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17节

  “明白了么!”

  “明白!”×N

  于是,轰轰烈烈又平平淡淡的阳泉车站及周边破袭战开始了……

  就像老胡分析的那样,青山一郎这个老鬼子果然是被打怕了。他立即收缩了兵力,大部队缩到了县城里防守,甚至将阳泉车站也扔给了八路。

  毕竟随着正太铁路经常性被破袭,鬼子部队和鬼子的商会已经习惯很多关键物资通过同蒲铁路北线运输,阳泉车站里的物资大都是粮食、花生油料作物等农产品和部分布匹等基础品,丢给八路也不算心疼。

  丢掉车站,总比丢到阳泉城强吧,多田骏将军还得给劳资记一功------某个旅团长心里念叨道。

  …………………………分割线…………………………

  在野战2团顺利破袭阳泉周边的时候,野战3团带领寿阳游击队、寿阳县民兵部队等,在支前群众的帮助下,再次破袭正太铁路各个小火车站,甚至一直破袭到了寿阳县城附近。

  因为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命令,各个小火车站的鬼子都撤走了,剩下的伪军和车站工作人员基本都是闻风而降,主动向进攻的八路军战士交了枪缴了械,还配合部队拆卸走了火车站里的机械设备,搬运走了临时停靠列车运输的各项生活物资。

  3团团长秦盛看着毫无抵抗的伪军部队,看着顺利的破袭作战,有些索然无味的感觉。但是作为紧跟张云成长起来的干部,秦盛最大的优点就是听从军分区的命令,虽然有些杀鸡焉用牛刀,但他仍然一丝不苟的完成了破袭任务,并未私自扩大出击范围。

  嗯,顺手为张云的缴获空间贡献了近万吨钢铁及大量的粮食(缴获加成钢轨等)

  …………………………分割线……………………

  相比2团、3团破袭的平淡顺利,野战1团的破袭作战显得尤为激烈。

  前文说过,鬼子华北方面军多田骏更新了“囚笼政策”的战法,并开始大肆扩建公路铁路。特别是围绕着据点,修建了不少的平行公路,以便随时从多个路径增援据点。

  目前,晋中地区的鬼子也开始落实了该项战法。具体来说,鬼子并未着急向山区平原交界地带侵入并建设据点,相反他们依托铁路线,向铁路线东侧2公里处稳扎稳打的建设了一些坚固据点,并修建了不少通往据点的公路。

  这样一来,一旦某个据点被围,鬼子可以从三、四个地点出发救援,并通过几条公路到达点位。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不管几路援兵,最后却汇总到一条公路向据点出发。

  其对攻击部队的最大影响,就在于之前只需要防备一个方向(公路)的敌人,现在却必须分兵三处去阻援,无形中分薄了兵力。

  不过,鬼子的这个战法毕竟需要修建公路铁路,耗时巨大且动作明显,因此相关情报很快就被军分区掌握。张云结合历史上多田骏的战法,基本弄明白了鬼子的思路,因此也专门召集团长们进行了战术讨论,商讨如何应对。

  经过严肃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阳谋,很难破解。

  提前阻挠敌人修建公路是一个办法,但是鬼子在白天距离铁路不远处修公路,游击队很难阻挠,而且修建的公路也也难破坏。

  不过,鬼子的这个战法也有明显的缺点。八路军攻击和阻击部队被分薄的同时,鬼子的增援部队也在被分薄,且鬼子还不得不去救援,这就无形中调动了敌人,为夜间伏击敌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只要兵力和弹药足够,再携带一些反坦克武器,挡住敌人的装甲部队,那就是消耗敌人的大好机会。

第278章 各部队的破袭2

  多田骏的“囚笼政策”是一个很聪明但也很呆板的战法。

  鬼子大量修建公路铁路,修建据点和封锁沟,其意图就在于提升自身部队机动性的同时降低八路军部队的机动性,从而创造与八路军部队正面交战的机会。

  历史上,该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很大战果,其原因在于八路军部队装备太差,人员身体素质和作战能力也不高,难以跟鬼子正面交锋,一旦被鬼子借助囚笼政策困住,就不得不冒着鬼子的火力突围,进而产生巨大伤亡,然后就是不断被削弱。

  这个战法如果用在冀南、冀中等平原地区,应该还是能产生不错的效果,毕竟那里的部队目前还不能和鬼子正面交锋。但是鬼子偏偏也用在了晋中盆地,用在了独立支队的破袭区域。

  你机动性强了,你可以迅速赶来支援了,你发现了独立支队并成功与之正面交战了。

  但是如果我本来就是打算要与你正面交锋,打算借此机会削弱你呢。

  正是在这种思考下,张云安排野战1团、炮团、4团一部以及榆东游击队、民兵部队近7000人,专门对榆东地区鬼子新设立据点附近发起了破袭和攻击。

  当然,为了防止鬼子突然大规模调动并伺机围歼己方部队,在野战1团破袭的同时,张云还协调386旅4个团级部队对榆次、祁县、太谷、介休等地发起了破袭,形成互相策应的战场局势。

  考虑到榆次距离太原很近,可能遇到的鬼子援军部队兵力应该不弱,需要较强的火力压阵,这一次炮团不仅带了36门九四式山炮、36门重型迫击炮,还专门携带了2门37毫米战防炮,4团则是带了40挺重机枪及12挺德什卡机枪。

  这火力,够鬼子好好的喝一壶了!

  ……

  漆黑夜色中,在游击队的带领下,野战1团的战士们熟门熟路的下了太岳山脉,迅速隐蔽向前推进,直接将重机枪架到了鬼子新修的据点不远处,随后团属重型迫击炮、82迫击炮及60迫击炮一一到位,通讯班开始布设野战电话。

  所有的战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一团长张苗带着团部参谋和几个营长趴在地上,细心的观察着鬼子据点的动向以及周边新修的公路,心中思量着作战思路,并很快有了安排。

  “告诉炮团王团长,火炮集群就放在村子后面,有房屋遮挡,鬼子不容易看到炮焰。”

  “民兵部队负责保护炮团,同时组织支前群众的运输工作。”

  “待炮团就绪后,1营直接去破袭据点,吸引敌人来援;2营1连和4团1营在据点北侧伏击敌人援兵,2营2连、3连在据点南侧伏击敌人援军。3营作为预备队,随时增援各路。”

  “让游击队下去各村去宣传和镇压新冒出的汉奸劣绅。如今咱们半个月就来一次,我估计应该没什么人再敢当汉奸了,游击队足够胜任这项工作。”

  “1营长,你们攻击据点时火力要猛,声势要足,摆出一幅全力攻击的架势来,以便吸引敌人尽快来援,所有团属重迫击炮都会支援你们作战。其余部队,要坚决消灭来援的敌人,发现敌人较多就呼叫炮团支援。咱们争取一次把鬼子打疼,免得鬼子再搞什么小伎俩。”

  几个营长都点头,立即下去部署了……

  没过多久,破袭作战的所有工作准备就绪。

  一团长张苗没有再耽误,直接命令部队攻击。

  随后团属8门120毫米重迫、24门82迫同时向着鬼子的据点发起了炮击,几十发炮弹呼呼的砸在了鬼子的据点上,顷刻间鬼子新建成的据点就被剧烈的火光笼罩,巨大的炮弹爆炸声传遍了旷野。

  “咦,鬼子的据点还挺结实啊?”1团长张苗观察着前方的战场,几乎在爆炸瞬间就发现了问题。

  此次鬼子竟然下了不小的本钱建设据点,使用了大量混凝土浇灌建设了3个炮楼。这边几十发炮弹打过去,整个鬼子据点都被打的一塌糊涂,但是3个炮楼却依然耸立,没有什么大碍。

  不过野战1团的战士们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混凝土炮楼了,早就知道该如何应付。团属重迫击炮炮兵们立即停下了炮击,迅速给炮弹换装了延时引信,然后再次发动了齐射。

  这一次,鬼子的据点更是狼藉,重迫击炮炮弹在废墟中掀起了巨大的土花,而三个炮楼的表面也被命中的炮弹炸的有些坑坑洼洼,显然是扛不住这样的重炮轰击,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摧毁。

  这些炮楼毕竟是鬼子计划沿着铁路线大量建设的建筑,鬼子政府可不富裕,不可能舍得投入巨量的混凝土去建设成百上千个一米厚混凝土的欧洲标准防炮堡垒。实际上,这些新建设的炮楼混凝土厚度平均仅有30公分左右,且也仅在外墙上使用了钢筋混凝土。

  张苗继续观察着,随口部署道:“告诉炮兵们,要放慢攻击节奏,重点攻击敌人据点外围的鬼子。要是把据点攻克了,咱们怎么吸引伏击敌人的援兵。”

  ………

  鬼子部队的反应速度比张苗预计的还要快。

  大概20分钟左右,据点远处的几条公路上就各自亮起了数十盏汽车的车灯,细心的战士还能听到大量的马蹄声。

  这是第一军为落实多田骏司令的“囚笼政策”而专门组建的快速支援部队,由鬼子新组建到位的36师团第222步兵联队及骑兵大队组成。这些部队平时就驻防在各个县城或者大据点里,平时负责日常巡逻,晚上则是负责快速支援。

  因为野战1团攻击的据点临近太原和晋中地区,又靠近铁路沿线,且鬼子兵力已经得到了补充和加强,因此据点周围自然有大量的部队过来支援。3条公路上,各有二十多辆汽车和百十个骑兵,浩浩荡荡的向着据点支援而来,甚至汽车中间里还有几辆装甲车。

  同时,在同蒲铁路的西侧,有部分鬼子的炮兵部队使用九四式山炮,以超远距离射击的方式,向着铁路东部战场区域漫射过来。陆陆续续有山炮炮弹落到了据点周围,试着炮击围攻据点的部队。

  可是目前独立支队野战1团对据点的攻击主要是依靠炮兵,步兵部队基本没有暴露,而火炮阵地距离据点较远,鬼子很难发现1团团属火炮的位置。

  于是,鬼子的炮兵直接打了个寂寞,纯纯的浪费炮弹罢了。

第279章 各部队的破袭3

  几公里外的炮兵集群指挥部里,炮团团长王大川也在密切关注着前方时刻变化的战况,观察到了鬼子从同蒲铁路西侧发起的超远距离炮击。

  “没想到鬼子还真是学精了。”王大川有些奇异地对着炮团参谋说道:“鬼子这样的远程跨越炮击,我们很难直接观察和测算敌人的炮兵阵地所在,自然很难发起反炮兵作战。”

  “鬼子炮兵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炮兵参谋点了点头,认同道:“第一军各路炮兵多次被我军击败,自然知道我们独立支队炮团很强大也很专业,已经没有信心能在炮战中击败摧毁我们了。显然,在无法确定我们炮团参战基数的情况下,鬼子的炮兵部队只能选择最安全最隐蔽的攻击方式,尽量降低他们炮兵阵地的暴露风险。”

  “不过,这样的远程漫射准确性很低,基本没有命中目标。鬼子的山炮炮弹可不便宜,不知道这帮鬼子炮兵们舍不舍得一直坚持这样低效的战法。”

  王大川嘴角弯起,笑着点了点头。

  作为与鬼子炮兵频繁交手,且多次精准摧毁敌人炮兵阵地的炮团指挥官,王大川自然对鬼子炮兵的情况烂熟于胸,十分了解。

  炮团上下都很清楚,鬼子的炮兵们专业素质很高,配备的火炮种类繁多,是绝对不可以小看的对手。不过,相比于自家炮团,鬼子炮兵部队有个突出的缺点“穷”!

  鬼子因为地处海岛,资源匮乏,因此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极致的追求,这样的追求也逐步反映到了自身的军事装备选型和军事战术建设上 。

  不管是三八式步枪、九二式重机枪,或者九二式步兵炮、九四式山炮等,鬼子对武器最突出的要求就是精准。比如九二式重机枪,在欧洲战场的重机枪广泛使用弹链以加强连续火力时,九二式重机枪却坚持使用弹板供弹以降低射速,还专门安装了光学瞄准装置,以便部队远距离瞄准射击,提高单位数量子弹的作战效果。

  再比如九二式步兵炮和九四式山炮,其实两门火炮的射速都不错,具有连续压制射击的能力,但是鬼子的战术要典却要求尽量实现精准炮击,最好是一炮一个火力点。这就造成鬼子炮兵的神炮手不少,但是炮术协同却有很大欠缺

  相比之下,独立支队同样拥有大量的九二式步兵炮和九四式山炮,却从来不要求炮兵炮击的精准性。炮团最常用的战法是根据张云提供的精准地图进行覆盖炮击,强调的是炮击的突然性和杀伤力,追求的是短时间爆发以及策略性的炮火协同。

  相比于国内其他部队,鬼子炮兵的火力及弹药数量自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打的很舒服很精准;但是面对独立支队炮兵的苏式和美式战法,鬼子的炮兵火力和弹药使用量相形见绌,完全被炮团压制。而鬼子炮兵越被压制,就越难顺利展开攻击,神炮手的作用发挥就越差,炮击精准性下降严重,然后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就像鬼子现在开展的超远程炮击,稀稀拉拉的炮弹,毫无准头的炮击,根本没有杀伤力,自然是毫无战果,因此持续了几分钟就也虎头蛇尾般地停止了。

  ………………分割线………………

  在鬼子炮击逐步停止的时候,针对援兵的伏击战才刚刚开始。

  野战1团2营1连及4团部队的阻击/伏击阵地上。

  漆黑夜色下的茫茫旷野里,独立支队的战士们静悄悄的隐蔽在田野里,依托周边田地里干涸的水渠为掩体,做好了阻击和伏击的作战准备。

  “咣咣~~~咣咣~~~~~”

  远处的公路上,鬼子的骑兵、汽车和装甲车越来越近。

  “乖乖啊,4辆装甲车、20辆汽车、100余骑兵,鬼子这是还挺下本的。”1连长拿着望远镜盯着前方的敌人,内心嘀咕着。

  “大机枪,一会优先把敌人的装甲车干掉;重机枪组,直接消灭敌人的骑兵;迫击炮对着敌人的汽车。”观察完敌人,1连长小声的部署着。

  “明白!”。

  “明白!”。

  “收到!”

  各组的战士们也轻声的回应着。

  眼看敌人越来越近,一连长端起步枪,瞄准了鬼子的骑兵,喊道:“打!”

  说罢,一枪就打了过去,远处公路上的一个鬼子骑兵应声倒地。

  顷刻间,伏击阵地上枪声大作。4挺德什卡重机枪、30多挺九二式和马克沁重机枪、数十挺轻机枪,疯狂着向着公路上的鬼子倾泻着火力。

  密集的子弹形成了无数的弹链,迅速扫过汽车、装甲车以及旁边的骑兵,将那里变成了屠宰场;密集的迫击炮炮弹突然降临在战场上,在鬼子周边爆开了无数火花,将那里变成了破烂场。

  突然的袭击和顷刻间的巨大伤亡,让鬼子乱做一团,慌成一片。

  这些支援部队都是新组建的36师团部队,是鬼子从本土预备役及退役军人中招募的士兵。这些新来的鬼子兵们是听着帝国的宣传长大的,也是听着帝国的捷报赶到了中国战场。虽然来到山西后上级军官不断向他们强调独立支队的强大火力及战斗力,但是他们仍然没有适应这样的改变,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狂热和对中国军民的傲慢。

  但突然间,他们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密集的子弹和弹片飞来,将车厢打的千疮百孔,让很多鬼子根本还没跳下汽车就横死在车厢里;骑兵部队同样如此,密集的重机枪火力下,他们根本找不到可以隐蔽的位置,齐刷刷的倒在了地上。

  最惨的是装甲车部队,这些鬼子本因为自己躲在装甲车里,应该是很安全的,但是在德什卡机枪子弹强大的击穿能力下,这些皮薄馅大的鬼子装甲车立即就被子弹贯穿,车体开始流出了无数的血水……

  在北侧援兵被野战1团2营1连及4团部队伏击消灭的时候,鬼子据点南侧的援兵也陷入了火力重围。

  几路援兵,近60辆卡车、10辆装甲车、300多骑兵共计千余人组成的快速支援部队,竟然迅速被独立支队的火力击溃,甚至都没用到炮团兵力。

  独立支队的炮团,仍然隐藏在暗中,如猛兽般等待着新的猎物……

  多田骏的“囚笼政策”最大的bug就在这里。

  囚笼虽然可以困住野兽,却同时也把自己困在了里面。如果不具备击败野兽的力量,那反而会被野兽所吞噬。

  很不幸,独立支队的战斗力比野兽更加强大!

第280章 筱冢义男的难题

  八路军部队的大规模破袭,再次让第一军司令部陷入了忙乱,无数的参谋和电报员忙忙碌碌,汇总着周边的各类信息。

  第一军司令筱冢义男脸色有些难看的从休息室赶到指挥室,听取着参谋们的报告。

首节上一节117/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