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46节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国民政府于1940年6月再次与日本展开正式谈判,明面上以承认满洲国以及割让华北换取正式停战(但从史料上看,这其实是拖延政策,以及演给美英等国家看的,国民政府一开始就没打算真同意,几天后就宣告谈判破裂)。

  可以说,1940年6月到1940年9月,是中国抗战史上最绝望的时光。英法苏纷纷对日绥靖,关闭了援助渠道,仅有美国开始加大向国民政府提供贷款。

  直到1940 年 9 月 22 日26 日,鬼子直接以武力方式,强行占据了法国殖民地越南凉山地区等众多区域,让美英法政府一片哗然。此时鬼子政府已经暴露了他们的南下野心,觊觎着早已经被英美法等国殖民一百余年的东南亚地区,以期望获得富饶的物产以及充足的石油。

  这让英法等国直接绷不住了。本来按照他们的规划,鬼子是他们安排看住苏联的狗,中国的土地和人口是送给这条恶狗的肉,吃中国没问题,咬苏联没毛病,但是他们竟然敢咬“文明社会”的主人!

  于是,1940年10月,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再次重开,美国援助、英国援助等开始进入中国,随后就是美英开始逐步收紧对日贸易,不断对日禁用物资,造成鬼子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逐步紧张,这也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埋下了伏笔。

  …………

  未来的3、4个月,国际国内局势变化太快,各国政府对中国和鬼子的态度摇摆厉害,如果太过于出头和锋芒毕露,很可能会给八路军、老家甚至是国家带来大的灾难,因此张云在随后的三个月里收缩了锋芒,不再带领独立支队开启大的战事。

  因此,在5月20日回到驻地后,张云就立即部署了几项工作。

  一是立即对开展对冀南地区129师部以及双重管理的2个团的物资输送补给工作,一次性向其提供了近600万发子弹和部分炮弹,以加强129师平原部队的抵抗能力。张云估计,后续几个月鬼子会加强对铁路沿线的封锁,物资运输很快就会遇到困难,需要提前未雨绸缪。

  二是安排部队降低了对晋中盆地沿线的破袭力度,反而是开始在山区里大修工事和掩体,尽可能提升部队山区作战防御能力,以守为攻,坚决挡住鬼子对山区根据地的进攻。当然,考虑到与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默契”,正太铁路沿线可以维持原有破袭模式。

  三是大规模囤积弹药,兵工厂生产工作进入最高产量模式,尽可能的积蓄炮弹和子弹等,以为后续发动持续的大规模战役提供物资条件。

  四是安排侦察营以及各情报员,开始四处点亮“实景地图”,为以后大范围作战作为准备。

  10月!

  如果鬼子仍然按照原本历史那样,9月份进攻东南亚法国殖民地,引起英法美政策转向,那张云就打算在10月份发起战略反攻。

  虽然1941年的鬼子仍然如日中天,但其实财政、原材料等其实都出现不稳态势,后劲已经不足。张云不求收复失地,但求大量消耗鬼子物资,并燃起全民对抗战胜利的希望。

第356章 让人疑惑的沉寂

  在时事纷扰中,匆匆间又是3个月过去,转眼间已经到了1940年8月底。

  过去的3个月时光里,国际国内局势变幻纷乱,让人忍不住眼花缭乱,但知道些国际消息的上层人士却都真切的感觉到了国际形势带来的压力。

  国际上,英法对日绥靖,转而逼迫中国对日“和谈”;苏联正在秘密与鬼子会商,正在探讨签订和平条约,打算承认伪满洲国,放弃对中国的支持;而控制广袤太平洋的美国仍然默不作声,躲在了后面看戏。

  国内正面战场方面,鬼子于5月-6月间发动了枣宜会战,直接集结20万人的兵力,以华中派遣军第11军为主力,以湖北枣阳和宜昌地区为中心,对中国第五战区展开大规模攻势,企图围歼中国第五战区主力,并攻占宜昌,威胁中国战时首都重庆。中国第五战区则是调集了6个集团军共38万人的兵力,对日军进行防御作战。

  这次会战持续了一个多月,由于国民政府部队缺乏重武器装备,各部队之间相互策应与协同作战不力,部队通信联络失密,加之军事统帅机关对日军战略企图判断失误,中国军队在会战中遭受重大损失,张将军壮烈殉国。不过,此战国民军队展现出了极为难得的求战精神,以伤亡8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5万人。

  但是终究是鬼子赢了,从此鬼子飞机可以从距离重庆很近的宜昌出发,更方便的对陪都重庆进行轰炸,国民政府的压力更大了!

  在敌后抗日战场上,鬼子大本营自然不会漏过八路军特别是杀伤蝗军甚巨的独立支队,直接再次增兵两个新编独立旅团进入华北地区地区,并为华北方面军补充了大量的弹药物资,同时大肆编练伪军,以联合开展对八路军根据地的进剿。而自汪伪政府成立后,大量国民政府士兵转身一变就成为伪军,半年内整个华北伪军数量便从10万余人增长到了近30万人(涵蒙疆伪军、东亚皇协军、冀东伪军、伪政府伪军等,不含伪满洲国军)。

  依靠着28万余人的蝗军和近30万伪军的强大兵力,华北方面军持续加强了囚笼政策的落实部署,先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围绕着铁路线大肆建设了各类据点、检查站等,连续击退了八路军部队的破袭,实现了对铁路线周边的控制,基本截断了太行山地区与华北平原的联系,随后鬼子便指挥部队开始了对平原地区的分割。

  直到这个时候,129师师部才发现了张云提前运输大量物资的深意。平原八路军部队依靠着储备的大量的子弹和炮弹,依靠着“青纱帐”的掩护,在平原大地上与鬼子玩起了娴熟的机动作战和游击作战,连续多次挡住了鬼子对根据地内部地区的分割,却很难再次打通平汉铁路通道。

  一时间,平原根据地形势严峻,平原八路军部队陷入了物资消耗过大却难以有效补充的被动局面。

  而山西方面,第一军于7月初也获得了物资补充和大量伪军的调入。这一次,筱冢义男和田中隆吉部署第一军9万蝗军和近8万伪军稳扎稳打,先是围绕着同蒲铁路线建设了大批量的碉堡据点炮楼,派驻了大量伪军部队,并开始向山区延伸。同时,在八月底再次发起了对河谷口地区的攻击。

  面对这样的局面,张云则是稳坐钓鱼台,不疾不徐的开展了防御阵地。一方面安排部队连续以夜战形势阻挡鬼子向山区延伸触角,另一方面则是安排部队再次南下,帮助386旅守住河谷口附近的阵地。

  依靠着之前已经修建了数个月的防炮防空工事,也依靠着大量的迫击炮和山炮及弹药,正太军分区守住了山区和河谷口,保障了山区根据地基本盘。

  战况,似乎陷入了胶灼。

  ………………

  河谷口。

  新一团防御阵地前沿。

  “呜~呜~呜~呜”、“轰、轰、轰”……

  鬼子的山炮炮弹从天而降,落入了新一团阵地上,炸开了漫天的烟尘。

  然后,“呜~呜~呜~呜”、“轰、轰、轰、轰”,新一团这边的迫击炮、山炮以及旅部直属的1939式76毫米火炮也向着敌人还击,压制着敌人的火炮,同时也攻击着前线的鬼子突击尖兵。

  这时候,咱们的新一团团长李云龙突然猫着腰从一线的防炮洞里钻了出来,继续在前沿战壕中观察着鬼子的动向。旁边,仍然是他的心腹爱将张大彪。

  “团长,您还是回指挥部吧。”张大彪有些心虚的说道:“要是政委知道你又亲临一线,说不得又要批评我们了!”

  李云龙一听,转眼看了张大彪一下,说道:“我说大彪,你怎么长了个榆木脑袋,你不说,我不说,咱赵政委怎么会知道。”

  “如今小鬼子增兵晋中,连续多日突击我们阵地,战况胶灼,我来前线看一看,也是应该的。”

  “咱政委,也不能说咱的不是啊!”

  过去几个月里,经过一些小的冲突和磨合,赵刚同志慢慢发现了老李的闪光点,而老李也发现赵政委跟之前那些爱打小报告的政委很不一样,两人已经擦出了互相认可的火花。

  不过,赵政委却十分不认可团级干部亲上一线,担心李团长会冒不必要的风险,经常会批评李大团长亲临一线的行为,甚至还专门让营连长们盯着团长。

  张大彪傻笑一声,摸了摸帽子上的尘土,笑道:“团长,这几天你已经被政委发现了好几次了。就算我不告诉他,他只看你身上的尘土也能猜到。”

  “团长,后面的指挥部里一样能看到敌人的情况。”

  李云龙看了看身上的土,晦气的骂道:“奶奶的,每次来前线,都得弄一身土回去。如今鬼子也阔了,打不穿劳资的阵地,就天天拿炮弹轰咱们。”

  “幸好咱们的炮兵也不差,防炮洞修的也结实。”

  “不过,这轰来轰去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说到这里,李云龙长吁短叹道:“也不知道张司令为什么不让我们主动进攻鬼子。我早就看好了,只要咱们集中火力,反冲锋或者迂回攻击,都有机会直接击溃前面的敌人,也免得天天吃这漫天的尘土!”

第357章 让人疑惑的沉寂2

  “这一仗,打的我是浑身难受啊!”

  武乡地区的386旅旅部里,大旅长抛下铅笔,脸上有些无奈的看着地图。

  只见山西地区的精准地图之上,整个晋中盆地东侧的山区边界上都画上了作战标记。

  得到鬼子大本营补充弹药物资和编入伪军的第一军,以密集的攻势向着八路军发起了攻击。如今,数万鬼子不仅沿着河谷口防线向着根据地内部突入,同时还安排大量的小股部队从各个方向渗入山区,想着穿插过去攻击八路军后勤线。而独立支队、386旅及周边民兵部队部队也毫不示弱,围绕山区安排部署了大量正规部队、游击队、民兵部队等,以阵地战、袭扰战、麻雀战等方式持续消耗和阻击敌人。

  可以说,张云直接把兵力分散开来,全力阻挡住来自第一军的攻势。

  其实,这算不得一种好的应对方式。独立支队和386旅部队炮兵火力强大,近战也占优势,完全可以通过总部调动后方部队补位防御,然后凭借正规部队夜战优势,直接前出击溃鬼子一路,逐步消减敌人压力。

  但是张云拒绝了参谋的上述提议,选择了全面防御,并明确各部队不允许主动攻击鬼子。

  这是来自军分区的直接命令,要求各部紧守阵地,确保敌人不能突入根据地,同时控制战场烈度,打僵持战、持久战、阵地火力消耗战,不得主动出击攻击敌人,更不能主动直接击溃敌人。

  正是在这样的命令下,善于机动作战的八路军部队无从发挥,大旅长才觉得此战打的浑身难受。

  周参谋长倒是老神在在的,他坐在那里看着报纸,浑不在意的笑着对大旅长说道:“这一仗啊确实打的束手束脚,但是咱们的部队伤亡不大,战士们的士气也能保持。我倒是觉得鬼子如今僵持的也很难受。”

  是的,虽然部队不能主动攻击敌人,但是确实伤亡不大!

  过去的大半年里,张云也不是一直闲着,他在耐心种田发展的同时,继续不停的招兵、练兵,再次新练成了部队1.2万人,将独立支队人数增加到了4.8万余人。

  因此,面对鬼子的攻势,独立支队防御昔阳西侧和正太铁路沿线兵力很是宽裕。而为了支持其余各部队防御作战,张云从独立支队中抽调了大量熟练炮手,直接临时配置到了386旅、各民兵部队、各游击队中,以加强各部队炮兵作战能力,同时安排运输队日夜不息不断的向前线运输弹药。

  不能主动进攻,不能主动击溃敌人,但是炮弹子弹管够!

  于是,前线部队也就很自然的跟鬼子玩起了山区阵地的炮战。

  就如同《我的团长我的团》怒江防线那样,双方的火炮大都藏在了山洞或者修建的防炮洞里,一有机会就拉出来放几炮;重机枪有事没事就朝着对方来一阵跨越射击;而阵地前沿更是布满了反炮兵雷和各种拉雷。

  这样的山区地形,鬼子的装甲车坦克和重炮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飞机虽然经常过来轰炸,却对已经修建了大量防炮洞和防空炮位中的战士、火炮难以造成伤害,更不用说后方还有大量的防空炮和防空机枪干扰。

  鬼子曾经派小部队渗透过来,但小规模的部队无力应对各部队密集的冲锋枪和机枪、迫击炮,轻易就被阻击部队消灭。而如果大部队穿插过来,就会迎面遭到大量的迫击炮、山炮甚至是远程火炮的猛烈炮击。

  就这样,双方在前线的阵地上一块玩互相炮击的游戏,然后一块吃土、挨晒、挨淋,已经僵持了大半个月,而且似乎要一直僵持下去。

  这样的战斗方式,毫无技巧可言,而且损耗巨大。

  “你说,张司令到底怎么打算的?”大旅长看着地图,无奈的说道:“我们完全可以集结优势兵力,直接攻鬼子一部,或者南北互动,调动敌人兵力,以寻找更好的战机。”

  “不管怎么说,都不应该僵持在这里,以阵地战徒耗弹药物资。”

  “可张司令却一再明令禁止各部队主动向敌人进攻,只是在以巨大消耗全力阻挡敌人对山区根据地的攻势!”

  说道这里,大旅长有些忧虑的说道:“如今平原根据地那里形势比较严峻,那里的部队虽然目前各类弹药还能坚持,但是库存一直在下降。前两天师长政委还专门问我是否可以再次输送一部分弹药过去。”

  “可惜,根据总部的消息,如今华北鬼子增兵,又编练了大量伪军,补充了大量装甲车和坦克,把平汉铁路防守的十分严密。目前各游击队已经难以轻易突破铁路线,我们暂时很难向那里大规模输送物资。”

  “可以说,目前咱们各地的部队形势还是很严峻的,相比之下咱们这里最容易打开局面。可咱们却僵持在这里,难有作为。”

  “我不想相信张云同志看不到这些,他的大局观,一向是极好的!”

  周参谋长也有些沉默,他对着地图思考了许久,又翻起了那一沓报纸。

  这沓报纸其实是影印件,是张云之前专门安排人送来的,据说是其在敌人据点中缴获的马来西亚华人发行的《星洲日报》。

  《星洲日报》是面向华人世界发行的报纸,里面介绍了很多中国抗战的事情,也介绍了很多国际国内形势。而《星洲日报》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报纸上还经常翻译转发英国《泰晤士报》的一些文章,分析了这段时间英国政要对欧洲战争的看法,以及对中国战场的看法。

  思考了一会,周参谋长指着报纸对着大旅长说道:“也许,张云的顾虑在这里。”

  “谁也没有想到,法国这样的欧洲列强会陷落的这么快,英国目前的局面这么难!”

  “从海外华人分析看,英国政要们担心鬼子会对东南亚产生不该有的心思,为了避免鬼子有借口染指东南亚,特意配合了鬼子对我们国家的封锁,默许了鬼子对我们的侵略。”

  “但是,据这些报纸上说,其实鬼子已经对东南亚地区开展行动了。目前的鬼子正在跟法国谈判,要求其派兵入驻法国殖民地的越南地区,法国流亡政府和当地驻军很是震怒,但是却力不从心。”

  说罢,周参谋长感慨道:“如今的中国,正在摆在世界列强的餐桌上被任意分配着,而鬼子占据半个中国仍然贪心不足,想要抢英法盘子里的食物了。

  “世界的变局,也许就在眼前,就在当下了!”

第358章 让人疑惑的沉寂3

  在大旅长和参谋长在讨论着张云顾虑的时候,八路军总部里,老总和副总参谋长也在讨论着这个话题。

  相比于旅长和周参谋长的后知后觉,其实老总和副总参谋长因有联系老家的渠道,很早就接触到苏联、国民政府的一些信息,对世界局势也有着自己的一些见解。

  而张云送来的这些《星州日报》,更是让他们洞悉了此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法美苏等国政要的想法,从而感受到了世界局势的巨大演变。

  大家都没有想到,欧洲战场局势演变之下,中国抗战战场的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

  法国败的太快,让英国困难重重,不得不对日绥靖,关闭了缅滇公路;

  法国败的太快,让苏联更加感觉到德国的巨大威胁,不得不加速与鬼子和谈,期望牺牲中国利益以稳住鬼子,避免两线作战;

  法国败的太快,让鬼子窥得英法等列强的虚弱,不仅逼迫法国关闭了越滇铁路,更已经有了收割其东南亚殖民地的想法。但因为中国军民的持续抗争,中国战场已经成为鬼子的包袱,于是鬼子打算再拼一次,加大对中国战场的投入,毕其功于一役,军事威胁加政治诱降,尽快解决中国战场问题。

  所有的变化,汇聚到中国抗日军民这里,才让现在的中国抗战突然变得这么难,不管是国民政府还是八路军,都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副总参谋长翻看着张云运来的这些《星州日报》,有些疑惑的自言自语道:“张云,到底在等待什么样的变局呢?”

  “总不能,鬼子敢武装攻击法国殖民地吧,这些小鬼子应该没有这么蠢。”

  老总一直拿着铅笔,研究着华北地图,钻研着鬼子的部署。听到这里,他瞄了一眼副总参谋长,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们啊,老把国际局势放在嘴边,放在心里,老想着靠着洋人解决鬼子。”

  “哼,我早就说过,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什么也不如靠自己。”

  “咱们中国人,总不能一直指望着鬼子自己犯错,指望着国际社会的帮助!”

  “唯有真刀真枪的打赢敌人,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副总参谋长闻言,先是歉意的笑了笑,但还是说道:“老总,话是如此,但是谁让我们是农业国,鬼子是工业国呢。”

  “国民政府自1928年就开始搞全国的工业发展,搞了一堆工业计划,拆掉了全国大部分军阀建设的小型钢铁厂和小军工厂,打算兴建了几个大型钢铁厂。结果呢,你也看到了,1927年全国的钢产量是3万吨,1935年钢产量也仅仅达到5万吨,还大都集中在江浙地区,很多设备都便宜了鬼子。如今的中国,经过了20年的折腾,竟然还没有1921年的钢铁产量高。”

  “北洋时期咱们国家还能自己生产炮钢、枪管钢,到了1937年咱们反而不能生产了,成为了一个必须进口国外炮钢的国家。”

  “也就是这两年张云鼓捣了个云烟兵工厂和一些民用厂,让我们有了些底气。但是相比欧美列强,相比鬼子,咱们的军工产能差的太远了,国统区的军工产能也差的太远了。”

首节上一节146/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