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84节

  当大旅长、李云龙等人因为巨大战果和收获喜笑颜开的时候,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则是继续愁云惨淡,死气沉沉。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午夜之后,也回去休息了。

  等他醒来后,就收到了晋中被八路军386旅部队破袭,分散配置的炮兵阵地和弹药储备损失颇重的报告。

  6个炮兵阵地被摧毁了3个,22处弹药储备区域被损毁了9个,损失了大量弹药物资,更损失了大量的专业炮兵。

  要知道,这些炮兵可是关东军抽调出来的精锐骨干炮兵,是经历了大量训练才培训出来的专业兵种,绝不是几张明信片就能补充的大头兵,而是帝国的宝贵财富。

  这让收到报告的冈村宁次感到了十分的心疼。

  更让他懊悔的,是自己的决断失误。他要求新一军立即抽调部队,却没有考虑到满洲军竟然会拖延行军,造成晋中出现了近4个小时的防御空档,被刁钻的386旅新一团发现并钻了空子!

  “八嘎,这些不中用的满洲部队!”冈村宁次原本冷静的脸变得都有些扭曲起来,恨声说道:“让宪兵队立即将这些部队控制起来,审查清理这些带头临阵拖延的头目!”

  “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主宰他们生命的主人!”

  “将军,不可!”笠原幸雄急忙劝道:“战事未停,此时晋中防务还需要这些满洲部队,如果贸然清理,引起这些满洲部队兵变,那此战我们就毫无胜算了!”

  冈村宁次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刚才只是说的气话罢了。

  实在是此次指挥失误过于低级了些,让大家都有些失去颜面。

第469章 鬼子主动发起的消耗战!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

  一时间又陷入了沉默。

  过了一会,冈村宁次终于摆脱了负面情绪,开始重新思索着战事。

  他看着晋中地图问道:

  “能知道是哪支部队破袭晋中么?倒是胆大心细!”

  “根据当地皇协军部队听到的番号,应该是386旅新一团,团长李云龙!”

  “哦,这个李云龙何许人也?”

  笠原幸雄有些悻悻的说道:“这个李云龙跟独立支队司令张云一样,同样是个谜一样的人物。我们的情报机构之前并未关注过这些团级人物,因为对他们的信息很少。”

  冈村宁次再次陷入了沉默。

  八路军崛起的实在是太突兀了,而独立支队尤甚,这导致帝国对其的信息收集一直算不上全面。而从386旅能够抓住蝗军换防的空隙,精准开展破袭看,只怕八路军的情报机构同样不容小觑。

  只能说,帝国还是低估了八路军部队的能力。不仅仅是作战部队,其情报机构同样是帝国的大敌,需要帝国慎重对待。

  …………

  反击或者消灭八路军情报线,是后续必须要做的事情,但下面的战事怎么打,却是需要现在立即决断。

  开战不过两天左右,几处战线上蝗军损失了3万余人,满洲军、皇协军等部队损失了2万余人,东北调来的压制火炮部队折损了一半,弹药消耗和损耗严重,但是在战线上却几乎没有什么建树。

  唯一可以显摆的,可能就是进占了近10公里的山区,并烧毁摧毁了数十个村庄。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能让冈村宁次满意,也不能让大力支持他的攻击计划的的大本营满意。

  因此,蝗军毫无疑问需要开展进一步攻势,但是如何打仍然是一个问题。

  冈村宁次和参谋们商议后,仍然决定继续执行对独立支队部队的消耗战略。

  一方面,此次作战中压制炮兵部队本就未能发挥作用,折损一半并不会影响目前部队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目前独立支队已经从阳泉回防,八路军兵力更加充足,防线更加稳固。特别是他们已经在前线装备了大量重型迫击炮,可以轻易压制蝗军部队的进攻,造成进攻部队的大量死伤。

  这款火炮威力巨大,密集发射时威力更是绝伦。如果不先行消耗其弹药,尽可能降低炮兵部队的杀伤力,哪怕蝗军部队孤注一掷继续发起强攻,恐怕也会被淹没在八路军的猛烈炮火中!

  因为,就像昨天晚上商定的那样,充分利用这款火炮精准性欠佳的缺点,尽可能消耗八路军的弹药,等到其部队弹药不足时,再行发起大的反击。

  战略既定,战斗自然继续!

  …………

  在随后的几天里,晋中山区的战斗陷入了有些诡异的僵持时光。

  从26号白天开始,鬼子们不再组织大规模的集群“送死”冲锋,而是将部队分解成规模较小的大队、分队等,借助飞机及后方火炮的掩护,持续向着晋中山区的各个阵地发起了突击和穿插,试图寻找阵地的防御漏洞。同时,这些鬼子在触发独立支队的炮兵反击后快速撤离,尽可能消耗独立支队的炮弹。

  这是典型的骗炮战术,虽然突击部队难免死伤,但是却是会加大防御部队的炮弹消耗量。

  同时,驻防在山区的鬼子部队,在白天时借助飞机的掩护,开始围绕着控制区域,大肆修建具有防炮作用的掩体、战壕等工事,尽可能增加夜间的防御能力,以防止独立支队的夜间侵袭战。

  一时间,战线竟然僵持起来。

  面对这样的僵持局面,张云是乐见其成的。

  他和副总参谋长、刘长青等人商议后,安排部队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措施。

  白天各战线部队尽量以守为主,降低鬼子飞机带来的危害,同时坚决抵御鬼子的进攻并守住防线;晚上,则是安排野战部队或者各部队的小分队持续前出,以密集火炮轰击敌人阵地,杀伤鬼子的兵员,或者以重机枪居高临下射击等,采取各种手段不断给鬼子部队放血。

  鬼子部队眼见独立支队每日消耗大量的炮弹,自以为八路军中了自家的消耗战术,只会在大量的弹药消耗中逐步削弱,最终难以为继;而张云眼见每天以大量炮弹轰击敌人,经常也能取得不小的战果,系统提示鬼子伤亡人数不断上升,也算小有收获。

  而前来支援作战的八路军部队,更是将这几条战线当成了难得的实战练兵场。虽然“训练”中需要付出血的代价,但是经历了几天激战之后,之前少经战事的战士们精气神都得到了明显的淬炼。

  大家都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一时间,战线僵持,大家皆大欢喜!

  仗打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记得,此次鬼子围攻独立支队驻地,是要消灭八路军军工基地的作战初衷。

  …………

  眼见晋中的战斗打成了僵持,八路军前线总部里,老总也是松了口气。

  此次,华北地区的鬼子在兵力使用上已经基本到了极限,物资使用也是。

  如果正太军分区此次可以守住山区,击溃鬼子集结了15万人的围攻,那至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鬼子都难以再次发起这样规模的战事。

  毕竟,华北太大了,而晋中山区又太小了!

  这不,眼见鬼子将大量兵力集中在晋中山区附近,却偏偏打成了僵持,华北平原上兵力空虚,各地八路军部队及根据地再次开始了迅速发展。

  宏观上,各个根据地借助此次机会,积极打通与周边根据地的交通线,实现了更加广泛的互联互通。同时在根据地内部,越来越多的抗日政府成立和完善起来,越来越多的华北儿郎踊跃参军,各类机构机制不断完善。

  微观上,趁着这个机会,平原八路军也着手对部队进行了整理和整训,组织遍地开花的民兵队、游击队、武工队、正规部队等开展战斗训练,提升部队战斗力。

  八路军力量,就在这一点一滴的变化中,不断发展壮大。

第470章 冈村宁次感觉良好

  民国29年,12月6日。

  长治,八路军总部。

  后勤部里,部长张万和正在办公室里认真的打着算盘,计算着由总部负责供养的八路军部队用度情况,有些发愁的盘算着自己的家底。

  相比于真实历史上的困难局面,这个世界1940年底的八路军总部,小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华北平原地区因为粮食欠收的原因,已经出现了粮食紧张的迹象,但毕竟刚刚过了秋收,还没到青黄不接的时候。

  山区根据地则是因过去一年多相对稳定的局面,广泛兴修水利,推广粮食良种,整体上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加上张云的正太军分区几次向总部大量补给粮食,这使得总部虽然脱产人员众多,但所在的长治区域粮食相对充足,粮价比较平稳。

  至于总部日常运转需要的其他的各类物资,虽然用度有些紧张,倒是还算能过的去。

  因为,总部后勤部的压力,现在倒也不是很大。

  目前让这位大别山出来的总部大管家有些犯愁的,不外乎两项。

  一是军服,特别是棉服,不多了。

  二么,总部兵工厂实在是太费钱了!

  军服不多了,这个锅得要让咱们的张司令来背。

  如今晋中地区激战正酣,为了配合张司令的防御计划,大量原来总部直属及附近军分区的兵力都被抽调前去参战,如今部署在总部周边的数万部队都是129师从平原地区抽调过来的主力部队。

  这一抽调轮换,就给总部后勤部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这两年,由于张云不断的供给各类物资,总部直属部队的军服装备配置还算齐全,部队军装整齐、军容严整,相当耐看。

  相比之下,近期从平原地区抽调来的部队,其军服和武器配置差强人意,与总部留守部队相比,差距实在是显眼。

  每当这些部队站在一起时,总会让平原部队的底层军官和战士们有些小情绪。

  虽然率领部队前来支援的129师政委及平原部队高层并不在意这些,还为此专门给平原部队的战士们开会做了动员,但是总部老总等人考虑到要照顾这些部队普通战士的情绪,专门安排后勤部给这些来援战士们配置新的军服和棉衣。

  这数万人的军服等物资拨付出去,直接让原来物资充盈的总部后勤仓库空了很多,成衣仓库里空的只剩下了老鼠,简直是“老鼠来了也得哭着离开”。

  作为八路军前线总部的后勤部长,张万和并不心疼这些军服物资用在战士们身上,但是作为主管后勤的大管家,自然会为棉衣不足而操心许多,这几天一直在督促军服厂加紧赶制棉衣。

  嗯,就是那个原著中李大团长绣花了几个月的军服厂。

  至于第二个难题,总部兵工厂的消耗,则更是让张万和犯愁。

  自总部这个大型兵工厂投产之后,虽然张云一直安排正太军分区向总部兵工厂供应着关键的炮钢、枪钢、铜饼等基础物资以及橡胶等根据地难以补充的物资,解决了兵工厂生产枪支、子弹、炮弹等武器装备的关键原料问题。

  但是,仅仅是总部自己负责筹备的木材、枪油、铅头、玻璃、硝石、铁矿、煤炭等原材料,以及生产周转经费及人员薪酬等支出,就让总部后勤部大感吃不消。

  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兵工厂,对目前的八路军而言,实在是一个吞金巨兽。后勤部统计过,基本上兵工厂每月都要吃进去价值数百大黄鱼的原材料和经费,产出近万支崭新的步枪机枪,50万枚手榴弹,以及生产及复装数百万的子弹和数万发迫击炮山炮炮弹。

  这些产出的枪支弹药,固然极大改善了各地八路军战士们的装备,极大降低了战士们的伤亡,但也消耗了总部后勤部提供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对仅仅控制着乡村地区的八路军来说,着实是很不容易。

  正在张万和继续盘算着家底时,后勤部的一个干部走了进来,高兴的说道:“部长,好消息啊。正太军分区张司令那里送来了这个月提供给总部的给养物资,以及大量的子弹壳、炮弹壳。”

  “车队已经到了村外了!”

  张万和猛然抬头,有些惊喜的说道:“张司令那里正在爆发大战,我还以为这个月没法再提供物资供给了呢!没想到军分区这种情况下竟然还准时向总部供给物资,实在是厉害!”

  “这可是解决我们的大问题了,走,一块去看看!”

  …………

  等张万和带着干部赶到村外时,就看见了外围公路上,停留着一片绵延的马车队。车队的车板上,是张司令每月例行提供给总部的炮钢、枪钢、罐头、布匹、炮弹、子弹等物资,另外则是大量装着子弹壳的麻袋。

  根据军分区后勤部提供的说明文件,此次正太军分区除了提供例行物资外,还额外向总部提供了600万发子弹壳和15万发炮弹壳。

  这些弹壳,都是这几天战线僵持中部队消耗的。如今张司令财大气粗,为了保护枪支枪管的寿命,不再复装子弹提供给战士们,部分回收的弹壳会选择融化重塑,但更多的则是直接提供给总部。

  不可否认,复装子弹的成本远比新子弹要低得多,因此总部兵工厂和各根据地,仍然把复装子弹作为弹药补给的重要方式。

  这些子弹壳,已经足够总部送上一段时间了。

  张万和看完报告,心里简单的盘算了一下,顿时有些唏嘘。

  “如今正太军分区前线,一天就要消耗百万发子弹和数万发炮弹!”

  “这样恐怖的消耗速度,恐怕张司令的压力会很大啊!”

  …………

  巧合的是,冈村宁次也是这么想的。

  过去的10多天里,随着双方在山区的阵地越发完善,晋中山区的战局越发僵持起来。

  白天,是鬼子派出大量小部队,一直向着军分区各个阵地发起小规模突击,并伺机骗取独立支队的炮火反击,以小规模伤亡消耗独立支队的炮弹;

  夜间,是独立支队派出各类炮兵部队,围着鬼子的各个阵地发起了炮击,尽可能杀伤鬼子部队,消耗鬼子的兵力资源。

  就在这不断的斗智斗勇中,独立支队的弹药储备也在稳步的下降。

  根据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的测算,八路军部队各个战线前前后后已经消耗了至少800-1000万发子弹,连同防空炮炮弹在内,也至少消耗了70万发炮弹。

首节上一节184/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