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76节

  这样的快速损失,已经接近蝗军和俄军旅顺战役时的惨烈程度了。

  “刚才飞行战队发来了观察报告,”一个参谋走了进来,汇报道:“通过观察炮弹轨迹,敌人至少有60门火炮,且一直在持续炮击,整个攻击集群所在阵地到处都是炮弹炸开的光亮。另外,独立支队在作战过程中防空火力得到了一次增强!”

  第一军参谋长随即计算道:“独立支队拥有的火炮主要是我军九四式山炮、民国82毫米迫击炮和苏制120毫米迫击炮,如果按照每门炮每分钟10发计算,那我们的敌人就使用了超过3万发炮弹!”

  “哪怕密度降低一半,敌人也投入了1.5万发炮弹!”

  所有的第一军高层继续沉默。

  这样的火力密度的确惊人,不过也不算夸张。淞沪会战时国军炮兵也投入了数十万发各类炮弹,其中有数量不少的150毫米重炮炮弹,炮弹消耗量比独立支队此次多几十倍。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此次蝗军攻击集群是毫不知情间进入独立支队的预设阵地,并突然遭受了强大炮火攻击,这说明攻击集群在后勤、情报以及火力上均弱于对方,且地形上还不占据优势。

  这种的失败是很难避免的,太岳山山高林密,曲折蜿蜒,到处是类似的地形,怎么可能完全避开!而敌人占据主场优势,在后勤、情报上均占据上风,这样的仗怎么可能打赢。

  怎么办?

  如何报复或者击败独立支队?

  108师团师团长谷口元治郎说道:“现在看,我们对独立支队的人数预估是错误的,不然敌人无法形成如此大的包围圈。此次包围圈部队人数可能超过1.5万人。”

  “如果不集中两个师团以上的兵力,抱团慢慢往山区推进,我们无法从晋中出兵击败独立支队。”108师团师团长谷口元治郎慢慢说道:

  “或者我们可以尝试从阳泉地区昔阳县城先行集结,以一个师团兵力分两路快速攻击独立支队驻地,以分薄独立支队防守兵力。”

  “不过,目前从太原、石门通往阳泉的正太铁路现在都没有通车,想要从阳泉出兵,必须保障后勤通畅……”

  说到这里,谷口元治郎自己都说不下去,因为独立支队截断正太铁路炮击阳泉,所以他们要击败独立支队;因为要击败独立支队,他们需要保障正太铁路畅通……

  这是一个逻辑死循环。

  “这么大的炮弹使用量,这么多的士兵,独立支队的后勤是如何保障的?”109师团师团长阿南唯几问道。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国民政府并没有将苏联援助大规模给予八路军,独立支队应该无法获得大量炮弹补充才对,这些炮弹应该是以前的存量。”第一军参谋长回应道:“不过,从平原地区八路军也开始频繁使用82毫米迫击炮炮弹攻击我军看,八路军应该可以自制一部分迫击炮炮弹。”

  “至于其他物资,八路军目前占据了部分平原地区,应该可以获得足够后勤补给!”

  108师团师团长谷口元治郎立即说道:“我们应该立即调查八路军兵工厂所在,一旦确定位置立即开展轰炸。兵工厂位置并不是无迹可寻的,必然需要大量铁矿石、煤炭等等物资。”

  “目前华北司令部要求肃正作战先平原后山区,我们暂时无法对独立支队再次开展攻势,那我们就先期持续压缩独立支队的控制范围。我们将目前的机动兵力拆开,围着晋中山区建设大量而密集的据点,慢慢往里推进!”

  “持续压缩独立支队控制范围,消耗独立支队的炮弹等物资!”

  "昔日国民政府就是这样成功清剿八路军前身的红军的!”

  109师团师团长阿南唯几问立即赞同道:“还要封锁晋中地区的物资流动,不让物资流入山区。山区地形粮少地贫,物资匮乏,养不了多少脱产士兵的!”

  于是,第一军的高层们再次酝酿起了针对独立支队的阴谋。

  ……

  鬼子的阴谋张云自然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张云正是开心的时候。

  彻底覆灭了鬼子攻击集群,不仅暂时解除了鬼子对驻地的威胁,更缴获加成大量鬼子武器,让张云更加有底气应对未来的挑战。

  考虑到和顺支队5000多人辛苦赶路来援,还牺牲了不少人,张云怎么可能让这些这些八路军战士连夜赶回去,所以张云热情款待了来援的和顺支队八路军战士们。

  在邢志国安排下,独立支队大部队、各游击队与和顺支队分解到了6个营地、10多个村子里开展了大聚餐活动。

  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摆上来的是马肉饼、马肉炒白菜、马肉炖萝卜、马肺汤等等,正好此战缴获了1400多匹死马和一些伤马,还能养好的马匹张云就安排留下,其余的都分解了吃肉。于是,近两万名八路军战士、附近村庄的村民们都开心的吃起了马肉宴。

  其实马肉算不得好吃,肉质较粗,口感也一般,肥膘也不多,不符合当时大家对好肉的理解,但是民国时候能吃上这么多的肉,对大家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美味。

  吃着马肉,啃着馒头烙饼,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

  等吃过了饭,张云还带着秦队长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外围工事及山体工事(没参观兵工厂),并热烈探讨了一下反斜面、坑道战、工事战等应对火力强大敌人的战术。

  秦队长也不愧是八路军旅级干部,提出的夺点控道、大胆穿插等很多思路也让张云受益很多。

第173章 平静时光与正太铁路破袭战

  聚歼鬼子攻击集群后,独立支队迎来了一段难得平静时光。

  根据各游击队和地下组织的侦察汇报,阳泉、太原、晋中等地区的鬼子并无异动,没有发现大规模调动情况,也没有发现大规模储备弹药情况。

  从情报看,鬼子没有打算再抽调部队进行报复或者进攻,仅仅是偶尔派来飞机对无名山驻地进行了侦察,但是也被再次加强的防空连以防空炮驱离,于是就连侦察机也很少来了。

  当然这有可能跟总部选择没有向外公开此次战斗有关。毕竟如今正在跟国民政府双方摩擦不断,实在不易引起国民政府太多警惕。

  考虑到鬼子正在平原进行作战,张云判断鬼子暂时不会再来,因此趁着这个难得平静时光,进一步理顺了各部队的编制。

  首先是进一步增强了野战营配置。考虑到新兵营的新兵已经练成,且以后每个野战营都可以独立出击,张云为3个野战营补充了新兵,增加了人员和武器。目前每个新兵营编制人数为2024人,配置重机枪4挺、步兵炮2门,82毫米迫击炮8门、60毫米迫击炮48门,轻机枪136挺、冲锋枪272挺,其余为手枪和步枪。其中重机枪为2挺德什卡机枪、2挺九二式重机枪,德什卡机枪作为防空和反装甲武器,各营不再配置反坦克枪。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熟练炮手练成,炮营也进行了再次扩编,人数重新增加到了1500余人,配置九四式山炮24门、120毫米迫击炮24门、82毫米迫击炮36门,配备有炮兵观察员、野战电话通讯员、电报员等。

  4营、5营变化不大,仍然保持在2600余人的规模。

  最后,张云将6营训练出来的其他新兵都安排到了刘长青独立支队3支队,目前3支队人数达到了2400余人,且驻地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已经可以参与独立支队作战工作。

  这是完全隶属独立支队的部队,约1.48万人。

  另外张云现在还可以调动丁伟补充2团2500余人,榆东、寿阳南、昔阳西、昔阳东4支游击队共计4000余人,另有民兵部队2000余人,整体可调动兵力达到了2.33万人。

  (此外就是不可调动但是可以获得缴获加成的386旅3个团,共计6000余人的部队。)

  昔榆军分区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总部也非常重视的山地重火力部队,因此总部已经陆陆续续向张云的独立支队派驻营级政委,还好张云的营级干部都是老红军出身,政委也都是之前的老战友,大家相处还比较愉快。

  至于张云的搭档,考虑到独立支队位置关键,战斗频繁,目前还未配置。

  ……

  在逐步理顺昔榆军分区各部队建设后,为了持续获得(缴获加成)物资,同时削弱鬼子的力量,张云继续开始了他以战代练的征程。

  

  这是百团大战破袭正太路的照片,此时已经是标准轨道,但是1939年初仍是米轨。

  从1月15日开始,张云每半月就安排部队集中出击一次铁路线,重点打击正太铁路沿线各恢复的据点、车站以及周围村庄、铁矿、煤矿等,坚决制止敌人拓宽铁路,尽量破坏正太铁路的正常运营,防止国内矿产资源被掠夺。

  同时张云又提出不可竭泽而渔的思维,要求部队对铁路不能破坏频繁(因为有15天刷新期),不能让敌人丧失希望,而是把正太铁路据点作为一个获取物资的重要途径。

  于是每隔半个多月的破袭正太铁路成为了昔榆军分区的热闹节目。

  每到集中破袭时,张云就把除负责防守驻地的四营、五营、六营以外的其他部队都撒出去,让包括刘长青独立三支队、丁伟补充2团、野战营、游击队的1.6万部队分段破袭,并且每一段都安排大量的运输群众,配合运输缴获的粮食、水泥、枕木、铁轨等等。

  

  这是百团大战的照片,只要有枪有炮,正太铁路实在太容易破袭了

  为了运输沉重的铁轨,化学工作组又发挥了作用,他们结合铝热燃烧弹的原理,研制了一种很小的铝热燃烧盒,将盒子放到铁轨下方,就能迅速烧断铁轨,方便将铁轨切成小段运输。

  解决了铁轨运输问题,使得独立支队每次明面上获得的钢铁量大增,于是每次大规模破袭时独立支队都获得了大量钢铁等物资,而张云的缴获空间更是通过“占领”据点、车站、村庄、矿区等等,获得了大量设备、钢轨、粮食、水泥、煤炭、铁矿石等等。

  (阳泉有阳泉铁矿和阳泉煤矿,就在正太铁路周边,距离阳泉车站不是太远,前期张云他们破袭正太铁路没敢去矿区,现在经过多次打击,阳泉城的鬼子已经无力支援矿区了,不过部队占领矿区后仅搬走部分设备并解救愿意走的工人就撤离,不进行大规模破坏。)

  第一军和石门的鬼子也不是没有做出反制,他们曾试图几个关键节点的高处地方建设了几个大型钢筋混凝土堡垒,用以压制周边的八路军。

  奈何才刚刚动工,就被游击队发现,于是当天夜里,张云就安排炮营就拉来了12门重型迫击炮,对着还没有建成的堡垒以及建设堡垒的鬼子进行了大规模炮击,硬生生将还没有建好的堡垒轰碎。

  张云可不会让根据地内部和正太铁路周边出现这样的堡垒。

  鬼子还抽调了晋中、石门大量日伪军进驻保护各据点车站,并建立起了更完善防御工事,但是仍然没用。各部队纷纷通过围点打援方式,就在据点不远的地方,直接破坏铁路扒走铁轨,逼着鬼子过来支援,然后趁机消灭敌人攻占据点;据点鬼子不出来也没关系,集中一部兵力直接攻击据点,以人数、炮火优势直接消灭敌人,顺手还可以再消灭来援的小规模敌人。

  只要迅速破坏铁路几个点位,就能打断敌人迅速机动支援的布局,独立支队各部队就有足够时间可以击破据点缴获物资。

  此外,张云安排游击部队持续监视正太铁路维修和拓宽进度,以冷枪冷炮专门消灭鬼子安排来的维修专家,破坏维修设备。

  正太铁路横穿崇山峻岭的地形,使得鬼子防久必失,根本无法护得铁路的周全。正太铁路自元旦后就没有正常通行过多少天,而第一军的鬼子在保护和维修中持续造成失血,人员、经费、物资损耗均是巨大。

  ……

  面对这种局面,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和第一军司令部的老鬼子们是又急又气,但是却没有再次次组织部队去攻击消灭独立支队。

  一方面是因为第一次攻击集群损失太大,鬼子还没有缓过气,特别是武汉会战后鬼子财政、弹药也都紧张,另一方面就是鬼子定下来的先平原再山地的战略决策,已经部署的决策无法轻易修改。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张云这种持续的攻击从效益上是亏本的,肯定不可持续,毕竟炮弹的消耗成本远比缴获物资的价值高的多。

  也就是张云可以通过“占领”缴获加成大量物资,使得这种攻击不仅不亏还能大赚。

  在破袭正太铁路的间歇期,张云也没让部队战士们闲着,独立支队各部队开始了第2项长期任务--挤压围困昔阳县城的鬼子部队。

  昔阳县城的位置比较特殊,从鬼子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驻地阳泉出发,仅需要向东南方向走七八公里就可以到达平定县城,然后沿着平辽公路再向南走20余公里就能到昔阳县城。

  阳泉是正太铁路上的枢纽重镇,鬼子当然要占领;平定县城离得不远,也在鬼子必须攻占保护的范围内。

  鬼子当时占领阳泉和平定县后,之所以能够快速占领昔阳县,是因为平定县与昔阳县之间虽然间隔了20余公里距离,但是两县间有多条山间公路和不少的山间小路可以通行,道路通畅,鬼子的重装备可以顺利抵达,穿插部队也容易从小路进入,当时负责防守的八路军和国军都无力抵挡,只能放弃县城。

  但目前形势不一样了。

  通过持续破袭和截断正太铁路,并数次打击消耗敌人,阳泉、平定的鬼子武器弹药给养都已经出现了问题,更何况是深入山区20余公里的昔阳县城。

  张云借鉴太岳区沁源围困战的思路,安排部队分批去围困昔阳县城,争取把鬼子“困死”、“穷死”。

  抽调部队白天在山上各个公路旁“蹲守”,看见鬼子运输队就抢,看见鬼子出城部队就打,毕竟这种小规模战斗也引不来鬼子飞机;晚上就根据地下组织的侦察情况,对县城里的鬼子兵营驻地等进行精准炮击,或者直接狙击鬼子城头的部队。

  一句话,不用吝惜子弹炮弹,不用考虑缴获,“打死”、“困死”鬼子就是胜利。

  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鬼子们就发现昔阳县城已经成了一个大大的鸡肋。

  昔阳县驻守的鬼子们无法向阳泉运输物资,也很难获得阳泉弹药补给,只要运输就会被抢,不好抢就直接炮击摧毁。

  县城的鬼子白天不敢出城,出城就会被炮击甚至围攻聚歼;晚上不敢睡在兵营里,因为时不时就会有炮弹突然落下掉到他们头上,将他们炸个人仰马翻。

  昔阳县城已经成为了一个没有收益却持续消耗大量人员和弹药的无底洞。

  于是在2月初的时候,鬼子选择了放弃了昔阳县城,在飞机和阳泉鬼子掩护下撤离,而随即独立支队成功收复并“占领”了昔阳县城。

  当然,张云在收复县城后,并没有安排多少部队入驻,仅仅是安排游击队驻扎了百十个人负责维持治安,并由地区组织去管理民生。

  昔阳县城易攻难守,张云不会将部队耗在这里,但也密切监视着阳泉平安的鬼子动向,为昔阳县城的居民提供出城躲避的预警。

  当然,这些是后话。

  在1月中下旬的时候,张云最关心一件事。

  他送去386旅的补充武器到了没有!

第174章 冀南风云

  1939年1月,冀南地区风起云涌。

  按照“肃正作战”计划,华北方面司令部调集平汉、津浦铁路沿线的第10、第110、第114、第27师团各一部以及伪军共3万余人,由东西两线,分十一路对冀南区进行了大规模“扫荡”。

  考虑到鬼子机动平原地区机动速度很快,且拥有装甲列车、坦克、飞机、重炮等武器,平原地区各部队无力直接碰撞,负责此次指挥作战的129师师长和政委将主力和地方武装分为三八五旅、三八六旅、青年纵队、东进纵队、先遣纵队等几个作战集团,以若干小部队与敌人保持接触,迟滞、消耗敌人,主力部队寻找战机粉碎敌人“扫荡”。

  从1月7日到1月底,大旅长一直率领着新一团、独立团、补充团与鬼子周旋于邯郸东侧的平原地区(此时772团被师长暂时补充到其他部队),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般,持续避过鬼子装甲部队和大部队的追击,并伺机消灭了6支鬼子中队。

  不过,平原地区鬼子不仅机动速度快,互相支援速度也快,还有装甲车、豆战车等武器装备,大旅长他们一直无法硬碰敌人,只能依托人民群众隐藏大部队,或者穿插于鬼子的各路追兵中。

  敌我机动速度差距实在太大了,虽然目前部队拥有了120毫米迫击炮、82毫米迫击炮以及不少日式枪支弹药,但是一旦陷入战况焦灼,很可能附近几个县的鬼子都会迅速机动过来,甚至可能石门等地的鬼子也会通过平汉线运动过来,将部队重重包围。

  过去几个月张云提供的武器弹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状态,八路军各部队仍然无法在平原上取得主动权。

  当然,这些武器弹药也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

  各部队的战斗力增强了,自然战果就增加了,129师几个作战集团都在借鉴学习张云的做法,发挥火炮集中优势,集合十多门甚至数十门的82迫击炮甚至120毫米迫击炮,利用一两个营甚至一个团的部队突然伏击小规模的敌人。

  面对突然的炮火及机枪火力急袭,小队规模甚至中队规模的鬼子初始阶段就损失很大,随后更是难以抵挡营级、团级部队的八路军白刃战。

  几个作战集团均以这种快打快撤的作战方式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首节上一节76/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