,体力和精神都没有如何恢复。

  今天一大早就匆匆出发,先是跟鬼子打了两仗。

  接着一路过来为了不暴露行踪,都是找一些没有路的野地行走。

  到了现在的话,也就是一众穿越者老鸟,还有十字和包工头的情况好一些,其他人都是累得够呛。

  尤其是一众孩子明显到了体力的极限,他们虽然没有叫苦,但胡彪看着也是心疼。

  最终有些无奈之下,胡彪还是做出了在这里过夜的决定。

  而在听到了胡彪的决定后,所有人的眼神都闪亮了起来;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期待了一路的羊肉火锅,总算要开始准备。

  只有一人除外,那就是十字这个新手小哥,他心中只有一股巨大的庆幸:好家伙!背了一路的黑锅,终于可以放下了……

第476章 所谓美食(二合一章节)

  “老福,今晚的羊肉火锅你准备怎么安排,打算弄一个什么口味的?”

  围在那一头从鬼子据点带出来,已经处理好的大肥羊边上,旭风问出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来。

  让旭风问出这样一个问题,还真有他的考虑。

  因为在饮食文化底蕴异常悠长的中华家,光是一个羊肉火锅,不同的疆域都有着好些做法和口味。

  比如说:京师城的涮羊肉、羊蝎子、贵省的酸汤羊肉锅、边疆省鱼羊鲜火锅,草原沙葱羊肉锅,粤省的清水羊肉打边炉。

  任何一个来自现代的穿越者,张口就能轻松说出一种自己爱吃的羊肉火锅。

  顿时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来了,目前的队伍中尚且还有的36人,天南地北哪里的人都有,各自的口味也有些不同。

  这一顿羊肉火锅要怎么做,采用哪里的做法和口味,才能让所有人满意;一时间在众人看来,就值得需要好好谋划一下。

  当然了,要是做成自己喜欢的口味自然就更好。

  至于旭风为什么不叫胡彪死扑街就算了,还把老胡叫成了老福,仅仅是只要想到能有羊肉大餐吃,他嘴里就忍不住含了满嘴口水。

  一张嘴说话,某些字眼就变得含糊不清,又或者是变了味道。

  而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与旭风相同的一些反应,倒也算是老大别笑老二,显得旭风的表现没有丝毫违和感。

  面对着旭风的询问,胡彪却是说不出的胸有成竹。

  开玩笑!如果对于穿越者团队中,谁枪法更好,谁肉搏能力最强,谁战略眼光最为敏锐这些,众人之间还有一些争议的话。

  那么在厨艺方面,是死扑街这货最强这样一点,却是没有半点怀疑。

  只见这货看了一眼身前肥羊,还有一旁的一众配套的食材、佐料后。

  开口后在轻描淡写之间,就将一切安排得清清楚楚:“易县和涞水的本地羊,说实话确实比不上草原几大名羊,腥膻味重了不少,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先用猪油和洋油将羊骨头、羊蹄子这些,加上一些料头煸炒一下,加水和各种大料之后熬汤;保证汤鲜味美,一点腥膻味都没有。

  羊骨头上我还会留点肉,给大家当羊大骨、羊蝎子啃,还能吸吸羊骨髓。

  等啃完骨头之后,大家再把羊肉片涮着吃;能吃辣的我就用干辣椒做个酱碟,不能吃辣的也有芝麻酱。

  等到吃完之后,再把白菜、粉丝、一些水嫩一些的野菜放进去,就着大米饭和面条吃;反正今天想办法,让大家都吃饱肚子。

  这一个安排,你们看怎么样?”

  对于胡彪的询问没有人直接回答,可是大家在胡彪描述过后人人大声吸溜着口水的动作,已经说明了一切。

  见状之下,胡彪得意地一笑,就要准备分配任务了。

  结果没等他开口,原本不说话的人却纷纷主动请缨了起来。

  博叔:“放哨的事情我来,要是让鬼子悄悄靠近两公里之内还没发现,让你们把我也顺带一锅给涮了。”

  老K、守卫、包工头:“我们也去其他放哨,好了之后给我们留一份就行。”

  黄阿弟:“挖无烟灶的事情给我,我在工地上干过两年。”

  旭风、AT、老郁、打手、梵高:“我们去打水,那边有着一眼山泉好生清亮,用来煮羊肉汤是再好不过。”

  安妮、小翠、依姐、三个学生妹子:“淘米洗菜,这些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南泽先生、十五和老兵等一群孩子:“我们去找找野菜,还有弄一些柴火回来。”

  老三:“老福!我来帮你打下手,做菜火候和功夫没你那么厉害,但是砍肉和切菜没有半点问题。”

  说完之后,老三又对着正在挥舞着工兵铲挖土的黄阿弟,吆喝出了一句:“大胖,借你的刀用用。”

  之所以这么问,那是从门墩山据点撤离的时候,黄阿弟将那一把斩骨刀给带上了。

  估计是这货觉得用这玩意砍鬼子,格外的得心应手吧。

  至于用这种刚砍了鬼子的斩骨刀,用来砍肉会不会膈应人的问题?

  开玩笑!在如今这种民族和国家,都到了最危难一个时期的年头,讲究的是一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样一点小膈应,不要说成年人了。

  就连草儿和十岁半两个最小的孩子,都不觉得是什么问题……

  就这样,在近在咫尺的美食诱惑之下,所有人都爆发出了惊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了一顿羊肉火锅而忙活了起来。

  胡彪这个在现代位面的京师城,餐饮界已经有着不小名气的胡老板,手艺上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他先是在锅中加入了一些猪油,将羊油煸炒出了大量油脂。

  再把羊骨头和蹄子这些,连同着一些野葱和野蒜等料头,一并放进大锅中继续煸炒;那一股油脂和野葱蒜交融的味道,香得让人感觉抓心挠肝。

  等到在加上了上好山泉水,盖上了锅盖后一番炖煮。

  哪怕水刚刚烧开,还远远没到将肉煮熟的时候。

  原本还在周边位置上,要么是保养着武器,要么在聊天的众人,在撩人的肉香味中,脑壳除了吃肉喝汤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了。

  尤其是一众孩子们,那一个眼神中渴望之色让胡彪也有点扛不住。

  加上洗好切好的白菜、萝卜、粉丝等食材,水淋淋的放在一边,这场面对于大家的诱惑简直致命。

  只是以胡彪、胡老板,精湛的厨艺知道一点:

  火候现在还远远不到,还要一会儿的功夫肉汤才能入味,羊骨头现在也没有煮到位;现在就是想要捞点给孩子们吃,估计他们也咬不动。

  为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胡彪顺口说了一句:

  “孩子们,你们都说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又或者说最想吃的东西是什么;等完成了任务,突围出去后,胡叔叔到时候再做给你们吃。”

  随着胡彪的问题被提出,一众孩子们露出了思索之色,算是成功分散了注意力。

  只是等到他们一一开口之后,所说出的内容却不是胡彪他们预料之中,一些年节时才能吃上一顿的鸡鸭鱼肉这些,却是一些意料不到的东西。

  草儿这个最小的孩子最先开口,声音依然是那一种怯生生,犹如惊慌小兽。

  只是在说话间,许是她想到心中认为最美好和温暖的画面,被鬼子毒气熏到看不见的双眼,忽然就有着神采一样:

  “我想吃妈妈包的饺子,猪油渣白菜馅料的。

  前年过年的时候,妈妈用家里所有的白面和猪油渣,加上一些白菜包了十七个饺子;妈妈吃了八个,我吃了九个,那味道可好吃了。”

  十岁半也紧跟着说起:“我想吃鬼子的那一种牛罐头,我9岁生日时候,我爸爸给我带来吃过一次,那个味道现在也忘不了。

  可惜只有一个罐头的三分之一,一会就吃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一个整的。”

  以胡彪他们的穿越经验,自然知道当前时期鬼子的牛肉罐头,用料方面还算扎实,里面除了整块的牛肉,还添加了萝卜和土豆这些。

  只是每一个罐头的重量只有150克,因为刚好满足鬼子在野战状态下,每一天罐头肉配给的标准。

  三分之一的话,那么就只有区区50克,哪怕是十岁半这种小孩子,三两口也能吃完。

  不过估计这三分之一的罐头,还是十岁半他爸爸从自己嘴里省来的吧。

  甚至胡彪等人在脑海中,还不由自主地浮现了这样一个画面:

  八路军难得缴获了一些鬼子罐头,上级发话让大家打打牙祭,一人一个肯定是不可能,只能是三人分一个。

  十岁半爸爸默默吃着窝窝头的同时,将自己那三分之一小心地留了下来。

  这也是对于他满是愧意的孩子,仅有一点补充和关爱的办法。

  小号:“我想吃烧麦子,不对!我想吃用鬼子种的麦子,烧出来麦子。”

  以上的说法无疑很是有些拗口,以及让人听得一脑壳浆糊。

  好在小号后续的说明中,大家也算搞懂了情况:“去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不仅部队没粮食了,老乡们家里也断粮了。

  有一次饿了好久,忽然有老乡伯伯送来了一些救命的口粮。

  那是将没熟的青麦穗给掐了下来,放到火上一烧后把麦粒给搓下来就能吃了;吃起来绵软、筋道,还有着浓郁的麦香和烧烤味,可好吃了。

  就是这样吃太浪费粮食,地主老财都不敢这么吃。

  所以希望今后能打到岛国去,把鬼子种的麦子拿来烧着吃,那样就不会让老乡伯伯们饿肚子了。”

  文工团:“我想吃……”

  在以上一个个孩子,带着一份美好的记忆,眼睛放着光的情况下,说着自己心中美食的时候,胡彪等人都没有说话。

  不是不想说,而是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又或者不好说出口。

  就好像很多问题,其实他们明明想要知道,但是却一直忍着没问。

  比如说:草儿从未提起过自己的爸爸,十岁半也没有说起过他妈妈,文工团和小号等好几个孩子,连自己父母都没有提起过。

  好像他们这些孩子,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样。

  人!自然不会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们为什么从不提起,具体的原因大人们其实也能猜到。

  在这个糟糕的年代,太多人舍家为国,根本不顾上自己的孩子。

首节上一节391/43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