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3节

  张云带队他们一路急行的时候,新兵排的通讯员也赶到了独立团的阻击阵地上,找到了孔捷团长,告知了张云的传话,让他们去后面伏击阵地上领取的自己的那一份缴获。

  顿时,一直蹲坐在掩体后面观察鬼子的孔捷就高兴起来,他急忙回到掩体后面的指挥室,安排让通讯员小战士坐下,递给一杯水后问道:“同志啊,我们那份缴获大概多少好东西?”

  通讯员小战士认真地数道:“三八式步枪43支、汉阳造中正式大概80多支、掷弹筒1具,子弹五万多发、还有山炮炮弹几百发,粮食和骡马肉有几百斤。”

  “竟然有这么多的步枪和子弹!鬼子运输队竟然携带这么多的物资,团长,这回总算轮到咱们独立团发财了!”孔捷还没说话,旁边站着听着的沈泉高兴的说道:“新兵排真是咱的福星啊,打了一仗就有这么多缴获!”

  孔捷也是哈哈大笑,高兴地合不拢嘴。

  旁边的通讯员小战士自豪的说道:“这哪算多啊,你们见过成箱的黄金和钞票吗,见过堆满两个大屋的炮弹么?刚才我们还把缴获的粮食和被炮弹炸死的骡马肉都送给了乡亲们,不然也是堆成山了呢!”

  孔捷、沈泉都暗暗咽了下口水,幻想着堆成山的马肉,他们也是有段时间没开荤了。

  孔捷踢了下旁边听呆了的沈泉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安排一个连的战士回去,先把枪支弹药拿过来给战士们换装。咱把装备换好了,一会狠狠的揍小鬼子。”

  沈泉一边走一边笑嘻嘻的说:“”是,我这就去去安排,绝对一样不少的拿回来。”

  看着沈泉安排士兵往伏击阵地方向走了,孔捷才想起来张云,向通讯员小战士问道:“你们张排长去哪儿了?怎么没见他?”

  “我们张排长又去伏击鬼子了,说不定过会儿又带着一堆缴获回来了。”通讯员小战士也没瞒着孔团长,高兴的回答。

  “这张排长打鬼子,难道真的这么神机妙算?”孔杰顿时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我们独立团在和顺县城南边转了好几天,一直都没发现什么好的机会,张排长这是又发现战机了?我怎么就没发现哪里有战机呢。”

  过了一会儿,独立团驻守的阻击阵地上传来了战士们的欢呼声。孔捷走出去一看,沈泉他们已经扛着一堆步枪回来,后面还有人搬运着大量的子弹箱、粮食袋,还有几人扛着大大的马腿。

  现在敌情不明,孔捷也没想着藏着掖着,很快独立团的战士们就被分发了50发子弹,炊事班也送来了烤好的马肉和面饼。战士们看着手中沉甸甸、黄橙橙的子弹,有些人笑的合不拢嘴,有些人开始偷偷抹泪。

  独立团毕竟是新组建的部队,并不是旅里的主力团,作为“后娘养的”部队,他们子弹稀少,战斗前每名战士才配发了5发子弹。很多时候,战士们必须拿着没有子弹的步枪,冲下去跟精锐的鬼子拼刺刀,很多优秀的战士都牺牲在白刃战里。

  八路军真的是太难了。

第32章 部队首获步兵炮3

  说回张云这边。为了抓住战机,张云带着战士们跟着王队长等人一路急行,不到20分钟就到了王队长所说的“夹马道”。

  等到了地方,张云才知道该地段为什么叫“夹马道”。只见一条山路正好处于两山之间,长约300米,相对平直,但是道路很窄,最窄处不过半米左右。如果村民牵着牛、马从此经过,一不小心耕牛或者马匹就有可能会被山石夹住,所以当地人称之为夹马道。

  夹马道两侧山坡比较陡峭,山石平滑,也没有什么灌木草丛,站在道路上的人如果想往上攀登会非常困难。在两侧出入口的地方倒是平缓了一些,借助突出山石可以爬到两侧的山顶,但是也比较险峻,而且山顶上能站人、藏人的地方也不多。

  张云和二班长老胡仔细打量夹马道,这里确实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场所。前面布置几挺捷克式机枪就能把路口完全封住,其他几挺可以分散到出口相对较远的山坡上,火力同样可以覆盖到夹马道上。夹马道两侧的山峰,可以安排战士上去布置一两挺机枪,或直接拿手榴弹不停往下扔,绝对可以让鬼子好好的享受一顿“钢铁盛宴”。

  不敢耽搁太久,张云和老胡简单一商量,立刻安排人布置。

  两挺捷克式机枪,布置到了出口最前面,并用山石杂草做了遮掩;六挺机枪布置在出口后稍远的山坡上,可以依靠高度差持续覆盖敌人;4组机枪手努力的爬到了山壁两侧,一会将从上向下对着敌人开火;另有十几个战士每人携带12颗手榴弹,也分开藏到了两侧的山峰上,这样就整体形成了全方位的火力网。

  很快,大家已经到达了各自的点位,并做好了隐蔽。

  一切准备就绪!

  张云也拔出腰里挂着的毛瑟手枪,调成了自动模式,静静的等待着敌人。

  没过一会儿,鬼子们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夹马道入口前。只见鬼子部队大概60余人,沿着山路稀稀拉拉排了好长一队,队伍最前面是两个穿着员外衣服的当地人带队引路,估计是和顺县城投靠鬼子的汉奸。

  当鬼子们走到了夹马道入口时,队伍突然停了下来。从东北打入华北,鬼子们也走过了中国的很多山路,但他们也从没见过这样险峻的地形,不由得停下来观望着。鬼子小队长似乎对夹马道的地形有些紧张,正在叽里咕噜的跟翻译说了什么,汉奸则掉头哈腰的说着什么,对着远方指指点点。

  时间紧迫,鬼子们忙着赶路,着急迂回攻击敌人,鬼子小队长虽然在进谷前认真的观察了夹马道,但战士们隐藏的不错,鬼子们没发现什么异常。这里虽然比较险峻,但是山西山路实在太崎岖了,如果绕路又不知道要绕多久!

  鬼子们队伍开始前进,他们让汉奸在前边带路,将炮兵保护在中间,一行60多号鬼子陆陆续续的进入了张云的伏击圈里。

  没让大家等太久,鬼子们全部进入伏击圈里,张云也不客气,喊了一声“打”,接着将毛瑟手枪放平,“哒哒哒”的将弹匣里的子弹全部打了出去,20发子弹排成扇面扑向了敌人。

  旁边隐藏起来的两挺捷克式也“哒哒哒”、“哒哒哒”精准打起了点射。后面山坡上,距离较远的6挺机枪也冒出了枪焰,无数子弹向了敌人激射。

  前面带队的汉奸以及七八个鬼子还没反应过来,身上突然冒出了无数的血窟窿,一声不吭的倒在了旁边,后面的鬼子们则是惨叫连连,多人被子弹击中、擦过。

  鬼子们瞬间大乱,很多鬼子还想向周围寻找掩体,但是很快就发现根本就没有山石可以遮挡,也没有空间可以左右躲避。

  混杂在机枪中的是2班的精准射手,众多神枪手专门瞄着鬼子的掷弹筒兵射击,有掷弹筒兵身上竟然同时中了数枪。

  敌人机枪手这个时候刚刚反应过来,正借助倒下的尸体作为掩护,试图建立火力掩护。这时候,旁边的山壁上竟然扔下来数十个手榴弹,有些香瓜型的九一式手榴弹滚到了鬼子身边突然爆炸,有些手榴弹在空中就炸开,各种弹片四处横飞。

  “八嘎、八嘎,我就说这些胆小的只那人靠不住!”鬼子小队长简直疯了,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在山西这种处处可以伏击的地形,小股穿插部队如果被发现很容易就会遭到围歼。

  头上已经被手榴弹弹片击中,鲜血直流,但是这个老鬼子仍然不忘自己的职责。他回头朝着炮兵喊着“毁炮、毁炮,不要让炮留在敌人手中”,可惜,鬼子的炮组已经无人听见他说什么了,4挺机关枪从头顶方向对着炮组“哒哒哒”的射击着,10个鬼子炮兵员身上都挨了数发子弹,已经出气多进气少,眼见是不活了。

  张云这一会已经换了4个手枪弹匣,打出了80发子弹,其他机枪手身旁也是烟尘迸溅,地上铺满了弹壳。但火力急袭结束的很快,两分钟内鬼子已经全部躺下了地上,偶有呻吟抽动的伤兵,也很快被精准射手补了枪。

  张云拍了拍老胡,老胡点头示意知道,随即带着两组机枪和几个步兵下去检查敌人尸体,然后很快就打出了安全的手势。

  民兵这会儿已经对新兵排的火力急袭见怪不怪了,王队长安排两人帮助捡弹壳,其他人也冲了下去,开始打扫战场。

  张云的缴获加成系统刷新了数据:

  本次战斗缴获:

  武器装备:辽十三式步枪24支、毛瑟自动手枪2支、7.92毫米步枪弹发2634、7.63毫米手枪弹126发、捷克式机枪1挺、手榴弹45颗、掷弹筒1.5具、九二式步兵炮0.5门、70毫米高爆弹12发、烟雾弹1发

  金钱:金24g,银630g, 、日元33元。

  粮食:无

  金属:铁1.2kg

  建筑材料:无

  其他:水壶23个、布匹8匹、牛皮子弹盒68个……

  张云满意的看着数据,然后带人快步走到了鬼子炮组倒下的地方。

  前世作为抗战纪念馆设备维修员,他没少鼓捣陈列的九二式步兵炮,对这个活跃在抗日战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小炮相当熟悉。他娴熟的检查着易损的观瞄设备、摇架等,悄悄地舒了口气,因为都在分解状态,刚才的火力急袭下各部件竟然没啥损伤。

  新兵排,九二式步兵炮+1!

第33章 缴获太多惹人愁

  看到张云在检查鬼子炮兵身下的各个零件,一旁的通讯员好奇的问道:“排长,这是啥东西啊,怎么看着有点像炮管子嘞。”

  张云哈哈笑了起来,拍了拍地上的主炮管,对着小战士说:“没错,这就是大炮,是鬼子九二式步兵炮。这些零件组装起来,就是咱排里第一门身管火炮了。”

  说罢,对着正在捡拾着鬼子步枪的2班长老胡喊了起来:“老胡,老胡,别收拾鬼子的破枪了,赶紧安排战士把这些零件扛回去,这是咱的步兵炮。”

  老胡正在从鬼子小队长的身上扒拉着望远镜,听到排长的喊声,顿时觉得手里的步枪和望远镜不香了。他把望远镜挂在身上,把手里的两条步枪递给旁边的战士,快步走过来,小心翼翼的看着地上的零件,说道:“排长,这就是咱的炮?这还是零件啊,咱们排有人会装起来么?”

  “老胡,你这就小瞧了炮兵班了吧,咱王大川班长、王承柱、李田多,都是东北军炮兵团出身的专业炮兵,这些日本炮都玩的精通。赶紧的,安排人运回去!”张云开心的解释着,不由得感慨自己的运气不错。他不稀罕这门步兵炮,有缴获加成系统,这些炮都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像王大川一样的专业的炮兵很难得,而他一下子就有了仨。

  大部分情况下,迫击炮的神炮手是可以用炮弹喂出来,只要有些天赋,炮弹打的多了慢慢就准了。八路军、中央军等各路国内军队都有这样的迫击炮神炮手。但榴弹炮、加农炮等大口径炮的专业炮手可就难了,特别是大射程的火炮,必须精确的计算弹道、风阻、风向等指标,调整各个参数。

  可以说,类似王大川这样的炮兵个个都是人才。

  YA方面从1938年就成立炮兵学校,但是仍然以迫击炮、小口径炮为教具,培养的也大都是小口径炮的炮手。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国民党炮兵投诚和加入,我们才真正拥有大量的炮兵人才。

  过了一会,大家把缴获物资归拢了起来,计有三八式步枪40余支、歪把子机枪2挺、子弹五千余发、手榴弹90颗、步兵炮1门,炮弹20余发,还有很多其他的零碎物资。

  物资看着不太多,可也绝对不算少了。别忘了参与此次战斗的新兵排战士仅有不到70人,并且还携带着大量的机枪等装备,整体负重已经不低。幸好王队长带着十几个人一起过来了,不然仅是运输这缴获的步兵炮等物资就要让大家挠头。

  很快,张云一行人打包好缴获物资,慢慢行军回到了新兵排大部队的临时驻地。所谓临时驻地,不过是副排长刘长青临时找到的一块可以让士兵休息的场所,就在临近平辽公里的山上,相对隐蔽同时又连同附近山路,新兵排的其他战士们都在这里休息。

  刘长青一如既往的可靠,他一直安排部队保持着警戒,民兵同志们则是帮着新兵排做起了午饭,山林里飘散着马肉和面饼的香味。

  等到张云他们一行人回来,新兵排战士们和民兵们都纷纷围了上来,参观着排长新带来的缴获物资。

  张排长出手,缴获遍地有,这现在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张云带领大家连战连捷,每次都消灭不少的敌人,更是在自身损失微小的同时缴获大量物资,其神机妙算的指挥能力和会打仗能缴获的功绩已经在战士们心目中树立起极高的威望。

  战士们开开心心的清点着物资,民兵们也是在一旁热心的帮忙,大家一派欢欣鼓舞。

  副排长刘长青则是有些发愁,他拿着他随身带着的小本本找到了张云,“排长,缴获的物资太多了,搬运是个大难题。”说罢,他细数了缴获和需要搬运的物资。

  第一次缴获的物资很多,包括大量的炮弹、枪支、粮食等。哪怕独立团已经取走一半,而粮食马肉大部分分给了民兵和百姓,剩下的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第二次缴获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有他们必须带走的步兵炮,这又是不小的负重。

  “除了自己装备的武器,我们手里有180余支步枪、12支手枪、6万余发子弹、200发步兵炮炮弹、900余发迫击炮炮弹(包括之前自带的炮弹),一门步兵炮。这些物资的负重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兵排可以携带的数量。刘长青总结道:“幸好排长你提前安排,把山炮炮弹都给了独立团,不然我们更是难办。这里离咱386旅大部队所在的地方隔了两个县,就是想交给旅部团部也没时间运过去。”

  “是啊,”1班长大宝也在旁边说着,“刚才看到缴获物资那么多特别开心,但是再想到必须把这些缴获物资带着继续打仗,我就发愁。这么多的负重,已经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机动性了。”

  张云听着副排长和1班长的汇报,没有说话,他站在山石上认真看着那些热心帮着战士们做饭整理物资的民兵,脑海中却想起了前世纪念馆中那些老百姓拿着大刀、长矛冲向侵略者的画面。这些乡里乡亲的民兵们,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正规的八路军战士,变成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烈士。

  虽然目前小王村驻地的民兵组织也才刚刚筹建,同样缺枪少弹,急需各种武器装备。但是张云和新兵排战士们一天来没少受和顺民兵们的照顾,而张云可是有缴获加成系统的人,以后物资绝对不缺。

  “物资么,鬼子那里都有,缺什么我再去缴获就是。”张云心里笑了笑,也就不在吝啬这些东西。

  “副排长,安排排里的新兵战士们去缴获的装备里挑选顺手的,把替换下来的枪支和配套的子弹都留给王队长他们,这样枪支的负重就解决了。”张云微笑着安排,“当然咱也不能白给他们武器装备。咱们接下来就在和顺县城周边寻找战机,我会让王队长安排和顺县的民兵们组成一只400人的运输队,专门给咱们运送粮食和炮弹,这样就可以保证部队的机动性。”

  “这么多枪啊,咱们留给自己的民兵队也好啊,”大宝有些舍不得了。

  “排长说得对,咱们后面还打算伏击敌人大部队,必须保障机动性,不然部队被鬼子追上了,咱们可就会遭受重大损失!”刘长青虽然也舍不得,但是大局观还是有的,“都是党和八路军的部队,武器装备给谁都一样。但是咱们新兵排编制太低,能完全配合咱新兵排的队伍也就是地方民兵部队了,特别是咱们现在需要携带的炮弹太多,这段时间需要配备辎重部队!”

  随后,张云立即找到王队长,提出了他们的想法。

  王队长顿时感觉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如果拥有这么多的步枪和子弹,和顺的民兵部队就抖起来了,再也不用跟鬼子小打小闹。他用力的握着张云的手,高兴的说道:“太感谢咱们新兵排,感谢咱们大部队了,你放心,我今天晚上就组织好运输队,这几天就跟着你们打鬼子。”

  “咱们都是八路军的队伍,不用感谢我们,说起来我们还得感谢你们后面几天的帮助呢!”

  张云安慰和激励着王队长等人。

  随着新兵排战士们挑拣完新枪,副排长刘长青归拢了182支步枪、12支王八盒子手枪、4万多发步枪和手枪弹,都移交给了王队长他们,顿时民兵队员们爆发出高兴的欢呼。

第34章 步兵炮侧射灭敌

  这边张云忙着帮助新兵排和民兵部队换装,顺带着帮助民兵们熟悉枪支射击、保养的时候,独立团的战士们则一直坚守着阻击阵地。

  用坚守阵地似乎说的不对,实际上独立团的战士们只是一边喝着马肉汤,一边摆弄着新配发的子弹,然后盯着对面鬼子工事的动静。

  孔捷团长并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他看着鬼子退守防御阵地后一直没动作,便让沈泉带着一个连的战士试着接近并进攻敌人,为此他还让炮班打了一阵炮火掩护。

  但是鬼子的素养确实不错,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已经构筑了土木防炮掩体,并利用1挺重机枪和4挺轻机枪压制住了沈泉的攻势,独立团连续牺牲了7、8个战士,却没能接近鬼子的阵地前沿。

  不得已,孔捷又利用炮火掩护沈泉他们退了回来。

  毕竟现在的小鬼子都还是精锐,虽然人数不多,连同伤兵也不过八九十人,但却战术娴熟,子弹充足,枪法精准,挖起土木工事来很是专业。这不,不过两个小时功夫,其已经在平辽公里两侧山坡及路边构筑了防炮工事及射击点位,把阵地防守的密不透风。

  战局又僵持了下来。

  孔捷倒也没有特别着急,他跟李云龙团长一样,都是黄麻起义就参军的老牌指战员了,南征北战十多年,见惯了战场上的胜负和牺牲。虽然一时失利,但是他毕竟仅仅承担阻击敌人援军务和阻断敌人后勤的任务。

  现在他们独立团利用阻击阵地阻断了平辽公路,完成了旅里的任务;又挡住了敌人援军,分到了这么多的缴获物资,他孔捷现在已经很满意了。

  ……

  “这是九二式步兵炮!排长,您这是从哪里缴获的?”被紧急从阻击阵地叫回来的炮兵班班长王大川,见到地上散乱的零件,立即叫了出来。

  “哈哈,刚才有个鬼子小队穿插过来,被我们提前伏击灭掉了,顺手缴获了这门炮。”张云笑着说道,“看看,能装上么,会打么?”

  “那肯定会使啊,我们三个在东北都学习过这门炮,这炮炮身低矮,射程不远,但是炮弹威力巨大。排长,这可是鬼子的大队炮啊,国内现在缴获可不多。对了,咱有多少炮弹?”

  “够你用了”,张云豪气到,“跟着我,你不用考虑炮弹问题。”

  “排长,这可是你说的,一会儿你就看我的吧,”说罢,王大川亲自上手,和旁边的战士小心翼翼的组装起来。

  没一会儿,一门低矮的小炮就组装好了。王大川熟练的摇动着操纵杆,将炮口调试了一下,然后打开炮膛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王大川站了起来 。

  “报告排长,步兵炮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开炮,请你指示!”

  “好,大川,做的不错。”张云拍了拍王大川的肩膀,随后拉着大川来到一块山石旁,指着大约两公里的一块坡地说道:“大川,你看那块位置怎么样,在那里能用这门炮打到日军的阵地么?”

  大川拿着望远镜看去,张云所指的位置就在日军阵地的东北侧的山上,离日军阵地大概2公里。

  “没问题,这个炮射程两千八百米,更何况还是从山上往下打,打3公里都没问题。”

首节上一节13/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