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24节

  说到这里,师长语气有些幽幽的补充道:“我算看出来了,鬼子没把粮食放在眼里,他们是奔着张云你来的!”

  “刚才部队发起冲锋的时候,我就发现鬼子的防御阵型是分散多层,前轻后重的配置方式,这根本就是面对强大炮兵火力的敌人才采取的防御阵型,以保持己方火炮力量,伺机发起反击。”

  “要是鬼子按照正常的防御体系布置,恐怕我们的突击作战会伤亡更大!”

  “现在看,邯郸方向还有独立混成第1旅团的七八千人正在向邢台赶来,石门方向肯定也有一路鬼子部队。鬼子的计划应该是南北对攻,试图击败你们独立支队,打破你们独立支队不败的名声。”

  “但如今南向鬼子被我们重创,哪怕邯郸部队到达也已经难以有效牵制我军部队;石门方向的鬼子难以凭借铁路实现大规模机动,不得不从公路前来,分波次长途奔袭,破之不难。”

  “至少天亮之前,我们已经占据了地形优势、人数优势、火力优势,拥有了暂时的主动权!”

  说道这里,师长面向张云有些凝重的说道:“张云,鬼子本来不知道我们平原根据地部队在这里,才想着南北对攻趁机击败你们。如今我们部队集结的消息已经泄露,鬼子已经获知5万大军云集在这里,必然会改变部署,趁机对我们发起大规模攻击。”

  “天亮之后,鬼子很可能会安排飞机对咱们周围阵地进行大规模攻击,甚至不排除派出更多的部队参战。”

  “咱们的搬运必须加快了,必须在天亮之前将部队撤走,物资隐藏好,不然就会有较大损失。”

  “至于现在,各部队严守阵地就可以!”

  张云听到师长的判断,顿时有些叹服,真不愧是军神啊,张云自己就没看出来鬼子阵型的特点。

  阵型排布是一门战术学说,是所有师团级指挥官的必修课,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几个野战军的拿手好戏。抗美援朝时,面对美军的强大空军和炮兵,志愿军也善于变换阵型,降低伤亡,可惜目前的张云算不得此道的明白人。

  不过,不论鬼子排出什么阵型,除非拥有坑道、地道、防弹坑等,不然在超量炮弹的轰击之下,都必然是化为齑粉的命!

第297章 东出太行15之所以我们又失败了么!

  这边八路军部队忙着搬运粮食、归拢战利品,部队士气及战斗力再次提升的时候,好不容易撤回邢台的鬼子们则有些凄惨戚戚,灰头土脸。

  出发时是1.6万人的强大部队,不过两个小时就只剩下不足五千人,且所有人都垂头丧气,满面灰尘,部分人还身上带伤,甚至还有部分伪军连枪都扔了。

  联合部队指挥官、独立混成第8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看到这些残兵败将,简直是悲从心来,懊恼不止。

  “悔不当初啊,我竟然没有发觉前方存在如此多的八路军部队,没想到竟然被八路军包围夹击!”水原义重懊悔的对着周边的参谋道:“如果我到了阵地后不是想着以气球部队策应炮战,而是立即命令部队修筑工事,此战必不会被八路军所趁!”

  旅团参谋劝道:“将军,事已至此,悔之无用了。何况就算我们修筑工事,在独立支队强大的炮兵火力之下,恐怕也很难保全。”

  “从气球侦察员最后汇报的信息看,独立支队在十多公里外设置有超远射程的火炮阵地,拥有了数量不少的射程超10多公里的火炮,我们必然会陷入炮战的被动局面,仍然也难以保全自己啊!”

  “将军,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了,应该迅速向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报告情况,请求指导。”

  “在这铁路线周边聚集了5万余人的八路军部队,这已经是两个师团甚至更多的军事力量,我们的原定攻击方案必须要调整了!”

  水原义重少将听到后,也是心里一震,立即喊来电报员,向着北平的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报告了相关情况。

  …………………………………………

  此时,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指挥室里,大家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

  之前部署的两面夹击方案,因为八路军部队成功破坏铁路而变的难以实现。

  要知道,鬼子的汽车产量很低,部队的汽车数量严重不足,作战主要依托铁路机动,而如今八路军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铝热剂,一两个游击队就能轻易断掉一节铁轨,这使得平汉铁路运输极难保障。

  如今,强大的110师团被困在石门和邢台的铁路上,等待着铁路的维修,简直是举步维艰;驻防邯郸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也因铁路故障而难以按时抵达战场。

  现如今,仅有独立混成第8旅团顶在了最前面,赶到了独立支队所在区域周边。

  但是,1.1万人的部队(鬼子不把伪军计算在战斗力里),对阵“拥有魔力”的独立支队,实在是让多田骏等人放不下心。

  “目前看,此次独立支队出击的规模并不大,应该是不足两万人。而且独立支队火炮等重装备众多,机动速度并不算快。”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安慰道:“想来只要水原义重少将谨慎作战,将兵力分散部署,就可以规避独立支队的炮兵火力,有效牵制住他们的兵力。”

  “天亮之后,我们的飞机和其余部队都会陆续参战,想来必能击败独立支队。”

  多田骏点头道:“没错,独立支队看似强大,但是和我们的重火力常设师团相比,缺少压制火炮,更缺少汽车、骡马等载体,机动速度较慢。现如今他们进入平原地区,缺少运载工具的缺点暴露的更加明显。只要我们能牵制住他们,不让他们顺利撤离到山区,则大局就定了!”

  两个搭档正在讨论着战局,畅想着可能的胜利,突然通讯参谋心急的跑了进来,报告道:“司令,独立混成第八旅团急电!”

  看到参谋慌乱的表情,多田骏和笠原幸雄都心里一沉。

  每次通讯参谋慌乱的时候,他们都紧接着收到一个或者多个坏消息。

  “所以,我们又失败了么!”多田骏自嘲了一句,然后对着通讯参谋回应道:“念吧,看看前线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坏消息!”

  通讯参谋听到多田骏的自嘲,脸色有些涨红,却也有些无可奈何。他打开电报本,有些轻声的念道:“我部于邢台出发向内邱逼近,在距离内邱县城6公里处与独立支队接触,遭受了炮击。随后我部根据山炮射程后退了3公里,并升起了侦察气球。”

  “随后,我部遭遇了独立支队射程超过12公里的野战炮击,造成气球部队伤亡较大,其余部队陷入了混乱。为降低部队伤亡,我部特意分散部署,以防独立支队的大规模炮击。”

  “凌晨左右,我部突然从南北方向遭遇了超过4万八路军部队的合围。八路军平原部队与独立支队合流,3万余兵力在火炮掩护下向我正面发起突击;后方六千余人趁我混乱时也向我后部也发起了攻击。”

  “敌人攻势猛烈,持续近身突击,我部装甲车部队、炮兵部队、骑兵部队等大都玉碎,部队陷入重围,指挥部也遭遇了密集的炮击,电台损坏。面对绝境,我部不得不向东南方向突围。”

  “经统计,此战我军玉碎蝗军近八千人,损失皇协军三千余人,前出部队仅余五千余人,目前正在坚守邢台,防止八路军部队攻击!”

  “请求指导!”

  ……

  “砰”,多田骏站了起来,一脚把椅子踹倒,而后满脸涨红,在那里剧烈的喘息着,眼神中冒出了噬人般的凶狠目光。但很快,他就深深呼吸起来,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

  笠原幸雄则迅速拿过来电报,又对照着地图,看了又看。

  “为什么?”参谋长笠原幸雄骂道:“为什么平原地区的八路军部队会同时集结在那里!”

  “这不应该!”

  “之前我们屡次进攻他们所谓的根据地,都不见他们的部队集结起来与我军正面对决,怎么今天夜里都冒出来了!”

  “笠原君!”多田骏此时已经恢复了神色,他稳声对着笠原幸雄说道:“为将者,务必制怒!”

  笠原幸雄一惊,立即躬身向多田骏道:“嗨!”

  几分钟后,笠原幸雄看着电报,分析道:“独立支队已经列装了更远距离的火炮,以后恐怕我们的炮兵会遭遇更大的麻烦!”

  “平原八路军也参与了作战,那我们对内邱县城附近的八路军部队数量必须重新估计。”

  “将军,现在敌情不明,我不建议继续开展对独立支队的作战。”

  “应该调动飞行战队,在天亮之后对内邱附近进行侦查。如果发现大规模的八路军部队,则立即调集华北所有飞行战队,对其开展大轰炸!”

第298章 东出太行16之鬼子情报部门的无力

  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作为鬼子陆军大学校的高材生,历经使馆武官、联队长、师团长等职务,作战履历上也是顺风顺水,没想到他刚刚升任和履职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就先挨了个大闷棍,自然心绪难平。

  但是,在多田骏提醒后,他也很快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分析能,再次研究此次邢台地区的战报,很快就发现了里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蕴含着太多的信息。

  “将军,之前彬山元将军主政时期,情报部门就一直追查八路军部队突然出现大量九四式火炮和九二式步兵炮等军备之事。”

  “从我们缴获的八路军武器装备及在平原地区渗透的内应看,目前八路军部队中出现的重型迫击炮、九四式火炮和九二式步兵炮均系其自兵工厂自产,且八路军已经可以自行生产大部分迫击炮炮弹、步兵炮炮弹等,产量颇为可观!”

  “这些武器装备,极大的提高了山区及平原地区八路军部队的反击力量,也使得我们很难进占山区,也无法有效分割其平原根据地。”

  “目前我们在华北地区的困局,就是如此产生的。”

  “现如今,八路军竟然再次获得新的火炮,且火炮射程远超过了我们目前的九四式山炮,这会使得我们步兵联队及独立混成旅团级别的炮兵火力在对战中落入下风。”

  “将军,如今敌情不明,且目前我军部队机动困难,如果仓促赶去战场,面对拥有独立支队火炮力量和近5万兵力的八路军集群,很可能会变成添油战术,遭遇更大的损失。”

  笠原幸雄认真的分析着目前的战局,并提出了他的建议:“将军,为今之计,应该命令110师团继续稳步向邢台地区靠拢,但不要分兵急进,而是整体前推;命令独立混成第1旅团及新乡的35师团也向邢台方向靠拢,进一步聚集兵力。”

  “明天早上,待敌情明晰后,再决策是否发起对八路军部队的决战!”

  多田骏看着地图,虽然脸色有些难看,却稳重的点了点头。

  前方敌情不明,面对两个师团级别的敌人,确实有必要保持足够的谨慎和谦虚。

  随即,他疑惑的问道:“谁能告诉我,独立支队或者说八路军部队,到底从哪里获得如此多的火炮和炮弹?”

  “生产这么多的炮弹和火炮,是需要完善的钢铁工业,采矿工业甚至是机加工工厂的,为什么我们的空中侦察找不到这些军事工业的基地所在,也探查不到他们的矿区所在?”

  “帝国设置了这么多的情报部门,一直对此调查却毫无进展。总不能,这些原材料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指挥部里,鬼子情报部门的官员满脸苦涩。

  抗战期间,鬼子在中国设立了不少的情报机构,除了大名鼎鼎的76号和特高课以外,还有宪兵队、陆军各特务机关、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日本政府内阁情报局、日本陆军关东军情报部等等,另外鬼子在中国成立的各个企业株式会社也承担了很多情报收集功能。

  可以说,鬼子的谍报机构,是远远走在国民政府前面的,其情报收集能力、策反作间能力等,均远在国民政府中统、党统等机构之上。

  但是,对于八路军部队的兵工厂情况特别是原料来源这方面,这些情报机构却是一头雾水,满脸问号。

  目前,他们通过八路军采购的物资渠道等,已经顺藤摸瓜的摸清了八路军部队确实存在着至少两处兵工厂,也初步怀疑了一些兵工厂所在位置。但是,对于最关键的原材料渠道,却一直雾里看花,难以捉摸明白。

  生产炮弹使用的铁、生产炸药使用的硝石和硫铁矿石等,都是军火工业必须大量使用的原材料,可是根据他们的调查,八路军部队采买的数量远远达不到其炮弹使用量的规模;生产火炮使用的炮钢、生产引信及底火使用的叠氮化合物等等,都是生产火炮和炮弹必须且目前中国国内并未掌握的先进工业联合体产品,但这些谍报机构并未发现苏联有援助的渠道;大规模生产九四式火炮等火炮装备,需要大量西方国家生产的先进加工设备,鬼子情报机构却未发现国际上有这些军火设备的生产大单……

  换句话说,一大串鬼子谍报机构对八路军军火工业的情况进行了细致侦察,调查了其部队物资采买情况、物资流动的途径等,初步估计了八路军军工生产能力,但却发现原材料数据却与其弹药使用规模存在很大不协调性,估算的加工能力与生产设备水平也存在不匹配情况,仿佛另有一股神秘的渠道在向内输送着关键物资,提供着各类关键设备。

  但无论情报机构如何发力,却始终无法补齐这关键的一环,无法形成一份具有说服力的情报报告,也就无法回答多田骏将军的问题。

  多田骏看着情报官有些涨红的脸色,却没有动怒,而是语气缓和的说道:“看样子,帝国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对手。情报部门要多多努力,尽快搞清楚这一切,不能永远落在敌人后面!”

  “笠原君,按照你刚才的建议,形成新的行动计划,并下发部队吧。”

  “命令部队,严守防御,稳步逼近,等待天亮之后的侦查!”

  “嗨!”,指挥部里,几个鬼子躬身喊道,随后告退一一落实不提。

  …………………………………………

  25日凌晨到天亮前的这段时间里,整个战场一切平静。

  鬼子110师团、35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旅团都放慢了前进速度,稳步的向邢台方向推进;

  包括独立支队在内的八路军部队则是坚守防线,同时配合支前群众和民兵开展搬运工作。

  整整一夜,内邱县城北部的土地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无数小推车、马车、牛车等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而后,大撤退开始了!

第299章 东出太行17之成功撤离

  凌晨4点左右,联合指挥部里。

  师长、政委以及张云等人再次汇合在一起,共同商讨着最后的撤离计划。

  “诸位首长,”129师师部的一个参谋向大家汇报着运输情况。

  “目前,从山区及内邱车站缴获的粮食已经运输到了根据地内部区域,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各县、各镇、各村干部向各地搬运,要求他们尽快运回各村,并做好隐藏。预计天亮前能完成粮食疏散工作。”

  “独立支队支援的弹药已经暂时保存到各民兵部队那里,后续我们再继续转移和隐蔽。”

  “另外,从内邱县城缴获的罐头、白糖等给养,日用杂物等物资已经转移到了师部及各旅部所在仓库。”

  “平原根据地内部支前群众已经完成任务开始返回家中,山区根据地支前群众也正在重新跨过平汉线,逐步回归山区。”

  说罢物资搬运情况,这个参谋又拿起另一个文件夹,接着汇报道:“根据总部及各地区侦察,目前敌情情况是,110师团正在从公路慢慢向我推进,目前距离我部还有20余公里,我们通过掩埋地雷的方式,滞后其机动速度!”

  “敌独立混成第1旅团已经到达了邢台,完成了与第8旅团汇合。敌第35师团正在从新乡方向向邯郸方向挺进,但是仍有距离,预计今天中午或者下午才能到达此地附近。”

  “我们民兵部队发现周边有伪军和汉奸出没,刺探我军虚实,被我民兵部队逮到了几个,但是我们怀疑鬼子已经大概摸清了我们的部署情况。”

  听完参谋的汇报,大家都知道了目前时间的紧迫。如果继续据守此地,那今天下午,他们就要面对2个师团及2个旅团的共同攻击,虽然其中一个第8旅团已经被打残了。

  师长和政委都看向了张云。师长问道:“张云同志,还有2个小时就天亮了,我们恐怕会迎来鬼子的大量飞机和数量不菲的敌人。我建议我们尽快撤退,不与鬼子争一时长短,你如何打算?”

  张云自然也不会头铁到跟鬼子在平原死磕,他立即说道:“师长,政委,我听从师部的命令。抗战是持久战,我不会跟鬼子斗气的!”

  “在我们动员的山区支前群众撤离后,我部也逐步向山区撤离。”

  “不过,我担心这么这大坨敌人聚集在附近,恐怕会向平原根据地发起一次临时扫荡。如今大量的物资虽然已经输入了根据地,但是恐怕尚未做好隐蔽工作,有可能会暴露。”

首节上一节124/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