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一不小心成了军统站长 第153节

付静安正值壮年,而付静安已经快七十岁了,哪怕不用刀,掐也能掐死他。

他担心的,反而是这家小酒馆。

付静安死后,日伪一定会详细调查,诸葛升经常去小酒馆,那里一定是调查的重点。

在诸葛升行动前一天,谢轩让罗奇把小酒馆转让给一个日本人。并且让罗奇写合同的时候,把转让合同的日期提前两个月。

至于原来的小酒馆主人,在转让给罗奇后,已经离开了申浦。

另外,就是诸葛升的安全撤离。

为了保证诸葛升的安全,谢轩特意准备了一间安全屋,让诸葛升先在租界住了一段时间,等风头过后,再将他送到山城。

这是罗奇答应诸葛升的,既要让他当抗日英雄,也要让他活着,好好活着。

为了让诸葛升安心,军统答应,事成之后给他五万元,这笔钱按现在的购买力,足够他下半辈子的生活了。

当天晚上,付静安凌晨三点才回到府中,诸葛升随即端了碗银耳汤过去,但付静安并没吃。

诸葛升就侍候付静安睡下,等到快五点时,诸葛升拿着一把磨得锋利的菜刀,潜入付静安的卧室,借着外面微弱的灯光,朝付静安的喉管、脑壳、脸部连吹了几刀。

付静安被他砍得血肉模糊,脑袋几乎被砍了下来,只剩下一点皮肉连着。

整个过程,付静安都没哼一声,就丢了性命。

这种死法,对付静安也来说也是好事,没什么痛苦,很快就完事了。

虽然场面血腥了一点,可付静安已经不知道了。

诸葛升把刀留在付静安的脑袋上,擦了擦手上血,退出卧室的时候,还顺手把门带上。

随后,他才拎上菜篮,推上一辆自行车,从后门离开。

后门的警卫,看到诸葛升出门,自然不会阻拦,任他扬长而去。

罗奇一直在附近接应诸葛升,迅速将他转移到租界早就准备好的安全屋。

到安全屋后,诸葛升才说出了详细的过程。

得知付静安已经死了,罗奇马上向站长汇报。

诸葛升离开付府半小时后,有警卫就发现了付静安被杀。

此事发生在虹口区,日本宪兵队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

他们迅速封锁了周边的街道,甚至把整个虹口区全部戒严。

然而,此时诸葛升已经出了虹口区,军统申浦三站的人员,也全部撤离虹口,他们就算把掘地三尺,也找不到人。

谢轩得知消息的时候,又过了半个小时。

此时,特工部也知道了消息,所有知道消息的人,全部去了虹口,参与案件的调查。

“小野课长,凶手抓到了吗?”

谢轩看到特高课长小野次郎,马上走了过去。

死的是申浦最大的中国汉奸,特工部的人,就算再不想参与,也必须表现得特别关切。

“付静安的脑袋上留着一把菜刀,正是付静安的仆人诸葛升的。他清晨离开之后,一直没有回来,凶手应该就是他。”

谢轩诧异地问:“他是付家两代义仆,怎么会拭主呢?”

小野次郎摇了摇头:“这个要抓到人才知道。”

诸葛升是付静安最信任的人,此事几乎整个申浦的人都知道。

然而,付静安却死在诸葛升手里,这太令人吃惊了。

谢轩问:“背后,会不会有反日势力参与?”

小野次郎说道:“还得调查才知道,你和我去见见付静安的儿子付可喜。”

付可喜坐在卧室的角落里发呆,任由日本军医把付静安几乎断了的脑袋有针缝起来。

付静安的死状太恐怖了,脸上、脑袋上都中了刀,而脖子处,几乎完全被切掉。

用针缝起来后,还得绑上白布,才能稍微掩盖。

小野次郎问:“付公子请节哀,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凶手,替付市长报仇。请问,诸葛升在申浦有亲戚朋友吗?”

付可喜突然大叫道:“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不是汉奸,你们别杀我。”

看到付静安的惨状,他被吓得精神失常了。

行动四处的人到后,谢轩亲自带着他们,在周围排查。

那家小酒馆,正在谢轩的排查范围内。

谢轩问了酒馆主人,那日本人刚接手,自然一问三不知。

谢轩还特意问了,他接手酒馆多久了?那日本人告诉他,已经开了两个月。

因为是日本人,谢轩没再多问,他们的重点排查对象是中国人。

日本人的酒馆,要是问得多了,反而要挨骂。

回到特工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整整一天,行动四处的人不吃不喝,全力排查,包括谢轩也是如此。

到了晚上,宪兵队下令,排查结束,他才带着四处的人回了吉庆茶楼。

吉庆茶楼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四处的人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

谢轩随便吃了两口后,独自离开了。

去三德里取了情报后,谢轩又把自己要发给山城的电报放了进去。

随后,他才去了特工部。

莫顿鼎看到谢轩,问:“怎么样,发现诸葛升了吗?”

清晨,李君世抢先向南京报告了付静安被杀的消息,南京方面非常震惊,据说汪名兆刚接到电话时,一时失声了。

付静安被杀,对整个汪伪集团,都是一次极大的震慑。

所有知名的汉奸,再在为日本人效劳时,都会掂量掂量,自己的行为,会不会被有正义感的人处死。

南京和申浦一片愁云惨雾,山城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第234章 天子门生

戴立一直在办公室等着申浦的来电,三鸡公只汇报准备行动,并没有把详细计划发来,他与叶玉银、苏翰钰一直在分析着。

叶玉银信誓旦旦地说道:“戴先生,如果申浦三站不采用我的计划,不可能成功的。这么好的机会,说千载难逢也不过为,被他这么白白错过,实在太可惜了。”

苏翰钰辩解道:“三鸡公的行动策划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叶玉银嗤之以鼻地说:“太过妇人之仁,成不了大事。”

行动最重要的是达到目的,不管是流血还是牺牲,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特务特务,执行的不就是特别任务吗?

让厨子动手,还不借用特别武器,能行吗?

杀人又不是杀鸡,就算你能杀鸡,也未必敢杀人吧?

苏翰钰正要说话的时候,军统局电讯处长卫达铭,突然拿着电报兴冲冲跑了进来。

“先生,申浦三站来电,行动成功,山猪被杀,头都差点砍掉了。”

戴立站起来一把夺过电报,仔细看着电报,过了好一会,拿在手里依然舍不得放下。

苏翰钰和叶玉银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奇怪,戴立今天的表现太异常了。

“好好好!”

戴立连说了三个“好”字,满脸笑容,心情很是愉悦。

叶玉银问:“戴先生,三鸡公用的是局里的计划吗?”

申浦的行动成功,他最关心的,自然是方案是否采用了他的。

“厨子动的手,用的是菜刀,没有淬毒。厨子先砍的是山猪的喉管,其次是面部和头部,山猪的头差点被割了下来,最后还把刀砍在山猪的脑袋上。日本人用针把山猪的头缝起来,再用白布包好,才能放进棺材里。山猪的儿子,被吓疯了。痛快,痛快啊。”

自从吴星本和戴如根出事后,戴立一直非常郁闷,今天制裁了付静安,终于出了口恶气。

三鸡公果然没令他失望,让厨子杀了山猪,日本人有气也没处撒,白白在虹口区搜了一天,什么都没找到。

听到戴立的话,叶玉银也没再说什么了。

他的计划虽然也能成功,但隐患较多,日本人第一时间就会把目标对准申浦的军统人员。

叶玉银突然问:“厨子没出事吧?”

戴立说道:“没有,厨子已经撤到租界的安全屋,不日就能抵达山城。三鸡公的意思,让我们给他安排一个事,保证他下半辈子的生活。另外,三鸡公也答应奖励他五万元。”

苏翰钰也问:“那家小酒馆的人撤了吗?”

叶玉银是希望申浦三站出点差错,他心里才平衡。

但苏翰钰是真心希望谢轩好,他很看好谢轩,以后必定是自己在军统的一大助力。

戴立点了点头:“撤了,而且还转手给一个日本人,并且合同上的日期,提前了两个月。这次的行动,可以称得上算无遗策。”

之前他还担心,申浦三站的行动很难成功,就算成功了,也会有较大损失,甚至三鸡公这个王牌特工也会暴露。

如果这样的话,那损失就太大了。

还好,三鸡公没让自己失望,他都没出手,让厨子动手,申浦三站的人配合,完美完成了此次行动。

随后,戴立亲自去见了老蒋,向他汇报这个特大喜讯。

这是申浦三站的功劳,同时也是军统的功劳。

能除掉申浦市长,对汪伪集团也是一次严重警告。

以后,军统再做其他汉奸的策反工作,都要容易得多。

如果这些汉奸要一意孤行,与国家和民族决裂,付静安就是他们的下场!

当然,向老蒋汇报,自然不能再用代号。

谢轩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老蒋面前。

戴立汇报时,当然也极力称赞了三鸡公,这是他的手下,聪明、能干、勇敢、忠诚。

老蒋问:“这位谢轩同志是黄埔哪一期毕业的?”

戴立把谢轩说得这么优秀,他也动了惜才之心。

“他没上过黄埔。”

“他今年多大了?”

“二十二。”

“二十二?给他在黄埔……十二期补一个名字吧。”

原本他想把谢轩补在黄埔六、七、八期,毕竟九期之后,黄埔军校就到了南京,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很多人觉得会差点意思。

首节上一节153/361下一节尾节目录