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9节

  泽田一朗回头看了看伪军队伍,距离他带来的第三小队和重机枪小队还有百十米距离,他生气的说道:“不过十几公里的距离,这些中国军人竟然跑的如此艰难,这些皇协军真是不堪大用。”

  松下丸盯着泽田一朗的脸色,小心翼翼的回答:“咱们大日本皇军的人数太少,还必须依靠这些皇协军维持治安,我听说华北司令部还要大规模编练皇协军呢。是不是让这些人稍微休息一下,不然他们恐怕没力气进攻了”

  “八嘎、八嘎”,泽田一朗有些烦躁,天色渐黑,他不愿意在黑夜中和这些八路军作战,因为他不知道前面有多少敌人,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而他仅有不足百人的大日本皇军和一些不顶用的皇协军。

  他正想让第三小队的士兵督战,押着这些皇协军向前攻击。突然,天空中传来了“呜”、“呜”、“呜”的炮弹下落声,三个黑点正在快速向他们砸下来,而后面更多的黑点也在陆续砸来。

  “八嘎,炮击,是迫击炮”,泽田一朗推开参谋,一边喊着“防炮、防炮”,一边迅速卧倒。自1937年以来,他的中队跟八路军交手多次,八路军一直都是采用神出鬼没的战术,基本都是伏击战术,突然出现后几轮火力急袭,再之后就是白刃战,很少使用炮火。

  所以他才把军队开到八路军阻击阵地前一公里处,就是欺负八路军没有火炮。他打算利用重机枪火力优势压制八路军,尽快突破八路军预设战场。

  没想到这伙八路军竟然有三门迫击炮!

  没等他卧倒,三枚迫击炮炮弹落到了重机枪阵地上,接着又是三枚、接着再是三枚,把重机枪阵地炸了个粉碎,随后炮火向着步兵所在延伸。伪军们刚刚跑了十多公里,还没缓过劲来,就和鬼子们一起遭到了大量炮弹袭击,立刻就崩溃了,大部分伪军撒腿就往后跑,有的连枪都扔掉了。

  接着,九二式重机枪和12挺轻机枪、100多支步枪齐齐开火。枪声之密集,让泽田一朗、松下丸脸色大变。

  松下丸躲在低洼处,向着泽田一朗喊道:“中队长,至少10挺机枪,还有一挺九二式重机枪,这肯定是八路军主力部队,说不定是129师特务团。建议转进,转进!”

  泽田一朗看着伪军已经崩溃,自己的第三小队也损失很大,很自然的接受了建议。“八嘎,所有人,转进昔阳县城,快转进!”

第22章 物资足再次招兵

  冒着密集的炮火和枪声,泽田一朗带着手下鬼子狼狈往后退去。山西地形崎岖,平辽公路蜿蜒,鬼子们根据长久的训练经验,能够找到足够掩体,不至于全部报销在撤退路上。

  等他们快撤退到车队旁边时,只听“呜”、“呜”、“轰”、“轰”,连续十多枚迫击炮炮弹在车队周边爆炸,很快5辆军车就被炸开。

  另外三辆车见状不妙,加速向着昔阳县方向驶离,但随后其中一辆也被迫击炮炮弹击中,炸成了一团火球。最后,仅有两辆军车顺利驶出了迫击炮射程之外,并远远的停了下来。

  泽田一朗望着燃烧的军车,脸都气歪了,但是他还是镇定下来,带着残余的日本鬼子,往昔阳县城方向奔去,好不容易才冲出炮火区域。

  等他们重新集结队伍,整个第三小队、机枪小队、宪兵队70余人竟然只剩下不足三十人,至于中队参谋松下丸,刚才已经死在了密集炮火中。

  倒是伪军还剩七十多人,但很多人枪支弹药都丢在了炮击区里,所有人都跟鹌鹑似的瑟瑟发抖。他们不仅恐惧八路军强大的炮火,也害怕被小鬼子惩罚甚至执行军法。

  泽田一朗反倒镇静下来,毕竟遇到了八路军主力部队,他失陷据点的罪责反而轻了很多。他心中愤怒、恐惧,又有些死里逃生的庆幸感。

  随后,他让部分小鬼子带着伪军慢慢走回县城,他则带着十几个人迅速乘车回城,向上级汇报、请求指导。目前小鬼子仅将电台配置到大队级别,野战中队是不配电台的,但每个县城都有通讯室,里面会有专门配置的电台。

  阻击阵地上,枪声逐渐平息,战士们看着鬼子远去,顿时发出了阵阵欢呼。

  随后张云安排一班长大宝带着人去打扫战场,虽然他估计如此密集炮火下应该不剩下什么好东西。

  不过他倒是对缴获空间获得的加成缴获很是满意。

  击毙即缴获,大概是敌人的重机枪手先被炮弹碎片击毙,加成的机枪都是完好的,加上据点里加成的0.5挺,现在他有2挺九二式重机枪未套现。另外,此战他还得到数量不菲的步枪弹机枪弹、数十支步枪、1支掷弹筒、3辆破损的汽车、0.5支轻机枪、还有杂七杂八的东西,总之他很满意。

  他想了想,把两挺重机枪、30支辽十三式步枪和5000发7.92毫米步枪弹套现并放到了重机枪阵地处。反正此次鬼子伪军来的人不少,鬼子到底带了多少机枪,伪军又扔下多少步枪,谁也说不准。

  过了一会儿,大宝等一班战士打扫战场归来,带回来3挺完好的重机枪(鬼子带来的两挺被炮弹炸毁)、1挺歪把子轻机枪、一百多条完好的步枪,大概1.3万发机枪和步枪弹。当然,还有一些破损的武器装备,大家也不嫌弃的带回来了。

  大家看到这么多的缴获,都有些麻木了。

  秦盛对着老胡说:“老胡,你掐掐我,看我是不是做梦。咱们今天怎么打了这么多胜仗!怎么缴获了这么多的武器装备!”

  是啊,今天他们新兵排一日三战,三战三捷。上午出兵刘家镇,灭掉了50多个鬼子和50多个伪军;下午再破小获庄据点,缴获大量粮食弹药;最后,他们又炮火阻击敌人,打死了五六十鬼子伪军,更是缴获三挺重机枪,一百多支步枪。

  一天之间,新兵排缴获的武器装备、物资的数量,到了他们瞠目结舌的地步。

  大家围观摆弄着九二式重机枪,兴奋的讨论着,所有人都充满了对胜利的信心。

  副排长刘长青拿着小本子认真的算了算,然后高兴的找到张云。“排长,我粗略估计了一下,咱新兵排目前拥有步枪近400支、轻机枪13挺、重机枪4挺、迫击炮3门,子弹十万发。这么多枪炮,能赶上一个营,子弹储备能赶上半个师了。”

  现在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都是满编师,如129师全师13000余人,主力团能达到2500人左右,每营大概500-700人,但就算这样也不是人人有枪。后期八路军大量扩军时,新成立的基干团每团也就1000余人,枪300-500支,甚至最困难时期人枪比例达到了6:1,大部分人都是扛着大刀长矛。

  张云也是欣慰的笑了笑。一个半月,他从十五六人将部队发展到171人,从十多支步枪发展成400多支枪,而现在,又是到了大发展的时候了!

  “长青,现在是咱们招兵的时候了!鬼子占据山西几个月来,犯下累累血案,三晋大地的百姓恨的牙痒痒。刚才小获庄的村民看到我们打破了据点,很多人都出来给咱们送吃送喝,这就是民心所在,大义所在。

  趁着咱们胜利带来的威望,咱们今天晚上就在小获庄及周边招兵、送粮,同时对庄子里投靠日本人且犯下血案的人进行公审。不仅可以打击汉奸们嚣张气焰,也趁机发展咱们的组织。”

  张云喝了口水,对副排长认真说道:“长青,这个事你带着一班长现在就去做,而明天我会安排老唐他们在刘家镇、于家口镇再去招兵。明天晚上之前,我要招满200人!”

  副排长听到命令,也毫不迟疑,点头应是。然后招呼大宝和一班的战士,赶回了小获庄。

  张云则继续和二班继续防守着阻击阵地,防止敌人再来。虽然张云判断今天夜里不会再有敌人,但战争从来不能心存侥幸!

  ……

  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看着公路上平静无息,张云判断,今夜鬼子应该不会再来了。他叮嘱老胡保持警惕,并将侦查兵往两翼扩散,随后带着通讯员赶回了小获庄。

  虽然已经天黑,但小获庄里热火朝天、一派热闹。副排长刘长青带着一班战士们正在小获庄里宣讲宣传党和队伍的政策,并镇压投靠日本鬼子的恶霸汉奸。小获庄的群众们深受鬼子的迫害,展现出了极大的拥护和参军热情。

  看到张云过来,副排长刘长青高兴的告诉张云,仅仅两个多小时,他们就已经招到了20多个新兵。

  小获庄是昔阳县下面有数的富裕镇子,地域广阔,下辖的村子达到了20多个,都被系统默认为小获庄的子节点。

  趁着鬼子还没有重新占领小获庄,张云立即安排一班长,让20多个老兵带着20多个新兵,立即前往下面的村子里宣传政策并开展招兵工作。虽然现在已经是夜里,工作不好开展,但张云不求能招来多少兵,但求能确认“占领”这些村子。

  这么多村子,张云估计他将再次获得巨量的粮食、布匹、金银、金属甚至是部分枪支弹药、药品、设备等等。毕竟山西本就是煤铁工业发达的地区,很多村子都有小煤窑、小冶金作坊,拥有着一些粉碎机、碾压机、筛粉机等等作坊型设备。

  积少成多,外加调换升级,张云将慢慢积攒到很多重要的工业小设备,为以后他发展小型军工厂、小型民工厂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现在张云已经是个“土老财”,但越往后抗日形势越严峻,趁着现在鬼子还没有站稳脚跟,张云打算加快积累自己的物资储备,先积攒个几万吨粮食、几千支枪械、几十门大炮再说。

第23章 回归驻地暂歇兵

  夜色深邃,山风清冷,随着政策宣传、招兵等工作的结束,小获庄恢复了平静。

  新兵排战士们已经分批休息,毕竟连续奔袭一天,大家都很疲惫。但是张云、刘长青、几个班长都在坚守岗位,巡视着各个阵地。

  缴获尚未入袋为安,大家都不敢大意。

  凌晨2点左右,通往小王村方向的山路上突然出现了一条火龙。无数的村民举着火把,排着队,如同一条长河般向着小获庄急急而来。

  只见后勤班的班长老唐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也难为他这么大岁数,连夜赶了这几十公里的山路。

  “排长,你今天可是累坏我老汉了。”老唐见到张云第一句就是满满的抱怨,但是嘴角仍然露出了满满的笑意,连脸上的皱纹都撑开了许多。

  作为主管后勤的班长,他肩负着战士们的吃穿住行、弹药供给,排里的物资储备是他最关注的事情。随着过去一个月战士们的疯狂训练,新兵排粮食弹药等物资储备迅速下降,布匹钱财更是都已经快见底了。

  就算相信张排长能够带领大家继续缴获更多物资,但是仓库不见新物资入账,他还是一直心里没底。

  但今天早上,仅仅在刘家镇,新兵排就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以及不少粮食、罐头,让他心里着实松了口气。为了搬运这些物资回驻地,他动员了小王村二三百的乡亲们一块动手,后勤班的三个人忙活的脚不沾地。

  结果,还没等他搬运清点完,张云的通讯员就已经找到了他,告诉新兵排在小获庄的缴获更加巨大。

  当他听到需要立即组织一千人搬运的时候,简直惊得咬到了舌头,一度怀疑是通讯员记错了数字。

  一千人,几十匹牲口,这样的运输队一次可以搬运三四十吨的物资。

  当详细询问通讯员,知道小获庄缴获了更大数量的枪支弹药,以及堆积的如同小山般的面粉、罐头、布匹时,老唐简直激动坏了,也明白了为什么张云如此着急连夜组织人手搬运。

  丢掉了这么多的物资弹药,小鬼子肯定不甘心。到了明天,昔阳县甚至阳泉城的鬼子们肯定会反攻小获庄据点,哪怕是把据点毁掉,他们也不会八路军搬走如此多的缴获物资。

  这么多的物资,足够八路军发起一次团级甚至旅级的战斗了。

  “排长,咱们组织了1200多个乡亲们,是1200多个!乡亲们听说在咱队伍需要人来搬运缴获的弹药,小王村周边几个村子的壮劳力都过来了!”老唐拉着张云的手,用力的说着。

  张云心中有些感动,但是也不敢耽搁,他立即安排道:“老唐,替我好好感谢乡亲们,让乡亲们先搬枪支弹药,再搬罐头布匹,最后搬粮食。”说罢,他又豪气的对老唐说道:“这次来的老乡们每人回去发20斤面粉。让乡亲们也和我们一起高兴高兴。”

  老唐虽然有些心疼,但是想到乡亲们的如此高涨的支军热情,也默默点头。

  “去安排吧,缴获的物资比通讯员告诉你的还要多。我们昨天傍晚打跑了鬼子援兵,得到了100多支步枪和三挺重机枪、一万多发子弹,这些武器也需要搬回去。我会安排三班战士们跟着你们一起回去,做沿途护卫工作。二班会撤回来守护小获庄据点,并在鬼子来临前撤离,我之前安排一班去周边村子里招兵还没有回来,我们必须给一班守好后路。”

  老唐听完后更加高兴,随后安排搬运工作不提。

  很快,小获庄又迅速从冷清变得热闹起来,无数小王村驻地周边的乡亲们按照老唐和后勤班的要求,搬运着缴获的弹药物资等,慢慢向小王村返回。有人扛、有牛拉、有马驮,大家热热闹闹的一路回去了。

  到了凌晨5点左右,小王庄又变得冷清起来。

  张云把副排长专门留了下来,和他一起跟小获庄话事的乡亲们谈心。这些话事人都是庄里的老人,见多了风云变幻,明白事理大义,更明白如何生存。

  “日本是一个已经工业化的国家,武器装备先进,但他毕竟国土狭小、人口也没咱中国人多,咱们最后总能将小鬼子赶走。但是,这场战争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必然经历无数的阵痛,我们要善于用策略保护自己。”张云活学活用后世的结论,帮助小获庄的乡亲们提升胜利的信心。

  “小获庄地处平辽公路旁,是鬼子们极为重视的军事据点,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我估计鬼子很快就会重新占领这里。而我们目前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不能跟鬼子硬拼,而是以运动战、游击战,零敲碎打打击鬼子,积小胜为大胜,为最后的反攻积蓄力量。

  所以为了安全,乡亲们应该能搬走就搬走,如果不能就可以先与鬼子们虚与委蛇,要先保护自己,再抗击敌人。”

  小获庄据点毕竟紧挨着平辽公路,深处敌占区里,张云现在守不住。哪怕他明天击败了昔阳县、阳泉城的鬼子,太原的鬼子大军、飞机就该都来了。

  鬼子已经占据了铁路和公路,借助火车、汽车,鬼子们各城市间支援速度极为迅速,更何况鬼子掌握了制空权,这据点防守战更没法打。这也是抗战中后期,鬼子一个中队就能防守一个县城的重要原因。

  庄子里的老人见惯了风雨,可是这几个月鬼子们的累累恶行还是让老人们惊怒不已,所以听到张云掰开了揉碎了的劝解,他们也纷纷表示,会劝说乡亲们能走则走,不能走也会当“表面顺民”,在保护自己的同时,继续支持抗日事业。

  现在这个时候,除了战前就搬到四川的官宦子弟、富贵人家,哪怕大后方的国人生活都很艰难。张云感到有些悲愤的同时,又再次感到了急迫感,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发挥“缴获加成”系统的作用,必须在民族苦难的时候,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扫清了之前的一些犹豫,为新兵排下一步攻击方向定来了决心。

  终于,前去招兵的一班陆续回归,出乎张云意料的是,一班战士们带回了数量不菲的新兵。

  他们攻打小获庄据点时声势浩大,发射了数十发炮弹,附近村子都看见了小获庄上空的黑云和隆隆的炮声。当新兵排战士带着小获庄新兵去下面村子招兵时,很多人都是乡里乡亲,彼此熟悉,对新兵的话也毫不怀疑。

  本来三晋大地的百姓就对鬼子深恶痛绝,抗日氛围踊跃,对积极抗战的八路军十分支持。既然都是八路军,那显然大家更愿意去枪多炮多装备好的八路军部队。

  虽然新兵排目前编制很低,仅仅是个排级,但战争年代的老百姓哪会关心这个,纷纷将自家的子弟交给了新兵排。

  当然,新兵排招兵如此顺利,也和鬼子们的经济掠夺有关。鬼子来到山西后迅速抢走、挤垮了山西各地大量的实业企业、矿场等,造成很多务工的村民失去了生计,大家也愿意去军队里,至少还能吃上饭。

  张云安排一班长汇总新兵人数,结果仅仅从小获庄及下辖村子就招收了近300人。

  敌人可能很快就要来了,张云也只能暂时熄了整兵的念头,迅速将新兵全部编入一班、二班,然后收拾据点回归了驻地。

  这么充裕的人手当然不能闲着,张云他们干脆将鬼子、伪军的被褥衣服,据点的电话钱、窗户、铁门等统统卸掉搬走。当然,他们也很“巧合”的又在废墟角落里发现了几吨水泥,于是大家又满满当当的回到了驻地。

  在路上,张云又关注了一下缴获加成系统。从昨天派兵下去各村招兵开始,系统数据就一直刷新,但张云也没工夫细看。现在路上闲暇了,总算可以好好看看,“占领”二十几个村子加成了多少物资。

  本次累计缴获

  武器装备:辽十三式步枪47支、毛瑟自动手枪8支、7.92毫米步枪弹4567发、7.63毫米手枪弹234发、巩式手榴弹12颗,黑火药429kg、恺字炸药27kg。

  金钱:金45kg,银689kg, 、法币64584元。

  粮食:面粉98吨、肉类24吨、

  金属:铜2.5吨、铁12.8吨、

  建筑材料:木材529方、水泥13.87吨

  其他:布匹620,作坊机械设备55件、纺车……

  好家伙,不愧是仅次于县城的富裕镇子,仅仅是20多个村子的缴获远远超过之前于家口镇和刘家镇的数量。要是赶在秋收后,估计粮食能有几百吨。还有,竟然私藏了这么多的枪支、弹药、炸药等。

  张云看想了想,还是嫌弃黑火药的威力,调换成了140kg梯恩梯炸药。你没看错,调换比例就是接近3:1,事实上工业大国梯恩梯炸药不算很贵,因为工艺成熟,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原材料。而黑火药在工业大国中同样也不便宜,因为原材料同样不便宜。

  事实上,越穷的国家,制造武器和炸药的成本越高。因为工业化本身就是利用规模化降低成本的。

  你能相信么,仅仅是初步工业化的中国,在60-70年代用了10年时间就生产了数千万支步枪,并给全国人民每人造了一枚手榴弹。

  这就是工业化的魅力,这也是“加成系统”BUG般的调换系统,是按照欧美大国的实际出厂成本作为调换比例的。

  张云看了看累计未提取的物资。好吧,粮食160余吨、肉类40余吨、步枪120余支、子弹4万余发、黄金46.67kg,银0.7吨、布匹……

  未套现的物资越来越多,张云的心里也越来越稳。

第24章 短暂修整再出发1

  4月15日中午,张云带着一班、二班、炮班和300余新兵回到驻地。

首节上一节9/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