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44节

  目前八路军部队电台甚少,连各主力团都配不齐电台,又怎么会给游击部队和地区组织配置呢,所以地区组织的一般性情报都是以密件方式送达,很难及时准确的送到总部。更麻烦的是,八路军总部因为作战原因,其驻地还经常更换,地址也属于保密内容,除非是非常紧急的情报,不然各地区地下组织情报都是一层层往上报,又经过情报部门筛选后,才能进入总部参谋和老总的视野。

  也就是张云他们算是在晋中闹出了大动静,已经有资格让八路军情报部门关注了,不然小打小闹的战斗,根本不会进入总部参谋们的视野。

  现在的八路军,已经是拥有近25万大军(1938年10月初拥有部队武装25万人,但是1938年底17.6万人,冀东失利损失了近10万人),近50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的庞大部队,总部需要关注的事情太多了!

  “我记得7月份就有一支部队攻击了晋中地区吧,这些部队开展了作战为什么不报告?”

  “可能是战果不大吧。我说你还是把注意力放到冀东吧,冀东形式不妙啊!”

  “是啊,不妙啊!”

  总部参谋们掀起了关于冀东的大讨论,晋中地区的情报就放到了一边。

第108章 秋收攻势第一阶段结束

  在108师团的鬼子师团长和八路军总部都在讨论独立支队的时候,独立支队各部队的攻势仍在继续,而张云更是快乐的收获着。

  此次战斗,考虑到108师团暂时已经没有机动力量,张云放心大胆的让全队9个排分别行动,炮连则是分开配合,以120毫米迫击炮/四一式山炮/九二式步兵炮攻破据点,以大量迫击炮杀伤日伪军及汉奸武装等,对晋中地区同蒲铁路以东的据点进行了“清扫”。

  从9月6日夜至9月7日清晨时分,部队回归龙头岭临时驻地时,各部队共打破大小据点24处,前往298个村庄宣传政策,消灭俘虏日伪军700余人,镇压汉奸维持会等武装1100余人,基本扫清了铁路以东的日伪军及爪牙触须。

  实际缴获手步枪1300余支(很多老旧步枪,质量很差),轻机枪42挺,重机枪2挺,各类子弹3.9万发,手榴弹800余枚。缴获黄金40余公斤,银元2万余个,粮食2.6万斤,牲畜269头。

  当然,张云的缴获空间物资更加丰富,加成获得手步枪934支、各类子弹1.9万发、重机枪1挺、轻机枪21挺、手榴弹400余枚、黑火药1.1吨……

  获得粮食9万余吨,肉类1.4万吨、蔬菜1.5万吨、油料作物0.7万吨……获得金1.42吨,银7.4吨, 日元2334元、法币232万元……另有铜500余吨、铁3000余吨……

  回到龙头岭驻地后,张云等人按照惯例安置战士们休息并做好了警戒放哨工作,随后队部召开了战斗总结分析会。

  会上,刘长青拿出小本本,汇报了缴获情况,并不无担心的告诉张云,虽然昨夜缴获不错,但是炮弹等消耗不小,缴获的整体收益相比于弹药消耗来说有些入不敷出。

  张云淡淡点头,没有放在心上,转而谈论起此战的战略意义。

  经此一役,过去一年风光无限的亲日汉奸富商地主等纷纷被镇压消灭,让太原周边有心投靠日本的富商地主流氓等受到了极大地震慑,至少短时间内不敢明目张胆的投靠鬼子以求发家致富了;也让当地老百姓看到了抗日队伍的存在和强大力量,不至于对抗战失去信心。

  至于缴获空间里大量的物资,嗯,不提也罢!

  两天后,独立支队的战士们完成了休整并补充弹药,随后再次拔营出发,在游击队的带领下,沿着山路慢慢南下,并分别沿途袭击了介休、灵石附近的山区据点及平原据点。

  因为鬼子是三月份左右才占据这些地方,目前鬼子的势力范围也仅仅是平原地区及山区一小部分,且据点修建的较小,驻守的日伪军也不多,面对独立支队的炮火攻击简直不堪一击。

  到9月15日,独立支队连续破袭了超过40个据点,再次消灭俘虏日伪军500余人。(实际上9月12日后当地日军已经发现了这伙具有强大火力的部队,直接放弃了外围据点,但张云发现目前该地仍然属于日军控制区,便直接炸毁了据点并“占领”了这些地区,同时获得巨大缴获。)

  从16日开始,部队开始沿着来时的路线,踏上回返的旅程。这一次,张云没有着急,而是把行军作为一次拉练和实战演习,进一步统一思想,锻炼技能,磨炼体魄。4000多人的大部队白天行军、训练,晚上以排、班为单位开展学习,大家学习认字,讨论战术,总结经验,同时连排长们兼任着指导员功能,围绕着组织建设,传递红色思想。

  等9月22日左右部队重新回到了晋中祁县地区龙头岭时,就连游击队长们都感觉了独立支队战士们气质的变化。

  更有文化、更有能力、更有信仰!

  等到了龙头岭,张云特意部署战士们休整了一天,然后安排游击队探查日伪军布置情况。

  没错,缴获加成系统的规则是15天内不能重复“占领”,但是距离张云攻袭晋中地区已经过了时限。而且因为临近秋收,大量粮食丰收在望,日军怎么可能会让游击队和抗日武装占据这些平原地区收获粮食,早早的就“收复失地”并建设了据点。

  换句话说,现在张云又可以“占领”这些地区了!

  此时正是晋中地区家家户户粮食最多的时候,这时候“占领”一个平原村庄可以加成获得的粮食,超过“占领”山区村庄的数倍,超过春夏时分“占领”山区村庄的十倍甚至更多。

  而张云还知道,武汉会战结束后,再想这么“占领”晋中东部平原,就必须直面第一军司令部麾下的众多鬼子部队和伪军部队,就不是现在几千人几十门迫击炮可以办到的事情了。

  现在是占领太原晋中平原地区最后的好机会了,这样的机会张云怎么可能错过。

  “张队长,情况都清楚了。”三位游击队长风尘仆仆的回来,却有些庆幸的向着张云汇报道:“咱们大部队走后第二天,鬼子从太原北边偷偷调动了3000多鬼子过来,并携带有很多大炮和机枪,专门来对付咱们独立支队。”

  “张队长神机妙算,提前带着部队南下。鬼子部队在平原上想埋伏咱们,结果白白等了好几天,后来还专门进山来搜索咱们的部队,也没有找到。”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鬼子又走了,据说是又回太原北边去了!”

  张云盘算了一下,应该是回去准备合围晋察冀去了。这“南取广州,中攻武汉,北围五台”是大本营的计划,敌人第一军和108师团不可能弃原计划于不顾,在这里跟独立支队绕圈子。

  鬼子走了,我们可就来了!

  于是第二天夜里,张云、刘长青带领独立支队再次攻袭晋中地区据点。

  这一次,张云带着炮连一部、1连1排及榆东游击队近千人作为总预备队,看住了祁县等县城的鬼子,然后另外八个排在游击队配合下轻车熟路的再次攻占了鬼子据点。

  密集的枪声、炮声再次响彻晋中大地。

  此时,第一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已经回到了太原,并亲自部署第一军109师团、独立第四旅团围攻晋察冀的相关事宜。而23日正是109师团及独立第四旅团大部出兵的日子。目前两支部队近2万人已经出发,由曲阳、易县、蔚县、广灵、浑源、代县、定襄、盂县、井陉、正定等地,向五台、单平等根据地腹地城镇进犯。

  这个未来的甲级战犯,50多岁的老鬼子,本来已经在床上做起了麾下部队击破晋察冀,消灭八路军主力的美梦,结果却被参谋叫醒并汇报了晋中地区铁路东部据点再次失陷的消息,心里的愤怒可想而知!

  “108师团的谷口元治郎中将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迅速调遣军队击溃这支八路军主力部队!”梅津美治郎恼怒道。

  参谋提醒道:“司令官阁下,目前108师团大部分都分散在县城、铁路线上,而且您月初还安排108师团向西伺机进攻陕北地区,目前其山口旅团已经占领晋中通往陕西的军渡、碛口一线,正在与八路军115师交战。目前这支敌人部队必须以联队规模部队才能战而胜之,而108师团已经无兵可派了!”

  梅津美治郎有些哑口,随即恼怒说道:“这些山区里的猴子,只会游击作战,给我们增添麻烦。我们应该把这些山区的敌人杀光、烧光、抢光,才能打败这些可恶的敌人!”

  “等我们消灭晋察冀的八路军,接着就对晋东南地区进行治安整肃,务必尽快消灭山西地区反抗武装!”

第109章 回归驻地暂休整

  第一军的鬼子目前无兵可派,本就在张云的意料之中,但是谨慎的张云仍然以千余人作为预备队,防止突发状况或者突来的敌人。

  仍然是一切顺利,9月24日早晨,独立支队各部队回归了龙头岭地区临时驻地。

  当张云带着预备队最后回归时,蓦然发现整个驻地竟然人声沸腾非常热闹,甚至有些拥挤了。

  这些新招来的新兵们在独立支队战士们的带领下,一边熟悉周边的战友,一边兴高采烈的讨论着独立支队的强大,憧憬着未来成为主力部队战士的威风。

  看到这样的成绩,张云当然是高兴,但是小小的龙头岭地区,已经汇聚了超过6千多人的部队,极容易被敌机发现,造成无谓的损失。经过与刘长青等人商议后,张云决定部队立即启程回归驻地。

  多了近两千人的新兵,部队运输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正好携带着这些日子来缴获的各类物资。

  根据刘长青的统计,昨天攻袭据点四十余个,但仅毙伤俘虏日伪军300余人,缴获枪支370余支,子弹1.9万发,镇压新汉奸120余人,缴获粮食1.6万斤,整体缴获不多,算上炮弹损耗有些亏本。

  好吧,如果刨除空间里新加成的数百支枪支、一万余发子弹,12万吨粮食和2.4吨黄金、11.2吨白银等等物资,此次攻袭据点使用了不少的炮弹,确实不划算……

  但幸好,张云是有挂的,仍然血赚!

  为感谢三县游击队近一个月的配合,也为了让游击队可以有能力应对鬼子后续的报复,部队撤离前,张云不仅为游击队补充了足够的弹药,更为三支游击队各留下了1挺九二式重机枪及6000发子弹,同时承诺可以分批为他们训练战士。

  张云的“壕气”再次让三位队长喜上眉梢,现如今3支游击队一千余人已经实现了人手一支枪,并拥有数十挺轻机枪和3挺重机枪,这样的配置已经算得上主力部队了。

  随后,在三支游击队配合护送下,独立支队5000余人(含招募新兵),携带着这些日子缴获的黄金、银元、枪支、弹药、火炮、粮食、电话线等等物资,踏上了回归旅程,并于三天后回到了小王村驻地。

  现在应该不叫小王庄驻地了,而应该叫无名山驻地。整个驻地已经逐步成型,以无名的高山为山体工厂,以周边的3座山体兼做山体仓库、隐蔽兵营及防御工事,这四座山形成了驻地核心;围绕这四座山的是包括小王村在内的八个村子及独立支队修建的大量兵营宿舍、简易车间、训练场、靶场等等,形成了防御内圈;然后之外就是民兵、其他村庄群众及巡逻部队组成的防御外圈。

  张云是9月初出兵开展秋收攻势的,等他回来时已经是9月26日傍晚。经过二十多天的驻地建设,等他带着部队回来时,都对驻地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仍然是邢副队长带着老唐等队部人员前来迎接。

  邢副队长站在路边,看着出发时浩浩荡荡,回来时满载而回的队伍,笑的有些合不拢嘴。他向前接过张云身上背着的大地图,笑着说道:“张队长可算是带着大部队回来了,你不知道,你这一走,我这心里就没有底气啊。”

  “我原来当副团长的时候,也没有管过这么大的摊子,没管过这么多的人和事啊。”

  张云笑着拿拳头打了一下邢副队长的胸膛,也高兴的说着:“你这留守驻地的都没底气,那我们岂不是更没底气。我和长青、张苗、老胡等人,又有谁带过这么多的兵力去打仗。”

  老唐也上来打趣道:“邢副队长是说,张队长你再不回来,我们都不知道需要建设多少兵营了!队长你每次回来都带回来大量新兵,这次去了这么久,我们都怕这小小的无名山都快放不下了这么多兵力了!”

  “哈哈哈哈”,大家插科打诨一番,随后开始安置回来的大部队和新兵。

  幸好,邢副队长和老唐足够靠谱,按照惯例,围着核心驻地构建了大量的新兵营,并做好了规划,因此很容易就将近2000新人安置到新兵连驻地里。

  稍微休息了一下,张云安排后勤部为回归的战士们准备了丰富的晚餐和饭后文娱活动,让邢志国、刘长青、各连排长深入部队及新兵营去蹲点慰问,而张云自己却直接带着特务排视察军工厂建设及弹药储备情况。

  鬼子5万多人围攻晋察冀军分区的战斗已经开始,留给张云偷偷种田发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未来形势会越来越严峻,兵工厂和弹药储备将是独立支队能否站稳脚跟,守住晋冀豫根据地北大门的关键!

  PS:目前张云缴获空间物资:

  武器:步枪2332支、毛瑟手枪125支、捷克式及仿造型轻机枪98挺、重机枪66挺,各类子弹64万发;掷弹筒269具,步兵炮5门、四一式山炮6门,各类炮弹828发;豆战车1辆、装甲巡逻车2辆、九七式战斗机0.5架、汽车49辆、三侉子88辆(同类别载具可以按照国际价格互换,同时也可以按照价格调换为配件);防毒面具263具……

  金钱:黄金2.98吨、白银29.62吨、日元5万余元,法币300余万元、美元233元……

  粮食:面粉39.2万吨、肉类6.2万吨、蔬菜2.2万吨、油类作物1.2万吨、糖类作物0.23万吨……

  金属:钢铁4.5万吨、铜4532吨、铅9652吨、锡1241吨……

  矿产:煤15.2万吨,硫铁矿石2.98万吨、石灰岩3.6万吨、白云岩1.2万吨、耐火粘土6258吨……

  建筑材料:水泥9121吨、木材17.2万方……

  其他:布匹12.8万匹,棉花0.68万吨,各类重型机械设备252部,中型设备1385部,小型设备3251部,作坊类设备1.36万剑,电气灯具6586件、电缆2.7万米,电线8万米、电话线9.5万米……

第110章 来自军工部的惊喜

  张云没有选择去通知兵工厂的军工专家们过来开会,而是带着大宝和警卫员们,直接去现场视察了位于后山的军工厂各车间。

  当然,这不是张云不信任辛苦寻来的军工专家们,而是想认真调研下自家兵工厂的生产情况,希望凭借后世了解到的点滴军工厂生产知识,对比看看目前兵工厂还有哪些需要改进改善的地方,对比看看如何再次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此时的云烟兵工厂早已经不是初建时仅有5个厂房的小作坊了,而是拥有数十个简易车间,占地达到五十几亩地的大型工厂。

  整个兵工厂生产区域都已经被列为军事重地,并被独立支队4连纳入了严密保护的范畴,按照最高级别进行了管理。就是张云自己,也要经过检查才能进入。

  刚进入最近的迫击炮炮弹的弹体生产车间,张云就已经被眼前的场景吸引住了。只见繁忙的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生产。

  一个个迫击炮炮弹粗胚在车床师傅的手艺下迅速切削成型,并被送进下一个工艺;打磨师傅小心的打磨着迫击炮尾翼;焊接师傅则是拿着焊机,排着个)将尾翼小心焊接到尾管上……

  在数十个师傅的有序工作下,一排排的弹体已经生产完成,它们将被送入组装车间,并在那里完成装药和定型。

  张云默默看着,观察着生产流程、工人们的工艺、安全防护、工作环境等,对比着后世军工厂的视频和见闻,思考着可以改进的地方。

  随后,张云转身进入下一个车间,挨个了解着子弹生产、手榴弹生产、引信生产、硫酸生产、硝酸生产等等各个车间的工艺、生产人员情况、生产的弹药种类等等。

  不得不说,几位专家管理上还是很有能力的,整个兵工厂都在有序的运转运行着,源源不断生产着子弹、迫击炮炮弹、手榴弹等独立支队及八路军急需的武器弹药,并储备在临时弹药库里。

  张云默默点头,然后让大宝去召集军工专家们,在军工厂会议室召开一次临时的军工工作会议。

  等张云赶到后,李、罗、杨三位专家已经到了,而让张云惊奇的是,三位专家后面竟然还跟着4个岁数不小的中年人,另有一个老人竟然站到了三位专家的身前。

  随后,李、罗、杨三位专家向张云介绍一番,张云才了解到,原来这20多天来,竟有500余位原太原兵工厂的专家、工人、学徒被云烟兵工厂的专家和工人们召唤过来,经过邢副队长的审查后进入了军工区,并开始在兵工厂工作。

  其中,后面4位跟李、罗、杨三位专家一样,都是原太原兵工厂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工程师,都有过留洋经历或者数十年军工经验,熟悉原太原兵工厂枪支弹药制作等流程工艺。

  最厉害的是前面这位白姓老人,原是太原兵工厂前期建厂时的元老之一,对各国火炮都有深刻研究,是太原兵工厂仿制日式军械的核心工程师之一。后来白老看不惯阎锡山等人凭借兵工厂生产的火炮进行军阀混战,互相残杀,1930年就已经心灰意冷隐退退休,不愿意再掺和军工事业,但仍然研究着各类工艺。但是随着日寇入侵,国仇家恨,加上世事纷乱,生活也陷入困境,白老也就被李、罗、杨三位专家劝动,来到了云烟军工厂。

  要不是李、罗、杨三位专家看到张云短短半年间建设的庞大山体工程,对张云的防御规划和未来发展有了很大信心,也不可能尽力劝来了这位年近60的老专家了。

  看着这些专家,张云内心一阵激动,这些都是国内军工行业的紧缺人才,是属于国家的宝贵财富,可以让云烟兵工厂再上新台阶的高级人才啊。

  张云热烈欢迎了5位专家的到来,并立即任命了他们为军工厂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工程师(随后张云又亲自从连排长中动员了3位干部作为企业工人政委,暂时加入兵工厂开展组织建设工作,但是不细提),随后亲切的跟这些专家们交流起来。

  首先是三位专家对兵工厂情况的汇报。

  目前云烟厂拥有车间42间,涵盖硫酸、硝酸生产、炸药生产、引信制造、子弹组装制造、迫击炮生产制造、迫击炮炮弹制造、手榴弹生产等各个领域。目前共拥有专职工人1132人,兼职组装人员2000余人(当地群众,主要负责手榴弹组装、炮弹箱组装、子弹分拣包装等基础工作,农忙时就务农)。

  截止目前,兵工厂月最大产能为:生产TNT、黑索金等各类炸药1200吨(需提供硫铁矿石、硝石等,目前张云空间提供一部分,采购一部分);生产子弹120万发(需张云提供底火),手榴弹20万颗(需张云空间提供优质弹钢作为外壳,提供优质木材作为木柄);生产82毫米迫击炮120门、60毫米口径迫击炮200门(需要张云提供炮钢、观瞄设备的高精度玻璃等);生产82毫米迫击炮炮弹3万发,60毫米迫击炮炮弹6万发,120毫米迫击炮炮弹4000发(需提供足够弹钢,铸铁也可以生产,但是射程会有所缩短)。

  另外,军工厂正在筹备防毒面具生产车间,已经有设备和少量玻璃、橡胶、尼龙布等,预计月产量4000具,但是原产料不足。(目前化工专家们已经研究出如何利用汽车废旧轮胎软化重新变成橡胶,但是需要足量的轮胎,而正好张云可以将空间汽车等按照价格调换为配件轮胎;布匹调换为高密度尼龙布、缴获的玻璃变成镜片等)

  此外,白老带来了最大的惊喜,白老这些年一直在研究火炮工艺,他根据目前工厂掌握的车床设备和工人水平判断,兵工厂已经有能力少量仿制各类枪支和火炮了。同时120毫米迫击炮仿制也很快可以成功。

  其中火炮最好是日式火炮为主,因为太原兵工厂仿制过日式火炮,且日式火炮技术水平较低,可以很好的控制质量和提升产量。至于步枪,不论是汉阳造、六五式步枪(仿三八式步枪)等,都可以生产,但是因为目前工人太少,产量不会太大。

  此外,还可以生产配套的炮弹,但是需要补充一部分先进设备,需要大量的铜原料、引信生产设备等。

  张云想了想,直接拍板道:“直接仿制九二式步兵炮、九四式山炮及配套炮弹,我给你们提供最好的设备、炮钢、弹钢,足够的黄铜和其他材料。”

首节上一节44/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